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青
越南河内,人行道上的宠物狗
呼吁禁食猫狗的风潮近来吹到了越南。日前,《越南快报》(VN express)报道,在政策呼吁和观念转变的影响下,该国食用猫狗的风潮明显减退,“狗肉街”上大量店铺关停,购买量明显下降,许多狗肉餐馆老板正考虑转行。
越南人喜食猫狗,早已为世界所知,动物保护机构亚洲犬类保护联盟(ACPA)的数据显示,越南是世界第二大狗肉消费国,每年要吃掉500万只狗;而动物权益组织四爪国际(Four Paws International)称,越南每年有100万只猫会被当成食物。
越南吃猫狗肉的“名声”过于响亮,以至于在旅游平台猫途鹰(tripadvisor)上,有不少攻略会详细告知,游客如何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到猫狗肉。
与一些同样热衷于食用猫狗肉的国家类似,吃猫狗被认为是越南本国的古老传统,不应被强制废除。过去,出于国家形象等方面的考虑,越南政府也曾在禁食猫狗方面做出过努力,但力度和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
是否要禁止食用猫狗肉,在越南更像是文化问题,而非经济问题。
2021年10月,河内的一家狗肉摊档
是否要禁止食用猫狗肉,在越南更像是文化问题,而非经济问题。但与拥有大量集约化肉狗养殖农场的韩国不同,越南的猫狗肉多来自邻国走私、从本国偷盗等途径,禁绝猫狗肉对越南经济不会有明显冲击。
如今,更多的越南年轻一代不再将猫狗视为食物,但不少老一辈却不以为然。如何弥合观念不同者间的裂缝,不让这一话题成为“世代之争”,避免社会因争论是否食用猫狗而撕裂,是对越南相关部门的一个考验。
今年7月,一场关于打击狗肉和猫肉消费的讨论会在越南国会召开,与会人士包括议员、政府官员和相关方面专家,各部门就宠物管理、法律框架相关内容深入探讨。
越南国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动物福利一直是政府关心的议题,但越南关于限制食用猫狗的法律并不完善,在执行方面也存在漏洞。河内市农业与农村发展厅称,将在限制猫狗肉经营的同时,做好流浪动物管理和对公众的宣传教育,从而实现在首都范围内彻底禁食猫狗的目标。
据越南媒体报道,与会代表计划将河内建设成为一个不吃狗和猫的城市,后续或将正式提案,以便进一步完善和执行控制猫狗肉贸易的法律和法规并解决违规行为。越南猫狗命运的齿轮,或在此刻开始转动。
在河内,以黎仲晋(Le Trong Tan)路为代表的多个路段曾以吃狗肉而闻名于世,一条街上有多家以狗肉闻名的餐馆。但如今,这些街上的狗肉店大多人去楼空,只剩两到三家店铺尚在营业,全都门可罗雀。一家知名狗肉馆老板表示,老顾客越来越少,而狗肉馆的“名声”也变得越来越差。
一位年过七旬的狗肉供应商在接受越南媒体采访时称,他已经做了40多年狗肉生意,从来没有这般惨淡。据这位阮姓商人介绍,他主要为狗肉餐厅供货,2010年前,每月能卖出1万-2万吨狗肉;而如今,每月宰杀并卖出的狗在200只左右,与十多年前的高峰时相比,缩水了大约80%。
会安市成为越南首个拒食猫狗肉的城市
2023年1月22日,越南市民带着宠物一起庆祝农历猫年
对于河内的狗肉市场而言,冲击可以追溯到2018年。彼时,河内政府呼吁市民不要吃狗肉,并计划在2021年全面关停该市的所有狗肉餐厅。尽管这一计划在执行时打了不少折扣,但受此影响,河内的狗肉店还是在当年就锐减了约三成,从1100家减少到800家左右。次年,胡志明市食品安全局也发文,敦促市民停吃狗肉。
2021年12月,越南中部的歷史名城会安市与四爪国际签订协议,会安成为了越南首个明确以政府文件形式,拒绝食用猫狗肉的城市。
除了狗肉外,越南人对猫肉的推崇也往往让人大惑不解。越南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同时对猫、狗肉情有独钟的国家之一。
微观历史学作品《屠猫记》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1730年代的巴黎,印刷业学徒正想方设法抓住并折磨死每一只他们能看到的猫,甚至包括别人的宠物猫。而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工业革命时期,学徒地位低下,饱受师父压迫,而猫的叫声则会打扰学徒们在极高强度劳动后,来之不易的睡眠时间。
与法国学徒们恼怒杀猫不同,越南人非但不排斥猫,反而很喜欢猫。越南也有“十二生肖”,跟中国不同,他们的“兔”被替换为了“猫”,足见猫的受欢迎程度和地位。
讽刺的是,把“猫”当作生肖和吉祥象征的越南,却是世界上吃猫最多的国家之一。今年便是越南的“猫”年,各大商圈摆满了猫咪形象的装饰,可这依然没能阻止猫被端上越南人的餐桌。
1990年代初,大规模的鼠患让越南人民并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1998年,时任越南总理把减少老鼠数量作为工作重点,明确宰杀、捕猎和消费猫肉都是违法行为,但在实际执行中,除了让猫肉交易蒙上了一层一捅就破的窗户纸外,没有取得太多的效果—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报道称,越南的猫肉食客中,不乏警务人员和律师,知法犯法已经成为了常态。
与通常把狗肉明确写在招牌或菜单显眼处的狗肉店不同,猫肉在越南的称呼更为隐晦,贩卖猫肉的饭店往往会用“小老虎”(baby/little tiger)来指代猫肉。东南亚的一些动物福利机构表示,与狗肉相比,猫肉的交易往往更为残酷和隐蔽。
贩卖猫肉在越南或许是一种暴利。按亚洲动物联盟的调查,被视为肉猫的活猫售价约为3.86美元/磅(约合人民币62元/千克),处理好的生肉价格,则高达9.7美元/磅(约合人民币157元/千克),对越南而言称得上是高价肉类了。
