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慧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江苏淮安 223003)
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教学活动,成为传统思政教学的有效补充,在其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协作日趋频繁,但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协作育人机制尚不成熟,制约了教学效果,探索相关的协作机制具有重要的人才培养价值。
课程思政是“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以高校的各种课程(如高等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为主体,在其课程内容里以恰当的情景和形式,引入思政教学的相关知识,达到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图1(文末)反映了非思政类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方式。思政教育以塑造学生三观、培育爱党爱国精神、树立道德法治意识为主要方向,专业课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了广泛的联系,以此为纽带,即可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专业课中开展和巩固思政教育,同时借助后者提炼专业课的人文价值[1]。
图1 非思政类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
1.协同育人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思政教育由思政课教师负责实施,但是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下,教学工作的执行主体由思政课教师拓展至高校的各类教师,专业课教师由此成为课程思政的重要推动者。协同育人的关键在于由谁来协同以及如何协同,而协同的本质含义为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调[2]。显然,此处的“不同主体”主要是指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从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来看,在专业课中引入思政教学内容必然需要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的配合。
2.协同育人为课程思政提供教学技术支撑
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导入方式与传统的专业课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教学方法对专业课教师属于陌生事物,因而需要建立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由思政课教师为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导入、场景营造、课程融合、教学评价、师生互动等提供教学技术支撑,进而在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深度交流中不断优化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和方法[3]。
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亦可延展为组织制度的具体实现方法,按照这一含义,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协同育人机制的构成要素可划分为三个部分,涵盖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标准以及实施方法,具体建设要求如下。
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是协同育人教学组织的核心组成部分,课程思政以专业课为载体,旨在同步开展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但两类教师的角色定位存在差异,其在协同育人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工作职能,二者的角色定位决定了教学中的协同方式及各自的教学职能。
1.专业课教师的角色定位及教学职能
(1)专业课教师的角色定位。课程思政相对于思政课程而存在,通过在专业课中融入情感、价值观、道德观、爱国精神等内容,达到拓展思政教学范围、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价值的目的。从课时比例来看,专业课在高校学生的所有课程中占比最高,专业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最为频繁,其在授课过程中对特定事物所表达的观点能够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情感以及态度,因而成为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并且在协同育人的合作体系中承担主要的教学职能[4]。
(2)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职能。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专业课教师的主要教学职能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根据专业课的特点,塑造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人文素养,所有的教学任务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前提。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背景下,教学职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要求专业课教师在原有基础上适当融入思政教学的内容,兼顾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兼具理论与实践,与实际生活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在案例分析、实践应用过程中,以恰当的情景导入思政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价值共鸣[5]。例如,某重点大学的专业课教师在“智能土木与新基建”专业课教学中,介绍了国内建筑工程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实现了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的高度契合。
2.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及教学职能
(1)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思政课教师长期从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以及理论研究工作,形成了深厚的思政理论素养和丰富的思政教学实践经验,虽然思政课教师并非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但其理论和实践经验能够辅助专业课教师完成课程思政的教学任务,因而其在协同育人体系中扮演着关键协助者的角色。
(2)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职能。第一,引领课程思政的教学理论研究工作。课程思政属于新型教学方法,相关的教学理论尚处于探索、发展和完善的阶段,需要专业的教学人才研究相关的育人理念、育人方法以及教学方法。思政课教师因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成为引领课程思政教学理论研究的最佳选择,探究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融合方式、建立科学的课程思政育人观念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职责。第二,协助专业课教师编写课程思政教案。专业课教材中并没有专门的思政内容,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学中,需要专业课教师结合授课内容,编写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案,形成教学课件。但专业课教师对思政教学缺乏经验,难以在专业知识中正确引入思政理论,并且对思政教育的发展现状、最新要求缺乏深刻的认知。思政课教师可协助专业课教师制定教学方案、筛选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质量、编写课程思政的教学课件,进而促进课程思政从理论层面延伸至实践应用层面。第三,助力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落实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思政教学内容和专业课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也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要求专业课教师以适宜的形式引入思政内容、开展师生互动。思政课教师可协助专业课教师完成导学设计、课堂互动设计以及课后教学评价,将自身的思政教学理念和方法迁移至课程思政中[6]。
