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 和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蛋白在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2023-10-14 08:15董娜王晓娟刘世琼
癌症进展 2023年15期
关键词:淋巴瘤切片免疫组化

董娜,王晓娟,刘世琼

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病理科,2创伤外科,河南 洛阳 471000

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的一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考虑与遗传有关[1]。化疗是临床用于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但数据显示,通过化疗缓解病情的患者不超过60%,且化疗后患者出现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较大,预后欠佳[2]。目前临床主要根据免疫组化法将DLBCL 分为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GCB)型和非生发中心(non-germinal center,non-GCB)型两种,相关研究发现GCB 型DLBCL 患者的预后相较于non-GCB 型患者更好[3],但也有大量与之相反结论的研究。研究发现,p53 和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蛋白在DLBCL 患者中表达异常,可能与DLBCL 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存在一定关联[4]。基于此,本研究探讨p53 和Bcl-2 蛋白在DLBCL 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DLBCL 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符合《WHO 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2016)》[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病理检查确诊为DLBCL;临床资料完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0 kg/m2;接受泼尼松+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CHOP)方案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免疫性或代谢性疾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存在化疗禁忌证。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72 例DLBCL 患者,其中,男性39 例,女性33 例;年龄18~80 岁,平均(45.54±4.65)岁;BMI 为20~28 kg/m2,平均(24.54±1.21)kg/m2;临床分期:Ⅰ期22 例,Ⅱ期20 例,Ⅲ期16 例,Ⅳ期14例;Hans 分型:GCB 型32 例,non-GCB 型40 例;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水平:正常33 例,升高39 例;无结外累及30 例,有结外累及42 例;有骨髓侵犯40 例,无骨髓侵犯32 例;原发部位:淋巴结内34 例,淋巴结外38 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检测方法

切片前蜡块预冷,选择合适刀片,切片时注意组织层次、纹理、纤维、肌肉等方向与切片刀平行,切片大小约2 cm,厚度不超过3 mm,置于4%甲醛缓冲溶液中固定,常规脱水后进行石蜡包埋,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根据HE 切片选择典型病灶区域,制成3 μm 厚切片,采用鼠抗Bcl-2、鼠抗p53 单克隆抗体和BenchMark XT 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相关操作。

免疫组化结果判读:于显微镜下(×400)随机对每张切片的5 个视野进行观察,计数阳性细胞,并对单位面积内阳性细胞比例进行计算。Bcl-2 定位于细胞质,界值为50%;p53 定位于细胞核,以50%为界值。

1.3 随访

两组患者均通过电话或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持续至患者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 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cl-2、p53 的表达情况

DLBCL 组织中Bcl-2 阳性表达率为47.22%(34/72),p53 阳性表达率为52.78%(38/72)。

2.2 不同临床特征DLBCL 患者DLBCL 组织中p53、Bcl-2 表达情况的比较

不同年龄、性别、BMI、原发部位、LDH、结外累及情况DLBCL 患者的DLBCL 组织中Bcl-2 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on-GCB 型、有骨髓侵犯、临床分期为Ⅲ~Ⅳ期DLBCL患者的DLBCL 组织中Bcl-2 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GCB 型、无骨髓侵犯及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性别、BMI、原发部位、结外累及情况、骨髓侵犯情况DLBCL 患者的DLBCL 组织中p53 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on-GCB 型、LDH 水平升高、临床分期为Ⅲ~Ⅳ期DLBCL 患者DLBCL 组织中p53 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GCB型、LDH 正常及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不同临床特征DLBCL 患者DLBCL 组织中p53、Bcl-2 表达情况的比较

2.3 不同Bcl-2、p53 表达情况DLBCL 患者预后的比较

不同Bcl-2、p53 表达情况的DLBCL 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不同Bcl-2、p53 表达情况DLBCL 患者预后的比较

2.4 DLBCL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53阳性表达为DLBCL患者OS、PFS 的危险因素(P﹤0.05)。(表3)

表3 DLBCL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3 讨论

DLBCL 属于临床常见的高度异质性恶性肿瘤,目前有大量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学和分子水平异质性有关,且DLBCL 的不同Hans分型均存在高度异质性,研究发现其异质性与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均存在关联[6]。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免疫组化法将其分为GCB 型和non-GCB 型,但免疫组化结果在评估DLBCL 预后方面存在较大的争议[7]。因此,分析与DLBCL 分型及预后相关的指标,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且目前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多[8-9]。

近几年临床对于Bcl-2、p53 蛋白在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较多,但结论未统一[10]。Bcl-2是一种肿瘤凋亡抑制基因,具有调节DLBCL 细胞对免疫疗法和化疗敏感性的作用,相关数据显示,30%~60%的DLBCL 患者Bcl-2 呈现高表达的状态[11-12]。p53 蛋白属于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基因编码蛋白产物之一,而TP53属于肿瘤抑制基因的一种,能将损害DNA 的细胞杀灭,从而发挥出抑制肿瘤的作用[13-14]。p53基因的异常形态多以基因突变、双微体或单核苷酸多态性为主,与DLBCL 的发病机制及预后均存在一定关联[15-16]。本研究发现,Bcl-2、p53 表达均与DLBCL 分型存在关联,说明根据Bcl-2、p53 表达情况可对DLBCL 的分型进行预测,一定程度上为后续治疗提供了良好的依据。但吴晨阳等[17]的研究发现,p53、c-Myc 表达与DLBCL 患者的临床特征均不具有相关性,与本研究不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地域差异、不同治疗方法及不同p53 界值有关,建议后续研究采集相同治疗方案、相同p53 界值及处于同一地域的患者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p53 是DLBCL 患者OS、PFS 的危险因素。闫文丽等[18]在Cox 回归模型中纳入myc、Bcl-2、p53、myc/Bcl-2、myc/p53 及治疗方案6 个独立因素后也发现,p53 是患者OS、PFS 的危险因素,该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提示p53 表达与DLBCL 预后存在关联,其表达升高可提示预后不良。分析主要是因为p53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基因,一旦出现失活的情况,其肿瘤抑制功能将会缺失,导致肿瘤细胞大量增殖,加快肿瘤的进展速度,进而加大了预后不良的可能性[19-20]。

本研究不足之处:①单中心采样,样本量少;②仅进行回顾性分析。建议临床在后续研究中于多中心进行采样,并加大样本量,同时加强前瞻性分析,才能进一步提升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综上所述,Bcl-2、p53 表达与DLBCL 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一定关联,且p53 蛋白可对DLBCL 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有助于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以便临床医师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而达到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的目的。

猜你喜欢
淋巴瘤切片免疫组化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基于SDN与NFV的网络切片架构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肾穿刺组织冷冻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