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2.0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23-10-14 19:07:02李衍法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遄台小学2554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15期
关键词:双减智慧信息技术

李衍法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遄台小学 255400)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旨在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过重的问题,这对于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要求。信息技术2.0是“互联网+”时代下教育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已在各门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提升学生兴趣与优化教学效率上具备突出优势。因此,发挥信息技术2.0作用,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做到“当堂学、当堂会”。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2022年3月25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明确了“双减”政策下各门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应通过控制作业与应教尽教的方式,实现育人与应试之间的统一。“双减”政策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应从两个方面改革:其一,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的问题,通过科学的教法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来探索打造高效课堂方法,让学生可以“当堂学、当堂会”,课后有充裕自主学习时间;其二,优化作业布置方式,在减少作业数量的同时控制好作业难度,遵循循序渐进与从易到难的原则,确保作业难度与学生学情相匹配。

具体来看,教师应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数学课程特点与学生学习需求来拓展教学内容,提出启迪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利用互动式教学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创设可激活学生兴趣的数学教学情境,通过多种举措,合力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魅力。根据新课标要求,还要做到因材施教,应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小组合作式教学等方式锻炼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各类核心问题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在师生互动与生生合作中探索知识的诞生过程,配合各类数学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二、“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2.0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明确了“双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2.0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优化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高效课堂的建立基础和前提,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的导入环节可使学生对后续课堂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在传统教学中,导入环节一直备受忽视,导入方式较为单一,且导入成果不甚理想,学生的参与兴趣并不高。借助信息技术2.0,利用多元化的资源载体丰富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充分调用网络数据库及其他渠道教学资源。

例如,六年级“可能性”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在观察与猜测的基础上分析某个事件的发生可能性。这一课教学内容本身难度和抽象性较高,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制作趣味的微课视频,例如,一棵树上共有3个鸽巢,5只鸽子飞回了鸽巢里,但这5只鸽子是随机飞入3个鸽巢中。在微课视频中,为学生演示了鸽子多次飞入鸽巢的场景,最后提出问题:①每个鸽巢会出现多少只鸽子呢,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 ②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微课视频为学生展示了一个仿真化的情境,学生看着鸽子往返于鸽巢,可产生直观感受,视频中呈现了鸽子入巢的多种情况,让知识点的展现更加直观、趣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鸽巢问题的规律,也为后续课堂教学提供便利。

2.实施智慧合作

在信息技术2.0时代下,利用各类信息技术为支撑,可为学生创设出智能、和谐、便捷的智慧化交互环境,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与个人探究带来了更多可能。智慧合作是在智慧课堂支持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合作模式,由教师打造包括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在内的智慧化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智慧思维与综合能力。智慧合作是教与学之间的双向深度融合,能够在学习与讨论过程中生成学习智慧。以某智慧化教学平台为例,该平台具有高度集成化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包括互动白板、电子书包、智能教学应用、IES云端补救学习平台等。其中,云端系统可收集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讨论结果,对结果进行分类与汇总,从而针对每位学生的表现给出精准评价,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方案。智慧合作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在讨论与分析中得出结果,教师需要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成员组成,由小组成员自行选择出记录员、发言员、操作员与小组长,由教师提前说明合作与互动规则,确保每位小组成员熟悉智慧合作的要求和规则,能够主动配合教师组织的各项小组活动。

在二年级“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教学中,为了完成智慧合作,可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有22名同学一起结伴坐水上游船,每艘船核载4人,那么他们最少需要租几艘船?

