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越
1959年1月,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国立技术学院无线电技术系五年级学生、22岁的佳特洛夫,发起自愿前往北乌拉尔山的滑雪活动。很快就有九名志同道合者报名参加,其中年龄最小的,是21岁的建筑系女生,最大的是38岁的体育学院老毕业生。
很快,佳特洛夫大学生高山滑雪队宣告成立,佳特洛夫自任队长。大学生们出发前经受了严格的滑雪、长途负重跋涉以及应对自然灾害气候的训练。1月23日,他们从斯维尔德洛夫州首府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城出发,然后乘火车抵达小城谢洛夫。
25日凌晨,大学生们抵达偏远小村维扎伊,并在一间简陋小客栈休整。26日上午,他们再乘坐敞篷卡车抵达林场,借宿工人宿舍。27日,他们租了一架大马车,十个人连同行李都上了车,来到矿山一幢废弃的农舍休整。28日清晨,物理系四年级学生尤金膝盖剧痛,不能行动。佳特洛夫让马车夫将尤金送回林场休息。
28日,大学生们按计划沿罗兹瓦河及其支流奥斯比亚河滑雪前行,并在河谷扎营过夜。29日和30日,大学生们沿奥斯比亚河支流走进曼西部族区。他们休息一夜后,于31日抵达海拔1079米高的霍拉特恰赫尔山。
霍拉特恰赫尔,在曼西语里是死亡之意。他们原想攀登这座死亡之山,但山势过于险峻,大学生们多次攀登未果,只得退返河谷安营扎寨。
2月1日,大学生们经过商量,决定强登“死亡之山”霍拉特恰赫尔山,并試图在死亡之山的东坡建立营地。2月2日,大学生高山滑雪队在东坡搭建了可容纳十余人的大型帐篷,众人卸下负重,升起篝火,开始埋锅造饭。大学生高山滑雪队按照行前约定,本应在2月5日前后撤离,12日返回小村维扎伊,向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国立技术学院报告高山滑雪圆满结束,并在2月15日返校。12日午夜,约定时间已过,学院领导没接到大学生们的任何消息。院长和老师感到不安,大学生家长也跑来打探消息。学院在之后的三四天里,不停地给维扎伊村打电话,但仍无任何消息。
2月18日,当地政府组织三支由经验丰富的运动员、军警、地质学家、曼西族猎人以及志愿者组成的救援分队,沿着大学生们的滑雪路线前去搜救。救援分队随身携带电台、搜救犬、药品、食品等。苏联空军的直升机也加入了对大学生失踪区域的搜寻。
26日,一支救援分队在霍拉特恰赫尔山山坡发现一顶帐篷。它已被大雪埋没,仅仅露出一角,而且帐篷一侧已被莫名其妙地撕开。救援人员在帐篷里发现了大学生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包括服装、食品、登山工具,还有照相机和胶卷、记事本、地图和滑雪路线图等。26日夜至27日凌晨,救援分队陆续发现几名大学生高山滑雪队队员的遗体。死者的致命伤各有不同,主要是烧伤和钝器伤。伤口多集中在头部、胸部和四肢。他们死亡的地点,在罗兹瓦河第四支流的右岸,距营地那座帐篷大约才1.5公里。由于高山险峻,大雪覆盖,救援队直到五月,才找到最后一具尸体。
64年过去了,大学生高山滑雪队遇难之谜仍未解开。有人说他们死于自然灾难,也有人说他们受到了猛兽攻击,还有人认为,他们遭遇了天外星体撞击地球。更有人断言,他们可能误闯苏联军方的中子弹试验区,成为超级武器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