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曦,陈 丽,陈 畅,路建建
(1.山东科技大学 审计处,山东 青岛 266590;2.山东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3.山东省审计厅 内部审计服务中心,济南 250012)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各大城市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智慧城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城市形态,已成为城市经济增长新动能[1]。在新时代建设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智慧城市赋予了新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分级分类建设新型智慧城市”[2]。与智慧城市相比,新型智慧城市更强调绿色协调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逐渐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新型智慧城市依赖于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使城市更安全、可持续高效和惠民宜居。新型智慧城市是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区域协同发展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化发展的新途径。
1.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新型智慧城市目前正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的阶段,这些城市利用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管理,例如交通、能源、环境、治安等方面,而且还提供创新的公共服务,如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等。
新型智慧城市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智慧城市建设最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其一直稳步推进着智慧城市的建设[3]。欧洲很多城市积极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其中英国的建设较为突出,在交通管理和可持续能源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亚洲国家中新加坡是一个杰出的智慧城市典范,其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智能技术来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当前我国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精准精细的城市治理、安全可靠的运行体系”为总体建设目标;强调“以人为本、融合发展、协调发展、互联互通、机制创新”为主要建设内容[4]。我国在重点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中,投资大量资源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并在各个领域推动数字化转型,鼓励城市采用智慧城市技术进行改造。
总体而言,国内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越来越多的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然而,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在顶层设计和指导缺乏统筹规划,突出表现的是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缓慢整体效果不高,一些城市盲目发展数字建设,而不考虑是否适合城市的自身建设情况。这时,统计客观全面的评价指标来指导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帮助更好的了解城市的发展优势和不足,以期待对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评价的意义。伴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渗透以及城市科技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已逐步从理念探讨走向落地实践,能反映智慧城市水平和建设成效评价也日益重要[5]。评价智慧城市建设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评价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利益相关者了解智慧城市建设的进展情况,包括项目的实施效果、成本效益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情况。评价可以提供决策所需的数据和信息,帮助政府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和规划,以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评价还可以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通过公开评价结果,社会大众可以了解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进展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整个过程更加民主和开放。评价还可以为其他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通过对不同城市的评价比较,可以发现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城市提供有益的指导。通过评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使智慧城市建设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和发展目标。
1.统计指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当今,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进展迅速。为了准确洞察城市的状况、决策和规划城市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检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效果和进展,我们需要有客观的依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统计指标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统计指标可以使城市管理者更客观地了解城市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规划出更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建设路径。通过统计数据,城市管理者可以对城市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城市的潜力和问题所在。这种客观的了解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城市建设的进程。
统计指标还可以向市民、企业和投资者客观地展示各城市为实现城市智能化所做出的努力,避免夸大宣传[6]。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城市在实现智慧城市目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这样一来,市民、企业和投资者可以更加真实地评估城市的潜力和可靠性,进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和决策。
此外,统计指标还可以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通过对各项关键指标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一些规律和特点。基于这些规律,决策者可以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推动和预测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
统计指标在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客观的标准和科学依据,帮助他们制定更有效的措施。同时,统计指标也有利于我们检测和评估城市的状况,了解最新的城市信息,并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让我们相信,在统计指标的帮助下,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会有更好的发展!
