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学珍 朱俊宇 朱梅新
(1.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2.北京市园林学校体育教研室,北京 102499;3.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体育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生活休闲方式,是国家重点部署和发展的健康产业之一。从狭义上讲,它是以参加各类体育竞赛、会议、交流等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广义上讲,是以各种球类运动和水上水下运动、各类探险活动、康体休闲运动、汽车自行车越野、狩猎骑马、棋牌武术等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旅游,是旅游科学与体育科学交叉渗透而产生的一个新领域[1-2]。《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明确了“2020 年,在全国建成100 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建成100 家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推出100 项体育旅游精品赛事[3]”的目标任务。目前而言,我国体育旅游仍处于跃上发展的机遇期,对该研究方向的文献成果进行梳理总结,深入剖析我国体育旅游研究与发展的深层问题,对今后该方向的科研工作及成果转化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帮助意义。
文献年度发表数量差异及变化幅度,能够一定程度反映出某领域研究的历史进展及速度,对该领域研究成果未来变化趋势把握及走向具有重要作用。自1992 年至2022 年11 月,我国有关体育旅游研究的核心期刊以及CSSCI 期刊来源文献约计1463 篇,其中核心期刊来源文献623 篇,CSSCI 期刊来源文献840 篇。
如图1 所示,截至2022 年中国体育旅游研究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步探索阶段(1992-2000 年),1992 年之前国内“体育旅游”的研究发展进度较为缓慢,这与我国当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有着主要关系,此时,体育旅游作为引进概念也并没有得到更多学者的深入研究,普通大众对体育旅游的理解更是微乎其微。第二阶段:快速增长阶段(2000-2011 年),21 世纪初,中国体育旅游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开始出现激增趋势,其相关研究热度一直持续增长至2011年,此阶段,中国体育旅游相关研究的高质量文献共计发表814 篇,约占发文总量的55.6%,超半数的科研成果汇集于此阶段,是中国体育旅游研究的黄金发展期,为中国体育旅游的向好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阶段:断崖式下降阶段(2011-2012 年),2011 年中国体育旅游相关研究的文献(核心期刊和CSSCI 来源文献)年度发文量为146 篇,而2012 年度发文量只有54 篇,降比达到-63%,经过研究发现,此阶段中国体育旅游相关研究的科研工作出现断崖式下降现象,主要原因是,北大核心期刊的遴选标准和机制有所调整,对核心期刊的审核标准进行了新的规范,相关论文质量整体要求提高,体育旅游研究的收录期刊有所减少。第四阶段:波动稳定阶段(2012-2022 年),2012年十八大以来,《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014 年)、《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2016 年)、《“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2017—2020 年)》(2017年)等等国家政策的颁布是我国对于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提升有效见证,此阶段发文总量639 篇,而CSSCI 文献有469 篇,阶段内占比高达73.5%,体育旅游研究工作更加稳定、研究成果质量可圈可点,总体呈现稳定持续向上发展的趋势。
图1 文献发表数量年度分布及趋势图
1.2.1 研究热点统计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献内容和主题的浓缩与概括,关键词频率越高,则说明该关键词所代表的研究方向或内容越被研究者们关注与重视,研究热度越高[4-5]。本文使用VOSviewer 对样本数据中的“keyword”进行提取,共计算出2553 个关键词,利用Total link Strength(总体链接强度)对各关键词Occurrences(频次)进行统计排序,如表1。排第一的是“体育旅游”共计570 频次,总体链接强度值为601;“发展策略”排第二;“体育经济”排第三;“体育产业”排第四。可见,中国历年来体育旅游研究的热点、焦点主要集中在与体育旅游相关的“发展策略”“体育经济”“体育产业”等方向,偏重于体育领域,而与旅游、旅游业相互融合研究、探讨的热点研究实证力度相对较弱,融合研究的精力投入不平衡。
表1 体育旅游研究高频关键词统计表(Top10)
1.2.2 研究热点聚类分析
按照关键词共现分析原则,选择出现10 频次及以上的关键词,共计66 个。关键词共现的频次越高,表明关键词之间关联度越高,进而聚合为某一研究热点[6]。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以“体育旅游”为中心形成了七大结点,即七大聚类团体,表明七类与体育旅游相关的子主题。
