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尿控学组副组长,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兼总干事。擅长泌尿系肿瘤、前列腺疾病及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性疾病。
门诊时间:周五上午,周一下午
膀胱癌虽然不如肺癌、胃癌般常见,但近年来发病率也在逐年提升。虽然其生存率较高,但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全膀胱切除,让很多人不得不余生与尿袋相伴,较为痛苦。而从防范的角度来说,目前已知重要的与生活相关的危险因素是吸烟,可能与香烟中的多种致癌物质进入血液,并经由泌尿系统代谢有关。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的杨勇主任介绍,“碱化”尿液能够帮助我们防范膀胱癌的风险。杨主任告诉我们,人体自身有一个神秘的数值,会根据我们的饮食习惯以及日常行为习惯而有所波动,这便是pH值。它有一个参考标准,是7,即意味着不酸不碱,属于中性。20世纪初(1909年),丹麦著名的生物化学家Soren Peter Lauritz Sorensen提出pH值,意指氢离子的浓度指数,而“pH”正是氢离子浓度指数的德语缩写。
而pH值之所以神秘,就在于它能隐藏在人体的各个器官之中。人体的器官分酸性和碱性,处于一种相对恒定但会动态变化酸碱度的状态,但如果这一变化大幅度远离了器官原有的pH值,那么患病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但须注意,所谓的“酸碱体质”是一种不科学的概念,大家不必相信。
我们身体不同器官的酸碱度是不一样的,如胃液呈酸性,肠液呈弱碱性,肾脏会根据体内代谢情况的不同调节尿液的酸碱度,血液中的pH值则基本恒定在7.35—7.45。我们说的参考数值7恰好是酸碱临界点中性,7的左边数值越小代表酸性越强,7的右边数值越大代表碱性越强,如果血液的pH值低于7.35则发生了酸中毒,高于7.45则发生了碱中毒。让我们来看看,不同的器官里,都有哪些“酸”和“碱”。
胃:纯净的胃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酸性液体,pH值为1—2,是人体内酸性最强的器官。我们正是通过这些酸性极强的胃液来消化食物。正常成人每日可分泌1.5—2.5升胃液,其主要成分包括盐酸、胃蛋白酶原、黏蛋白、内因子等。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为1.5—2,在该pH环境下胃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中由芳香族氨基酸或酸性氨基酸所形成的肽键,有助消化吸收。
小肠:小肠液的pH值范围较广,为4.8—8.2。胃部送来的食物受胃酸的影响而呈强酸性,進入小肠后,即被碱性的肠液、胰液、胆汁所中和,构成小肠内消化酶容易发挥消化活性的环境。
胰腺:胰液碱性最高,pH值为7.8—8.4。碱性的胰液可以中和胃酸,防止高浓度的胃酸侵蚀小肠。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其中胰蛋白酶的最适pH值为8.1,胰淀粉酶的最适pH值为6.7—7,胰脂肪酶的最适pH值为7.5—8.5。
大肠:大肠液呈酸性,pH值为6—6.5,其中结肠段还可分泌碳酸氢盐,所以结肠段的碱性更高,pH值可达到8.3—8.4。大肠分泌液中所富含的黏液还能保护肠黏膜和润滑粪便。
膀胱: 膀胱中尿液的pH值在5.5—7.4,常见为弱酸性。若尿液的pH值小于正常值,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痛风、服用酸性药物等;而尿液pH值大于正常值,则多见于碱中毒,膀胱炎或服用碱性药物等。
一旦上面这些器官内的酸碱度发生错乱,那么疾病便会如期而至,器官内环境酸性过强,还可能有发生癌症的风险。
膀胱处于弱酸性环境,如果环境的酸性增加了,就有可能导致膀胱癌。那么,膀胱的内环境是如何“变酸”的呢?杨主任说这与我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1.肉类:蛋白质丰富的肉类在蛋白酶的水解下,会变成酸性的氨基酸,如果食用过多,可能会导致膀胱内环境变酸。
2.药片:有些常见药片是偏酸性的,比如过量服用维生素C也可能导致膀胱内环境变酸。
