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视阈下“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技术创新:关系演进与驱动机制

2023-10-12 11:11肖婧文冯梦黎
西南金融 2023年9期
关键词:双循环倡议一带

○肖婧文 冯梦黎

1.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 四川成都 610074

2.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成都 610072

引言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由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被简称为“一带一路”。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统筹考虑和谋划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既为国内国际循环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赋予了倡议衔接国内外市场的新使命。历经十年建设,中国已同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截至2022年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6万余列,铺画82条运行线路;海上丝绸之路航行9000余艘次,形成海陆并举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已经通过基础设施联通及贸易畅通机制,成为衔接国内国际市场的重要接口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另一方面,技术脱钩问题日益阻塞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在新发展格局下,充分发挥技术链条的衔接作用,将贸易促进效应转化为创新激励效应、将基础设施“硬联通”引入技术合作“软联通”,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新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从而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如何在”双循环“视阈下,发挥倡议衔接国内国际市场的枢纽作用,优化双市场的资源配置,进而在国内培育创新主体优势、在国际开拓技术外源,助力疏通国民经济循环的技术梗阻,促进国家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翻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篇章。从提出渊源来看,马克思有关“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29页。的思想,揭示出全球化的历史必然性。“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将海洋和大陆、东方与西方联结起来,成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中国新实践(梁昊光,2019);同时,延续马克思有关世界市场的观点,成为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开拓世界市场的新探索(余达淮和曲韵畅,2018)。以古丝绸之路为历史符号,倡议形成了一条融入“丝路精神”的具有包容性特征的全球化新道路(刘卫东等,2017)。由于倡议的初期建设主要围绕促进跨国产能合作与贸易投资展开,仅有少数学者关注到了倡议实施的技术创新绩效(王桂军和卢潇潇,2019;王桂军和张辉,2020;余长林和孟祥旭,2022)。现有文献在揭示“一带一路”倡议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时存在研究视角与影响机制方面的拓展空间。一方面,国家技术创新水平受到微观、中观、宏观不同维度创新主体的影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这促使本文利用系统研究的思维,在不同维度对“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再梳理。另一方面,现有研究多从国际或者国内单一市场效应去揭示倡议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没有切实结合“双循环”视角。黄群慧和倪红福(2021)认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体现为以国内高水平自主创新为主驱动经济循环畅通无阻,但当前我们在技术领域尚面临循环的阻塞。“一带一路”作为衔接国内国际市场的枢纽,能够统筹双市场资源,成为疏解国民经济循环技术阻塞的重要抓手。然而,“双循环”如何在理论上与“一带一路”倡议及国家技术创新水平相互关联?又将对不同维度的国家技术创新主体形成哪些影响机制?现有研究未能切实地将“双循环”“一带一路”、国家技术创新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进而也无法在畅通经济循环技术堵点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倡议在国内国际双市场中的作用。这些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空间。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技术创新的关系演进与现实困境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技术创新的关系演进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也是技术不断突破与创新的过程。过去,我们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以市场换技术,实现外源式技术吸收;当前,面对风急浪高的外部环境,我们转而统筹国内国际两大市场,既强化内源创新主体,又不断拓展外部技术吸收渠道。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技术创新的关系历经从外源技术吸收到内源创新突破的演进过程,成为不同时间段推动国家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政策抓手。倡议通过建立“五通”机制②中央政府强调“五通”机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作用,即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作为政策实施的主要内容。与“六廊六路多国多港”③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六廊”是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等经济合作走廊;“六路”是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多国”是一批先期合作国家;“多港”是若干保障海上运输大通道安全畅通的合作港口。的区域合作框架,翻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篇章,同时也带来了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1.“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国家外源式技术吸收。倡议历史地将海洋贸易与大陆贸易联结起来,构筑海陆并举的贸易新格局,形成更为公平的全球治理机制,搭建了广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在政策沟通方面,与151个国家凝聚共识,签署200余份合作文件,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提供保障。在设施联通方面,中欧班列稳定运行,去程与回程列数稳步上升,截至2022年底累计开行6万列,由82条运输线路构成的“钢铁驼队”往来于亚欧大陆,同时中老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项目成效显著。在贸易畅通方面,虽然海上运量及运价指数波动较大,但贸易额总体指数稳中有升(如图1所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货物贸易额约为12万亿美元,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建设,“丝路电商”成为贸易新亮点,进博会、广交会、消博会等一系列经贸活动释放活力。在资金融通方面,累计与20多个国家共建双边本币互换安排,亚投行成员达到105个。在民心相通方面,在共建国家开展民生合作项目300 多个,同时以“丝绸之路”为文化符号,在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开展多渠道合作。“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多个渠道拓展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市场。一是通过向发达国家的逆梯度对外投资,引进先进的产品技术、过程技术、管理技术等,实现逆向技术溢出,促进国家创新水平提升;二是开拓全新市场,维持国际分工下的技术溢出与规模经济效益,降低创新成本,进而对国家创新行为产生正向激励效应。如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紧跟“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培育国际品牌、服务海外市场,于2013年收购德国维尔特公司硬岩掘进机知识产权及品牌使用权,并在德国成立了中铁克瑞格公司,汲取行业先进技术和德国制造精神理念,通过逆梯度投资和新市场拓展实现了技术创新。在倡议的建设初期,政策重心主要围绕新一轮对外开放进行顶层设计,并通过基础设施、贸易促进等项目形成合作框架。与此同时,倡议通过对外投资促进与需求市场开拓进行技术溢出,为国家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提供外部资源。这一阶段,“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技术创新呈现外源式的间接溢出关系。

