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主若萱
钢琴组曲《刘三姐》诞生于上世纪中期,主要对广西较为流行的少数民族歌舞剧《刘三姐》进行了音乐创意性表达,也是钢琴艺术与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结合的发端。这部作品呈现出了钢琴的乐器表达效果特点,也体现出少数民族民歌、戏曲的音韵、结构特征。这部钢琴组曲全曲被分为“序曲”“舞曲”“情歌”“媒婆”“对歌”“抗禁”“颂歌”等七个不同的乐段部分,承担了七个不同的功能。这种运用钢琴艺术来演绎地方歌舞剧《刘三姐》中的主要剧情、场面、气氛及情景的方式,在我国钢琴艺术的早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品中所运用的音乐素材,是歌舞剧《刘三姐》中创作后的曲调、主题、音型,虽然作品没有采用广西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地方音乐和民族原生曲调进行创作,但也展现出了浓郁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特征。在这部剧作中,创作者们对来自民歌《刘三姐》中的多个版面的旋律、曲调进行了编创,钢琴作品对这些创作后的新材料进行的再创作,饱含了广西壮族、汉族等不同民族文化的综合性特点,也体现出了中外传统音乐文化的碰撞与交汇。整部作品以原有故事背景为蓝本,根据钢琴乐器本身具有的特性和音色,进行了拓展性的创编,将歌舞剧《刘三姐》以钢琴的形式再次重现,使得这一源自西方乐器的钢琴呈现出高度民族化特点。作品对于地域性、民族性的音乐元素的创意性运用,也使得这首最早结合钢琴与广西民族音乐的钢琴曲,充满了探索性与尝试性意义。
钢琴组曲《刘三姐》是在特殊的语境下创作出来的。1962年正值国内文化领域倡导深入民间、整理民歌、歌舞,在此基础上进行融汇创新的文化氛围。在钢琴组曲《刘三姐》中体现出了少数民族题材、地域文化特征的“刘三姐”形象与性格特点,组曲中还体现出三声调式音列、四声调式音列为主,同时也采用部分五声调式音列的创作特点。这部钢琴组曲作品中不仅很好地表现出少数民族民歌中的情感因素特点,还塑造出了具有流畅性的演奏场面、气氛与特殊效果,充分发挥了钢琴乐器自身的灵动性、自由性功能。
钢琴组曲《刘三姐》的成功创作,也促使其他作曲家陈怡、陆培、樊祖荫、蔡世贤等人陆续关注广西民族音乐与钢琴艺术的结合。这些不同时代的作曲家先后创作了近百首蕴含着浓郁的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气质与素材特点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都从不同角度展示出了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风采与地域文化特征。综观这些作曲家创作的钢琴作品所呈现出的少数民族音乐特征,都与钢琴组曲《刘三姐》所带来的影响具有关联性。
钢琴组曲《刘三姐》中运用了传统的重复、模仿、渲染、再现等技法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气质、风格、品味进行呈现。这首作品中虽然没有原封不动地配置少数民族音乐曲调,但在钢琴乐曲中也大量的运用了二度创作后歌舞剧《刘三姐》中的主题、动机;除了完整地保持了钢琴传统表达技法的色彩性外,还通过对富有原生态特征的音乐主题进行旋律音调的创作,在歌舞剧的乐曲结构借鉴方面,也呈现出剧中音乐形象和题材内容对于组曲中“他律性”表达的思维特点。这些方面的运用,不仅展现出了“刘三姐”中的本源气质,也让其在钢琴织体、和声语言运用方面体现出了多声性的立体写法特点。
其次,钢琴的传统表达技法也没有完全服从于歌舞剧中的原有曲调。在运用特殊意义的节奏、音列素材及富有原生性特点的动机音型运用方面,很完整地保持了广西少数民族的基本特征。这些原生性的素材气质特点,也是通过钢琴的基本技法体现出来的。这种运用创作作品中的原生态素材方式,还见于钢琴组曲《刘三姐》中的第五、第七部分,很好地表现出了广西少数民族民歌的韵味特征。
这部钢琴组曲作品中,虽然没使用广西当地少数民族乐曲的原本曲调,运用本地的既有民歌、运用完整的音乐主题,但依然可以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原生态特征。同时,这部钢琴作品也能够形象地呈现出广西民间音乐的本源特征。这些民族风格与气质在经过作曲家进行改编、重组和提炼后,形成了新的旋律音调形态、赋予了丰富的音乐语言特点。这种钢琴表现方式既升华了传统音乐的句法,规范了民歌结构特征,也发展出了层次更高、更加具体的音乐形象、音乐意境特征。
钢琴组曲《刘三姐》中的表演技巧也更加集中、统一地体现出了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歌舞的气质特点。这些传统的表现技法对于音乐形象、音乐气质、音乐场面、场景气氛的表达虽然已具有再生性质,但依然蕴含着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气质与传统音乐特征,仍然能让人们感知到钢琴艺术与民歌、音乐精髓结合的艺术魅力。这部作品中的很多节奏型是基于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特点进行创作的,这些节奏充满了浓郁的广西地域风味,作曲家在创作时将其和钢琴的演奏技巧相融合、改编进行较为自由的创作,使音乐既不失去原有风格的韵味又能够体现作品的创新。
如谱例中的第7~9小节中的左手部分节奏的创作中,作曲家通过重音、旋律走向来模范广西东兰县的铜鼓演奏,以体现出“当叮同咚”的音乐型态感,描绘了一幅广西人欢聚一堂喜庆丰收的热闹场面。