66 个关键词中,主要形成了以“发展策略”、“体育经济”“体育产业”“开发”“旅游”“体育旅游业”“西部地区”为核心结点的七大子主题clusters(聚类团)。每个cluster 所表示的是该主题下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关联性更强,从一定层面可以反映出该子主题、该子方向下目前的研究热点。(1)#1 cluster,以“发展策略”为子中心,显示出:体育旅游发展策略、战略的研究是依托发展现状问题而展开的。(2)#2 cluster,以“体育经济”为子中心,可见:从体育经济方向进行的科研主要是围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旅游资源、体育资源的开发与融合发展等问题,在地区上偏重东北地区的研究,在运动项目上更多关注的是冰雪体育旅游。(3)#3 cluster,以“体育产业”为中心的聚类团,在探讨体育旅游研究中的体育产业问题时,主要是:围绕“群众体育”或“一带一路”而进行的体育旅游文化、赛事及管理的研究。(4)#4 cluster,以“开发”为子主题的聚类团,重在反映了体育旅游市场、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研究有着较强的地域特点。(5)#5 cluster,以“旅游”为中心,展示了体育产业中的旅游探究,主要围绕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融合式的发展。(6)#6 cluster,是以“体育旅游业”为主体的聚类团,主要突显的是“旅游业”和“旅游者”的研究子体地位,总体可以概括为是以体育旅游资源、产品、经济,体育休闲旅游,体验经济等为切入点展开的开发发展策略SWOT 分析,在地域上关于河北省、山东省的地区研究较为突出。(7)#7 cluster,是以“西部地区”为中心的聚类团,直接显现出地域研究特色,针对西部地区体育旅游产业的研究,主要是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发力点,结合乡村振兴进行优势、产业化分析,以及少数民族体育而进行的特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模式研究,见表2。
表2 关键词聚类表
1.2.3 载文期刊所属分类分析
根据期刊学科类型,将全部载文期刊的前十类,制成载文期刊所属类型统计表。表3 中同类期刊载文总数量超过100 频次共有三类,其中体育类(G8)居首位,共计792 篇,总占比55.14%;其次是经济类(F)位居第二,总刊文达240 篇,总占比16.40%;社会科学总论类(C)有143 篇,总占比9.77%。
表3 载文期刊所属类型统计表(Top10)
由表3 可知,国内刊载体育旅游相关研究的核心或CSSCI 期刊中,类型集中于体育类(G8),总占比超过一半达到54.14%,其次是经济类(F)但占比仅有16.40%。此外,还涉及到了社会科学总论(C),轻工业、手工业(TS),历史、地理(K),教育类(G4)等领域。可见,国内体育旅游相关科研成果文献分布领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虽然延伸到了多种学科和专业领域,这符合学科融合发展的创新思路,但其研究的人群和领域依然相对地单一和集中,尤其集中于体育领域,目前而言仍然没有很好地深入地借鉴与融合其他各种学科或领域的成熟成果。
纵观我国体育旅游研究的进展与特点,研究历史进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主要经历了起步探索阶段(1992-2000 年)、快速增长阶段(2000-2011 年)、断崖式下降阶段(2011-2012年)和波动稳定阶段(2012-2022 年)四个阶段。如今,国内体育旅游主题的研究态势呈现出波动但整体趋于稳定向好的趋势,研究成果整体虽然有所提高,但发展局限依然可见,主要问题有:(1)中国体育旅游研究的热点过度聚焦体育产业,与旅游领域相互融合探讨的实证力度相对薄弱,研究精力投入不平衡。(2)中国体育旅游研究的地域特征具有一定的人为局限性,呈现出北方研究居多的地理方位特征,整体研究热度不均衡。
2.2.1 结合新时代发展特征,整合研究热点
目前我国体育旅游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体育产业或体育经济的辐射功能,集中探讨或开发与体育相关的经济及产业,对基本的人文关怀、自然风光、特色的体育文化、流行的现代体育项目以及国家发展政策等内容涉及不足。今后该方向的理论研究建议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健康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以服务大众为目标,建立人文情怀下、自然风光中的体育旅游研究方向,加强理论维度的创新和探索积极向现实维度转化,形成中国化“体育+旅游”特色研究成果,促进适合国情和民情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
2.2.2 加强学科融合探索,推动产业联动发展
体育旅游作为体育和旅游结合体,即属于旅游产业,亦属于体育产业的分支,我们既要将体育旅游置于人文领域探讨,也要促进其经济领域的发展。体育旅游作为学科融合的产物,在探寻其可持续发展实践中,要从简单的学科结合深入到学科间的有机融合。目前而言,体育与旅游融合的程度并不全面,首先是在媒体广告、组织运营、配套设施等方面的组合不够密切,其次,体育旅游与其他学科领域融合探索的实证较少,新时代可与数字经济融合探究、实践,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提高服务性业务质量,通过信息工具、信息技术探索、开拓虚拟体育旅游方案、市场。
2.2.3 探索实践多区域、多项目、多民族融合的体育旅游研究发展格局
历年来,中国的体育旅游研究在地域关注度上存在一定的人为局限性,往往是针对个别自治区、省区或者市区等当地的体育旅游发展潜能而展开的研究或探讨,对于多区域、多项目、多民族间的融合探索不足,这滞碍着国内体育旅游宏观发展环境的形成,间接影响着其未来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区域优势上,中国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冰雪运动地理位置,东部及西南部沿海地区依海而兴的海洋体育运动项目,山多水多依山傍水的西南地区的绝壁攀岩、洞穴探险、峡谷漂流等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等等;民族特色上,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区域有着传统特色的“锡伯族射箭”“转轮秋千”“叼羊”“新疆舞”“赛马”“摔跤”等项目,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也有“舞龙舞狮”“赛龙舟”“跳竹竿”“扎西巴鲁”“赛牦牛”等项目。挖掘多区域地理特色、多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多种运动项目联合协调发展,造就一套或多套体育旅游活动方案,比如探寻由西南至东北、由东南至西北、由西南至西北、有东南至东北、由东部至西部的体育旅游实施格局,规划相关的旅游路线,融入特色区域与特色项目,使体验者长期、分段可选择式的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