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的运用研究

2023-10-14 21:59
今天 2023年23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导图初中语文

黄 泽 孙 福

(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五中学 甘肃 武威 733000)

前言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基础教学内容,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偏重“教”,教师讲课时间增多,导致学生的思考时间减少。因此,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阅读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使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意识展开自主阅读,才能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收获独特的阅读体验,而且新课程改革的落实进一步强调了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而少教多学模式符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这一发展需求,通过对此加以积极运用,有助于推动初中语文教学发展。

1.“少教多学”模式特点

少教多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教学侧重点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非教师的教学授课。在以往教学展开过程当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师的侧重点往往侧重于教学内容的讲授,以增加讲课时间和增多讲课内容,来保障学生能够从中获取大量的学习知识。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学习精力有限,使得学生只能够在大量的教学内容当中获取少量的学习知识。再加上学生的学习思维过于被动,学生能吸收的知识更加有限,相比之下,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反而不高。并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消磨掉学生的学习兴趣,压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容易丧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与原本的教学理念背道相驰。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得到广泛运用,从中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性对于教学效率的影响。其中少教多学模式以突出学生主体性为重点,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获取知识,获得能力,在少教多学模式的运用下可以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回归本质,促进学生沉浸到自主学习的快乐当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体验到阅读的独特感受,进而实现在阅读的过程当中结合自身见解发表对阅读内容的看法,表达对阅读内容的观点,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增强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最终阅读目的。

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的运用策略

2.1 合理利用教学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学习

少教多学模式重点突出“学”,需要教师能够一改传统教学模式现状,通过给予学生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以及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向主动学习进行转移,以主动阅读,主动思考来获取知识。而问题是引导学生转移学习状态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向学生传递大量学习时间及学习空间的重要途径,需要教师能够这个问题合理利用,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合理提出教学问题,以问题为引导来促使学生能够实现独立自主阅读。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则需要根据当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根据教学内容结构为学生提出教学问题,使问题之间能够环环相扣,以问题为线索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中心思想,掌握文章核心内容。《济南的冬天》是由老舍先生所著,通过运用大量的写景技巧,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济南冬天天气的温晴,并由山到水具体描绘,借助济南冬天的美景,抒发了老舍先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需要学生在有感情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从中掌握景物特征的描写方法,品味文章中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并进而体会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整体文章结构内容来提出阶梯式问题,通过逐步增加问题层次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1)济南的冬天有什么样的特点?(2)济南冬天的特点都源于济南哪些地形特点?(3)课文都描写了济南冬天哪些景物?(4)表达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情感?以问题为引导,使学生在问题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可以通过自主阅读来进行思考,也可以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增多和空间的增加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加具有自由性,能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或者所擅长的学习方式展开自主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1]。

2.2 加强教学交流互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学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有绝对性的主体性作用,可以从根本上影响到课堂整体教学效率。通过在初中语文阅读教材当中加强教学交流互动,使学生结合自身见解表达对阅读内容的观点,阐述对阅读内容的看法,可以促进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当中获得更深层次的阅读感受,以激发学生学习灵感为重点,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过程当中获取更高的学习效率。而在这当中,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创建个性化阅读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当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得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学生在学习当中有着独特的学习需求,部分学生可能喜欢读出声音,但也有部分学生喜欢默读,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使学生能够在教学当中展开高效率的自主阅读。

例如,在《看云识天气》一课当中,教师在导出当节课教学课题之后,需要给予学生一定时间,使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展开阅读,可以小声阅读,但是不要影响他人。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解决文章中不熟悉的生字,并对喜欢的文章字词句式进行标记,如峰峦、轻盈、弥漫等词语。而且这文章当中引用了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可通过对其加以积累来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其次,在完成自主阅读之后,通过根据文章内容提出教学任务或者教学问题,以任务或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交流互动,交流互动就可以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又可以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启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另外,在文章当中以云为重点,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感受世间千姿百态的云,并深度体会云与天气之间的情调关系。基于此,教师就可以提出教学任务,所谓天有不测风云,阴晴风雨变化真的是不可预测的吗?如果不是,如何识别阴晴风雨。以实践为主,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讨论,根据生活实际中云的特征来推测天气变化[2]。

2.3 合理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少教多学课程

少教多学模式的关键所在就在于教师的“少教”与学生的“多学”,其中以“少教”为关键,减少教师对课堂的过多干预,以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自主思考来完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授课。所谓的“少教”就是指在课堂教学当中减少教师的讲解部分,而是通过适合的教学指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引导学生能够自主挖掘知识,并不是像传统教学当中被动的从教师当中拿取知识。二者之间虽然本意相同,具有的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通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方式,使学生从中学会自主思考的方法,并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下,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掌握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而后者更像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只能被动的汲取知识,未形成能力,在面对其他文章内容时,很难运用能力来理解文章内容。因此,通过构建少教多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让学生获取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实现在主动思考的基础上自主获取知识。

例如,在《中国石拱桥》一课当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来展开自主学习。一方面思维导图涵盖文章内容,是文章骨架,通过以思维导图为支撑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能够最大限度的给予学生多学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减少教师对课堂的干扰,使学生能够突出自身的主体意识,充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实现自主学习思考。另一方面,思维导图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学习差异的学习需求。高层次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实现更深层次的思考,而低层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实现巩固知识结构。同时,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文章结构列出思维导图框架,以框架的形式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当中完成思维导图内容[3]。

2.4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等待学生思考时间

少教还表现为多等待,多等待学生的思考时间,放慢教师教学节奏。在传统的教学当中,由于教学时长有限,所以教师只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的向学生多传授教学知识,这就使得整体教学课堂节奏相对较快,而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导致学生存在不同的学习需求,部分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并且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学生也很难快速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而且一旦学生所回答的问题与标准答案不符,或者出现吞吞吐吐,回答速度慢时教师就会快速切换,由他人回答或者直接讲出问题答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主动思考能力。所以,为了进一步实现少教多学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还需要教师增加等待的时间,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并鼓励学生敢于思辨,敢于阐述观点,表达看法。

总结

总而言之,通过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运用少教多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技巧,进而在自主阅读思考的过程当中获取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在长久的学习与发展当中受到益处,因此,教师在少教多学模式的运用过程当中不仅仅需要减少对课本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帮助学生在多学的过程当中掌握学习方法。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导图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烃思维导图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