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商丘四平调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河南省的重要稀有剧种,探究其发展历史与传承,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同时也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化开发价值。以商丘四平调为对象,取口述史的视角,通过对商丘四平调亲历者、传承人等口述史料的采录整理,试图探讨商丘四平调及其传承人的生存、嬗变、发展轨迹与历程,寻求地方戏曲在新时期如何持续发展并继续传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商丘四平调 国家级非遗 口述史 传承人
商丘四平调是河南省的重要稀有剧种,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平调系由豫、鲁、苏、皖四省交界之黄淮地带(以砀山为中心)的“花鼓”演变而成。因花鼓中有【平调】之称,曲调“四平八稳”,故起名“四平调”。它吸收了评剧、京剧、梆子、二夹弦等剧种音乐元素,逐渐完善形成了其特有的唱腔及表演特色。四平调唱腔音乐,是在特定地方语音声调基础上,加以程式化的音乐品类。它以黄淮声韵、简明通俗、平和柔美、大气奔放为主要特点;女声演唱平和委婉、质朴无华、柔美矫健;男声则简洁明快、起伏跌宕、刚劲豪放;为这一区域广大民众所挚爱,也因通俗易懂、优美动人而为域外人们喜闻乐见。探究商丘四平调的历史与传承,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同时也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化开发价值。本文以商丘四平调为对象,取口述史的视角,通过对商丘四平调亲历者、传承人等口述史料的采录整理,试图探讨商丘四平调及其传承人的生存、嬗变、发展轨迹与历程,寻求地方戏曲在新时期如何持续发展并继续传承的有效途径。
一、关于商丘四平调创始者的口述
商丘四平调是由“花鼓”演变而成的,它作为一个新的剧种,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倾情奉献。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會委员蒋云声① 为我们口述了商丘四平调辗转曲折的开创史。
四平调过去叫苏北花鼓。苏北花鼓刚被搬上舞台的时候,没有弦乐,只有打击乐器,即一个梆子、一个鼓、一个小锣和一个叉,一人腰挎小鼓单唱或者二人分扮男女相互对唱。传到邹茂林、王朝彬等老艺人时,打破了一人多面的演唱形式,发展为六至八人交替演唱,同时增加了全套的戏曲锣鼓,并借用简易化妆区分人物。之后,传到邹茂林的儿子邹玉振和王朝彬的儿子王汉臣,发展为二十人左右的小型班社。1930年,邹玉振组建了花鼓“大兴班”。1931年,“大兴班”到山东济南演出,当时院主认为他们化妆简易,演出连敲带打还有唱,不像戏曲,于是提出演唱和乐队分离,使伴奏是伴奏,演唱是演唱。从那以后,锣鼓放在舞台后面,演员按任务模仿戏曲化妆,穿戴戏服登台表演,这就从花鼓的说唱艺术发展到了戏曲艺术。
不过由于旧时政府认为花鼓“有伤风化”,所以演出总是被禁。在这种情况下,邹玉振等老艺人为了保住民间的艺术形式,对它们进行了改名。根据不同情况,有时叫干杂梆,有时叫文明花鼓,还有时叫咣咣戏,等等。1935年,在商丘县演出的时候叫做咣咣戏。当时,有一个被当地人称作“大酥瓜”的管主觉得“咣咣戏”的名字太过不雅,便和邹玉振等人商量,把咣咣戏改成“四平调”。管主提议既然平调是它的主要板式,而且唱起来四平八稳,很平和,不如借四平八稳之意和花鼓平调之称,取名为四平调。邹玉振等人认为名字不错,便采纳了这一名称。从那以后,正式改名为“四平调”。
