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康,李 颖,曾婵娟,赵志强
(中国邮政集团培训中心 金融系,石家庄 050000)
社区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医疗护理和情感支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平均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自身提供的护理越来越难以满足老年人的所有护理需求。许多养老服务将从居家提供转向社会服务。政府正在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逐步为老年人开放服务市场和扩大社区服务者向老年人提供居家护理服务[1]。社区老年护理服务领域是老年护理服务体系的一部分,由许多社区老年护理组织组成,如社区日托中心、社区食堂和老年人活动中心,以及为老年人提供的各种社区居家护理服务,如居家生活援助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和居家护理服务等。
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服务对于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减缓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身体残疾起着重要作用[2]。以往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义概念或制定指标体系和评价策略、开发过程,或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政策分析和系统比较。很少有研究对社区养老服务的供需或现有服务的充分性进行定量分析。已有的定量研究,然而,这些研究主要基于2014年收集的数据,无法反映老年服务的最新需求和供应状况。本文选取2017—2018年最新跟踪数据,分析了社区养老服务的供需情况,并评估现有服务是否足以满足需求。
目前,中国的养老服务结构正在从提供居家服务的个人转变为提供居家服务的社会实体。在这一结构性变革过程中,形成了“居家为本、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疗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3],由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社区养老服务是一个代理术语,指政府机构和社会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的日常护理、医疗护理和情感支持服务。CLHLS 收集了八种不同类型服务的信息,包括个人护理服务、家访服务、心理咨询服务、日常购物服务、社交和娱乐服务。我们将个人护理服务和日常购物服务定义为日常生活护理服务,将心理咨询服务和社会/娱乐服务定义为“心理支持服务”,将家访服务和健康教育服务定义为“医疗护理服务”,并将法律援助服务和邻里关系服务作为“其他服务”,分析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和供给条件。在本文的这一部分,我们分析了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我们将需求定义为调查对象是否有八种社区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
图1显示了对不同类型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总的来说,大多数老年人需要社区护理。老年人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最大,其次是心理支持服务,而他们对日常生活护理服务的需求相对较低。约82.2%的老年人需要家访服务,78.1%的老年人需要健康教育服务,约67.8%的老年人期望社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70.9%的人期望社会/娱乐服务。虽然对日常生活护理服务的需求相对较低,但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63.5%)希望社区提供此类服务。以上数字表明,医疗是老年人最重要的服务。同时,服务提供者需要注意心理咨询服务、邻里关系服务和法律援助服务等服务的需求。老年人对日常生活护理服务的需求相对较低,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自理能力。
图1 社区养老服务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更容易患慢性病,对医疗和护理的需求(包括家访服务和医疗保健教育服务)已成为老年人的首要任务。此前的研究表明,2013年,65岁或以上的老年人中有78%患有慢性病,患病率正在上升(国家卫生委员会,1993年)。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改善,老年人更加关注他们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对情感支持和娱乐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一发展需要关注。
老年人口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不仅常见,而且有一定的特殊情况。针对不同需求的老年群体提供服务是提高社区护理服务效率并满足特定老年群体需求的现实战略。我们根据老年人口的特点进行分类讨论。
表1显示,65—69岁和70—79岁的老年人比8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需要社区养老服务。日常购物服务、社会和娱乐服务、法律援助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服务和社区关系服务尤其如此。在个人护理服务、家访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方面,各年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接受调查的较年轻的老年人思想更开放,更容易让他们接受社会实体与家庭成员在家提供养老服务的概念。此外,较年轻的老年人通常更有能力支付服务费用,身体状况也更好。因此,他们对日常购物服务和社交娱乐活动的需求更强。此外,较年轻的老年人法律意识更强,对医疗保健信息和邻里关系服务的需求更大,为老年人提供社区护理服务的人应更加重视这一年龄组。
