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看的从不是戏,而是人。
在《社戏》一文中,他说:“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头一回为了“见世面”,第二回为了“捐款赈灾”,两回却都是“冬冬喤喤”“红红绿绿的晃荡”。鲁迅对当时看戏的第一印象便是乱和嘈杂,不能适应。
鲁迅是一个把笔锋磨成刀枪的人。因为鲁迅的内心是强大的,一切不符合他内心的人物,都可能被他的笔锋猛刺。因此,鲁迅先生对当时的京剧和演京剧的人也稍有评判。
《社戏》扑面而来的还是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人情。《社戏》展现的是一幅记忆中理想的农村画卷,这些都活在鲁迅先生的回忆里。作者笔下外祖母家的平桥村,这个偏远的海边小村,较少受世俗的浸染,更多地保留了自然纯朴的气质,是一方“净土”。抒情的笔调将月下水乡描绘得清新幽远,散发着江南泥土的芬芳,作者对故乡的挚爱之情也隐然可见。不唯景色优美,这里的人情更是淳厚,“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村里的人純朴好客,也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年幼的作者才得以去看那年的社戏。夜里行船的时候,在这临海的小村里,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平桥村不仅是作者的乐土,也是作者精心营造的“桃花源”。
《社戏》所描绘的“实是作者心中理想”的故乡图景。鲁迅很早就离开故乡,故乡给予他的并非都是温馨的回忆,其中还有许多不幸与白眼,鲁迅对故乡仍有一种割舍不断的复杂情感。中国人对故土家园的深情厚爱,大多来自儒家思想的人伦亲情。鲁迅生于书香门第,对故乡的眷恋实已融入了他的血液中,故乡的山水之美,深深植根于鲁迅的心田。在人生道路上遇到风波,自然先想到故乡的完美,所用的常是记忆中理想的故乡图景。
暂且抛开一切,《社戏》从头到尾,鲁迅先生怀念的是以天为幕,以地为台的那夜里的好戏。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地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戏”“那夜似的好豆”,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美好童年的回忆,可是更多的是隐隐的无奈和时光易逝的忧伤,再加上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作者未必记得那么清楚,也许那夜的戏和那夜的豆本身就索然无味。从常识的观点看来,记忆是对过往所经历事件的重现,回忆的过程就是一种再体验的过程,只是多年以后作者追忆这段往事的时候,主观地增添许多意趣,自己编造一段美好的过去。《社戏》可说是对于故乡之梦的具体描绘,蕴含着对故乡的一腔挚爱。
关于《社戏》里的那个梦,夏夜行船、月夜归航,这在写景叙事上都非常精彩。
所见:“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 ”所闻:“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月下归航,写了一群小伙伴吃罗汉豆的趣事。鲁迅在小说中善用“月”的意象烘托环境,展示了浓重夜色笼罩下的一片宁静与一丝希望。鲁迅甚至不惜以少有的抒情笔调将乡村景物仙境化,乡村世界彰显出温馨的柔情,那样透明,那样沁人心脾,田园牧歌般的温情,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罩上了一个柔媚而富有韵味的光环。从少年双喜、阿发到六一公公,都对他怀着热情,甚至偷了罗汉豆还受夸奖。
鲁迅的作品,规律性地运用一种“秘密武器”,那就是“人生经验通感”。为什么我们会被作品中怅然若失的感情强烈感染呢?因为结尾一句话拨动了读者的心弦,使人联想起永远失落了的童年,从而搅动心灵深层的积淀,引起“心弦的共振”。鲁迅用这句话激起了读者的“人生经验通感”,点燃我们追忆童年的情感之火,而且人人都具备这种“通感”的燃点。
作者简介:朱蕾,系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潍坊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已在省市各级报刊发表文艺评论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