然而,名字虽然更改,其演出内容和演出形式却没有太多变化,唱的依旧是花鼓,伴奏也只有锣鼓。所以,听众给他们花鼓起外号为“老改敲”,暗指他们的改名换汤不换药。针对这种情况,剧团想用与兄弟剧种同台演出的方式加以弥补,先后与当时只有弦乐而无锣鼓伴奏的河南曲剧和名为“唐山落子”的评剧等同台合演。可是最终因为各拉各的套,各唱各的调,得不到观众的认可而不了了之。不过,这一艰难发展局面也促进了老艺人们对剧种进行改革的决心。
1945年,邹玉振率领王汉臣、刘汉培、燕玉成、尹艳喜等30多个老艺人,请了著名的豫剧弦手杨学智,在安徽界首沙河刘集停驻三个多月,对四平调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革。当时的情况很不乐观,因为剧团停演,没有收入,老艺人们经常处于忍饥挨饿的状态。即便如此,他们仍坚持研究和改革,整整三个月,废寝忘食,最终完成了四平调加弦伴奏的基本雏形。与此同时,还结合了评剧、豫剧、曲剧、花调、柳琴等好几个剧种的唱腔。
弦乐伴奏、丝弦伴奏完成以后,老艺人们进行了剧目试验。首先给邹爱琴排了第一个戏——《花木兰》。《花木兰》是爱国题材戏,如果按花鼓的唱法,一开始为“啊,花呀木兰哎,为国尽忠胆量高啊啊啊”,显得哼哼唧唧,与人物形象不符。于是,他们把唱词中的语气词全部去掉,改为“花木兰为国尽忠胆量高,尊元帅辞去高官免挂劳”,一下就把人物的精气神立住了。之后,四平调剧团又排演了《陈三两爬堂》,邹爱琴扮演主角陈三两,王汉臣扮演陈奎,他们的表演技艺精湛、珠联璧合,声乐和器乐融合一体,乡土气息非常浓郁,而且独具个性,创立了名副其实的四平调剧种,并使四平调快速地在苏、鲁、豫、皖这一带红火起来。
1946年,邹玉振带着当时的四平调剧团来到商丘朱集,也就是现在的商丘市梁园区,给当地老百姓表演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型剧种,受到老百姓的热情赞赏。这时候已经改唱梆戏的徒弟王桂芳等人非常高兴,他们再度回来寻师求教,并按照邹玉振剧团的方法,在山东成武建立起第二个四平调班社。1949年,为庆祝新中国的诞生,邹班自编自演讴歌人民战争的《淮海战》,开创了豫东舞台演出现代戏的先例,得到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1950年,邹班被商丘市人民政府接管,改成“人民剧团”。刘汉培的徒弟刘玉芝等人,离开商丘到山东西南一带的金乡,组成了第三个四平调班社。从那之后,河南范县、长垣,安徽砀山,江苏丰县、沛县、徐州地区,山东曹县、单县等地,也纷纷成立四平调剧团。四平调剧种开始遍布豫、鲁、苏、皖等接壤的地区,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关于商丘四平调传承人的口述
商丘四平调的历史书写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传承人言传、身传、心传的复杂关系,以及他们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正如民间文艺家冯骥才所言:“传承人是民间文化代代薪火相传的关键,天才的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往往还把一个民族和时代的文化推向历史的高峰。”[1] 商丘四平调传承人邹爱琴、拜金荣和马望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邹爱琴口述四平调的辉煌
我原名叫窦等子,1929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5岁的时候父亲去世,7岁的时候母亲去世,9岁拜邹玉振为义父,改名邹爱琴,开始学习唱戏。四平调前面发展很难,一直到后面改革,我主唱《陈三两爬堂》,才缓过劲来。那时候越唱观众越多,越唱观众越喜欢,无论到哪里演出总是先唱“陈三两”。1956年河南省戏曲观摩汇演,我获得演员一等奖荣誉,王汉臣是二等奖。我们紧接着到金乡、成武、范县、长垣,还有沛县、曹县、丰县、徐州等地演出,所到之处群众都拍手喝彩,并且在整个剧种里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叫“男学王汉臣,女学邹爱琴”。
