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

2023-10-12 00:25金子琦
参花·青春文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福贵余华

一、引言

余华在当代文学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20世纪80年代,余华进入文坛,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无论是他高超的创作技巧,还是独特的语言风格,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且在他的创作中,从未停止对“父亲”形象的描摹,并将这类形象富于变化地展现出来,“父亲”形象的不断变化也反映了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创作理念的改变和人生态度的转换。余华作品中的形象,不管是温情的,还是冷漠的,当被赋予了父亲这个身份以后,都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在对父亲的追寻中,余华从未停歇,透过余华笔下的父亲形象,可以看到余华内心情感的变化以及对父爱的渴望与追寻,因此,对待作品中的这些人物形象,不应只停留在表面,更应该深入其中,体会作家的深切感情。

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父亲”形象层出不穷,他不仅是一个称呼,更包含许多社会内涵和文化意义。对不同时代作品中父亲形象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也可以了解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与思想寄托。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父亲形象有:巴金的《家》中迂腐、对儿女专制的高老太爷,陈忠实的《白鹿原》中仁义且原则性极强的白嘉轩,梁斌的《红旗谱》中爱憎分明、意志坚强的朱老忠等。而在这许许多多的父亲形象中,作家余华笔下的父亲形象给人的印象尤其深刻,他笔下的父亲形象不是单一的,是富于变化的,本文通过举例,从多个角度论述其笔下的父亲形象。

二、粗暴冷漠的父亲形象

余华笔下的反面父亲形象主要以《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在细雨中呼喊》《世事如烟》中的父亲形象为代表。

(一)孙广才——卑劣无耻的失败者

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余华笔下的父亲形象开始变化。《十八岁出门远行》表现了一个少年的茫然,也让人们看到了其中父亲形象的巨大不同,他不像传统父亲那样慈爱,他淡漠又冷静,没有十分严厉,温和从容,好像一個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到了《在细雨中呼喊》,余华对父亲的描写更加深入,《在细雨中呼喊》刻画了孙广才这样一个性格粗暴的父亲形象,该书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讲述了“我”的童年经历,小说的故事情节主要是以孙光林的记忆为线索发展的。在孙光林的叙述中,“我”的父亲孙广才认为“我”和祖父两个人是多余的。在我和祖父回到南门重新生活时,父亲就认为家里的大火和我们有很大的关系,在这个家中,“我”缺失了父亲的关爱和照顾,面对的是一个无能的粗暴的父亲,“我”受到了很大影响。孙广才对自己的父亲孙有元也很过分,其在孙有元临死时的所作所为,与人们平常接触、了解的传统父亲形象大相径庭。但在作品中,孙广才还算是一个比较安分守己的人,不算是罪大恶极之人。但是,“父亲”不同于其他的文学形象,这个形象有其自身特殊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书中表现的父亲对儿子的残忍以及儿子对父亲的冷漠,使父子关系产生了裂痕。因此,这种父子关系就和传统的和谐的父子关系有所背离。

(二)山峰——冷漠无情的旁观者

余华笔下的《现实一种》描写了如山峰这种冷漠的父亲形象。看起来书中写的是山峰和山岗的“兄弟”纠葛,但基本都是从山峰和山岗作为父亲的形象出发去写,使兄与弟、父与子的命运缠绕在一起,在书中,山峰的冷静和妻子的绝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当人们以为故事已经要结束的时候,山峰展开了自己的报复。可以看出,余华在这几部小说中所塑造的父亲形象和人们以往接触到的和蔼仁慈的父亲形象都是有所相悖的。

三、坚强隐忍的父亲形象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父亲是坚强且隐忍的,如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虽然文中没有对父子关系过多着墨,但是人们仍能感觉到文中父亲深沉的爱,在他的背影中,感受为人父的艰辛。而在余华的小说中,与之相似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活着》中的福贵。福贵原本家境殷实,在经历过战乱以后,他明白了家的珍贵。他的坚强隐忍,可以从他对两个孩子的态度上表现出来。

