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词审美教学策略

2023-10-14 19:07:02林桂芳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教育局365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15期
关键词:古诗词文字素养

林桂芳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教育局 365000)

小学古诗词教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情感展示、文化传输、思想教育等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其德育价值和审美价值非常出色。

一、发展文化自信素养, 感受文化之美

1.学生通过解字感受文字之美

古诗词以其语言的精练为特点,有限的文字经过精心雕琢,不仅能准确表达情感,还能延伸出广阔的审美创造空间,给人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长久以来,欣赏与学习诗词的过程都离不开对文字的解读,特别是对于古老作品而言,对文字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诗句中巧妙运用的词语展开分析,从情感和语言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从文字入手进行审美学习。在帮助学生逐步理解诗词含义之后,教师可以以古诗词中的关键字为对象,设计解字任务。例如,在《稚子弄冰》描绘小孩子玩弄冰块的场景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哪些词语可以用来描述小孩子玩冰块的过程? 在古诗词审美教学中,要求学生挖掘古诗词中的字词知识,以动词为例,记录下来。当学生给出学习结果后,引导他们替换古诗词中使用的字词素材,体会古诗词表达方式的差异。将“稚子金盆脱晓冰”一句中的“脱”改为“拿”,则无法表现出冰块完整脱离的过程,也无法衬托出“稚子”兴趣盎然的描写。从文化自信的角度,通过解字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中字句的严谨,使他们更深刻地领略文字之美。

2.学生通过品字感受文字之美

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小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不断提升。对文字资源进行品味和感悟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在理解文字的意义和特殊价值之后,应引入“品字”活动,体验文字的韵味,感受文字本身的独特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能力。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中的文字展开鉴赏教学活动,以“银钲”“玉磬”和“玻璃”为例,继续进行审美教学活动:要求学生结合古诗词素材进行思考和联想,围绕“冰像什么”展开互动,培养学生的文化学习和审美能力。随后,对教材中的“银钲”“玉磬”和“玻璃”等文字进行品读:冰像“银钲”一样明亮,像“玉磬”一样光滑,像“玻璃”一样透明。通过品读活动,借助联想,学生能够感受古人对文字的巧妙运用:即使是单一的文字,也具有串联故事情节、展现事物特征的独特价值。

3.学生通过用字感受文字之美

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对文字之美的感受为目标,推动科学育人,构建全新的小学语文古诗词审美课堂。仍以《稚子弄冰》的教学为例,在对基础文字素材进行解读之后,要求学生进行基于文字的审美鉴赏活动。结合古诗词中的押韵特点,尝试调整每一句古诗的尾字,例如,对于“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一句,它以“鹰”韵结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替换文字,如将“银钲”替换为“银盘”。虽然银钲和银盘在意义上较为相似,但发音差别很大。通过替换文字后,古诗的押韵特点被破坏,古诗词的记忆难度也更高。教师允许学生自由运用文字,从古诗词的平仄和韵脚等角度进行审美,回归语言的本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意识。

二、发展语言应用素养, 感受语言之美

1.表达中感受语言之美

诗词作为古代文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其朗朗上口的表达形式使作品得以广泛传播。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鼓励他们在古诗词创作中进行自由表达,并解读其中蕴含的情感之美和画面之美。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古诗词资源,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语言审美能力。结合《清明》这首古诗词,在课堂上进行古诗词朗诵教学,教师可以标记古诗词中的重点词句,如“雨纷纷”和“欲断魂”,并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叙述故事,将古诗词转化为短篇故事素材,让学生亲身体验古诗词的独特之美。

2.联想中感受语言之美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梳理、整合和应用技能,发展他们的语言应用素养。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师应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感受古诗词中的情感变化,并体验其中的语言应用之美。通过挖掘美的元素,回归语言审美的本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以“说”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以“雨纷纷”为背景,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为什么行人会有“欲断魂”的感受? 在审美活动中,以四格漫画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创作。结合《清明》的情感特点和描绘的内容,绘制故事情节:第一句古诗词写景,第二句古诗词写人物,第三、第四句古诗词写故事。学生可以在联想的过程中为路人、牧童等角色添加对白。教师可以根据审美要求引导学生思考:下雨了,离家不远的牧童在想些什么? 行人感受到“欲断魂”,他们又在想些什么? 通过描绘人物的对白和想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在审美教学中,教师提供情境故事,学生进行延伸创作,解读古诗词中的人文情感。

