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路径

2023-10-14 20:26:09张凤霞
初中生世界 2023年32期
关键词:物理探究实验

■张凤霞

初中物理课程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和高中物理课程相衔接,与化学、生物等课程相关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自伽利略开创实验教学的先河以来,演示实验成为物理教学中最具活力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展示现象、导出概念,还是发现规律,都有着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演示实验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素材,使抽象、枯燥的物理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科学思维具有独特优势。但在初中,特别是乡村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大多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存在实验设备薄弱、情境创设不够、呈现效果不佳等问题。优化演示实验教学模式,提升演示实验效果成为初中物理新课改的重要路径。

一、强化“信息技术+”实验,丰富呈现效果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数字网络、新媒体等技术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也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环境。演示实验的情境创设、器材选择也要与时俱进,有机融入“信息技术”。

1.善用高拍仪投屏,创新呈现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演示实验的结果呈现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可将演示实验现象利用高拍仪进行投屏,让学生能更加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有时实验效果并不明显。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白板进行投屏,这样可以将实验现象更清晰地呈现出来,如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等。再如,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教师也可以利用高拍仪进行投屏,这样能让学生更清楚地观察与理解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等等。

2.巧用微课演示,丰富实验场景

对于有的演示实验,教师可以将互联网微课与演示实验融合,构建更直观的实验场景,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初中物理教学中测量大气压强大小的实验,由于所用的实验器材水银有毒,教师不宜给学生直接演示大气压强的大小如何测量,于是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约为105帕。再如,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因素的实验。因为这个实验的装置的气密性不容易控制,实验现象也不明显,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知道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有电流的大小、电阻的大小以及通电时间的长短。

二、自制、自创器材,增强互动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物理学来源于实践,亲身体验感知更利于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认识。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应设计必要的演示实验问题,注重自身语言的表达,防止教师独自做实验、学生盲目看实验的现象发生。

1.自制教具,增强体验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初中物理教学最主要的目标之一。自制教具一般取材简便,制作容易,虽然没有华美的外表,但能使学生直观便捷地观察到物理过程,更好地认识物理现象的本质。例如,用激光笔、量角器、平面镜、白纸、铅笔做光的反射实验,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知道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中学阶段做光学实验时,由于光学实验仪器精密、易碎,教师在实验前都会先讲解实验步骤和实验须知,再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若处于被动实验的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受到压制。以光的折射实验为例,在操作过程中,反射激光的平面镜、半圆形玻璃砖都是易碎材质,学生做实验时不敢大胆尝试。而用有机板做成的圆形容器代替光学玻璃板,学生可以轻松地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很容易观察到光的折射现象,总结出光的折射定律。

2.自发分组,自主互动

有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效果会更加明显,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就可以采用教师演示、学生分组实验的方式。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能够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再如,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时教师可先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较快理解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

三、倡导家庭实验室,打造全域实验场景

物理来源于生活。实验场域越大,越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目标。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既要上好实验课,又要做好课后实验。围绕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等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积极与家长沟通,多方整合资源,提倡建设“家庭实验室”,提高物理实验的家庭参与度。通过开展家庭小实验,丰富与扩大实验场域,加强互动,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进行传播,但是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猜想,自己动手操作实验,设计实验内容。有些学生可能会利用家里的鱼缸进行实验,通过观察鱼的反应,验证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有的学生找到真空的材料,比如热水瓶,将小石头放进热水瓶,然后滚动,听不到任何声音,验证了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再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邀请家长配合去完成实验,如给学生测量身高,从镜子中可以看到全身的像,那镜子有多长?学生再根据生活经验去探究答案。在实验开始前,教师不要正面答复学生,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并和家长配合完成,实验过后得出结论,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此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与动手能力。

总之,实验是探索物理奥秘的工具,是物理学的基础,是物理学发展的动力,也是物理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强化“信息技术+”实验,自制、自创器材,积极引导创建家庭实验室,多方协力,多措并举,全方位优化实验呈现效果,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动手的热情,让学生好学之、乐学之。

猜你喜欢
物理探究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