那个时候,剧团里面有一大批优秀的演员,他们的唱腔各具特色,形成了多种风格和流派,其它剧团纷纷向我们学习。我的演唱风格属于质朴、大方、淳厚一类,比较有表现力,比如唱“自从五帝和三皇,哪有那妓院开学堂,可笑我烟花妓女陈三两,设馆教学在西楼房。他弟兄无心把文章望,我日夜照看费心肠”,必须朴素大方,而且道白也要说得既清晰,又不失韵味。王汉臣的唱腔属于口齿清晰,腔调优美且干脆。为了适应四平调的男声音域,他把之前花鼓的旋律移调一下,唱得高亢有力。我师傅邹玉振的演唱技巧也好,比如唱“在绣楼我把这个嘴皮磨破,我这千言万语算白说,死丫头毁掉婚约另嫁高门她不允,这真是红萝卜上不了燕窝桌”,把真假声连结使用,运唱自如。还有张新奎,他唱“三篇那个文章不像样啊,连字也没有写成行啊”,每一句后面都加個拖音儿,记谱虽不好记,但很受群众欢迎,改唱后听着很舒服。
四平调最早是以打击乐为主,1945年改革之后,加入了高胡、二胡等弦乐,它的基本伴奏格式是花鼓平调加流水、二夹弦、豫剧、快二八等音调。四平调之所以能不断发展,且发展的这么好,主要原因就是创新,在老一辈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比如乐手刘文升,他觉得之前的老师打簧头打得不太理想,就按河南的打法把簧头改了一下,通过几场大戏如《陈三两爬堂》《小包公》等的排练,效果很不错。还有过门也进行了创新,比如“自从梅香把府进,类个啦滴个”等增加过门,唱词顺遂了很多。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四平调就这样在一辈又一辈人的改革创新里,不断向前发展壮大,一直到戏曲事业的顶峰。
由于剧团非常有影响,那时几乎每天都要去各地进行演出。男同志们骑着自行车,在车上插着小红旗,红旗上绣着“商丘市人民剧团”字样,各地巡演。当时为了坚持上山下乡为基层服务,我们长年在乡村在山区跋山涉水,为农民和工人带来演出。《河南日报》载文称赞我们为“铁脚剧团”,并呼吁戏曲界其它剧团向我们学习。
但“文革”时,全国的四平调剧团相继停演,商丘市四平调剧团也随之解散,演员被下放到各个工厂进行劳动改造。不过,剧团虽然被解散,演员和四平调的感情一直都在。这期间我们自发排了一些小戏,在橡胶厂上演《王广恩》,忆苦思甜,在当时也是十分轰动,大家纷纷表示四平调又复活了。遗憾的是当时也只唱了这些,后来就不再让自己组织演出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各地的四平调剧团逐渐开始恢复,“小包公”拜金荣等新一代的四平调人又开始轰动大江南北。
2.拜金荣口述坚守四平调
我老家在河南博爱县,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包办婚姻,我因为不愿意当童养媳,便从家里逃出来,到处流浪。晚上我睡在戏院里的长条凳上,白天演出的时候,我就躲在一边听。越听我越喜欢,便想学戏,于是主动为师父倒茶,跪下来给师父磕头,喊声“爸爸”,师傅没有办法,只好收我做徒弟,教我唱戏了。12岁开始我又跟张明华老师学唱坠子,学了两年,入了曲艺坠子班,跟着戏班到处演出。1950年,我19岁,来到商丘,和许若汇定亲,便加入了商丘曲剧团。
1979年戏曲恢复演出时,我饰演《小包公》,一下就火遍大江南北。我演小孩有一股孩子劲,“嫂娘呀”这句唱词一开口,台下观众就热烈欢呼,效果非常好。当时在郑州大众剧院演出,一票难求,哪怕我不化妆只是唱两句,观众们也乐意看。
但到八十年代后期,剧团开始走下坡路,大家的心思逐渐都没放在戏曲上,整天吊儿郎当,几天排不了一部戏,很不成样子。市场也很不景气,演出机会很少,只有零星几个小型的政治演出。偶尔有较大型的演出,由于缺少演员,不得不借外调人员,情况很不乐观。我总是怀念以前辉煌的时候,那时候剧团人很多,大家也都很有规矩,多好呀!可是商丘四平调毕竟是四平调的根,其它剧团都在向商丘的四平调看齐,商丘要是没了四平调,整个剧种就要消失了,所以,我特别想把剧团重新振作起来,尽我所能为商丘四平调的发展出一份力。
于是,2010年过年后,我下决心重新收徒弟,亲自教他们唱四平调。国家、剧团对我这么好,我能为国家、为剧团出点力感到很高兴。我一直到七十多岁仍坚持上台唱戏,唱不动了就收徒弟,只要有能力教他们,我愿意一直教下去。总之,有多大本事献多大本事,四平调一定要发展壮大下去!
