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春明
铜鼓约产生27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流传于两广、云贵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居住区和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史界有“北鼎南鼓”之说,在岭南铜鼓之于僚僮,犹如八簋、九鼎、编钟于中原汉人,是权力地位的象征,于祭祀、会盟、军事等重大部落活动中使用,也是舞具和传讯工具。与汉族重器不同,没有消失于历史长河中,而是作为乐器传承数千年。铜鼓文献记载,除《澍粹集补注本》《后汉书》《广州记》《志林》《水经注》《玉海》《隋书》《唐书》《宋书》《文献通考》《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岭外代答》《桂海虞衡志》《羊城古钞》外,笔者还在清代广东地方志中发现不少岭南铜鼓诗文,对于研究铜鼓艺术、岭南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价值,特整理浅析如下。
铜鼓是一种铜合金乐器,形状为圆筒,中空薄壁,起源于成语“釜底抽薪”的“釜”,古人用餐完把釜反扣敲打,闻者翩翩起舞。铜鼓有公母之分,其体形矮扁,全身分面、身、胸、腰、足、耳六部[1],鼓面平而圆、胸突、腰束、足外张、中空无底、正放如墩、反置如锅,曲线圆滑、形态美观。铜鼓铸塑花纹,重点装饰鼓面,有太阳纹、三角形齿纹、圆圈纹、竞渡纹等晕圈,圈带铸青蛙、蝇等圆雕装饰物。胸与腰间有四个鼓耳,对应成两组,鼓耳多用绳索缠系在二人抬木杠上。形制统一,鼓身直径不一,高度不等、皮厚约1.5毫米。经3000年演变,产生了万家坝、石寨山、北流、灵山、冷水冲、遵义、西盟和麻江等八种类型(图1)[2],可谓庙堂重器、祭祀礼器、攻伐号角,是酋长的权柄,形成独居一格的铜鼓文化。在少数民族村寨,每逢庆典节日、进宅、服丧婚嫁,都会取出珍藏的铜鼓,边敲击,边跳舞,以鼓助兴,祈祷平安、幸福,驱逐邪恶,安慰亡灵[3]。
铜鼓为体鸣乐器,鼓面为发音部位,胸和腰起共鸣作用,敲打能发出不同声响,在节日表演铜鼓乐,载歌载舞表达欢乐情绪。各地鼓谱不尽相同,有十二则或二十四则。十二则即十二种鼓调,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圆满的意思,寄予良好愿望[4]。根据击打的部位发出不同声音,用相近汉字记谱,如工mi、尺re、上do、士si、合sol,各地记谱汉字有差异。
图1 铜鼓八大类型(引用广西故事公众号,文明铸魂 千年铜鼓(三))
中国至今出土铜鼓1500百多个,主要集中于云南江川、晋宁、曲靖、楚雄;贵州兴仁、兴义、安龙;广西东兰、桂平、平南、藤县、玉林、北流;广东云浮、郁南、罗定、云安等少数民族居住区。传世铜鼓在广东历史上消失近千年,出土铜鼓(图2)时有出现,保存在博物馆;在广西,铜鼓至今仍是壮族和瑶族的珍贵乐器,红白喜事都离不开它。