3.痛风、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痛风是因为血液中的尿酸过高,尿酸也是一种酸性物质;糖尿病和泌尿系统感染会让身体代谢紊乱,产生过多的代谢废物,导致内环境变酸。
膀胱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相当于苹果大小。它有两大功能,储尿功能和排尿功能。可是为什么酸性物质增加,就可能导致膀胱癌呢?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杨主任介绍,无论是酸性还是碱性物质,在人体内代谢的过程中大多都会通过肾脏进行过滤,此时一部分代谢废物就会经过肾、输尿管到达膀胱,并储存于膀胱内。正常人的体液是一种典型的缓冲溶液,维持酸碱平衡的能力非常强大,pH值波动很小,因此我们常常将体液称为内稳态。可一旦这种酸碱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出现过多的酸性物质堆积于膀胱时,膀胱就会长期处于酸性较强的环境之中,从膀胱环境过酸到膀胱癌的3条路径也会在这种长期的酸性环境中被搭建得愈发稳固。
肾乳头中存在一些集合管,它们负责把收集到的尿液滴入肾盂里,尿液经过肾盂后再从输尿管排到膀胱。如果长期处于过酸的环境中,集合管会逐渐钙化,这种钙化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纠正就有可能产生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结石,无论它们是在肾脏、膀胱中,还是输尿管中,如果不加干预,再加上酸性环境的长期刺激,膀胱就会发生慢性炎症,日积月累,10—20年之后,炎症便有可能演变成癌症。
从酸性尿液到膀胱癌的过程中,只要还未真正发展成癌症,包括结石在内的所有状态,只要经过系统的治疗就都是可以逆转的。因此,泌尿系结石一定要及早治疗,其治疗途径包括超声波碎石取石、经皮肾镜取石、输尿管镜取石等。
第二条路径是通过损伤膀胱黏膜而癌变。由于人体的很多代谢废物都需要通过膀胱容纳和排出体外,所以膀胱黏膜其实是人体内非常顽强的黏膜之一,其顽强程度仅次于胰腺黏膜及胃黏膜。但同时膀胱黏膜又是很脆弱的,如果我们不关注它,任其被酸性过高的尿液摧残,那么它可能也会癌变。
例如,在尿液长期酸性较高的状态下,强酸性所带来的长期刺激便有可能导致膀胱黏膜发生损伤,此时如果体内的液体酸碱程度仍无变化,或酸性继续加强,那么膀胱黏膜便有可能发生慢性炎症,如果这样的状态持续10年甚至更长,那么在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下,膀胱便极有可能发生癌变。
杨主任介绍,缓解膀胱的慢性炎症其实很简单,平常多喝水就可以有效减轻泌尿系统炎症的症状。
杨主任告诉我们,除了这两条路,还有一样东西也是造成膀胱癌的元凶!它被《欧洲膀胱癌指南2017》明确列为膀胱癌的病因之一,我们很多人都用过。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永久性染发剂。
相关研究表明,20%左右膀胱癌患者的致病因素,明确与含有萘胺或联苯胺的芳香胺类物质有关。美国南加州医学院有一项研究也发现,有900余例病例就是因长期接触染发剂而患上膀胱癌的。永久性染发剂致癌的根本就在于其合成的染料上,其中的芳香胺类物质便是强致癌成分。实际上,这些永久染发剂不仅仅会导致膀胱癌,还可能引发诸如肠癌等消化系统癌症以及与雌激素相关的诸多癌症。研究人员发现,频繁使用染发剂会导致体内苯二胺的累积,而苯二胺可能与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孕酮受体阴性乳腺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永久性染發剂都含有这种名为对苯二胺的合成染料,而对苯二胺对膀胱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这种合成的染料一旦接触皮肤便会被皮肤吸收,经过体内多层代谢,最终其代谢产物会进入膀胱,膀胱中的尿液也就会含有对苯二胺,于是膀胱黏膜便长久地经受着对苯二胺的刺激,久而久之,膀胱黏膜就会发生恶变,诱发膀胱癌。
追求美是每个人的权利,更是时下的潮流,染发也已经成为某些人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想要染发看起来更年轻,年轻人也喜欢染各种潮流的发色。我们怎样才能既美丽又安全地染发呢?