3.马望发口述商丘四平调资料的保存
我在1960年考入商丘市四平调剧团,师从前任领奏杨学智老师,学习了高胡和二胡,后来担任了专项节目的领奏。2011年负责剧团的艺术档案工作,开始挖掘、整理四平调的传统剧目和资料。
商丘四平调剧团几十年来没有建立艺术档案室,所以之前很多宝贵的资料都遗失了。另外,有很多老艺人,如邹爱琴的爱人张新魁老师,一个人可以背下一百多个剧目,如果在他在世的时候能及时抢救、及时记录,也能保存下来很多剧目,不像现在挖掘起来这么难。因此,我决心保护、搜救好现存的四平调资料,不让它们再度遗失。于是,2011年3月14号,我和蒋云声老师一起正式创办了商丘四平调艺术档案室,它也成为了所有四平调剧团中第一个艺术档案室。
档案室的原始资料是我从原商丘市剧协档案柜里搜救来的。当时正值机构改革,剧协所有的档案柜都要运往市文化馆,其中一个档案柜被撬开,资料散落一地,有些甚至被当做手纸用。我偶然路过,发现这个档案柜里的资料基本都是关于四平调的,它不仅包含商丘四平调的内容,也有苏鲁豫皖四省八县市剧团的宝贵资料,牵涉到一个剧种的命脉。因此,我如获至宝般把它们抱回了家,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补、抢救性的记录和整理,把这些资料进行了分类,有传统剧目类、演出过的曲谱类、演出图片类、申报资料类、批复文件类等等,并对它们进行了备份。还有一项比较珍贵的资料是八十年代老艺人们经过多年下乡走访写出来的手稿,编集成《中国戏曲集成》河南卷、四平调卷等,并另外分为一类进行保管。其它的还有演出的光碟、光盘,从1956年一直到1984年,把之前用大盘胶带录制的优秀唱段转成光盘、U盘,保存起来更为方便。
截止到目前,四平调艺术资料室保存有文字资料一千万字,图片五百多幅,剧本三十多部,还有多部剧本的曲目等等。2012年出版了《四平调艺术》三卷,包括剧种发展史、传统剧目汇编等,一共一百多万字。最近这几年我又筹备写了两本书,一本是《四平调传统剧目汇编(续集)》二十多万字,另一本是《四平调代表性剧目与曲目(合订本)》大约三十五万字。政府现在对非遗保护这方面非常重视,领导亲自找出版社协助我们出书,我也认为做这些事情很有价值,对四平调将来的传承、发展都大有益处。
三、关于商丘四平调后续者的口述
1.付梅口述新时期四平调的再发展
2002年我接任商丘四平调团长,当时的剧团处于半塌方状态,既没有演员,也没有演出。而我的想法很简单,四平调是老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不能在我手里消失,我身为团长必须把它继承起来!2004年元月八号,四平调剧团瘫痪二十多年后,第一次向领导汇报演出,当时观众很多,甚至在走廊上加了座位,我们铆足了劲好好表演,誓要抓住这个机会。当时我扮演《哑女告状》里的哑女,演出期间,观众的掌声响起了二十几次,并在演出结束后也不愿离席,纷纷要求我们再返场唱几句。观众的热情和喜爱让我们很受感动,汇演之后的座谈会上领导也对我们赞赏有加,从那之后我们更加坚定了把四平调剧团好好发展起来的决心!