在这首组曲中主要涵盖了“原生性”“再生性”和“新生态”三种模式的创作思维。所有的创作运用与表达既不是单纯源自“原生性”的民歌、民间音乐,也不是完全的“新生形态”,而是带有传统素材特点的、再创性的“新创”模式,综合了三种不同的思维特点。这些不同模式中所包含的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成分虽然有不同成度的差别,但都呈现出了作曲家的创意性特点。在上世纪中期探索“民族化”特征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民间音乐的变革、传承与创新以及逐渐与外来音乐文化的融合方式联系在一起。
在改革开放后的创作中,外来音乐强烈冲击了本土音乐、民族音乐,这首钢琴作品很好地综合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与外来音乐载体创新的思路特征。广西传统原生态音乐中的很多典型特质,被综合在音乐作品中传承下来,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气质与意境特点。在这部钢琴组曲中,钢琴音乐中充满了再生性特点,蕴含着广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与外来音乐的有机结合思维。
总体而言,钢琴作品《刘三姐》中所呈现出的“刘三姐”“穷秀才”形象,剧情情节都与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人物形象保持着音质、媒介、视角等层面的差异性特点,从“形似”与“神似”两个层面呈现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特质。
这部作品中的差异性体现在对民间传说的“刘三姐”人物形象、性格与剧情的“形似”方面。在这部钢琴作品中虽然比较明显地呈现出了广西当地少数民族中流传的传统故事“刘三姐”形象、性格特征,但在展现出的音乐元素方面却凸显了“创新性”与“戏剧性”的表达特点。听众能准确地感知民间传说版本与钢琴组曲版本两者在形态、感觉方面的差异性与相似性特点。这种差异性的现象,不仅体现在“形似”方面,还与作曲家对于广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也具有密切关系。
其次,形似之余,依然体现出很强的“有机性”特点。但作曲家从民歌、故事中抽取或提炼出比较富于代表性特征的核心动机、旋律音调或短小片断作创作素材,乐句展开素材的时候,“有机性”就成为创作意图的重要体现。因此,本组曲的七个段落都与剧情的内容表现连在一起,在表现出自由创意特点的同时,也发展出不拘泥于传统民歌的母体、剧情的原生形态的创新思路特点。因此,在这种情形下,“有机性”必然融入作品的创意中。
再次,在新创作的钢琴组曲中,注意结合民歌主题动机与旋律,巧妙设计乐句的起伏与架构,不仅可以呈现出广西“刘三姐”故事的音乐性内容,还可以发挥其剧情创意与表达特征,发掘出标题题目中的“同步性”内涵特点。因此,也同时具备“神似”的风格、气质特点。这种“神似”的表现特点既可以满足有别于传统的创新需要,也可以将作品内容的表达、对人物形象、性格的刻画体现得更具有新颖性特征,从而充满“差异性”的特点。
在这部钢琴组曲中,除了“形似”与“神似”外,还具有多样性的审美特点。作品中所包含的几个不同乐段首先展现出了“戏剧美”的特点。作品中明显地呈现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质与地方音乐的元素特征。这些都很好地展现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心理取向与戏剧性的审美观念。在钢琴作品中展现出传统音乐对歌舞剧《刘三姐》中的审美表达与价值观念特点。无论是采用的原生形态或再生形态的素材与风格呈现,都深含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气质与神韵之中。钢琴音响的呈现则具有独特的乐器技法效果和戏剧性内涵特征。
其次,钢琴组曲在创作中不直接使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的音乐素材,不直接采用当地的审美表达方式,都体现出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精神的抽象与概括特点。这种审美表达,恰恰体现出了“抽象美”的特点,通过对传统民歌、歌舞剧《刘三姐》中的精神、气质的抽象,或者将抽取的某些音乐元素进行提炼,展现出了一种非具体化的精髓特质。因此,钢琴组曲中凝聚了广西少数民族的音乐气韵、素材特质与即兴性的传统特点,既在整体上展现出了广西地域的少数民族音乐基因特点,又抽象地展现出现代钢琴技艺与民间地域民族音乐的结合所形成的新颖性特征,具有创意性的思维特点。这些审美特点决定了钢琴组曲只能体现出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精、气、神特征,甚至连短小的音调、片段的主题都是抽象显现的。
最后,这种“抽象美”还体现在钢琴艺术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整体感悟与理解方面,通过在整体上融会贯通中外不同的文化气质、形象,抽象地表现出各不相同的民族内涵特征。这些不同的抽象美都被凝聚在地域性民歌、歌舞剧的气韵中。
钢琴组曲《刘三姐》不仅展现出了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精、气、神特点,还展现出广西音乐威武雄壮、气魄宏大的意境,以及优美、柔情、诙谐有力的内涵与气势特点。通过寻求相关的文化语境并于音乐相互融合,实现了情、景、人相互交织的音乐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