春节是壮族铜鼓使用最主要场合,腊月末将铜鼓取出擦干净以酒肉祭祀,悬挂家中任人敲打。在东兰,壮族盖新房、婚庆亦使用铜鼓,新娘过门前一天,男方家中悬挂铜鼓敲打通宵以增添娶亲的热闹气氛。舞蹈时铜鼓悬挂,一人用鼓槌敲鼓面,一人手执木桶对准鼓底,增加共鸣,声音浑厚深沉传播四方。舞者围绕铜鼓,随着鼓点节奏起舞[5]。
广西北部红河流域的瑶族认为铜鼓具有神力,作为礼器能增加仪式的庄重感,送葬期间日以继夜连续三天敲击铜鼓,沟通鬼神,保佑死者平安到达阴间,召唤亲友参加葬礼,把亲人离世消息传出村寨。在驱邪逐魔以及遭灾祭祀、禳灾仪式中都离不开铜鼓乐[6]。
康熙《罗定直隶州志》卷之十《古迹》“古铜鼓”记载:
“城隍庙旧有铜鼓,高二尺五寸,径二尺,制作精巧,不知始于何代。在本庙座隅,邑人争讼不平及被诬欲白者击之,则祸有归。无事而击,则祸击者,其能警世,如此后失之。明怀宗崇祯间,州东南十里许地中,每遇风雨即有钟磬之音,里人发之得一铜器,击之有声,制作甚古,高径俱合疑即此物,时献于兵宪。”
乾隆《广州府志》卷五十《艺文二》“南海神庙铜鼓歌(梁佩兰)”记载:
龙宫一夜蛟龟舞,南海庙巫扣铜鼓,南海庙神广利王,割据四海南海方,铜鼓置在王庙左,庄严鼓系四小锁。大巫一扣潮水平,小巫一扣江水清。二月望日王生日,鼓声掌人拜出入。相传鼓是汉伏波,平蛮得自蛮犀驮。至今鼓身满龟钮,龟形剥烂似苍狗。铜气蚀尽不觉腥,鼓皮凹凸生右青,周围五尺背与面,年月制造字不见。更存此鼓原雌雄,男律女吕音和同,鬼神痛哭泄造化。哀诉雷公撤河下,独留一鼓歌庙前,撞穿世代千余年。当今皇帝新即位,遣官祀王用王礼,王灵震叠摇灵旙,丹云亦日生祀坛,铜鼓无人勿声起。鼓沉鼓响塞天地,须臾祀毕官欲回。动着铜鼓惊龙媒,四时海激吼风雨,重恐铜鼓又飞去。
乾隆《广州府志》卷之五十九《杂录》“南海庙铜鼓”记载:
《通志》南海庙中,铜鼓大小各一。大者径五尺,高称之中空,无底,钑垂四悬,腰束而脐隆起,旁有两耳。通体作络索连钱及水胡纹,色微青,艳若铺翠,光影莹莹,边际旧有六铃,今不存。小者杀大者五分之一,高称亚之制,类大者。共四角,旧有金虾蟆五,为番人所窃,声遂。石色纯杂,作鹧鸪斑斜纹,纤丽隐若八卦。《岭表录异》之状,唐时有牧童捡得铜皮鼓,形如腰鼓,其旁多铸鼍黾之状,击之响亮,不下鸣鼍。《老学庵笔记》铜鼓皆购精铜极坚,文镂亦颇精。《西事珥》铜鼓深三尺许,面径可三尺五寸,旁围渐缩如腰形,复微展而稍弇其口。《通志录补》南海庙中铜鼓,大者相传自海中浮至,明嘉靖间海盗曾一本谋移去,铁索忽断不可举乃已。
相传得之浔洲,铜鼓滩滩水湍急,舂石底作铜鼓声,入夜辄有光怪,一日水涸铜鼓出焉,相传其鸣应潮自,海盗刼灵鼃殊缺,遂不复自鸣,又传铜鼓之大者,旧䳄雄各一,今庙中所存者雄也,其䳄向遇风雷飞入狮子海中,今雄鸣则其䳄者辄相应,三月十三日海神寿辰,粤人击之以娱神,其音闛鞳铿鍧,若行雷隐隐,鼓或以革掩底,或积水瓮中,盖而击之声闻十余里外,叩鼃蛤其声益远。
《晋书》蛮人攻伐时则声铜鼓至者如云。
《桂海虞衡志》两人并行以手拊之声全似鞞鼓。
《涌幢小品》蛮中铜鼓有剥蚀而声响者为上,易牛千头,次响者七八百头。
《岭表录异》有人闻田中蛤鸣往捕之,见蛤跳入穴中掘之得铜鼓。
