孙军
隆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宁夏 固原 7563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类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承担着居民生活、工作和公共服务等多种功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在现代社会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逐渐暴露,尤其是一些重大工程事故频发,使得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在我国,为了规范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明确了建筑行业的基本法规和行业准入要求,规定了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在建筑工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则强调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管理措施,规定了各参与方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包括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具体操作规范;此外,《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主要聚焦于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方面,提出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和管理要求,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这些法律法规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也对参与建筑工程的各方提出了严格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一直在不断完善,以适应行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要,而为了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新需求,法律法规仍有继续完善的空间。
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过程应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以引导各参与方共同努力,形成有效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这些原则的遵循和实践,将有助于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持续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在实施过程中,应始终遵循预防为主原则,即在设计、施工等环节提前识别潜在的质量安全风险,通过对风险因素进行及时的预警和预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从而避免或减轻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全过程控制原则要求监督管理贯穿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以及运营阶段等各个环节,确保从源头到终端的质量安全得到有效把控,进而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全面保障[1]。这要求各参与方在不同阶段承担相应的质量安全责任,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责任明确原则强调各参与方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的责任分工,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等。这样可以使各方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形成相互配合、共同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良好局面。具体而言,各参与方应根据自身职责,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质量安全。
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组织管理措施与技术监督措施分别关乎项目的组织架构和技术质量控制。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组织结构设定与责任分工应明确各参与方的角色和职责,涉及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等,以便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共同维护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另一方面,现行的管理体系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在组织管理措施和技术监督措施方面。具体而言,在组织结构设定与责任分工方面,管理层级可能过于烦琐,信息传递不畅,导致责任划分模糊,从而影响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效果。同时,监督管理流程与设计审查方面也存在问题。虽然各参与方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严格的设计审查,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设计审查可能流于形式,缺乏对设计方案的深入分析和评估,从而对工程质量安全产生不良影响[2]。
在施工技术规范执行与质量检测评估方面,现行措施要求各施工单位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测评估,对不合格的工程进行整改。然而,在质量检测评估的频率、方法和标准方面仍有待完善。现行的质量检测评估频率可能不够密集,导致潜在的质量安全问题难以及时发现。此外,检测方法可能过于简单,无法全面评估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可能存在不合理之处,无法对质量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纠正。因此,在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组织管理措施和技术监督措施,从而提高监督管理效果,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现场施工管理与质量安全教育培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和环保,施工现场规划与布局需要充分考虑现场条件的变化以及各种潜在风险。同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控以及实施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也是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关键。
然而,现场施工时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施工现场规划与布局可能未能充分考虑到现场条件的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困难和安全隐患。此外,施工过程监控与风险预防也可能受到技术水平、设备条件或管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导致潜在的质量安全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在质量安全教育培训方面,现行措施已经明确规定了定期培训与考核以及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3]。但在实际操作中,培训内容可能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缺乏针对具体施工现场实际需求的操作技能培训。同时,培训方法可能过于传统和保守,缺乏创新和针对性,使得培训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培训周期的安排也可能并不合理,导致培训效果无法持久地体现在从业人员的日常工作中。
总之,现场施工管理与质量安全教育培训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现行措施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关键在于对现行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全面审视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当前面临的具体问题,以便更好地调整和补充相关法律法规。例如,针对现有法规中可能存在的不明确规定、缺乏执行力度以及未能涵盖的新兴领域等问题,加强立法工作与法规修订,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此外,明确各参与方在监督管理过程中的职责与权力,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实施方案得以有效执行,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在建立严格的法律责任与惩罚机制方面,应重点关注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滥用职权、不作为、失职等行为,对此类行为给予有力打击,防止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效果受到影响。此外,完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增强法律法规的实际执行力度,从而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为克服现有组织管理与技术监督措施的不足,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全面保障,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改进和优化。在组织管理上,除了优化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提高各参与方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协同工作效率,还应着重提升各级管理机构的能力,确保其能够在质量安全监督过程中充分履行职责,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和纠正。为此,各参与方可以通过定期培训、沟通交流、学习先进经验等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此外,建立健全激励与惩戒机制,以鼓励各参与方更积极地履行职责,严格执行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在技术监督方面,强化对设计方案的审查与质量检测评估工作是关键。为提高设计审查的效果,应从多方面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监管,包括加大对设计单位资质的审核力度,以确保设计单位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完善设计审查程序,简化烦琐流程,提高审查效率;加强对设计方案的深入分析和评估,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从设计阶段就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应针对现有质量检测评估体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评估标准不统一、检测方法不科学等,逐步进行改进和优化[4]。推广先进施工技术与规范执行同样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风险。例如,采用现代化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对工程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提升施工精度和效率;运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物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发展水平。
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各项改进措施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这些措施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例如,可以通过定期检查、跟踪审计等方式,了解改进措施在实际操作中的执行情况,从而发现并解决问题,持续优化组织管理与技术监督体系。同时,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另外,应关注新技术、新方法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领域的应用前景,以保持行业发展的前瞻性和创新性。例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更为精确地分析和预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风险,从而制定更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要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全面提升,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和各相关企业都应发挥积极作用。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监管效果;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应组织各类培训、研讨会等活动,提高行业内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相关企业应树立质量意识,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为了进一步优化现场施工管理及质量安全教育培训,还需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在加强项目管理协调方面,应通过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协调各参与方之间的合作,确保项目各阶段的质量与安全要求得到充分满足。此外,通过实施绩效考核制度,激励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关注质量与安全目标,从而提高整体项目管理水平。
在现场施工条件改善方面,需要重视施工现场的人文关怀,改善施工人员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例如,为施工人员提供足够的休息空间,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从而降低因劳累导致的安全事故风险。在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方面,应关注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培训与演练,确保施工现场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为此,可以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理技能,以及各类应急设备和物资的使用能力。在质量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关注从业人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和技能指导。同时,可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和方法,如线上线下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以提升培训效果。此外,对培训成果进行跟踪评估,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培训体系,有助于确保质量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持续优化。
在管理质量监管与安全教育协同作用下,有望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保障。这将有助于降低工程事故发生的风险,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形象,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的因素。为了更好地应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则需要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组织管理与技术监督以及优化现场施工管理与质量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入手,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在未来的实践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管理策略,积极探索适合本土化发展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