这些用于贩卖的猫并非自家饲养,而是通过抓捕城市中的流浪猫甚至偷猎他人的宠物猫得来,可以称得上是“无本万利”了,这也让越南在禁止食猫上变得更为困难。更为严峻的是,食用猫肉最初只在越南北部的一些城市流行,而在最近十余年来却隐隐有扩大的势头。
越南吃猫狗的历史由来已久,每当谈及禁食猫狗时,“坚持传统”往往成为反对者的重要论据,认为这种“传统文化”不能因为西方的几篇报道就轻易舍弃。
在越南民间,猫被认为是生性沉稳、乐观的生物,因此吃猫肉能够去除霉运;而狗肉不仅能去晦气,还被认为有壮阳的功效。喜食猫狗肉的越南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确实有每个月和朋友一起去猫狗肉店“赶走霉运”的习惯。
尽管被称为“传统文化”,但真正愿意品尝猫狗肉的人或许没有想象中多。四爪国际在2020年一项统计显示,只有6.3%的越南人食用过狗肉;具体到城市方面,河内的受访者中,曾有11%食用过狗肉,而胡志明市则不足2%。
2020年4月,越南胡志明市,市民带宠物狗出门溜达
越南的猫肉食客中,不乏警务人员和律师,知法犯法已经成为了常态。
另一方面,尽管越南民间并不避讳食用猫狗肉,但狗肉在越南并不是日常的食物,只在节日和重要场合才会食用,而且真正大规模食用猫狗的历史也就只有几十年,算不上“历史悠久”。
1975年越战结束,越南民生凋敝,百业待兴。饿,是那一辈越南人的共同记忆之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对于早年间连最基本的温饱也难以解决、饿殍遍野的越南人而言,大谈“动物保护”,无疑是奢侈的,大量的猫狗在这时被当成了食物。
越南曾一度被指在一年内吃掉400万只猫,因为猫数量在短时间内骤减,缺少天敌的老鼠大量繁殖,直接引发了1990年代初的严重鼠灾。
但如今越南早非“吴下阿蒙”,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2年GDP增长率高达8%,经济总量超过马来西亚,人均GDP首次突破4000美元,刚好踩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经济体量和GDP增速等经济指标,都位居东盟十国前列。
在文化方面,越南流行音乐V-pop与明星团体在周边国家和地区都有不俗的影响力,甚至将作品输出到了日韩等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南自然希望营造出更友好的国际形象,避免因食用猫狗肉而被视为野蛮与无礼。早在2018年,河内的官员就曾鼓励民众不要吃狗肉,称此举会破坏首都形象,而在前述7月的会议上,这一观点也被再次提及。
而随着“Z世代”的成长,更多越南家庭开始拥有宠物,禁食猫狗的呼声也就有了更多支持的土壤。《曼谷邮报》援引一项在越南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88%的受访者支持禁止消费猫狗肉。
当然,观念的改变需要很长的时间,不少越南人并不认为食用猫狗肉是一种有损国家形象的行为。在《越南快报》等媒体的评论区,依然可以看到大量为吃猫狗“辩护”的言論,真正愿意以实际行动抗议猫狗肉的人数,或许并没有数据显示的那么多。
2020年6月,河内一家屠宰场的狗被关在笼子里
除了维护国家形象外,维护食品安全也是越南相关部门倡议禁食猫狗的原因之一。
在越南街头和居民区,几乎见不到流浪猫狗,这并非越南市政管理做得有多到位,而是流浪猫狗大多都会成为越南人的盘中餐。
由于越南基本不存在狗肉养殖场,被端上餐桌的狗必然没有多少是如猫狗肉爱好者所说的“自家养殖”。当本国的狗肉已经填不满越南人的胃口时,走私也就不可避免。不少机构曾多次在泰国、柬埔寨等国家截获过计划走私运往越南的活狗。
这些狗大多由偷盗或捕捉而来,狗贩子为了保证狗的存活率、减少狗的反抗,在过程中注射各类药物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这些药物短时间内难以被狗所代谢,有引发疾病的风险。猫同样如此,作为食肉动物的猫,并不适合豢养作为食物来源。因此,越南餐馆猫肉的非法比率较狗肉更高。
按照法新社的报道,越南近年来宠物数量的增加,为猫狗肉贸易带来了新的受害者,那些被弃养或者不慎走失的猫狗,很多都被当成了食物。
长久以来,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类,都被认为存在传播疾病的潜在风险。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刚开始肆虐时,河内市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德钟再次呼吁禁食猫狗,他建议市场管理人员和警察像打击野生动物贸易那样,阻止猫狗肉交易。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一个动物保护观念尚不成熟的国家,越南官方并未如西方动物福利机构般大谈被宰杀猫狗所遭受的痛苦,而是从食品安全角度循循善诱,也称得上是用心良苦。
由此来看,呼吁不食用猫狗,并非如反对者所言,不是“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朴素思辨,更不是双标式的“同情心泛滥”—不食用未经检验检疫的肉类,本应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毕竟,流行病的威胁从未远去,未检验检疫的肉类引发流行病的悲剧并不罕见。
责任编辑吴阳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