【按】铜鼓缘起或曰:周礼司徒有鼓人,掌六鼓四金之事,故范铜为鼓乃周礼遗轨,汉时周制尚存,故伏波铸之留西南甚众,然四金为錞、镯、铙、铎之制,如钟如铃,今铜鼓绝不相肖,且錞以和鼓,镯以节鼓,铙、铎以止鼓、通鼓,皆以鼓为主,而实非鼓也,难指为铜鼓缘起。或曰:考之《后汉书》注、《广州记》俚獠铸铜鼓,初置酒,同类子女各以金银为大钗,执以叩鼓,叩毕留遗主人。《晋书》蛮俗富豪子弟留纳铜鼓钗,宋史蛮号有铜鼓者,曰都老众推服之。今之铜鼓,盖诸峒蛮所遗。然据各史所说,则似不始东汉之初,今庙中所藏,内有镌云“汉伏波将军制”。何以称焉?张穆《异闻录》,昔马伏波征南以山溪易雨,因制铜鼓。粤人亦高雷廉至交趾,滨海卑湿,革鼓多痹缓不鸣,无以振威,故伏波始制铜为之状,亦类鼓,名曰“骆越之鼓”。今集诸说而细绎之正史所列,固为定论。而异闻录之说,更为近是。
民国《西宁县志》卷二九《艺文志四》“铜鼓附”记载:
右铜鼓藏都城华帝庙,光绪十八九年间,桂河木蔃村农掘地所得,邑神梁夔笙、廖臣、吴鸥秋酸资购置庙中,鼓身高一尺二寸七分,面圆径六尺一寸,腰围径五尺一寸,底大如其面而空,而布蟾蜍四以精铜铸之,高约五分长约八分,头面各相向对作,昂首欲跃状,自边至中央凡七重圆晕,周围花纹分三样。一如水谷,一如蝌蚪,一如红蕨,勾相间错,杂纹极工致,惟中受击处平厚如缆,鼓身亦数重圆晕如螺丝形花纹,与面同重五十一觔,铜色苍绿斑烂两旁有耳环,可用两人舁行击之,其声攀参然,盖未建县前古猺人所用之物也,案近代邑地间有发见,铜鼓大小不一,但以无文字欵识非世所珍,故罕有收藏者,兹谨依阮通志例附于金石之后。
光绪《化州志》卷十二《金石略》记载:
光锗丙戌春石湾人于墟塘得铜鼓一,大径二尺许,高一尺有五,中空无底,腰束而脐隆起,面刻虾墓四并有圆晕五重,以手按图晕叩之,为工、尺、上、士、合音,通体作络索连钱及水濲纹,色若鹧鸪斑鸠。石湾人以为异物也,献之州守彭贻荪,得赏钱拾余千文,荪子传祖有铜鼓歌见“艺文”。按铜鼓之名始见于《后汉书》马援传,其后南史、隋唐书、宋史及诸家说部皆载之,《广西志》及本省志所采甚详,形状大小不一,然未见有鼓面脐突,外作圆晕五重,按晕击之为五音者,故谨志之,当亦博雅好古者所愿闻欤。
光绪《茂名县志》卷八《纪述·金石》记载:
铜鼓,唐僖宗朝郑絪镇番禺日,有林霭者为高州太守。有乡野小儿因牧牛,闻田中有蛤鸣,牧童遂捕之。蛤入一穴,遂掘之深丈,即蛮酋冢也,蛤乃无踪。穴中得一铜鼓,其色翠绿,土蚀数处损缺,其上隐起多铸鼀黾之状,疑鸣蛤即鼓精也。遂状其由,纳于广帅,悬于武库,今尚存。(引用唐刘恂《岭表异录》)宋嘉泰初,本县民得之地中,高尺余,广二尺,悬而击之,其声颇震。明万历三十二年,邑高田村冲出铜鼓,形如腰鼓,平面空中无底,径三尺许,高三尺有奇。面列蛙蛤形者六,遍体细篆文,有朱砂积翠蜗蚀之孔凡十余处。其声镗镗然,或以革掩其底,或积水瓮中盖而击之,远闻十余里。国朝雍正五年四月,鹤洞水冲出铜鼓一,高二尺许,径三尺,鼓面中击处微突,面列蛙形者六蚀二,小孔旁有两大纽以悬者,朱斑可玩,声闻数里。初置城隍庙,后移关帝庙。道光十八年,化州尖冈岭旁坍出铜鼓,高一尺五寸许,径二尺有五寸,面有蛙形,旁有两大纽。乡人梁邦昌等购置南盛墟万善庵内关帝神座侧,击之声闻数里。光绪十三年八月,莲塘大坡村民锄地得之,高一尺九寸四分,径三尺有二寸,面有蛤蟆四,送置浮山冼夫人庙。