福贵的第一个孩子——凤霞,生得漂亮,后因一场高烧而致聋哑,她很懂事,甘愿在家干农活,让弟弟去上学。面对凤霞,福贵表现出的是一个慈父的形象,他心疼这个善良的女儿,很多时候,凤霞是福贵艰难生活中的一缕阳光,温暖着饱经风霜的他。善良的凤霞死于难产,对于福贵而言,如果家珍象征着家庭,有庆象征着希望,那么凤霞就像阳光,干净、透明,没有半点杂质,但是最终这缕阳光也被夺走,福贵内心最后的柔软、温暖也被一起夺走了。

福贵的第二个孩子——有庆,他是整部小说中悲剧色彩极其浓厚的人物。有庆很善良,为了他的羊,他一天辛苦来回几趟就是为了喂羊,羊死了,他哭了很久;他很孝顺,才几岁的时候就帮家里干活;他很勇敢,县长夫人因难产而大出血,当时只有有庆的血型匹配,有庆毫不吝啬地献出了自己的血……福贵对于这个儿子又怜又爱,怜他自小没有优渥的生活,爱他身上的单纯善良,如果凤霞对于福贵而言是他生活中的一缕阳光,有庆就是福贵生活中的太阳,一儿一女温暖着福贵的心。同样,对于这两个孩子而言,父亲更是家中顶梁柱一样的存在,是他们的靠山,是他们的大树,福贵对待两个孩子极具温情,这份爱坚实而又厚重。《活着》是余华从冷峻的先锋风格转变为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活着”的意义在于不为了任何人而活,而是为了自己坚强独立地活着。

这个时期,余华的作品大都着重描写小人物,这些小人物虽然弱小,但是从未向不公低头,不管生活中发生怎样的变故,都会坚强地活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父亲”的身份得到了更好展现。《活着》作为余华广为人知的作品,其中塑造的温暖坚强的父亲形象给万千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身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闪烁人性的光辉,并且饱含父爱,和之前余华所创作的形象截然不同,这种极大的反差在余华笔下开始得到生动诠释。

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父亲形象

理想的父亲是孩子的榜样,一个好父亲不仅可以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更能让孩子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余华的《兄弟》中就刻画了一个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充满圣洁之光的父亲形象。这类父亲的爱已经不再局限于血缘,而是一种伟大的爱。

(一)宋凡平——乐观善良、富有责任感的继父

《兄弟》这本小说主要写的是李光头和宋钢这对兄弟的故事。宋凡平是李光头的继父,很有才华,为人也十分宽厚,给家人带来了很多温暖与爱。宋凡平有一个儿子,名叫宋钢,他教给两个孩子很多道理。宋凡平即使在艰难的情况下,也没有被困难击倒,始终竭尽所能地带给家人幸福。《兄弟》的上部主要是对父子关系进行书写,下部则转为对兄弟关系的描写。作者几乎赋予了宋凡平所有美好的品质,善良乐观、富有正义感、对家人倾尽所有地付出、面对不公不低头,这几乎是一个完美的父亲。这样的父亲是极具责任感和人格魅力的,他有着像大树一样的高大形象,为这个家庭遮风挡雨,也像太阳一样温暖每个人的心。父亲宋凡平的这种生活态度对李光头产生了很大影响,李光头对继父宋凡平的评价是“一条好汉”。余华后来的小说《第七天》更是对这种超出血缘的父爱的延伸,将这份爱加深并升华。