图1 “一带一路”航贸指数

2.“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国家内源式技术创新。新科技革命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全球技术合作体系被撼动。2018年开始,美国加快对华科技脱钩步伐。无论是芯片行业的供应链危机,还是针对Tik-Tok 的制裁,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被列入实体清单,均对国际科技合作关系带来不良影响,同时也给我国的创新发展带来挑战。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国家陆续出台政策助力技术向内源创新发展,对冲外部技术链断裂风险。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对内提升创新主体能力、对外衔接技术创新断裂带,建设“创新之路”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5月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提出,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创新之路。成为新阶段的重点任务。早在2016 年10 月,科技部等四部委出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明确了在农业、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先进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医药健康、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2017年5月14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启动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并提出围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四方面内容开展跨国合作。在美国实施技术脱钩后,2019年4月25日,中国科技部与泰国、俄罗斯、南非、斯里兰卡科技创新部门共同签署《“创新之路”合作倡议》。从规划到行动,“一带一路”倡议与技术创新被紧密连接起来。截至2021年末,中国已与84个共建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并启动了1118 个联合研究项目。与上一个阶段以间接技术溢出为主要模式的吸收引进关系不同,这一阶段“一带一路”倡议更加主动且直接地对国家技术创新带来激励效应。倡议在供给侧推动了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国配置,激发了国内创新主体的学习成长效应,在国内市场推动了创新主体扶植、创新要素积累、创新环境优化。与此同时,倡议影响辐射面广泛,能够带动微观企业、中观区域、宏观国家的多维联动,其在创新领域的功能挖掘为国家技术创新系统整体效能的提升酝酿了机遇。这一阶段,“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技术创新呈现内源式的直接促进关系。

(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国家技术创新的现实困境

虽然倡议对国家技术创新的影响正在从外源式的间接溢出进入内源式的直接推动阶段,但模式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当前我国技术升级仍面临来自国内与国际的双重压力,部分领域甚至出现“不能转、不敢转”的现象。

1.微观维度困境:资金链、知识链、产业链缺乏协调联动机制。从微观维度来看,国家的技术创新是创新要素的重新组合,也是资金链—知识链—产业链协调联动的产物。创新需要资金流、人才流与产业链高度匹配,以资金支持产业发展、以人才孕育新兴技术。然而,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虽然在资金融通、人才交流、技术转移方面取得进展,但其一方面主要以跨国市场的转移再配置为主,可能在面临“条块分割”的国内市场环境时遭遇“水土不服”,出现要素流动渠道阻塞问题;另一方面,由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丝路基金、亚投行等主导的资金融通项目,由科技部主导的知识技术跨国合作项目,以及由商务部推动的跨国产业合作均分属不同部门,难以实现资金链、知识链、产业链的融合发展,缺乏“三链”协调联动机制,进而制约了倡议对国家技术创新作用的发挥。

2.中观维度困境:供给与需求环节未能有效衔接。从中观维度来看,国家技术创新具有供给推动与需求引致的双重动力机制。在供给侧,贾康和苏京春(2016)认为,每一次产业革命的爆发都源于供给侧的创新;在需求侧,市场需求通过影响市场利润引致创新行为。在供给侧,“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资金与人才要素的活力释放,在资金面,通过亚投行融资额达375亿美元;在人才面,以“鲁班工坊”为载体形成10余个教育与文化品牌,并加快人才交流。在需求侧,“一带一路”倡议开辟外部市场,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2 万亿美元,并与13个共建国家签署7个自贸协定。然而,倡议在供给与需求环节的衔接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一方面,需求难以在引致技术创新时发挥规模效应,需求引致创新力量减弱;另一方面,不考虑市场需求因素,仅在供给侧进行的技术创新更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此背景下,市场需要由政府统筹协调“一带一路”倡议所引发的供需侧的变化,通过双重动力机制驱动国家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前期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提高供给水平;同时在创新的不同阶段通过供给推动与需求拉动的不同组合,全过程地促进技术迭代,由供给与需求交互推动技术创新。

3.宏观维度困境:国内国际市场技术发展双维失衡。从国内技术发展来看,专利申请授权情况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研发人员人均专利申请授权水平快速提升,表明我国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人均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及科技期刊论文数量呈缓慢上升趋势,说明当前我国虽然在专利数量上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但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实质型技术升级及以国际科技期刊发文量为表征的基础科学创新均有所滞后,存在创新质量不高与创新主体不强的内部困境(如图2所示)。我国亟需探索推动技术创新的新机制,从而在“量”的基础上实现技术“质”的飞跃。从国外技术吸收引进来看,知识产权支付费用长期高于接收费用,表明知识技术存在较高的外部依赖。可见,即使技术变革已萌生新趋势,但我国仍受制于发达国家引领的专利丛林。尤其是在逆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遭遇的供应链、创新链断裂危机已对国家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存在技术外源阻塞的外部困境。

