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精准教学模式探究

2023-10-14 03:48丁静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9期
关键词:学情正确率教学活动

丁静

“精准教学”是美国学者奥格登·林斯利基于斯金纳的行为学习理论而提出的一种理念,是指通过设计合理的测量工具来有效追踪学生的学习表现,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提供真实数据支撑,以便“将科学放在学生和教师的手中”,让教学策略与实施对象更加匹配。“精准教学”起初并没有引起很多关注,因为靠人工收集数据的方式开展精准教学困难重重。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的发展,为精准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再次让精准教学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成为信息时代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精准教学模式将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改变了知识的呈现与传递手段,拓展了教育教学的宽度和深度。基于数据分析精准制定教学目标、精准设计教学活动、精准布置课后作业,旨在精确诊断、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打造更高效、更和谐的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精准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是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流程、设置教学活动和选择教学方法以及进行教学评估与测评的标准,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确定教学目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所以精准制定教学目标是“精准教学”的第一步。

精准制定教学目标要基于教材和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基于教材,但如果把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等同起来,则窄化了教学效度;应该以教材内容为中心,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已有知识、未学知识进行联系,完成知识的正向迁移,从而获得良好的习得效应。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基于课程标准,将课程标准的上限和下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一对应,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有一个精准的描述,既能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情况,又能为学生学习新课搭建合适的“脚手架”。

精准制定教学目标要基于对课前学习起点的精准把脉。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情进行粗略判断,是在进行定性分析而不是定量分析。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可以将纸质资源转化成数字资源,并通过各种智慧教育终端推送给学生。一方面,智慧教育终端可以无限期追踪学生的学习数据,以学生个人维度记录学习数据,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可视化报表或者雷达图去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设置本节课课前自主学习任务,推送相应的学习资源给学生,学生完成的时长、正确率等便会成为最新的数据。数据可以让教师全面、准确掌握学情,进而根据学情确定目标,使教学目标更具有指向性,更适合学生。

精准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教学活动事关学生与教师之间采取的互动形式,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所以精准设计教学活动是“精准教学”的重中之重。

精準设计教学活动需要根据动态学情切换教学形式。我们在备课时预设的教学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数据可以为我们提供切换教学形式的依据。如果学生对概念性问题缺乏理解,教师可以选择讲授式教学活动,并把相关概念的复习作为起点,完善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从而顺利构建知识框架图。如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存在分歧,教师则可以发起小组学习,让学生与学生、组与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实现思维的交锋和碰撞,有助于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化。

精准设计教学活动需要精准预设课堂提问。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能够起到引导教学方向、揭示教学内容、推动教学发展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层次和心理特点来提问,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答有所悟、答有所获,还能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精准预设课堂提问首先要做到提问表述清楚、准确、直奔主题,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可以转化成一系列小问题,由浅入深、化难为易,一步步深入问题的中心。精准预设课堂提问还要考虑回答问题的人,即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课堂的机会。

精准设计教学活动需要丰富互动形式。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置于被动的一方。大数据支撑下的智慧教育终端内置多样互动形式,如抢答、随机点人、作品展示、作品对比、学生互评、随堂检测、练习进度条展示等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环节、不同的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工具应用。比如主观题可以让学生互评或是进行作品对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真正做到当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精准布置课后作业

作业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作业设计和实施的质量,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双减”政策对作业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面压减作业的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建立高质量作业体系,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所以,精准布置符合“双减”政策的课后作业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精准布置课后作业需要根据学情设计分层作业。教师结合学生课堂的表现以及课前和课中形成的个人学习数据,分析学生在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学生的薄弱点,捕捉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送少而精的题目,为学生安排符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课后作业。另外,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知识水平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要及时观察学生变化,及时重新界定学生的层次,布置适合学生当前水平的作业。对于低层次已经达标的学生,相应地给他们布置中等层次的作业,让他们慢慢适应一些有难度的练习,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而对于大部分处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来说,相应地接触开放性的拓展题是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精准布置课后作业需要给予学生即时反馈。学生提交作业以后,智慧教育终端会自动批改客观题,主观题则需要教师全批全改。批改完后生成报告,会产生一系列的数据,包括提交情况、作业时长、每道题目的正确率以及学生的个人成绩等。这些数据不仅可以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可以为教师讲解作业提供依据,确定哪些题目需要重点讲,哪些题目可以不讲。比如对于学生的共性错题即正确率低于70%的全班一起讲解,正确率在70%~90%之间的选择性讲解,正确率在90%以上的根据需要一对一讲解。对于做错的题目要求学生订正,订正通过后,教师还可以再次选取同类型的不同难度的题目推送给学生进行检验和提升,直到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在一整章内容结束时,给学生推送智慧教育终端上的“错题闯关练习”,再次重温做过的错题,看学生是否真的掌握,这种游戏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互联网+”时代,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回避信息技术带来的改变,而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传统课堂的突破,以精准教学模式为依托,不断对精准教学进行研究和实践,充分发挥精准教学的优势和作用。

责任编辑/王秉乾

猜你喜欢
学情正确率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生意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