2.统计指标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监督作用。统计指标在智慧城市中的监督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揭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偏差,促使智慧城市的发展不偏离正常轨道的功能。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揭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决策及其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统计指标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可以帮助决策者评估城市发展效果、监测公共服务供给、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统计指标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激励作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统计指标可以发挥重要的激励作用。这些指标可以激发各方面积极行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统计指标可以帮助制定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相关部门会努力改善城市的建设,激励相关部门加强检测和评估。另外,在比较不同城市智慧程度上,统计指标可以提供数据支持,评估城市在各方面发展状况,有利于激发城市之间的合作与竞争,鼓励城市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建设经验,提高自身的发展。
4.统计指标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统计指标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对城市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全面认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统计指标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城市各个领域的数据,帮助和城市管理者了解城市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这些指标可以揭示问题和机遇,从而为智慧城市项目提供方向,引领城市的发展。
1.理论基础分析。 国际标准化组织为实现新型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指标总体框架,用于评估智慧城市的可持续性。ISO 37122指标体系涵盖了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城市管理、城市交互性等方面,包括经济、教育、能够元和气候变化、金融、治理、卫生、住房、人口和社会条件、体育和文化、粮食安全等测量指标。这个指标体系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测量方法,使得不同国家或城市之间可以进行比较。通过使用相同的指标和度量标准,城市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经验,以提高智慧程度。这种比较性的评估有助于城市确定自己的优势和改进空间,并与其他同类城市进行对比,以推动智慧城市发展和可持续性。
同时,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许多优秀的城市智慧化程度评估模型,将智慧城市项目形成一个可视化的框架。例如学者 Francesco Paolo Appio的指标和层次结构金字塔框架相结合的模型,该框架具有合成性、易于可视化的优点,并表明智能城市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硬件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是创建多方协作的环境,让创新和生活质量得以蓬勃发展[6],以实现提高公民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最终目的。
2.指标体系的收集和分析。 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为了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帮助分析各个城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各系统智慧与否的可度量指标集合,是综合评价智慧城市发展阶段、建设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指标体系的收集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国内智慧城市评价的主要指标
本文通过参考文献获取智慧城市的评价指标,对国内智慧城市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梳理,孙立英[7]从惠民服务、精准治理、生态宜居、智能设施、智慧服务依托平台5个方面,通过隶属度分析设置了12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于娜[9]运用模糊数学理论从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服务、智慧政务治理、智慧互联、生态、智慧环境五个方面合理筛选出 29个末级指标。张赫等[10]从智慧公共管理、智慧港口、智慧民生服务、市民主观感知4个方面总结了三元主体决策视角智慧城市,细分了18个指标。何甫[11]根据投入类指标和产出类指标总结出了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服务管理、可持续发展能力、智慧民生、社会保障、智慧经济、智慧环境7个方面,并细分为23个二级指标。陈莉等[12]用因子分析法从经济水平、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环境卫生、文化水平五个度的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构建全面评价了华东地区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体系。叶剑鸣等[14]从经济水平、信息基础、智慧生活、环境卫生、科教文化共 5个一级指标和 21 个二级指标,收集相关数据,对合肥都市圈内7个城市进行综合评价。虽然各学者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各有特点,但也有很多相通之处,均反映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以数字基础建设和数字经济为基础,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便利性。现有指标体系基本上能反映出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但是在指标的选择上很少有人考虑到新型智慧城市的内涵,忽略了人的主观感知。
3.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统计指标的分类。 基于收集的国内智慧城市评价的主要指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统计指标可以按照不同方面进行分类。
经济类指标。经济类指标一般是衡量智慧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例如就业率、城市GDP、财政收入等。经济类指标可以帮助评估智慧城市的经济健康状况、发展活力以及竞争能力,并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社会类指标。社会类指标是衡量智慧城市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统计指标。
环境类指标。环境类指标是衡量智慧城市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情况的统计指标。常见的环境指标有空气质量指数、水资源利用率、碳排放量,绿地覆盖率等。这些环境类指标可帮助评估智慧城市的环境状况、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及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通过监测和改进这些指标,城市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提升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统计指标体系应该能够反映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状况。既要反映其静态水平和总量规模也要适当反映其动态趋势和结构比例。主要考虑以下原则:
1.具体和可操作性。在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中,统计指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且是切实可行的,可以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可实际操作的作用。
2.导向性。统计指标应该反应新型智慧城市的目标和发展状况,帮助新型智慧城市评估建设效果和进展情况。
3.可比较性。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指标要进行严格的要求,并且具备明确的衡量方法和数据来源。这样可以确保指标的客观性和可比性,使城市之间通过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在反映静态水平和动态趋势的原则下,将城市建设的各方面分类归纳,使统计指标体系更完善。
