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炜
(广河县回民第一中学 甘肃 广河 731300)
初中语文教学如果与现实生活脱轨,那么学生即便掌握了知识点,也无法合理的将知识运用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目的也就无法达成。因此,教师需要运用生活化教育理念设计教学活动,优化学生学习流程和内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进而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生活化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既能够改善教学活动和内容,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将知识运用在现实生活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可见,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能够在提升语文教学水平的同时,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首先,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在初中教育阶段,语文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科学的方法能够迅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辨别是非以及认识事物的能力。因此,学好语文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生活化教育理念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生活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和素材,促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同时,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与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性格特点相符[1]。其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思维是学生系统化学习、明确不同事物关联性、掌握新知识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以及生活中都不可缺少的能力,更是未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生活化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生活素材认识语文,逐渐提升学生语文思维能力。最后,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生活化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运用是语文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能够充分体现出语文在学生能力发展和学习等方面的价值,且教学方法和内容更加有趣、丰富,既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又能够深化学生对语文价值的认识,进而领悟语文的魅力。与此同时,生活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区别,前者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项目,重视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以及融入不同氛围的能力等,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培养综合性人才,以便学生未来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价值较高的课文,有的语言优美、有的情感动人,有的启迪思想。但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不足,在学习课文时难以理解其情感,也就无法产生强烈的共鸣。对此,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课文表述的情感以及思想,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2]。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教师要想让学生了解若瑟夫的心理,体验亲情以及金钱对于人的内心造成的冲击,可以设计合适的情境。即“同学们,如果天平的两端分别是亲情和金钱,那么,你会让天平偏向哪一边?”“如果你的选择是金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随后教师带领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体会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漠、唯利是图以及若瑟夫源自内心的痛苦、复杂的情感。当人内心感到痛苦或者疑惑时,普遍都会产生感慨并且产生疑问,课文中的若瑟夫就是这样的人,故而反复强调“我们”和于勒是一家人,在表达中体现了对于叔叔的同情,也有着对父母行为和想法的困惑、不满,极具讽刺性。与此同时,课文中也通过对金钱关系的表达突出小市民冷酷、尖酸刻薄的一面,这一点需要与时代背景联系,才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这很多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无法做到。教师从生活角度设计问题情境,可以突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主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开发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领域,将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素材作为教学资源。要想真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成功引入生活化教育理念,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渗透语文知识,减少教材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限制,使其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丰富的知识,增加语文与生活的关联性[3]。例如:教师在备课时考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从生活的角度理解知识点,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此外,教师在树立生活化教育理念时,需要考虑自身的工作强度和需求,自主学习生活化教育理念,逐渐掌握其理论内容,并且通过教学实践了解理论知识的有效应用方法;同时,一旦在教学中出现问题,教师也能够及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分析,便于教师更加透彻的掌握生活化教学理念,从而进一步开展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和效率。
初中语文的阅读、写作等都是重点,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就需要学生重视细节,从而在理解阅读内容以及写作等教学活动中增强活力。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时都容易忽视细节,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细致,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了解生活中的细节,并且将其灵活的运用在语文学习中。例如:《范进中举》的教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动作和经典对话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内心的变化,增加学生对细节描写的认知。此外,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活,针对细节展开写作训练。学生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者人物进行描写,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事物或者人物特点,增加学生对生活的体会,感受到平淡生活中的美好和乐趣,并且体会到写作带来的乐趣和魅力,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写作水平[4]。
对生活的观察包括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育理念时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为教学活动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体会生活的美好,从而热爱生活、努力生活;与此同时,学生对语文教学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按照教师的指导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体现出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实际运用价值。
生活化实践活动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育理念的途径之一,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化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语文的综合性较强,所开展的教学活动需要考虑并且充分体现出语文本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的特点,根据真实的生活开展语文教学,使学生能够走出课堂活动,走进社会。基于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联系自己的真实生活,领略自然风光、感悟社会生活,进而爱上语文的听、说、读、写各项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增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还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个性以及能力。例如:学习《紫藤萝瀑布》《一颗小桃树》等与自然、风景相关的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野外游玩、去公园赏景等活动,鼓励学生观察植物、动物以及山水风景等,感受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之处,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见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且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之间展开交流,从而使学生了解生活所在地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同时,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课文的布局、写作手法和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见闻的散文或者游记,这样学生所写的作文内容、主题以及情感等都会更有现实意义。
生活和语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在学习时不仅需要掌握教材中的知识,还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想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教师不仅需要重视课堂教学,还需要重视作业的价值。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布置比较简单的抄写字词、重点课文等作业,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巩固学习效果,但是作业形式比较枯燥、死板,不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提高作业的实际效果[5]。例如:《散步》的字里行间都是亲情,学生对此有着很深的感悟。但是,学生对亲情的感悟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发自内心的感悟;亲情也不是家长单方面的付出,也有学生们无言的回报。那么,要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亲情呢?教师可以布置生活化作业。1)要求学生为家人讲个笑话、刷碗、泡茶等,做一件小事;2)根据歌曲《常回家看看》进行仿写;3)完成一个视频、写一篇文章等,创作一篇与家庭、与爱有关的作品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或者喜好选择喜欢的作业类型,通过完成作业感悟亲情,从而更好的学习课文。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对于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提升教学水平等具有积极影响,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充分挖掘生活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借助于生活关系密切的情境、实践活动以及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优化教学措施,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且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此,教师要充分且合理运用生活化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