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意义

2023-10-13 01:32陈彩虹
读书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共识经济学货币

陈彩虹

一、从经济学家的多元观点谈起

这是一种调侃的说法:对于同一经济问题,十位经济学家会有十一种观点。这又是一种寓意深长的说法。为什么?

它首先反映了一种基本事实。从十八世纪后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开始到今天,几乎没有一个经济问题,经济学家的看法是高度一致的。例如,什么是货币,主要观点就有四五种,什么“商品货币论”“职能货币论”“信用货币论”和“符号货币论”等等,更不用说非主要观点的数量了。又如经济危机问题,全球范围内经济危机的多次出现和应对经历,并未引出经济学家大体靠近的认知,关于危机成因和对策的看法,五花八门,莫衷一是。

追问下去,形成这种基本事实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般地讲,经济学是关于经济世界和经济问题的学说。经济世界的空间庞大无界、结构错综复杂和时序变幻莫测,决定了这个世界里经济问题的高维度关联性和神秘性。然而,经济学从诞生以来,所运用的认知工具,无外乎自然语言的描述、分析或综合,以及形式逻辑语言的推理和数理逻辑符号的演算;无外乎将真实经验问题,转化为抽象的形式问题,用概念、逻辑规则和公认的假设前提,加以数字计量和数学计算,得到形式结论,再来解答经验困惑;无外乎将高维度关联的经济问题,降维成简单的因果关系,忽略或舍弃统归不进逻辑框架的神秘内容。概而言之,经济世界和经济问题的特质,与经济学既有的认知模式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差,具体表现在三个主要的方面。

一是用有限认知无限。不论是自然语言的运用,还是形式逻辑符号的推演,经济学始终在构建专业的理论世界和专门的经济问题,试图通过它们来认知真实经济世界和经济问题。然而,真实经济世界和经济问题必定大于这样的“专业世界”和“专门问题”,并且不可能同质和等比例地缩小来映射。相应地,经济学提供给人们的,就不是对真实经济世界和经济问题的完整看法,而只是某种专业或专门的有限理解。但是,各种经济学理论几乎都不谦逊地认定,自己给出了经济世界和经济问题的全部解释,至少也是核心理解或关键发现。有限的认知被无限夸大了。经济学解读出来的狭小“世界”和“问题”,误解成了真实经济世界的全部存在和经济问题的整体面目。

二是用静态认知动态。当真实的经验问题进入经济学研究的视野,转化成“形式问题”之后,经济学通过自定概念、选择数据和逻辑规则下的推定与演算,形成了一个个静止不变的理论世界。相应地,“形式问题”就在这些静态的理论世界里,得到梳理、分类、分析或综合,得到较为确定甚至极为肯定的“形式结论”。显然,在静态世界得到的结论,必定还是静态的,与真实经济世界动态地不断演化,经验问题变动不居而千姿百态,并不契合对应。不无遗憾,各种经济学理论大多视静态瞬间为静态与动态之和,并用其解读经济世界的动态问题,消融所有的“动”于“静”之中。这如同一只神奇之手,封冻一江春水,江水冻住的瞬间,竟被用来展现江水奔流的生动之态。

三是用历史认知未来。经济学是重于实践的学说,预测未来是它的天然使命。未来的经济世界,依据某种公理判定,可以从历史过往的惯性中,分辨某个走向,推测某些价值,甚至确定某种结果,这即是经济学常说的“路径依赖”。但未来最为确定的,是更大的不确定性。换句话说,经济学由历史而及未来的认知,只在一定范围之内有效;超出这个范围,不是猜测,就是想象。大量甚至全部的经济学理论,尤其是近几十年逻辑实证方法统领下的经济学研究,配以大数据支持和计算机运算,在历史回归中得到的结论,直接用于预测未来的经济世界。未来变成了历史的简单拷贝。这种常识都难以认可的认知观,在现代经济学中竟是主流,无法不引人深思。

举个例子。现代货币理论(Modern Monetary Theory,MMT)近些年有些火爆。火爆的原因是二00八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货币供应巨量增长,这个理论似乎给出了合理解释,且可用之于当下和未来各国的货币政策制定与操作实践。事实上,它正是经济学“专业世界”和真实世界反差的上等案例,“形式问题”替代经验存在,有限之说试图覆盖无限时空。自然,它对于真实经济世界的解释是无力的,对于真实世界里的经济难题则是无解的。