光绪《化州志》卷十一《诗赋》“铜鼓歌(彭传祖作)”记载:
高凉雄风表南天,犹乌蜜花争逐妍。石龙不鸣惟酣眠,却来铜鼓声殷门。发苏息气何拳拳,牛车撵致衙卫前。为言此鼓出自:石湾村外野人田,挥锄掘土土花鲜。使君德政合铭锹,神物瑞应非偶然。主人闻言呼否否,七十老翁何所有。物之隐见会有时,彼失此得亦其偶。野人爱鼓不如钱,十千易得置座右。面同博局脐中凸,蟾蜍目四隅列斤。权六十又七尺,光沉寒生逼咄咄。腹空腰束下无底,双纽旁附坚不喙。蒲泉浇灌重刮磨,青花绿潚泥沙洗。回环纠结雕镀工,云烟细袅篆竟听。偶然一击丽庞鸿,清机发籁鸣天风。阳律阴吕相为宫,鞭斥妖魅走蛟龙。头声不竭铜光红,客来着手争摩抄。秦取费吟哦,或云伏波交趾征南之所铸,铜柱功成同呵护;或云诸葛七擒孟获之所遗,沪水滔滔暗转移。问之铜鼓镇山洞,花仪乱击妖女来。蛮夷大长罗珍贡,陵谷变易几千年。形离缺兮神则全,况复功能殄疫波罗厂,里变錞恋得此鼎。足争流传击以华,带架交梓万鼎汤。盘仿佛是轻装石,压笔密林洪流击。
光绪《化州志》卷十二《金石録》记载:
光锗丙戌春,石湾人于墟塘得铜鼓一,大径二尺许,高一尺有五,中空无底,腰束而脐隆起,面刻虾墓四,并有圆晕五重,以手按回晕叩之,为工尺上士合音,通体作络索连钱及水严纹,色若鹧鸠斑,石湾人以为异物也,献之州守彭贻葆得赏钱拾余千,女葆子传昶有铜鼓歌见艺文,按:铜鼓之名始见于《后汉书》马援传其后,《南史》《隋唐书》《朱史》及诸家说部皆载之,《广西志》及本省志所探甚详,形状大小不一,然未见有鼓面脐买,外作圆晕五重搂晕,击之为五音者,故志之当亦,博雅好古者所愿开欤。
汰数归里归舟顺,过石山金石相应。江风起砰訇锽大,声扬螺子峯高鹭。水长会须补人集,古录球琳增耀六。乡呜呼铜鼓歌成,心徘徊横海功名。何人哉安得渔阳,三挝霹雳手一洗。腥风毒万丈红尘,埃浮云喝散靑天开。
民国《罗定志》卷八《类编》记载:
铜鼓一在城隍庙,高二尺五寸,径二尺,制作精巧,已失。一在金鸡莫家,清光绪间毁于火。一在金公祠,清同治三年,西宁新乐乡民掘山得之,知州周仕俊购置于祠,径二尺八寸,高亦如之,面平圆,近旁鄂二周四旁有耳,高可二寸许,衔以虾蟆,腰狭无底,花纹环绕,绿斑盎然,后为州牧黄光周取压归装一藏。
关于广东铜鼓起源及功能,方志记载关键词“俚獠铸铜鼓”“有铜鼓者曰都老”“诸峒蛮所遗”“伏波将军制”“高雷廉至交趾,滨海卑湿,革鼓多痹缓不鸣”“古蛮人所用”“攻伐时则声铜鼓”。“俚獠铸铜鼓”“高雷廉至交趾,滨海卑湿,革鼓多痹缓不鸣”,雷州、高州、廉州至交趾为俚僚之地,《唐书》称南江流域居民为獠,广西侗族祖先,该地沿海高温潮湿,革鼓打不响所以用铜鼓代替,为百越西瓯、骆越部落居住地,现今壮族、黎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有铜鼓者曰都老”,铜鼓是蛮人权柄象征,拥有者身份显贵,可以做酋长都老;“攻伐时则声铜鼓”,少数民族战争时用于号令;“诸峒蛮”,广西最早土著,蛮即壮族,古称僮,《宋史》称蛮不称僮,峒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泛称;“伏波始制铜为之状,亦类鼓”,马援两次南征岭南,好骑马善鉴马,平交趾获得骆越铜鼓,铸成骏马模型献给刘秀。