图2 我国技术创新水平变化及趋势(2008—2019年)

4.综合维度困境:国家技术创新水平驱动系统尚待健全。随着技术复杂度提升,单一维度的技术进步已无法支撑国家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还需要从整体视角来挖掘不同维度的创新主体与创新机制,助力“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整个国家技术创新系统效能的提升。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创新主体的范畴被拓展到整个国家,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地区政府、国家均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尚未形成微观—中观—宏观相互联动的创新驱动系统。对此,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换言之,“一带一路”倡议在进行“创新之路”建设中,需要在举国创新体制下构建辐射面广泛、多维联动的创新驱动系统。202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科技部重组被提上议程,本次改革旨在更好统筹创新资源,为自上而下健全举国创新体制提供支撑,也为“一带一路”倡议建立创新系统提供机构保障。但目前对于如何集结政府、市场、社会的共同力量,促进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有机衔接,仍旧缺乏系统性实践。

二、“双循环”视阈下“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技术创新的关系转变

(一)“双循环”的提出背景及理论溯源

2020 年,党中央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是对国民经济循环的结构、质量、畅通程度的战略构想,明确了国内循环的主体地位,并对国际循环与国内循环联动提出了更高要求。“双循环”由国内经济循环与国际经济循环共同构成,其焦点是国民经济循环,其关键是促进经济循环畅通。弗朗斯瓦·魁奈在《经济表》中分析了法国社会总产品的流通和再生产问题,开辟了对经济循环研究的先河。其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企业所需的部分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并发现他们在空间上并存和时间上继起。而资本又在自身循环过程中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纳入其中,四个环节相互衔接并构成了以资本为纽带的社会再生产循环。从内部构成来看,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紧密衔接,共同构成国民经济循环。从空间范围来看,经济循环具有空间属性,能够被划分为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国内循环是指循环发生在国家内部,而国际循环则是指经济循环发生在不同国家间。徐奇渊(2020)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将内循环理解为“内需”,相应地将外循环理解为“外需”;汤铎铎等(2020)则依据产品服务和要素资源供给的市场范围,对国内国际经济循环加以区分。

(二)“双循环”的核心本质与概念解构

在经济循环的基础理论中,Leontief提炼出有关经济循环数量结构与畅通的两大核心。对于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有关循环畅通的问题显得更为关键(刘鹤,2020;王一鸣,2020)。结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循环理论展现出对循环本质结构与空间范围的理性认识。本文围绕“经济循环”梳理出几个基本观点:一是在微观视角下从循环的载体来看,生产要素是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循环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机制障碍是畅通经济循环通道的关键;二是在中观视角下从循环的构成环节来看,经济循环的起点与落脚点既在需求端也在供给端,循环的本质是供给与需求环节的对接(黄群慧和倪红福,2021);三是在宏观视角下从循环的范围结构来看,循环由内循环与外循环构成,并要求两个循环的协调(徐奇渊,2020;江小涓和孟丽君,2021)。在“双循环”视阈下,进一步从微观、中观、宏观角度提炼出畅通经济循环的几个关键点,即以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微循环、以供给与需求环节的衔接促进经济中循环、以国内国际市场的协调实现经济大循环。统筹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通过生产要素、经济环节、双重市场的联动与协同,疏通阻碍国民经济循环的“堵点”。

(三)“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技术创新的关系转变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统筹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而依托系统配套措施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作为衔接国内国际市场的重要枢纽。伴随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一带一路”区域在经济回暖能力、产业发展方向、国内大循环水平方面已率先具备构建单循环强支撑、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条件(王娟娟,2020)。“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放大双重价值链的溢出效应,重塑价值链分工格局,是实现国内国际价值链融合的关键纽带(马丹等,2021)。“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需要跳出传统国际合作的“大进大出”,找到参与国际循环的新方式。“一带一路”倡议一方面为生产制造提供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又为产品寻求市场,实现了要素—产品—资本的良性循环,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撑新发展格局(倪红福等,2022)。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统筹谋划新发展格局与“一带一路”的思想指引下,以“一带一路”为抓手,协调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配置要素资源、培育更高水平的技术创新驱动力、疏通国内国际循环梗阻,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理论界与实务界均揭示出“双循环”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密切联系,那么,在“双循环”视阈下倡议对国家技术创新的影响会发生何种转变?“双循环”是否会为疏解二者间的现实困境带来契机?