这个理论认为货币可以定义为“记账单位”,当今世界的现代货币就是各主权国家发行的“国定记账单位”。从理论分类看,它属于“符号货币论”,只是众多货币理论中的一种。但这种专业理论认定,自己完成了人类社会对于现代货币的全部理解;并且可以由“国定记账单位”,推论出人类社会所有货币的“借据”本质,进而认知历史上出现过的实物货币、黄金货币等真实世界的全部货币;甚至于,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都可以肯定为“记账单位”形态,而不是其他货币史或货币理论认定的实物货币,如贝壳、石头等。这样一来,现代货币理论(MMT)就以它的“記账单位论”,宣告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有其他货币理论的终结。

很清楚,真实的货币世界并不会因为现代货币理论(MMT)的出现,仅仅成为“记账符号”的世界,黄金货币储备还在就是一个证明;同时,真实货币的本质、功能和形态变化的恒在性,也不是这种货币理论既有的解释能够完全把握的;还有,将历史到今天的货币都认定为“记账单位”,不过是某种视角的看法,谈不上正确,更谈不上完全正确而绝对可信。或许可以说,现代货币理论(MMT)理解了真实货币世界的某个侧面,但仅仅是一个侧面而已。

放眼看去,现代社会所有学科(包括自然科学)的共同之处,就是构建一个个“专业世界”来认知真实世界。在此基础上,再行人类建造世界或改造世界的使命。这表明,人类“专业世界”的认知模式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表明,真实世界将永远大于各种“专业世界”,也一定永远大于各种“专业世界”的简单加总。人类认知是有局限性的,或说是有缺陷的,要害之处应当就在这里。

回望经济学的多元观点,它们不过是这个领域中各种不同“专业世界”和“专门问题”的构建而已,来自对真实世界和问题有限的、局部的、静态的和历史的理解。这本是一种自然性的存在,不必大惊小怪,更明示了经济学不同观点交流、互补和融合的高度必须。但经济学家更多地采取了对立的态度,不承认自身“专业世界”和“专门问题”的局限或缺陷,更不承认他人“专业世界”和“专门问题”的某些价值——绝对自我肯定和绝对否定他人的叠加,造就了经济学领域超常的多元观点奇景。

二、经济学在做什么:发现真理还是达成共识?

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有各种各样的称呼,如经济学观点、理论和学说等,也有称经济学规律、定理和原理的。从研究主体经济学家来看,如果以“发现”和“发明”作为成果性质界定的标尺和称呼的理由,可以肯定,经济学研究仅仅是“发现”,不是“发明”。毕竟,整个经济世界和所有经济问题,都是人们的经济行为造就的,研究它们只需要看见、加总和推测,不需要创造。相应地,研究成果就是找到人们的经济行为动机、市场奥妙、交易规律和均衡出清状态类的东西。如普通民众熟知,更为许多经济学家确信无疑的“市场供求规律”,就是典型的例子:商品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商品求大于供时,价格上升。真实经济世界里经常上演各种市场供求的活剧,经济学家发现并总结出了这个规律,一个重大的经济学成果生成。细究那些广泛受到追捧的经济学观点或结论,它们不过是经济世界自有的某种秘密被揭开而已。随之而来,回答或解决相关经济问题的底牌,要么唾手可得,要么距离不远。

既然是在经济世界里发现什么,那么,经济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就非“发现真理”莫属。这已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观念了。普通民众自始至终就这么看待和期待经济学研究;经济学家虽然少有明确说法,但从大量经典论著和当下数量惊人的文献来看,这样的最高研究目标是得到了很高程度默认的。

那么,经济学从古至今的各种观点、理论和学说,还有那些规律、定理和原理类的成果,能够证明经济学研究的目标确实就是“发现真理”吗?如果是,哪些成果可以算作是被发现的“真理”或“准真理”呢?如果不是,那些丰富多元的经济学成果又是什么呢?

无论如何定义真理,它的绝对性、永恒性、普遍性和整体性是少不得的。它属于决定论的存在,完全客观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是条件放宽的理解,如“相对真理”“近似真理”“大概率结果”等,也都强调它客观的高度,非人类纯粹主观的构建,更不是某种假定下的推测和想象。以此来判别那些“十位经济学家会有十一种观点”类的经济学成果,很显然,它们与真理的距离非常遥远,遥远到真理的影子可能都够不上。它们多元而来的不同、对立和冲突,断然地否定了绝对、永恒、普遍和整体的真理特质。

不错,经济学并非都是丰富而对立的多元观点,有些研究成果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这些成果是不是具有真理的特性,可以支持经济学研究“发现真理”某种程度的可靠性?回答是否定的。