教师将需合作解决的问题推送至小组平板中,要求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再开展合作学习,在组内分享方法后,按次序来发言,合作交流限时3分钟完成。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教师需巡视指导,将学生群体中有代表性的方法用移动化设备记录下来,上传到系统中进行分享,记录的片段可为团队讨论成果或小组成员热烈讨论的氛围等。教师还可借助智慧化教学平台的选定人员、计时器、统计图、计分板等工具管控小组成员的合作时间,监督各个小组的讨论过程和责任落实情况。讨论完毕后,要求小组长将思考过程圈画在小组平板中,推送至教师端,教师利用智慧化教学平台的功能随机抽取小组发言,若学生的发言正确且符合逻辑,所在小组加上一分,若学生发言不能做出合理解释则需扣除相应分数。学生讨论完毕,教师继续提问,带领学生解决问题,不断升华学习成果,帮助学生掌握多元化解题方式。

3.组织数学实验

传统数学教学活动中涉及数学实验的内容并不多,新课标中肯定了数学实验的作用,通过数学实验教学能够还原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活化,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本质。利用数学实验还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需大胆交流、主动探索,从而收获数学探索精神与创造力。如此创设的数学课堂是高效的,充分契合了“双减”政策要求,而信息技术2.0也为数学实验开展提供了更多便利。教师可利用编程工具软件组织数学实验,借助Scratch编程教学软件设置符合实际的数学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实验中涉及的各类知识点。在讲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推导”时,可以结合重点设置以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为主题的数学实验,要求学生使用软件尝试先推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在实验中了解转化与平移的思路。在上述基础上要求学生探究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通过猜想验证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第一环节的数学实验已经积累了经验,结合上个环节的实验步骤可轻松得出结论,这种信息化的呈现方式更为直接、高效。

4.丰富审美想象

“双减”政策出台的另一个目标是为了解决教育生态失衡问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需要关注这一问题,基于“五育并举”来重塑数学课堂生态。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数学图形、数学符号及数学原理本身就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美,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和欣赏数学图形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自然就能够在其中收获审美能力。

以“空间和几何”模块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活动是让学生感知实物的物理特征,感受尖尖的角、直直的边以及光滑的面,但由于实物并无透视性,学生很难看到几何图形的内在美。此时,可借助信息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动态化的过程,将数学知识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相结合。具体可利用希沃白板中的“几何”功能来绘制各类立体图形,同时支持图形的收起与展开。这种新奇的呈现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而愉悦。

“圆的周长”这一课,可借助PowerPoint中的动画功能来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教材中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方式较为复杂,先将圆平均分为16份,沿圆的直径分割为两个半圆,拼接为一个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再将圆平均分为32份,拼接为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让学生知晓如果圆分的份数够多,拼出的图形也就更加接近长方形。教材中的面积推导涉及到渗透和转化的数学思想,理解难度相对较高。在教学时,可利用希沃白板对圆进行不断的等分、拼接,在等分份数的增加下,学生在头脑中自然建立了模型,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图像与空间想象力,也节约了教具制作时间,抽象的知识点变得直观、易懂。

5.创新总结评价

评价是为了根据学生知识学习进展来因材施教,评价有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以及自我评价三种类型,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评价也可利用信息技术2.0来进行。

一是借助邮件开展师生评价。师生评价是教师针对学生情况做出的总结性评价,除了期末考试与期中考试之外,在每个单元都可组织总结性评价,由教师归纳出各类易错点和重难点,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产生原因。通过利用信息技术2.0,教师可以记录学生的阶段性表现,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调整教学方向。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都可利用大数据为每位学生生成个性化成绩单,通过邮件发送给学生,让学生明确自身问题的成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与提升。

二是利用聊天工具开展生生互评。生生互评可训练学生的听讲习惯,让学生在横向对比中拓展思维,具体可通过专题讨论微信群的方式来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上传学习文件,每个同学都可分享心得,学生之间处在完全平等的位置。

三是通过回复帖子的方式组织学生自评。在传统的课堂评价中,教师只能抽点几名学生来回答,无法全方位了解所有学生的情况,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虚拟环境,学生可在这一环境中自由表达。学生自评不仅可在课堂上进行,课前与课后均可进行。在课后,学生能够在网络上回帖,谈谈自己在课堂上收获了什么知识,回帖的方式新颖独特,能有效弥补传统课堂评价的不足。

三、结语

“双减”政策实施后,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刻理解“双减”政策要求,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严格将新课标要求和教育初心落实到实践中,以信息技术2.0来引领数学课堂改革,将教学质量作为改革生命线,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足、学好。

猜你喜欢
双减智慧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 0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