总体来看,一方面,“双循环”将推动国内经济循环畅通,削弱生产要素流动壁垒,助力供给与需求环节有效衔接,凭借要素—产品—资本的良性循环机制,帮助“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释放供需结合的创新驱动力,带动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高效发展。2022年,国家在新发展格局下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重视协调供需环节,实现了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万亿元与货物进出口突破40 万亿元,最终推动经济总量突破120 万亿元。另一方面,“双循环”能够重塑国际价值链分工格局,帮助经济主体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把握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新方式,以更大规模的跨国要素流动与更高附加值的国际需求驱动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开放式发展。从2022年数据来看,国家实际使用外资1.2万亿元,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至第11 位,与超过180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如图3所示,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数据来看(由于新发展格局提出时间为2020 年10 月,其政策影响效果具有滞后性),“一带一路”倡议的进出口贸易指数稳中有升,三条贸易指数折线均呈现平稳发展趋势,表明“双循环”为倡议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累积量呈现新发展趋势(2022年深灰色柱状图整体水平明显高于2021年的浅灰色柱状图),表明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家技术创新水平得到提高。

图3 “双循环”视阈下“一带一路”倡议贸易情况与国家技术创新趋势

具体来看,在“双循环”视阈下“一带一路”倡议正迎来与国家技术创新关系转变的契机。

1.微观维度关系转变:要素优化配置推动“三链”融合。在微观维度,以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驱动经济循环,廓清“一带一路”倡议下各自为政的创新困境,帮助创新主体整合资金与人才要素,推动资金链、知识链、产业链的融合,促进国家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以云南省为例,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打开了中国与老挝要素流动的外循环通道。截至2023年2月底,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1190 万人次、货物超1600 万吨。在此契机下,云南正在按照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大发展促进大开放的思路,加快实施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计划。同时,云南省地处西南,一度受到市场分割影响,在“双循环”视阈下,以国内市场整合推动的国内大循环中,能够畅通要素的国内流动渠道,进而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疏通的国际要素流动渠道在国内优化配置,实现资金链、知识链、产业链的扩展、延伸与融合,进而实现从过去“三链”不协调到“三链”融合的关系转变,并以知识、资金为支撑,以产业发展牵引国家技术进步。

2.中观维度关系转变:统筹供给与需求管理助力经济环节紧密衔接。国民经济循环从本质来看是供给与需求的对接。由于供给与需求环节无法紧密衔接,“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国家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激励效应无法充分发挥、供给侧与需求侧动力机制不健全的现实困境,致使创新需求无法得到有效供给,创新供给又匹配不上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在“双循环”视阈下,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需要统筹协调需求侧与供给侧,即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避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生产过剩问题,通过运用新技术、布局新赛道来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当前,尤其需要关注推动供给与需求环节的关键纽带——数字技术。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提高需求信息向供给的传导效率,降低供需信息不对称,疏通国内国际循环中的梗阻。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数字化建设也成为中国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的重点领域,共同打造跨境电商平台、网上丝路工程项目,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国内国际循环的货物、资金、人才流动堵点被疏通,并由此孕育了许多新产品、新技术、新经济模式。在国家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发展的同时,“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更好利用供给与需求管理手段,实现经济不同环节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对国家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实现中观维度的关系转变。

3.宏观维度关系转变:循环结构优化推动国内国际双市场再平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既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又要提升国际循环质量与水平。之于国内大循环,技术创新是重要动力因素;之于国际循环,技术创新是提质增效的保障。从空间范围来看,国民经济循环发生地区可能在国内,也可能在国外,而当前中国所倡导的是强化内循环的主体地位。从内循环来看,阻塞问题主要来源于区域市场分割,要培育内循环的主体地位就必须首先疏解区域循环通道的堵点。从外循环来看,在全球化视域下将经济循环畅通的问题发展为条线交织的国家间关系网络的均衡稳定。中国参与或者引领的跨国关系网络的均衡稳定将影响对国外循环的畅通度,并向国内循环网络传导。换言之,“双循环”经济体系的健全能够通过影响国内国际双市场在结构、比例、整合度方面的变化,促进“一带一路”国内国际市场的再平衡,进而规避国内主体缺位、国际依赖过度的创新困境,实现宏观维度的关系转变。

4.综合维度关系转变:三维联动构建国家技术创新驱动系统。在“双循环”视阈下,随着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的经济环境转变相互联动,帮助“一带一路”倡议形成对国家技术创新的驱动系统,在举国创新体制下全面促进国家技术进步。在微观层面,倡议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契机,优化企业主体的生产要素配置,令其在国内市场供给端与国际市场需求端积蓄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力。在引导本土企业“走出去”,帮助本土企业培育并拓展新的市场需求的同时,以更高水平的外部需求倒逼企业在供给侧优化要素结构,维持新国际分工下的技术优势。在中观层面,倡议以“双循环”经济畅通为契机,基于“五通”机制在各区域立柱架梁,并以“中欧班列”“丝路基金”等为载体推动了地区贸易格局的变化、畅通了区域经济的外循环通道;地方政府依据自身经济地理禀赋,出台相应措施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同时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经济走廊”等为联结纽带,为地区合作提供了制度与设施保障、削弱了地区间的市场壁垒、促进了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构建、疏通了国内经济循环通道。在宏观层面,倡议获得更为协调均衡的国内国际市场关系,为共建国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创新路径、改善了跨国技术创新网络的合作关系、增强了本国技术创新在国际创新链条中的枢纽作用,为衔接技术创新断裂带提供机遇并促进中国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三个维度的激励效应相互联动,由点及面协同发力,推动国家整体科技水平进步,助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效能提升。