回看市场供求规律。这个规律看似是对经济世界里市场供求奥妙的“发现”,实际是经济学家对市场运行思考的高度抽象。这里的“市场”是完备的,供求相互独立,竞争完全,信息对称和透明,供和求的变化直接地作用对方,相应的价格变动规律就出来了。在经济世界里,并不存在这样的规律,只偶尔有这样的市场供求事实。也就是说,真实的常态市场是不完备的,信息不对称、供求关联多样化、非竞争性市场甚至寡头垄断存在等,使得这个规律的发现色彩很淡薄,以至于经济学家分歧出了“古典市场(完备的市场)”和“非古典市场(不完备的市场)”的不同派别。更有“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古典理论拥戴创新者,和“供求失衡”需要干预需求的现代市场理论家之间的对立,两者激烈的争论至今仍未消停。这个规律,并不靠近也看不出趋向真理。

再说外部性理论。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有两种可能:一是承担分外成本,如甲企业生产污染了乙企业,后者无端付出;二是获得额外收益,如甲企业修路惠及了乙企业,后者免费受用。经济世界里这样的外部性故事是存在的,这个理论大有发现客观事实,并给予揭示的意味。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经济学的“合理解”——外部性需要做“内部化”处理:污染成本应當由甲企业承担,用路好处则应当由乙企业付费。不过,细细琢磨,这个理论同样是经济学家的抽象构建。一方面,外部性是一种经济主体界定前提下的概念,而这种界定更多是社会性和人为性的,并非强客观性,更非绝对性;另一方面,任何一个经济活动都会产生很多有形和无形的外部性,由于发现、计量和处理的种种困难,经济学的假设和推测成分更为厚重。这个理论,与其说是“发现”一种真理,不如说是“形成”某种理解。

还有边际效应学说。这个学说被称为革命性的理论创新。它革了古典经济学的命,发现了市场经济价值的决定机制,是需求方的消费和效用,而不是古典理论认为的供给方的生产和成本。革命就是对过往的否定。否定意味着要么终结历史,真理出现;要么延续历史,自身存在被再否定的可能。应当说,边际效应学说有真实经济世界的经验事实支持,一面世就赢得了相当多的拥趸,并且频繁地应用于现实经济实践之中,但它并未走上真理的神坛。一方面,它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完全竞争市场”的前提,这个前提是假设而不是发现;另一方面,它忽略了供给方对于需求方的积极作用,需求独立成了唯一的“因”,简单化了市场经济价值的决定机制,“革命”的彻底性直接否定了经济世界的客观复杂性。因此,它经常受到挑战,受到攻击,甚至受到这样那样的再否定。

经济学研究是经济学家个人或团队的事业,经济学成果通常由某个学者或若干学者集体完成,其成果具有很大的个人或小群体特征。当很多个人或小群体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相近时,某种理论研究的共同体就会自然形成。它们跨越历史长河和地理区域的限制,簇拥出某种经济学的流派来。古典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现代主流经济学等,都是这类研究共同体的产物。这些共同体有形或无形,各自独立,它们在核心思想、主要方法和工具,以及关键结论等方面,大为不同,各有千秋;当然,它们之间相互也有交流,有碰撞,更有矛盾和对立。因此,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不是,也很难认定是唯一性的真理,更多的是在一个个研究共同体内形成的一个个共识。

从各种研究共同体的形成到成果的出现,不难看出,“十位经济学家会有十一种观点”和共识之间有着清晰的逻辑关系。甚至可以说,后者是从前者进化出来的。这里的关键在于,经济学家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建设或进入到某个研究共同体。如果说,“十位”代表世界经济学家的总量,那么,在研究的推进中,在成果运用于经济世界的过程中,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达成某些共识,减少“十一种观点”的数量,催生或并入某个研究共同体。由史而今,这样的共同体有大有小,但它们从未聚合成一个整体;各种共识也有多有少,但它们也从未归集为一种理念。

三、经济学的意义:在经济学共识之外

从发现真理到达成共识,经济学似乎降低了档次。其实,这只是还原经济学本来的面目而已——达成共识远比发现真理更符合经济学的历史和现实。既然是还原,当然谈不到或褒或贬的关联。共识并不低于真理。这里的“真理”实际上是“共识”的别名。诚然,还原不是简单的语词变更,它带来的积极作用重大。首先,它将改写或重新界定经济学的意义。因为发现真理本身就是经济学的意义,而达成共识却不确定。

所谓经济学的意义,大致而言,可以确定为经济学的社会价值和使用价值。它主要由两方面内容组成:经济学成果的可靠性和有用性。前者强调经济学知识的成色,后者偏重经济学运用的效能。通俗讲,就是经济学成果“靠不靠谱”和“管不管用”。真理还原为共识,绝对和永恒“靠谱”的面纱被揭掉,普遍和整体“管用”的假象也被排除。取而代之的共识,是不那么确切可靠的知识,也是不那么能动有效的工具。也就是说,共识必定是相对的、变化的、特殊的和局部的知识,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内在规定;同时,它在经济世界里的运用,有着强烈的历史性、区域性和事项性,不存在跨越时间、空间和人类具体经济活动的普适性。共识的到来,经济学的意义,就不再在遥远苍穹的空中楼阁里完美浮现,而是将从脚下厚实的可感世界中粗糙产生。