之后国家及时做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明决策,2004年四平调被批准为省级保护项目;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邹爱琴老师、拜金荣老师和山东刘玉芝、王风云老师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我们成立了四平调艺术研究会和培育新人的传习所;2012年文化体制改革,剧团划转为艺术研究中心,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四平调艺术研究中心成立后,无论是财政拨付比例、单位建制级别,还是人事编制指标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可见省文化厅和商丘市政府对商丘四平调发展的重视。
自从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在文化部的帮扶下,在省、市文艺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四平调剧种取得了非常多的科研成果。总体来看,可分为静态保护工作和动态保护工作两大项。
静态保护方面,首先建立了相对完备的艺术档案,设有档案柜10组,展示柜20个,目前已存档的文字资料1100多万字,出版书籍《四平调艺术》三卷、《四平调传统剧目汇编》《四平调唱腔音乐》《四平调伴奏音乐》等等,音像资料从1956年到现在有70多个小时,图片5000余幅,小包公年画照片1套,《小包公》连环画册3部、四页屏年画2幅,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20余部,目前已经复排的剧目有16部。另外成立了四平调艺术研究中心理事会,加强了中心的领导核心力。同时,与商丘师范学院和商丘市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在校内设立四平调艺术培训传习所,派四平调专业老师任教,传授剧种演唱方法及表演技巧等等。还建设了四平调展演大剧院,它是商丘市设备先进、服务完善的综合性戏曲文化服务剧院,在其投入使用后,我们多次利用剧院开展讲座和演出,加强宣传和传承四平调。
动态保护方面,一则每年参加文化下乡、戏曲进校园、中原大舞台等展示展演活动150余场。最近几年两次进入北京梅蘭芳大剧院和清华大学进行展演,到银川参加黄河九省区文化交流展演活动,在昆山参加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戏曲百戏盛典,到安阳参加第三届晋冀豫鲁传统戏剧展演,去北京参加央视戏曲频道的录制等等,都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与高度赞扬。二则培育和启用了大批优秀的青年演员,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其中有几个青年演员已经在全国、省级大赛中获得了许多奖项,成为本中心的领军人物、中坚力量。另外,这两年受疫情影响,线下文艺演出有时暂停,在场馆关闭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积极编创文艺作品《定斩病魔获新生》《送瘟神》《中央动员抗疫情》等现代剧目,在各个网络平台发布。与此同时,我们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网上直播、发布短视频等方式,以此宣传、扩大四平调的影响力,培养更多的年轻观众。
总体来看,我始终坚信四平调的未来是美好的。我们国家强大了,有能力、也有信心和决心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虽说四平调是小剧种,但未来戏曲发展一定会有四平调的一席之地,我们也一定会做强做好做大!