教学评价标准反映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内在作用方式,用于指导、规范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协同过程,建立完善、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成为协同育人机制的基础性工作。
协同育人并非不同实施主体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要求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保持培养目标、育人方向、内容导向以及教学方法的融通性,主要的评价标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方向与目标的一致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无论是专业课教学,还是思政教学,抑或是课程思政教学,其最高目标都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在该目标的统一引导下,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应始终秉持育人先育德的基本理念。思政教师主要通过三观教育、法制教育、时政教育实现育人目标。专业课教师以课程思政为教学阵地,广泛引入符合立德树人内在要求的思政教学元素,从更为宽泛的层面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感以及观念,从而达到育人目标。可见,两类教师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上存在共性。
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评价环节,应该先判断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是否建立了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这一问题是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起点,决定了后续的课程设计与课程评价。
2.内容的互补性
思政课教师主要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史党史、职业道德、法律基础、国家大政方针等专业性突出的思政教学内容,其教学过程侧重于理论分析,具有显著的“精”“深”特点,能够彰显思政教师的理论素养[7]。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必须在专业课的教学情境下,恰当地引入思政教学元素,保证课程思政教学的合理性,避免在专业教学中生硬地引入思政内容。表1为国内部分高校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专业课教师所引入的思政教学元素与专业课的教学背景紧密贴合,使学生从专业课自然地联想到相关的思政主题。观察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教学元素,其中包括担当精神、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奋斗精神、勤奋刻苦等,与传统的思政教学内容形成了良好的互补性。鉴于此,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评价标准中,教学内容的互补性成为重要的判断指标。
表1 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示例
3.方法的互鉴性
思政课教师以教材为基础,主要从理论层面讲解抽象的哲学思想、法律知识,其在教学方法上的缺点表现为实践性不足,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课程思政以专业课为基础,结合人文学科、理工学科的历史沿革和现实应用,以更加贴近实际的方式阐述思政理论观点,能够引起学生对思政理论的共鸣。例如,华北理工大学的《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结合专业知识的应用场景,在讲解食品添加时向学生宣传职业道德和诚实守信,将思政元素嵌入实际生活。
方法的互鉴性是指思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互为补充、互相印证,进而相互促进。在协同育人机制的评价指标中,应该将两类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互鉴性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
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协同育人实施方法是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目标、体现教师角色定位、贯彻评价指标的具体过程。在实施方法建设中应该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营造良好的协同环境与条件,促进两类教师的配合,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结对”互助机制
为了促进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开展协同育人,相关院校可建立“结对”互助机制,将两类教师的协作互助转化为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以高等院校为例,国内大量的高校设置有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期培养思政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高校可从马克思主义学院遴选师资,与其他院系的专业课教师建立合作关系,采取一对一结对或一对多结对的互助模式,结对成功的教师建立工作群,交流心得、交换方法,不断提高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质量,实际上,这一互助教学模式在国内部分高校已经投入使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于2020年建立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一对一结对”互助模式,以常态化的方式开展协同育人。
2.搭建协同育人教学案例展示平台
教育部于2020年5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由此开始,全国范围的高校开始全面实施课程思政,至今已经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高等院校的各个学院可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遴选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搭建教学案例展示平台,为本校的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树立学习榜样,同时也可在学院、学校范围内优选一批高质量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案例,作为重点宣传对象。为了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应定期举办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大赛,由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组对参加,将取得名次的教师作为展示平台的宣传案例。相关院校可依托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建立宣传展示平台,不仅为教师提供服务,还可借助该平台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
3.构建协同育人教学方案全程评价制度
全程评价制度主要针对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制定、教学课件编制、课堂教学、课后总结四个阶段,从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协同育人角度出发,评价其在协作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职能发挥、目标设定、内容整合等是否合理,进而对协同育人实现全过程监督与评价。相关院校应建立标准化的评价表,兼顾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为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改进协作方式提供数据支撑,促成教学融合。
从研究过程可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由三大要素构成,分别为教学组织、评价指标以及实施方法。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是教学组织的核心构成人员,前者是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后者发挥协作引领功能。教学评价指标用于规范协作过程,包括目标和方向的一致性、内容的互补性以及方法的互鉴性。在协作育人实施阶段应该创造合作环境与条件,进行评价与监督,具体措施为建立全程评价制度、构建案例展示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