三、“双循环”视阈下“一带一路”倡议对国家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

(一)创新要素活力释放机制促进国家技术创新

创新要素属于生产要素范畴,是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通常包含知识技术、研发资金、研发人员等要素。“一带一路”倡议以创新要素为媒介的影响机制,从多个方面促进了生产要素组合在企业、区域、国家的重构,从供给侧推动国家整体创新水平提升。随着“双循环”经济体系的优化,“一带一路”倡议将通过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循环,实现创新要素在企业内、区域间、国家间的活力释放,在生产要素供给端形成国家技术创新驱动机制。

1.“一带一路”倡议引领多维主体要素优化配置。在微观维度,企业是整个创新系统中最基层且最具活力的主体。2022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09.7 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296.2亿美元。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以对外投资或对外贸易的形式深度融入倡议实施过程,并获得技术进步机遇。中国已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0余份,通过与沿线国家更为频繁的经贸互通,带动人才、技术、资金的流动与合作,为本土企业供给丰裕的创新要素。在企业内部,倡议驱动了研发人员、研发资金等创新要素的集成,优化了企业内部的素质结构;在企业外部,倡议通过“五通”机制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推动了创新要素在微观经济主体间的再配置。

在中观维度,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局部创新系统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重要构成。区域本身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无法直接成为中观创新主体,而区域之上的地方政府、企业联盟、产业集群等扮演着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维系产业链关联的重要角色,被视为技术创新体系的中观主体。“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诸多项目需要跨越区域及城市边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进行对接与落实,打破了市场条块分割的现状,形成了陆上经济走廊、陆海新通道、丝路经济带等新的联结,技术创新活力也在开放与交流中被释放。作为衔接国内国际市场的纽带,“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施载体(中欧班列)在统筹国内国际市场、畅通内外循环方面具有优势,与“双循环”战略同频共振,既促进了商品外贸流通,又带动了地区生产要素流动,为区域政府、企业联盟、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在宏观维度,国家是参与国际技术合作与竞争的单元,能够统筹配置整个国家的技术资源,是技术创新系统的宏观主体。“一带一路”倡议面向世界、服务全球,对中国乃至不同共建国家在跨国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位置具有显著影响。倡议能够影响共建国家的内部创新决策与外部创新环境,进而作用于整个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中国既是倡议的倡导者,也是倡议的参与者与受益者,能够如同其他共建国家一般共享技术激励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所流行的雁行模式背后是产业的核心技术按照固定规则的跨国流动与转移;而由“一带一路”引领的新雁行模式改变了技术的跨国流动与转移路径,进而改变了国家间的创新网络关系。在传统雁行模式下,不同梯次国家间进行着知识技术的供给与需求购买活动,又在吸收学习替代过程中实现技术的创新与迭代。随着“一带一路”引领的新雁行模式的推行,技术路径呈现出新的特征,被视为“新雁行路径”。倡议通过重塑国家间的知识产权关系网络,进而对中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及其在全球技术合作中的位置带来正向影响。

2.“双循环”经济体系驱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生产要素流动与再配置。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通过改革来突破市场壁垒与制度藩篱,从而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与资源的优化配置(王一鸣,2020)。“双循环”的战略目标是构建完善的供应链、产业链体系,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释放内需潜力,从而在新形势下培育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在新发展格局下,生产、流通、消费等主要经济环节被逐一贯通,创新要素获得了加速流动与优化配置的制度保障。“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更加便捷地在供给侧推动要素跨越区域、产业乃至国家的边界,实现配置组合的优化与边际效率的提升。

具体来看,无论是企业供给端的要素结构优化,还是区域内循环通道中的创新要素流动,抑或在宏观层面更为直接的知识技术要素的跨国贸易,其背后均体现出一个共性特征:推动创新要素的流动与再配置。结合“双循环”视角,进一步梳理创新要素活力释放的总路径,如图4所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驱动创新要素在企业间、区际、国际等不同维度形成的“三圈环流”,释放要素活力,驱动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图4 “双循环”视阈下创新要素的流动路径分解

第一,以供给结构优化为指向的企业创新要素内部环流。生产要素结构是衡量企业供给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在微观层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然而,要素结构的调整需要挤占企业资源,甚至使企业面临未知风险。对于企业管理者,一是要具备驱动要素高级化的动机,二是要获取调整要素结构的能力。“一带一路”倡议一方面以外部需求倒逼企业提高供给质量,催生其要素高级化的动机;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人才与资金的蓄水池,为其调整要素结构储备能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将紧密衔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经济环节,促进不同产业链或供应链位置的企业进行要素再配置,推动创新要素的储备资源更快更畅通地参与企业内部循环,放大“一带一路”倡议在企业供给端的要素重置效应。

