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沉浸式学习的初中美术情境化教学策略

2023-10-14 20:26:09■黄
初中生世界 2023年32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美术情境

■黄 凯

当下初中美术课程情境化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学习主题吸引力不足,学习策略过于僵化,学习环境沉闷枯燥,学习成果过于单一等,而沉浸式学习为初中美术课程情境化指明了发展方向。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以实物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审美感知力;以美术文化建构情境,提升学生理解能力。教师需要借助沉浸式学习构建情境化的教学范式,搭建沉浸式学习的框架。

一、应用视觉情境呈现学习主题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视觉影像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呈现初中美术课程的学习主题,构建初中美术课程沉浸式学习的教学媒介,增强学习主题的吸引力。为了发挥视觉情境呈现学习主题的最大优势,教师首先要在初中学生视觉特征的基础上,正确地选择直观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沉浸式教学带来的视觉体验。例如,教授《青花瓷》一课时,笔者将各种青花瓷的图片、视频、实物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增强对青花瓷器型、纹样的视觉印象。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室外环境中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学生从生活中感受美、体验美,进而能表现美。例如,笔者开设室外写生课,让学生在自然光下描绘景物的颜色以及各种姿态,让学生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对自然景物有更为真切的把握。这种场景性视觉情境写生能更好地实现沉浸式主题教学。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应用视觉情境呈现学习主题时,可以从多维视角设计活动,而不是仅局限于自然维度的框架。因此,具有吸引力的学习主题是美术课程情境化教学的起点,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运用故事情境转变学习策略

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更加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美术教师在课程情境化教学中,通过创编故事,设计故事情境,能赋予各种美术作品全新的生命力。为了使故事情境有效渗透在学习策略中,教师首先要依托初中美术教材,发挥教材在传递美术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并深入解读教材中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使得美术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其次,教师要借助肢体动作等非语言符号讲述故事。教师要将故事情境与美术作品的内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作品背后的含义,提高对故事中美术作品本身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例如,在讲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时,笔者运用图片解读的形式,让学生创编每一段画面的故事情境。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因此,运用故事情境实现沉浸式学习是适应初中生思维方式的需要,也是提高美术课程质量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只有设计与学生认知能力相匹配的故事情境,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沉浸式学习状态,提升初中美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此外,运用故事情境能够转变学生原有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不断启发学生的审美思维。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了美术课程资源,使得初中美术课程情境化的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对沉浸式教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教师可以使艺术作品突破时空限制,拉近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而通过动态化的教学方式呈现美术作品,有助于学生沉浸于美术作品中,感受美术作品的内在魅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虚拟化的各大美术馆或展览馆,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场域,引导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身临其境地感受美术作品,进而增强学习体验感,提升审美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学习环境,要学会从网络中寻找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为课程情境化教学做好精心的准备,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利用音频、视频与图片等资源,构建生动的课程学习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将动态化的《清明上河图》引入初中美术课程教学,营造沉浸式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体验置身画中之感。总之,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打造情境化美术课堂,形成沉浸式的审美体验,将静态的美术作品转化为动态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拓展美术课程教学环境。

四、创设表演情境展示学习成果

在沉浸式学习的初中美术情境化课堂上,动态演绎也可以作为展示学习成果的形式。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可以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感受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为此,教师需要创设有价值的表演情境。比如,以短视频的方式展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如,情景式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更能体会艺术作品背后的内涵。在带领学生欣赏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时,笔者引导学生对画面人物的心理状态进行合理解读,尝试揣摩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使他们对作品中戏剧性的画面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同时,教师可以根据美术作品内容,进行表演情境的设计,随时把握课堂的节奏与氛围,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对作品的理解,深度思考美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当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演情境进行总结与分析,将美术作品的内在价值与学生表演的过程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还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鉴赏美术作品,进而深层次、全方位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在意蕴。因此,教师通过创设表演情境,引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美术学习成果,切实提高初中美术课程的实际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时不仅能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能提升审美素养。

沉浸式学习在初中美术课程情境化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师通过丰富的美术作品实现对学生的情感熏陶,链接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构建美术教学情境,使美术教学符合初中学生的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参与美术课程教学情境中形成对美术作品的正确态度,最终促进其审美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美术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护患情境会话
美术作品
艺术百家(2016年3期)2017-01-18 20:22:19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美术作品
艺术百家(2016年2期)2016-11-02 19:22:10
美术作品
艺术百家(2009年4期)2009-08-19 09: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