1.一级指标的设计。为了进一步发展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根据新型智慧城市的内涵和要求,结合我国城市建设当前的基础条件、建设重点和发展趋势,沿用经典的金字塔架构,自下而上、分级反映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到发展经济,再到居民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实现政府、企业、人民的合作,从而实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智慧城市。
智慧基础设施是实现城市智能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的互联。依托智慧基础设施,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促进城市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实现智慧经济。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智慧治理方面也越来越好,服务便捷,医疗、交通方便,人民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也逐渐提高。
智慧基础设施、智慧经济、智慧治理、生态宜居、智慧民生服务、市民主管感知从基础建设到市民感知的最终目标顺应了我国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结合了绿色可持续的建设重点和实现以人为本的最终目标。
2.二级指标的设计。通过对一级指标的详细划分,参考众多相关智慧城市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基于对新型智慧城市的深度理解,构建了二级指标。
智慧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建设智慧基础设施主要是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发展代表者数字设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移动电话户数、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字设施的发展状况可以很好的反映智慧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也顺应信息时代下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
智慧经济是一个新兴的经济模式,将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智慧经济强调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提高生产力和效率,同时也涉及到新兴产业如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媒体和电子商务等。在此,将智慧经济划分为数字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电子商务交易额两个二级指标。
智慧治理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治理模式,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公共服务的效率和便捷程度、智能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利用数据驱策决策制定政策和规划程度能够很好的反映智慧治理的效果。
生态宜居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其中,空气和水资源是环境的基本要素,其地位十分重要,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可作为二级指标。环境的好坏决定着是否宜居,绿地覆盖率、生态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反映着宜居环境的程度。垃圾处理与回收、生态文明教育与宣传、可再生能源利用则反映出政府对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努力。从最基本的空气和水资源状况,到居住环境,再到可持续发展宣传,层层递进,概括出生态宜居的基本特点。
智慧民生服务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来为公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医疗服务情况、社会保障与福利的服务、社区服务情况均反映出是否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并促进社会福祉的增进。人民生活便利程度反映着智慧民生服务的情况。
新型智慧城市最重要的就是人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市民主管感知则体会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建设方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活的便捷感、生活的安全感。人民生活安全幸福就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最重要的发展目标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 参考相关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的分析,设计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统计指标体系,力求能全面、科学、准确覆盖和描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和特征,该体系分为智慧基础设施、智慧经济、智慧治理、生态宜居、智慧民生服务、市民主管感知6大类并细分为22个二级指标。构建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统计指标体系
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统计指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且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新型智慧城市将人民的需求置于首位,并强调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在社会方面,统计指标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人口统计数据,可以准确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增长趋势,从而有助于科学地规划城市基础设施、交通网络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此外,这些数据还可以帮助预测人流量,优化城市资源的分配。在改善公共安全措施方面,统计犯罪率、事故报告以及紧急事件等数据,能够揭示出潜在的犯罪热点区域并预测潜在的风险。
另外,通过监测和统计城市设施的使用情况(例如公园、体育场馆、图书馆等),我们可以评估设施的利用率和市民的满意度水平。目前,交通拥堵是现代城市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因此,收集和分析交通流量数据,能够实时监测道路状况、优化交通信号以及规划路线,从而减少拥堵并提高交通效率。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关注点。通过使用传感器网络和数据分析技术,我们可以实时监测和评估空气质量,为改善环境质量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统计数据来了解城市的能源消耗情况,发现能源浪费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能源消耗,合理利用资源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统计指标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收集和分析不同领域的数据,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城市的运行状况,并基于这些数据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发展和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我们充分认识统计指标的价值和应用,并加强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
智慧城建统计指标体系对智慧城市建设有很大的帮助。智慧城建统计指标体系可以综合考虑城市各个方面的数据指标,从多个维度评估城市的智慧化水平。通过指标评估,智慧城建统计指标体系能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减少主观偏见,更有利于决策者了解城市智慧发展情况。智慧城建指标体系可以采用共同标准和方法,使不同城的数据具有可比性,有助于进行跨城市比较和分享。然而,统计指标体系也存在很多困难,例如指标选择难,确定适用于所有城市的智慧城建指标是一项挑战,由于城市之间的差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指标并确保其代表性是复杂的。另外收集大量需要的数据指标可能面临困难,尤其是对于人口密集或资源有限的地区,数据的完整性和时效性可能受到影响。总之,新型智慧城市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新型智慧城建统计指标体系能更好地支持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决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