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娟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指出,幼儿入学准备教育,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注重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几方面的有机融合和渗透。在此背景下,淄博市張店区东方实验幼儿园积极开展幼小联动、课程指导、常规培养、家园校共育等活动,保障幼小衔接工作做实做细。
一、联合教研,推动理念落地
(一)理念先行,要点渗透
幼儿园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对幼小衔接形成更加科学的认知。同时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细化分解入学准备的四方面,落实渗透到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全过程,支持幼儿通过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帮助幼儿积累经验,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生活准备明确要求,坚持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展“我是整理小能手”活动,幼儿通过整理自己的书包、图书、衣物、被褥等用品,提升了生活自理能力。
社会准备方面,开展“听指令完成任务”的游戏,让幼儿把每天所学知识说给家长听,或是教师口头布置第二天需要带的物品,为幼儿进入小学记录作业做准备。
对于幼儿园来说,入学准备各项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小、中、大整个幼儿阶段。结合《指南》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差异开展不同的教育活动,促进入学能力提升。如提高幼儿动作协调性,小班实现能用笔涂画,会用勺子吃饭,能用剪刀沿直线剪;中班幼儿能沿边线较直地画出图形,会用筷子吃饭;大班则要求幼儿能根据需要画出图形,沿轮廓剪出有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等。
(二)双向奔赴,推动衔接
1.组建幼小衔接共同体
2021年8月,张店区东方实验幼儿园与张店城中小学建立幼小衔接共同体。由幼儿园园长与小学校长担任共同体顾问,组建幼儿园骨干教师与城中小学一年级教师为成员的联合教研组。
2.梳理衔接要点,细化衔接内容
联合教研组通过交流研讨,对幼儿升入小学第一学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教研。在幼儿园开展“悦读阅美”读书活动,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
(1)自由阅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和幼儿一起动手创设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有目的地投放书目。如根据教学主题投放《西游记》《传播文明的印刷术》等相关绘本,根据传统节日投放《我们的传统文化——春》《节气真智慧》等绘本,给幼儿创设自由阅读的空间。
(2)图书漂流,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帮助幼儿拓展阅读范围,使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3)一日三读,好习惯逐步养成
一日三读为“自主阅读”即早饭后10分钟,“午读经典”即午睡前10分钟,“亲子共读 ”即晚饭后与父母一起阅读,利用碎片时间阅读,逐渐养成阅读好习惯,知识储备积少成多。
(4)绘画表征,幼儿自制绘本
增加幼儿阅读的时间,给幼儿表达和创作机会,幼儿绘画表征,教师倾听和记录,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的绘本。
二、开展活动,深化能力提升
(一)主题带动,走进小学
开展“我要上小学了”主题活动,实现从好奇到转变。
1.参观前,在好奇中产生向往
“小学的活动室有玩具吗?”“小学的厕所在教室里吗?”“上了小学还有时间踢球吗”“小学作业多吗?”……有的问题可以在家里的哥哥姐姐帮助下迎刃而解,没解决的问题幼儿可以走进小学去寻找答案。
2.参观中,在体验中激发愿望
参观小学,幼儿有好奇也有担心。走走、看看、听听、说说,哥哥姐姐是怎样上课的,学校的环境、学校的升旗仪式与幼儿园又有哪些不一样。幼儿的担心在与哥哥姐姐面对面的交流中找到了答案。近距离了解小学后,幼儿会对升入小学更加期待。
3.参观后,在改变中逐步成长
幼儿带回了对小学的向往,同时也带回了很多问题:“小学有作业,我记不住作业怎么办?”“小学有课间十分钟,十分钟有长?”“课间都能干什么?”……
结合省编教材活动《一分钟挑战》《认识时间》《课间十分钟》,教师给予支持,在活动的过渡环节放手让幼儿自主安排如厕、喝水、整理材料等活动,提高幼儿自理能力、时间管理、自主服务意识。
另外,教师对幼儿一日活动时间适当进行调整,增加集体活动、教育活动上满35分钟,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举手、站起来回答问题。
(二)特色活动,助推能力提升
为提高大班幼儿交往、合作、照料、规划等能力,今年“六·一”儿童节,幼儿园特别组织了“大带小”的结对游园活动,教师与幼儿交流讨论:“你马上就要升入小学,现在的你能做好多的事情,今年的六一想不想带领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游园?”幼儿都非常兴奋,过程中教师并没有任何提醒,幼儿就通过合作完成了游园。
大班的阳阳出了名的活泼好动,在这次游园中与小班的鹏飞结对游园,游园前教师还有些担心,但意外的是阳阳全程认真负责,两个人和谐、愉快地完成了游园。活动结束,阳阳告诉教师“我是哥哥,我把弟弟照顾好了,今天我很开心。”责任意识在阳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乔宇与然然结对游园,走到打卡拍照的园区看到小朋友特别多,乔宇对妹妹说:“这里人多,咱们先去别的地方,一会姐姐再领你回来拍照。”游园促进了幼儿规划和时间管理能力的提升。
在“穿越火线”的游戏中,诗雨在自己已经完成任务后还不忘回头看看自己结对的小妹妹是否可以通过,眼里充满关爱;红色观影,一对对幼儿全程手牵手……这次游园活动有惊喜,也有感动。
三、赋能成长,家园校合力共育
把家长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机制,实现协商性的家园校共育原则。
通过调查分析,家长焦虑的问题占比最高的分别是:幼儿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占比75.86%、 担心学习缺乏主动性占比67.24%,幼儿能否适应小学的学习强度占比59.48%。幼儿园通过录制幼儿游戏活动视频,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活动中的各项发展。
此外幼儿园还通过公众号、微课程向家长宣传幼小科学衔接的理念;联合小学教师召开大班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入学准备;邀请小学教师进园、进班,围绕小学的作息时间、学科进度、特色活动进行专题讲座,给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幼儿一段重要的成长经历,也是幼儿人生路上的里程碑。幼小科学衔接,我们一直在努力。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交流与实践中,通过携手配合,家园校一定能创造出更和谐的“教育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