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灵竹
心理学上的“相悦法则”,说的是人们总是更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作为老师,一定要记住“相悦法则”,如果想让学生喜欢自己,那么我们一定要先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喜欢,因为我们知道学生总是更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老师。
上课铃响了,我抱着作业本刚走进教室,怒火“嗖”一下子就蹿到了头顶:教室里乱哄哄的,有交作业的、说闲话的、打闹的……简直可称为“自由市场”。本来因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不让人满意我就怒气尚存,现在见到这种情形,无疑就是火上浇油。我快步走上讲台,重重地把本子摔到桌子上,怒视着全班同学。与此同时,一名小女孩儿跑过来,把一张硬卡片放在桌子上,轻轻地说:“老师,这是给您的!”这个小女孩儿应该早就做好了我一进教室就送给我的准备,却没留意到现在的我是怒发冲冠的状态,满脑子装的都是他们的“杰作”,生字听写全对的寥寥无几,马虎错的占一半多,再加上刚才看见乱哄哄的课堂,我的内心十分愤怒。 于是,瞥了一眼女孩儿,几个硬邦邦的字从我紧闭的双唇中蹦出, “放这儿吧!谢谢!”接着便顺手把纸片塞进了抽屉,开始了我的训话:从作业讲到上课的表现,从学习成绩讲到学习态度,我尽情地宣泄着对他们的不满,逐一数落他们的种种不是。孩子们个个坐得笔直,大气儿也不敢出,像一只只受惊的小兔子。我的语气是冷峻的,语调一再升高,六十双眼睛望着我,眼神中写满了忐忑。
下课了,我没和他们说再见,就径自离开了教室,一个小身影跑到我面前挡住了我:“老师,您忘了拿我给您的卡片了,这是我自己做的!”我面无表情地接了过来,走回了办公室。坐在座位上,我轻轻地打开这张自制的并不漂亮的卡片,上面画着一位梳着马尾辫、笑得露着大门牙的女人,脸上还画着一个深深的酒窝,画的旁边赫然写着:“老师,我喜欢看您笑,您看您笑起来多好看!”
刹那间,孩子的话重重地敲击在了我的心上,我的眼泪夺眶而出,猛然间发觉,近段时间一直爱笑的自己很少笑了,课上对他们总是“横眉冷对”,怒目相斥。的确,最近我为工作中的锁碎事情而忙碌,为公开课的成功表现熬夜费神,再加上天气热,孩子们也很浮躁,捣个乱,犯个错,找个茬儿,惹个事儿……时不时就会让我发顿火,训上一顿。此时,看着画上那个笑得灿烂的自己,我开始反思。是啊,细细回想,学生还是那帮学生,我却悄悄变了,比以前焦虑了、急躁了、不注意调节情绪了……我轻轻地捧起那张孩子自制的卡片,像捧起了全班同学的心,捧起了他们全部的期盼。想到这里,我的脸开始发烫,内心涌起一丝愧疚和自责。面对坦诚地爱我、信赖我的孩子们,因为他们有了些许过错,我的爱心、耐心被怒火冲得一干二净。我甚至有些害怕,这样下去,过不了多久,教师的角色就成了童话中的一只貓,学生就成了和我敌对的一只只老鼠,看见我了只会躲避、疏远。
于是,我决定改!我当着孩子们的面先进行了自我检讨和反思,并向孩子们做了保证:“以后你们再犯了错误,我就慢慢引导,坚决不发脾气了,保持美好的形象,不然你们就不喜欢我了。这样吧,如果一节课我不训你们,你们就给我鼓掌,如何?”孩子们高呼:同意!这节课刚开始还顺利,没过一会儿我就发现小陈又开始搞“发明创造”了,把橡皮中间弄了个孔儿,把绳子从孔里穿进去,不停地甩。我刚想大声点名批评时,想到了刚刚给孩子们的保证,马上微笑着走过去,把橡皮举过头顶,甩了两下,“小陈发明的这挂绳橡皮不错,可以把绳子挂在脖子上,这样橡皮就丢不了,不错不错,我先把它展示在讲台上,下课后再还给他,如何?”孩子们见我并没有像以前一样训斥小陈,便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这一节课下来掌声不断,笑容不少。看来这招挺灵,倒是把我管住了,我不禁感慨。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课堂,想要改变学生,先改变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其实我真的要感谢这些孩子们,是他们及时地唤醒了我。
现在每天我都会收获很多的掌声,这掌声虽然是自己“要来”的,但我很清楚这是孩子们对我始终面带微笑授课的“奖励”,这掌声是鼓励、是认可、是支持,更是期待。课堂上,我们需要对学生发出积极的信号,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风格,关注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放心吧,孩子们,将来你们还会送给我更多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