第二,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创新要素跨区域环流。新发展格局的一系列政策客观上有利于疏通区域间市场联结的堵点,尤其是内循环主体的加强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其通过制度“软件”与基础设施“硬件”的优化,加快区域一体化建设,为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提供空间,破除区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障碍。随着经济内循环主体作用的强化,各地区在深度嵌入“一带一路”跨区域合作项目中,能够更加灵活地配置创新要素。一方面,以倡议为纽带增强东、中、西部地区的研发资金合作与研发人才互动,疏通区域间要素流动渠道,实现普通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的迂回环流,进而推动生产要素高级化,实现创新要素的整体“增量”,培育地区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东部地区的高级创新要素也可能受到边际报酬递减的影响,流向要素相对稀缺但回报更高的落后地区,优化创新要素的“存量”结构,尤其是新疆、四川、重庆、陕西、广西等地区,将与国家整体技术创新系统紧密联结,并在创新要素的跨区域环流中获得巨大技术红利,补齐技术创新系统的区域短板。

第三,以外循环为带动的创新要素跨国环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内循环,而是更加重视统筹国内国际市场,以更高水平外循环为带动的开放式经济格局,这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定位与功能不谋而合。“一带一路”倡议在更高水平的外循环架构下,通过进出口的“学习效应”,实现本国生产要素的高级化,将传统生产要素转变为创新要素;依托合作平台,助推国内创新要素“走出去”,在外循环中提升要素质量;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收引进国外的先进创新要素,激励本国创新要素的配置优化。倡议依托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改变过去远离海岸的区位劣势,疏通外向经济的贸易渠道;同时,引进更多的国外创新要素,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扩大以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的要素跨国流动规模与流动质量,支撑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发展。在“双循环”视域下,知识产权跨梯度流动趋势为国内提供了广阔的技术创新空间,我们不仅能够遵循传统的知识技术路径实现下一个梯度的升级,还能够跨越技术鸿沟,接收跨梯度技术并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更多元的合作国家与更丰富的专利技术资源,疏解了“纵向压榨”与专利丛林问题,实现了不同产业、不同区域的协同与联动,削减了沿线国家的贸易壁垒,为生产要素流动提供了支撑,也为技术创新储备了资源。

(二)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推动国家技术创新

“一带一路”倡议实质上正在引导中国从嵌入国际价值链到主导区域价值链,再到重构国内价值链,从而在开放中深化改革,又以改革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魏龙和王磊,2016;刘志彪和吴福象,2018)。

1.“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对外开放的多维促进机制。在微观维度,需求收缩最直观的负面影响是企业订单减少导致的创新萎缩。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中间品订单减少,使企业丧失创新的直接驱动力,降低创新强度,削弱传统国际贸易的“干中学”效应,同时也减小了技术市场的“规模效应”,难以有效摊销创新成本。“一带一路”倡议的贸易促进效应能够帮助本土企业培育并拓展新的市场,从而维持国际分工下的技术溢出与规模经济效益,降低创新成本,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正向激励效应。

在中观维度,“一带一路”倡议实质上是在传统的边境开放基础上构建了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在此框架下,良好的国际沟通能够通过国家间的顶层合作协议,传递较强的政策信号、降低要素流动中的不确定性、降低制度成本。同时,倡议实施过程中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等机制也有利于降低交通成本,为地区疏通了创新要素流动的堵点。最终,“一带一路”倡议拉近了国内地区与沿线国家的市场距离、降低了制度与交通的双重成本,并通过国际重点合作区域的转移,在内循环通道释放创新要素流动的空间、在外循环通道引导对外贸易转向更加安全稳定的高水平轨道,实现商品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跨国流动。内外循环通道共同发力,为区域技术创新提供了政策与渠道保障。

在宏观维度,“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经济循环中所引领的跨国技术创新网络正在从梯次严格的传统雁行路径向多层级、多中心的新雁行迈进,优化了网络结构、强化了跨国创新网络关系的韧性、提升了技术在国际循环中的效率、形成了更具包容性的国际合作新模式。

2.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支撑“一带一路”倡议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在微观维度,倡议拓展了经济主体的外部市场范围。随着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我国更加重视高水平外循环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共建。目前,中国已经同151个国家和地区、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涵盖各领域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全球拥有27 个自贸伙伴,吸引了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参与,外部市场范围进一步拓展。中国既以中欧班列直通欧洲发达国家,拓展外部需求市场,与上环流国家互通有无,又与亚非等发展滞后的下环流国家共同发展。在“一带一路”合作进程中,中国逐渐扮演起上承发达国家、下启发展中国家的枢纽角色,形成“双环流”价值体系。来自上下环流的外部市场需求对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产生深远影响:自上而下的需求激励创新主体加快技术迭代,供给更高质量产品,提升整个国家创新系统的效能;自下而上的需求,扩大了技术创新规模,蕴含可观技术利润,但同时下环流国家凭借要素成本优势与我国形成价值链上的位势差异,倒逼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培育新竞争优势。

在中观维度,倡议驱动贸易产品结构升级。“一带一路”倡议能够通过促进循环通道中产品流动的规模与质量来引致购买技术创新。其中,商品的进出口总额与产品品类决定了对外贸易的产品规模与结构。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贸易渠道的拓展与贸易条件的便利化共同促进了进出口贸易规模的增加,提升了商品流的规模;需求市场的变化,尤其是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开拓,也从需求端促进了贸易产品复杂度的提升。据统计,2023 年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641列、运送货物93.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6%、30%,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同时,中欧班列也将手机、电脑、机械设备等复杂度高的产品引向世界。在国内国际经济循环不断畅通的背景下,以中欧班列为载体的“一带一路”倡议助力贸易产品实现规模拓展与结构升级。进一步地,以贸易产品数量与质量提升为表征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也带动了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整体升级。