关于广东铜鼓特征,方志记载关键词“腰束而脐隆起”“为工尺上士合音”“韧垂四悬”“通体作络索连钱及水濲纹”“鼓足外侈”“太阳纹圆凸如饼”“花纹分三样”“此鼓原雌雄”“铸鼍黾之状”“遍体细篆文”。根据出土铜鼓并文献记载分析,广东铜鼓与其它铜鼓一样有公母之分,中空无底簿壁,圆形外饰各种花纹或篆文。“脐隆起”“韧垂四悬”“鼓足外侈”三大特征与流传于东汉至晚唐时期“冷水冲型”铜鼓接近;“韧垂四悬”鼓面伸出鼓颈之外,边缘有垂檐;“脐隆起”鼓面太阳纹中间圆状突起;“通体作络索连钱及水濲纹”“花纹分三样。一如水谷,一如蝌蚪,一如红蕨,勾相间错,杂纹极工致”,从这些花纹看大概与沿海生活环境和水稻耕种有关,也可以看出当时俚僚贵重什么,万物生长靠太阳,取暖、照明更需要太阳,“太阳纹”代表对太阳的热爱与崇拜;俚獠视青蛙为“雷神”之女,向雷神祈求风调雨顺,“蝌蚪”“青蛙”象征繁殖能力;“鼍黾”,小乌龟,骆越先民的图腾崇拜;“工尺上士合音”,与革鼓没有固定音高只能作为乐队指挥不同,铜鼓有固定音高,通过击打不同部位能够发出宫、商、角、征、羽五声音阶,比编钟双音技术不遑多让;“篆文”先秦文字,铜鼓可能为秦汉之物。
岭南地处祖国南陲,以五岭为界与内陆相隔,上古时期曾建立过“盘古”“苍梧”“驩兜”“交趾”“伯虑”“北胸”“缚娄”“儋耳”“雕题”“阳禺”等方国,居住过西瓯、骆越、南越、闽越、扬越等族系先民。“盘古”为广州花都;“苍梧”为广西湖南交界;“北胸”为越南;“驩兜”“缚娄”为广州惠州;“伯虑”为雷州半岛;“儋耳”“雕题”为海南岛;“阳禺”为阳山,瑶族在岭南最早建立国家,起源于长江东方“九黎”,粤北一带的瑶族唐代自湖南迁入。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南戍五岭”向岭南移民,东晋、南北朝、唐、宋以来北方汉人慢慢与当地土著杂居,并成为广东广府、客家、潮州三大民系。按《中国古代铜鼓实测、记录资料汇编》铜鼓分类法,广西南江流域铜鼓属于北流型(图3),蒋廷瑜认为北流型铜鼓由石寨山型发展而来,僚人加上立体图案,俚人扩大体型并刻几何纹饰,宋代更是追求外形完美[2]。从出土铜鼓与方志记载分析,两广铜鼓并不相同,广西传世铜鼓为宋后之物,美轮美奂;广东出土铜鼓比广西传世铜鼓历史更久远,为东汉前之物,古朴典雅。
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在云贵川、广西以及湖南壮、苗、瑶等民族村寨,还保留着铜鼓的音乐舞蹈和神奇传说,是民族历史的载体,广东铜鼓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除了少数专业人员外基本不知铜鼓为何物。方志铜鼓诗文对广东铜鼓的传承、活动、功能、形状、纹饰进行详细描写,向我们诉说神秘古老的南方少数民族故事,对于乐器研究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对于研究广东先民生活、娱乐、风俗、典礼则具有很强的文学价值及史学价值。
图3 广西铜鼓(广西卫视:原来你是这样的铜鼓,202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