(二)杨金彪——閃烁着人性光辉的伟大父亲

《第七天》的主人公是杨金彪和他的儿子杨飞。“我”在餐厅吃饭的时候意外身亡,对于原因,作家并没有给出答案,这和之前余华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有所不同,这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带领读者追寻了精神上的第七天。杨金彪是一个勤劳朴实的扳道工,在铁轨上捡到了一个婴儿,并独自抚养,为了这个孩子,杨金彪没有结婚。因为自己生了很重的病,他为了不给儿子添麻烦,选择自己独自离去。杨金彪觉得这个孩子是上天给他的礼物,他十分疼爱这个和自己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孩子。可是当他再次面对婚姻时,他选择了婚姻,因为这件事,杨金彪自责了一辈子。在殡仪馆大厅,杨金彪见到了心心念念的杨飞,但是他又很痛苦,想见到他,又不想见到他,不想他这么快地就死去。而“寻找父亲”成了杨飞毕生追寻的主题,这样的父子之情不禁让人动容。在《第七天》中,余华的描写是比较克制的,但是叙事的力量是很深刻的,如杨金彪和杨飞这对父子之间为数不多的对白,仿佛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亲情流露。

五、余华笔下父亲形象转型原因

《活着》描写的大多是小人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过一段又一段的路,经历一件又一件的事,身边的人来来往往从未停歇,但是不管怎样,父亲对孩子的真心从未变过,他们的身上体现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真实又富含温情。余华笔下的第二类父亲形象和第一类父亲形象相差甚大,在第二类父亲形象中,余华回归现实,故事情节不再陌生,人物形象也从冷漠变为温情,展示了人性的真善美,使人们看到了小人物身上的平凡与伟大,充满着深切的人文关怀。

形成这种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个原因是余华对生命本体的探究和对悲剧精神的理解不同,《活着》表现的是对生命本体存在的追寻,这是一种内涵更丰富的人文关怀,这不单指一个人或者一类人,而是站在宏大立场上的超前认知。其创作初期的情节和语言都极具创造性,而这个时期的作品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语言也平和自然,但是却让人们觉得非常有力量。第二个原因是作家的童年经历所致。在余华的创作初期,父亲的形象是扭曲的、不完整的,这和余华的童年经历有关,童年时期的余华缺少父亲的陪伴,很少感受到父爱的温暖。但是随着余华的不断成长,直至自己也做了父亲,他开始理解父亲,因此,其在这一时期所塑造的都是福贵这类极具温情的父亲形象。第三个原因是时代在改变,作家的写作风格也在发生改变。20世纪80年代盛行的个性张扬的先锋文学浪潮,对文学传统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又逐渐转向对现实生活的描写与追求,这个时期的作家普遍偏向于书写平凡生活,呈现出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余华自然也受到了影响,将笔锋转向了现实生活。这一阶段,余华的创作风格温和了许多,出现了“寻父”“认父”主题,塑造了一系列极具温情、舐犊情深的父亲形象,余华对父子关系的关注与思考也是他关注人性与环境本质关系的体现。

六、结语

从先锋性创作,到后来的现实主义风格转变,再到后来的“寻父”主题书写,余华一直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方向,这些在他的长篇小说中都得到了展现。余华作为一个极具人文关怀的作家,常常将目光投向现实生活,从而创造出了不同类型的父亲形象,他们只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但又因为父亲这个身份而变得不同。余华经历了先锋文学浪潮,受到过各种思潮流派的影响,最后找到了自己的文学方向,但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漫长岁月积累的,最终使其回归文学本心。

参考文献:

[1]余华.在细雨中呼喊[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1.

[2]余华.现实一种[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3]余华.活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4]余华.兄弟[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5]余华.第七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6]余华.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7]洪治纲.余华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8]郜苗苗.浅析余华小说中的“父亲”情节[J].青年文学家,2019(05):52.

[9]姜洋.再谈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09):

225-226.

[10]郜元宝.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J].文学评论,1994(03):88-94.

[11]刘轶,山河.余华:中国小说的先锋性究竟能走多远?——关于世纪末小说多种可能性对话之一[J].作家,1994(04):34-40.

[12]郭剑敏.余华小说的先锋意义及其精神内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6):82-86.

[13]张学昕,刘江凯.压抑的,或自由的——评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J].文艺评论,2006(06):51-55.

(作者简介:金子琦,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福贵余华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颗假糖的温暖
余华《活着》的人生底蕴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血和泪
血和泪
——读《活着》有感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读与写(节选)
活在当下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