在宏观维度,倡议促进了国际合作模式的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202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开放经济体系,需要高质量与高水平的国际循环。“一带一路”倡议所引领的新雁行技术升级路径与包容、坚韧的高水平国际循环高度契合。在“双循环”视阈下,新雁行技术路径得以推广,并推动共建国家跨越技术梯度构建更为均衡的技术合作网络。开放型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需要向世界技术创新网络延伸,通过汲取外部养分来灌溉内部系统。“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技术合作模式上的创新,为国家疏通了“走出去”与“引进来”的通道,既能够向不同梯度国家输出知识技术,又能够跨越梯度吸收更为先进的技术,强化学习效应,提升整个系统的创新能力。可以预见,在政策导向下,“一带一路”引领的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水平将越来越高,技术外循环网络对内循环主体的带动作用随之被强化,进而更好地作用于国家技术创新系统。

(三)进一步分析:“三维一体”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驱动机制

综合来看,无论是创新要素活力释放机制,还是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一带一路”倡议依循微观—中观—宏观多维联动的路径作用于国际技术创新水平。不同维度的影响效应呈现跨维度联动趋势,形成“三维一体”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驱动机制。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的影响机制并非相互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内嵌于整个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一方面,低维度主体的技术创新决策受到更高维度主体的影响。在整个国家的技术创新系统中,国家对技术创新机制进行顶层设计,为区域内配套政策规划了延伸方向与内容范围,而区域政策又直接激励或引导了微观主体的创新行为。在攻克一项关键技术时,国家是举国创新系统的中枢,通过顶层设计对技术的核心环节、创新要素资源进行宏观布局与任务分解;区域则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技术基础水平,通过制定配套政策强化存量技术或吸收承接新技术项目,并整合技术联盟、高校、企业等机构资源,优化局部要素配置,支撑国家整体技术创新;微观主体作为技术的开发者与实践者,在宏观国家与中观区域的引导下寻求合适赛道进行技术创新。“一带一路”倡议在迈向创新之路的进程中不仅充当交通设施或对外贸易的纽带,还能够依托这些载体将合作引入更深层次的技术领域,形成涵盖宏观—中观—微观主体的联合创新体系,通过宏观统筹下的区域政策对接、区域政策牵引下的微观资源整合,赋能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目前,中国启动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在宏观顶层设计下,各区域围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四方面内容开展跨国合作。各区域整合研发资源,以技术中心为载体实现自上而下的联合创新。例如,云南“中国和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广西“中国和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江苏“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技术转移虚拟中心”、宁夏“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项目。另一方面,高维度主体的创新成果取决于低维度的创新绩效。众多微观主体的创新绩效在区域维度构成了中观的综合创新水平,而各区域技术创新综合水平的提升又凝聚成国家整体的技术竞争优势。

在“双循环”视阈下,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更加需要自上而下的政策联动,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手段,统筹国内国际市场资源,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来夯实内循环主体,同时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来提升外循环质量与效率。在此背景下,由“一带一路”倡议的多维作用机制引发微观维度的供需双侧变化激励微观主体创新绩效提升,进而引致中观维度的内外循环通道畅通协调并提升中观主体创新水平,最终带动国家创新网络的均衡发展与总体创新效能提升。倡议在三个层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共同作用于国家技术创新系统,构成从经济循环的微观供需环节到中观循环通道再到宏观循环网络的“三维一体”的技术创新驱动机制。如图5所示,在分解创新要素活力释放机制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后,本文揭示出“三维一体”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驱动机制,包括微观维度企业的内部要素结构优化与外部需求拓展、中观维度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与商品跨国流动、宏观维度知识技术的跨国流动与新雁行技术升级路径。

图5 “一带一路”倡议对国家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

四、“双循环”视阈下“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国家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一)夯实微观创新基础:削弱要素流动壁垒,促进知识链、资金链、产业链“三链”融合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虽然为微观创新主体带来历史机遇,但同时由于市场分割与政策制定实施主体分离,也存在知识链、资金链、产业链无法协调的现实困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随着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培育与“自上而下”的政策联动,“一带一路”倡议能够通过创新要素活力释放机制来夯实国家技术创新微观基础。

第一,借助“双循环”的政策东风,削弱创新要素流动壁垒。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其中强化国内循环的主体地位是关键。2023 年5 月19 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总体工作方案和近期举措,昭示顶层政府削弱制度藩篱、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工作重心。在“双循环”背景下,以“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建设为支点,继续推进沿线统一大市场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打破地方利益圈,促进创新要素在更大范围流动,有效解决由市场“堵、塞、淤”带来的创新效率损失问题,通过微观市场的活力释放来培育国家技术创新动能。