鉴于研究共同体和共识的一体性,现在的问题是,在共同体的内部,经济学的共识意味着什么?不同的共同体及共识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什么不同的共同体及共识不能聚合成单一的共同体及共识?在所有共同体及共识之外存在的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在单个共同体内部,封闭地看,各成员认知一致,没有分歧、矛盾和对立,共识很容易转化为内部信仰或说信仰化。它表明,试图通过内部力量来增加共识的知识成色,是极其困难的;相反,信仰化的共识要降低已有的知识性,倒不存在多大障碍。而且,共识的一致程度越高,信仰的程度就越高。而高度信仰的共识必定生出诸多“玄学”的特性来,远离真实的经济世界和经济问题,其社会价值和使用价值都不可能达到某种高度。这里的结论是,在单个共同体内部来看共识,经济学的意义很有限。或者说,封闭的共同体只有小意义,只有固化并难以自我改善的意义。

有些无奈,整个经济学世界,恰恰是由许多不同信仰化的共同体及共识组合而成的。有幸的是,由于不同共识的差异,特别是真实经济世界的实践需求,不同共同体之间会自发地产生碰撞和交流,或相互摩擦、对立和冲突,或相互靠近、吸收和互补,甚至有一个共同体融合另一个共同体部分或全部共识的情况发生,迫使封闭的共同体转化为开放的形态。在经济学史上,古典经济学的共识,为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再后来的新古典综合经济学等吸纳,就是经典的证明。如果说,单个共同体的共识容易内部信仰化而弱化其经济学的意义,那么,不同共同体及共识之间的博弈,就将有力地阻止信仰化的趋势,在分分合合之中,提升共识的知识成色,扩展经济学的社会价值和使用价值。这里的结论是,不同共同体之间的博弈关系,将得到新共识并造就开放的新共同体,带来扩大的经济学意义。

共同体从封闭型到開放型的变化,形式上讲是一种逻辑,历史来看则是一种进步。开放型共同体的生命力强大,它们在不同共同体的竞争中,兼收并蓄,存优去劣,赢得生存,赢得发展,走向未来。封闭型共同体则在竞争中,抱残守缺,故步自封,自娱自乐,其共识强烈信仰化,要么共同体趋于消亡,要么萎缩为历史的看客。看眼前经济学的现状,主流学说相对发达,某些分支流派日益衰败,基本就是如此开放型和封闭型共同体或交织或独立演进出来的。

开放型共同体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意味它有聚合统一经济学所有不同共识的力量。任何共同体及共识,不论开放型还是封闭型,也不论强大还是弱小,它们都只是不确切知识和自有信仰的结合,它们总是会自发地相互排斥,以至于各种共同体及共识的林立,是经济学世界里永恒的景致。简言之,内含不同信仰的各种共同体及共识,永远不可能融合为一个整体,经济学世界不存在“强者通吃”的法则。由此而来,经济学的意义会因为不同共同体及共识的存在,丰富多元地显现。这些意义会有“靠谱”和“管用”的大小之分,也会有主流和非主流之说。但它们不可能唯一化,也不可能一体化,更不可能绝对化。

经济世界是独立于经济学之外的自在世界。当经济学研究厘清为达成共识后,这个自在世界一分为二:经济学共识覆盖的已知世界和未曾触及的未知世界。已知世界因为有共同体及共识的多元存在和相互博弈,经济学在其中显现出或大或小的社会价值和使用价值,即经济学的意义;未知世界则因为没有碰触过,它是神秘和无边无际的,意味着经济学可能的全新探索。

毫无疑问,在既存的经济学共识和全新探索之间,有着重大又复杂的关系。最突出的在于,全新探索将冲击既存的各种共识,加剧各种共识博弈,推动共同体重组,形成共同体及共识新格局,扩展共识覆盖的经济世界范围。如果说,经济学研究更多地在既存的共识之内自嗨,各自固守信仰,相互有所博弈,经济学的意义,怎么也大不到哪里去;如果说,经济学研究更多地走进未知世界,即使是小小的突破,基于它重塑共识的强大力量,必将带给既存共识更多的改善,极大地提升经济学的意义。一句话,经济学最大和持续不竭的意义,并不在既存的共识之内,而在于它们之外的未知世界之中。

猜你喜欢
共识经济学货币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简明经济学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
经济学
别让“PX共识”在爆炸中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