1.在使用染发剂时,先看看成分表是否有苯二胺,尽量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植物染发剂。
2.染发不能过于频繁,一般每年最多3次。
3.如果有乳腺癌病史或其他癌症风险较高的家族史,使用染发剂则需要谨慎考虑,建议染发前与医生进行详细地讨论,了解染发剂可能带来的风险。
膀胱癌早期会有哪些明显症状呢?杨主任介绍了他的一位患者的经历:
白叔叔今年65岁,早在2012年7月他便发现自己有血尿,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输尿管癌,最终医生为白叔叔手术切除了输尿管和右侧肾脏。但是出院后白叔叔一次也没有遵医嘱复诊,时间一晃便来到了2016年,白叔叔再次出现肉眼血尿,有了经验的他立即去医院做检查。杨主任告诉他是膀胱癌,而且膀胱可能保不住了。为了防止癌细胞转移,医生完整切除了白叔叔的膀胱,幸运的是手术切除得非常彻底,直至今年,白叔叔再未复发,各项指标都很正常。杨主任告诉我们,如果膀胱真的出现险情,我们其实可以通过一系列预警症状来得知,而血尿正是膀胱癌的重要信号。
膀胱癌患者最早期或最典型的表现一般就是肉眼血尿,即尿液中带血,或者尿液的颜色像洗肉水一样。因此血尿也被称为膀胱癌的红色警报。膀胱癌导致的血尿一般是无痛性的,一旦出现往往会从排尿开始到结束都呈血尿,这是由于肿瘤表面很脆弱,有很多新生的血管,血管一破,血液就流到膀胱中随尿液一起排出,但血管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伴随着肿瘤的生长,肿瘤表面的新生血管会时破损时修复,因此血管修复好的时候并不会出现血尿,这也就是膀胱癌血尿呈间断性的原因。
血尿是70%以上膀胱癌的早期表现,但也有10%左右的膀胱癌患者没有血尿的症状。杨主任告诉我们,肉眼看不到红色,但在显微镜下往往能看到红细胞,这种镜下血尿也要重视,因为无肉眼血尿的膀胱癌多为浸润性,不易导致出血,一旦发生出血则意味着很可能已经进入晚期。
膀胱癌的第二大信号是尿频、尿急、尿痛,因为两个输尿管口跟尿道内口区域的神经比较敏感,所以受到病灶刺激就会不停地想排尿。一般情况下,膀胱癌是无痛的,有些患者肿瘤长得非常大,表面有破溃,感染合并炎症,排尿时就会有痛感。
膀胱癌的第三大信号是腰疼。膀胱接收的尿液来自肾和输尿管,肿瘤如果长在了输尿管开口的位置,堵住输尿管开口,肾脏中的尿液排不出来,就会引起肾脏里面压力增高、肾脏积水,伴随腰疼。杨主任提醒,如果出现以上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
尿液过酸的危险信号是出现尿色深黄,特别是有灼热感。既然尿液过酸不好,我们就要想办法碱化尿液。杨主任介绍,想要远离膀胱癌,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喝白开水。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喝一种加了料的水,喝它能碱化我们的尿液,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癌症的发生。
加进去的料就是绿茶。杨主任介绍,绿茶呈弱碱性,长期适当喝一点绿茶,就能调节膀胱中尿液的酸碱度,让尿液回归正常弱酸性。另外,茶叶中还有很多抗癌成分,比如茶多酚。
(编辑 周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