第二,引导微观创新主体融入“双循环”架构与“一带一路”价值链。鼓励本土企业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借助“双循环”的东风,合理利用国内国际双市场资源,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在微观层面塑造独立自主的国内循环主体,突破国际技术封锁,打造更具韧性的产业链与供应链。微观主体应在“双循环”经济框架下,一方面在国内吸收引进创新要素,提升高级要素占比,优化内部要素结构;另一方面利用跨国资源配置,尤其是研发型人力资本的国际循环,扩充人才资源“蓄水池”。进一步地,以强化企业创新能力为抓手,在“双循环”架构下夯实国家技术创新的微观组织基础。

第三,以知识链、资金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带动国家技术创新水平跃升。国家技术创新涉及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商业转化、应用推广等多个环节,需要知识链、资金链、产业链的多链条协同与融合。在“双循环”视阈下,地方政府在进行“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建设时,应更加注重协调具体项目的多链条融合问题,实现人才、资金、技术要素在不同创新环节的优化配置,促进知识链、资金链、产业链的“三链”融合,带动国家技术创新水平跃升。

(二)疏通中观创新渠道:紧密衔接供给与需求环节,培育创新双轮驱动

“一带一路”倡议在驱动国家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存在供给与需求环节未能有效衔接的问题,致使创新的“需求引致”与“供给推动”的双轮驱动机制无法同时发挥效用。随着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经济体系中供需环节衔接的制度障碍被破除,“一带一路”倡议能够疏通国内国际合作渠道,实现技术创新的双轮联动。

第一,强化“三通”建设,推动供给与需求环节“硬联通”。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过程中,继续加强“一带一路”倡议的“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项目的建设,拓展与沿线国家在高铁、风电、码头等领域的合作,降低对外合作的物流、贸易、融资成本,同时加快国内市场整合步伐与提高对外贸易的便利化水平,为国内国际供需环节的紧密衔接提供硬件保障,并对国家形成技术溢出效应。

第二,优化制度设计,实现供给与需求环节“软联通”。结合“双循环”的建设内涵,明确“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定位,优化倡议高质量共建的制度设计。在国内国际合作方面不断优化制度设计,统筹衔接国内国际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环节,跨越市场的区际、国际边界,形成相应激励与约束制度,建立供给与需求环节间的制度“软联通”。

第三,供需双侧合力双轮驱动国家技术创新。统筹配置国内国际市场资源,发挥技术创新在供给与需求端口的双轮驱动机制。政府继续以中欧班列为媒介、以数字技术为工具,疏通商品、人才、资金的流动渠道,通过商品外循环与要素内循环提升地区技术创新水平,进而从中观维度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一方面,加快市场整合步伐,提高供给端资源配置效率,形成高水平的要素供给支撑创新需求;另一方面,继续出台外贸支持政策,确保“一带一路”引领的设施“硬联通”与制度“软联通”协调配合,服务更高水平的外循环经济,形成有效技术需求牵引。进一步地,在内循环通道中释放研发要素对国家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在外循环通道实现产品需求升级的拉动作用,通过高水平的要素供给与市场需求,发挥对国家技术升级的双轮驱动效应。

(三)优化宏观创新环境:兼顾国内国际双市场,统筹内外循环资源

随着技术复杂度的上升,国家技术创新既依赖于国内创新主体活力,又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在传统创新模式中,国内国际市场从相互合作走向相互替代,致使技术创新出现“1+1<2”的困境,同时缺乏多个维度相互联动的系统驱动机制。“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也受到影响,亟需以“双循环”为契机实现双市场的动态平衡,构建微观—中观—宏观联动的系统驱动机制。

第一,培育“一带一路”倡议畅通内循环经济的内生动力。国内国际市场的失衡源自国内主体地位的弱化,需要帮助国内创新主体重新寻求融入经济循环的切入点,形成强化自身主体地位的内生动力。政府一方面应继续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为各主体提供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为创新主体融入提供可靠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要结合不同区域市场、不同产业链位置的特性,形成高标准的国内市场体系,引导内循环主体精准嵌入国内经济循环,实现国内国际市场的动态平衡。

第二,提升“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在“双循环”视阈下,依托“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平台,坚持并推广新雁行模式下的技术升级路径,驱动共建国家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的跨越式发展。要寻找成功实现跨梯次发展的典型国家案例,总结新国际合作模式下的技术升级经验,尽快形成可复制的技术创新机制,搭建互利共赢的跨国技术创新成果孵化器,通过“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顶层协议、合作指导等方式加快推广应用,形成“不唯技术梯次、不唯单一中心、不唯国家收入水平”的跨国技术合作新架构,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织就联结紧密、关系坚韧的跨国技术创新网络,从合作模式与关系结构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与水平。

第三,统筹配置双市场资源,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健全“三维一体”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及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统筹谋划“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构想中,需要依托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体系,统筹配置双市场资源,形成微观主体融入、中观渠道畅通、宏观体系健全的“三维一体”的系统驱动机制,以“一带一路”倡议引领的国内跨区域合作与沿线跨国合作为契机,实现多个维度的要素再配置,并围绕关键“卡脖子”技术重塑环环相扣的技术链条,增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韧性。

猜你喜欢
双循环倡议一带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