2.马蓓口述四平调技艺的传承
我的父亲马望发从事四平调音乐五十多年,1978年开始担任乐队领奏,是四平调领奏的第三代传承人。首任是杨学智老师,第一代传承人是修月兰和谢友光,第二代传承人是李怀宾和杨忠庆,我父亲是第三代传承人,我和徐少华是第四代传承人。
我对四平调音乐的传承是后天慢慢形成的。小的时候没想过子承父业,但随着父亲常在家教学、拉琴,日积月累的耳濡目染让我也想学学试试。而且学得还不错,不久便可以自己拉些曲子,很有成就感,于是慢慢喜欢上了拉琴。但学琴的过程非常枯燥,二胡虽然只有两根弦,却有非常多的技巧,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形成扎实的基本功。可是小孩子毕竟爱玩,日复一日枯燥的练习让我一度想放弃它,事实上,我也的确停练了几个月。奇怪的是一旦停练之后,生活中好像缺少了什么东西,就像它已经陪伴你很多年,突然间离开还有点儿想念。所以最后终究舍不得,自己又重新练起来,并一直坚持到现在。
关于四平调的传承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好、发展好戏曲是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使命。在我看来繁荣发展戏曲事业的关键在人,在人才的培养。可是目前我们剧团在职人员不足30人,这就需要大量吸纳外面的人才,才能保证演员的培养和供给。同时还需要社会、国家的支持和帮扶,无论是物质上还是名誉上,对于激励戏曲发展来讲都很重要。另外也少不了我们自身的努力,尤其是在技艺,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把专业技术一点点稳步提升,在继承老一辈优点取其精华的同时,还需学会去其糟粕,坚持与时俱进,跟着时代的步伐来发展壮大四平调艺术。比如我们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宣传和呈现四平调目前的状态、排演的新剧目,以及疫情期间创作的以四平调曲调为主,又与现代社会紧密相关的作品等等。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推广四平调,让它源源不断地传承下去,这也是我们现在主要想做的事情。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商丘四平调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河南省的重要稀有剧种,对其进行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对商丘四平调见证者与传承者的口述史搜集,不难发现今天的四平调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仍处于一个复兴阶段,面临着剧目失传、亟待抢救复排,人才断层、亟待培养新秀,以及传播失语、亟待创造性转化等重大问题。因此,做好以下几个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注重商丘四平调资源的挖掘、传承与创新。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多方座谈等方式,深度挖掘和抢救四平调传统曲目伴奏艺术、表演方式、曲目整理、乐器特色等内容;借助现代科技丰富的表演形式,提高四平调艺术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曲目、剧目推陈出新,增加时代审美需求。
其次,加强商丘四平调传承与研究人才的培育。加大“戏曲进课堂”“戏曲进校园”力度,让学生切实感受四平调的精神思想和独特魅力,培育忠实的观众群体;依托本基地及专业研究人员,整合民间艺人、表演团体,吸纳在校大学生以及社会上在四平调演出方面具有一定造诣的人员,建立完善的网络和线下培育平台,使得四平调艺术精粹得以传承和发扬。
再次,创新商丘四平调的社会传播途径。一方面,将一些优秀和具有创新特色的四平调代表作带到社区、高校、中小学进行演出活动,使得更多人了解四平调,关注四平调,热爱四平调。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报纸、广播、图书、期刊等大众媒体,电视、卡通、动漫、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传承传播四平调艺术。
最后,推动商丘四平调的信息平台建构。将四平调的艺术基因数字化和信息化,并通过互联网将四平调真正传播成为大众触手可及的艺术内容,通过信息平台建设,融合不同地方的专业研究人员在信息平台内进行交流和探讨,实现交流虚拟化和平台化。
诚如冯骥才先生所言:“口述史面对的是活着的人”,是对活着的人的个人記忆的挖掘,是将口述素材转化为文字性文本。而对于保存于一代一代传承人记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只有将这种记忆中的文化、口头中的遗产转化为文字后,才可以永久保存。[2] 因此,通过对商丘四平调传承人口述资料的记录,抢救性地梳理其人生经历、从艺过程、艺术思想、技艺特点,以及与这些息息相关的地域环境、风俗文化等,是商丘四平调保护与传承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途径。
[本文为2021年商丘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商丘市四平调口述史调研”(项目编号:SQSY-2021-37)和2022年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的商丘本土音乐调研”(项目编号:S202210483056)的阶段成果]
注释:
①蒋云声,四平调艺术研究中心首席顾问,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常州(金坛)人。1980年,受命介入四平调艺术研究,并被推选为苏鲁豫皖四平调音乐学会常务副会长。该口述资料依据2019年8月12日采访蒋云声资料辑录。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印.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命名工作手册[Z].2005:11
[2]冯骥才.中国木板年画的价值及普查的意义——《中国木板年画集成》总序[J]. 民间文化论坛,2005(01):25-30.
廖向璞: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助教
责任编辑:蒋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