3.创作中感受语言之美

针对《清明》进行解读,可以发现古诗词中加入了两个角色,这两个角色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古诗词素材进行创作,通过基于“演”的教学活动,表演古诗词中的情境。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诗句的含义进行表演,用口中吟唱诗句,手中表演动作,并配上音乐进行表演。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扮演《清明》中的“路上行人”和“牧童”等角色,结合古诗词素材为角色设计对白,展现故事情节。

三、发展思维能力素养, 体验情感之美

1.以情境调动思维进行审美

在古诗词创作过程中,意境美通常是诗人重点考虑的问题。他们在使用文字创作诗句时,致力于构建具有美感的意境并抒发情感。例如,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诗词的描写内容整合课内外素材,以尽量丰富的内容搭建情境。利用可视化的资源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让他们深刻感受诗词的意境之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思维能力素养为引导,基于古诗题目展开阅读学习活动。搜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等关键词。然后引导学生从情境的角度进行审美思考。通过展开推导和思考,学生可以思考作者在怎样的环境下写下了这样的佳作。

2.以情感调动思维进行审美

教师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化训练,引导学生结合古诗词素材梳理审美思路,感受古诗词中的独特之美。从情境、情感和表达技巧入手,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优化古诗词教学模式。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课堂互动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创作。为学生预留五分钟的时间,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绘画活动,并与学生进行交流。结合古诗词的内容创作绘画作品,描绘古诗词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可以将教学划分为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对“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鉴赏解读,描绘“风雨来袭”的场景;第二个板块是展现“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的画面。在绘画创作中,鼓励学生与作者共情,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从阴雨天、雨后初晴等角度进行思考,将人生与晴雨联系起来,进行基于美的互动学习。

3.以文字调动思维进行审美

基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发展特点,实施古诗词审美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对文字素材的解读,让学生在字词中进行鉴赏。通过对古诗词素材的翻译和仿写,实现情景再现,感受古人的独特创作灵感。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例,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描绘“忽吹散”与“水如天”的景象,感受雨前和雨后的场景变化。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以角色代入的方式鉴赏古诗,引导学生开展随文练笔:如果你是作者,会如何描绘这样的场面? 对黑云、大雨、湖等意象进行描绘,随后对比古诗词作品之间的差异。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作品与古诗词作品进行比对,体验词的精妙和句的优雅。教师要帮助学生解读古诗词中的关键表述,感受文字的多元审美价值,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发展审美创造素养, 体验哲学之美

1.以故事写作感受文本之美

古诗词的创作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也是不同时代诗词歌赋独具特色的原因,而时空条件常常会对创作者的哲学思想产生影响。通过以创作故事的方式来解读文本,理解文本的内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教材中的《石灰吟》教学中,诗句中蕴含的哲学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应该成为怎样的人”的思考。教师可以设计阅读写作任务,以《石灰吟》为素材,创作故事《石灰历险记》,结合故事思考石灰具有怎样的品质。教师应结合古诗词的情感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帮助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爱国情怀。在审美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入革命先烈的故事,引导学生体验革命先烈经历苦难却不言放弃的精神,就像石灰一样坚强;感受革命先烈忠诚爱国的伟大品质,如同石灰一样纯洁。通过结合古诗词资源引导学生传承红色文化,从不同角度感受历史,传承民族精神,进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和文化审美能力。

2.以文学鉴赏感受情感之美

基于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品味、涵养高雅情趣以及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古诗词中不仅包含文字,还蕴含着思想和情感。只有通过对古诗词素材的鉴赏和创造,学生才能在古诗词学习中体验审美。例如,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教材中的《石灰吟》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字细节展开鉴赏,围绕《石灰吟》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展开教学。对于“千锤万凿”这个表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石灰所经历的痛苦;对于“粉身碎骨”这个表述,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石灰最终的状态,但仍保持清白。

猜你喜欢
古诗词文字素养
踏青古诗词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8 07:01:14
文字的前世今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热爱与坚持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10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