表2显示,生活在农村和城镇的老年人对家访服务的需求更高,而生活在中国东部和西部的老年人对,所有类型的社区养老服务都有需求。大约74.7%的城市老年人对家访服务有需求,而居住在城镇和农村地区的老年人中,超过84%的人对这些服务有需求。结果表明,城镇和农村地区可利用的医疗资源相对有限,因此,生活在这些地区的老年人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在提供法律援助方面,城市老年人对此类服务的需求高于农村地区和城镇的老年人。因此,应发展更多的法律援助服务护理服务。还需要提供高收入、无残疾的老年人多元化服务,以满足这一群体对娱乐服务的需求。
表2 按居住地和地区划分的社区养老服务需求 %
表3 按居住地和地区划分的社区养老服务需求 %
总的来说,老年人对各种社区服务的需求相对较高,尤其是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同时,需求量最大的服务因群体而异。居住在中国东部或西部和城市地区的年轻老年人和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高于其他群体。残疾严重、收入较低或生活在农村和城镇的老年人对家访医疗服务的需求较高,而有自理能力或高收入的老年人则需要更多的社会和娱乐服务。不同群体的需求不同,是多方面的,因此,有必要为不同群体提供多样化服务,优先确保基本医疗服务和护理的需求得到满足。
目前,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特点是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不足。在本研究中,社区养老服务的提供水平是通过询问老年调查参与者的社区是否提供服务来确定的。社区老年护理服务的提供不是社区层面观察的结果,而是来自老年用户的报告。这可能会导致一些测量误差,例如一些老年人不知道他们社区中提供的所有服务;对社区养老服务供应水平的评估是基于调查参与者对服务可用性的认识,可能低估了实际供应条件。
总的来说,医疗服务的供应情况合理,但其他类型的社区老年服务的供应不足,尤其是日常个人护理服务。图2显示,只有9.3%的社区提供个人护理服务,11.8%的社区提供日常购物服务,心理支持服务的供应也不足,只有14.0%的社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23.8%的社区提供娱乐服务。医疗护理服务通常比其他类型的社区服务更容易获得,其次是邻里关系服务。约44.0%的社区为老年居民提供医疗教育服务,33.9%的社区提供家访服务,而33.2%的社区提供邻里关系服务。目前,社区老年服务的供应不足,供应水平因服务类型而异。
图2 社区养老服务供给
有两个因素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社区养老服务的供应不足。第一,中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最近才开始,第二,作为一个群体,老年人的购买力相对有限。影响养老服务供应的其他问题包括提供服务的企业会考虑营利性,然而以社区作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在迅速发展。政府统计数据显示,社区养老机构的数量从2014年的19000家增长到2017年的29000家。而社区互助设施的数量从4000个增加到8300个,老年日托床的数量仅从187500个增加到338500个(民政部2017年)。我们分析了2005年、2008年、2010年、2014年和2018年CLHLS中社区养老服务的供应数据,发现这些年来,所有服务的供应水平都在上升,尤其是医疗和护理服务的供应水平在上升。
城市和农村地区在社区养老服务的提供水平以及区域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和城镇社区的家访医疗服务供给优于城市,但是城市的社区比农村地区和城镇更好地提供其他类型的社区服务[5]。大约37.5%的老年调查参与者居住的农村地区提供回访医疗服务,这一比例比城市地区高出8%。然而,关于家访服务以外的社区养老服务,农村地区或城镇社区未能提供与城市社区同等的服务水平,尤其是法律援助服务、社会和娱乐服务以及邻里关系服务。在城市,39.8%的老年人生活在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社区;18.2%的农村地区有此类服务,只有15.3%的城镇有此类服务;在城市中,47.0%的老年人居住在为老年人提供邻里关系服务的社区,而只有30.9%的城镇和28.6%的农村地区有此类服务;共有44.6%的城市社区提供社会和娱乐服务,而只有约18%的城镇和农村地区提供这些服务。居住在城市的老年人比居住在农村和城镇的老年人更容易获得个人日常护理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服务和日常购物服务。
就地区差异而言,中国东部社区提供了更多的养老服务。约37.2%的老年人居住在提供家访医疗服务的社区,这一比例比西部地区高10%。东部地区约有29.5%的社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这一比例比中部地区高出20%,比西部地区高出10%。东部地区32.2%的社区提供社会和娱乐服务,这一比例比中部地区高22%,比西部地区高11%(表4)。
表4 按居住地和地区分列的社区养老服务供应情况 %
社区养老服务在不同的社区有所不同。收入是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家庭人均收入反映了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决定其居住的社区类型[4]。除家访医疗服务外,收入较高的老年人生活在提供更好养老服务的社区。与低收入老年人相比,中高收入和高收入老年人居住的社区提供的法律援助服务、娱乐服务、邻里关系服务要多20%,个人护理服务、心理咨询服务、日常购物服务和医疗保健教育服务要多10%。这一发现表明,应向低收入居民社区增加对老年人的社区服务供应(表5)。
表5 按收入群体分列的社区养老服务供应 %
大多数社区的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无法满足需求。医疗和护理服务的供应与其他服务相比是有利的,而个人护理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的供应相对不足,只有10%—15%的被调查社区向老年居民提供此类服务。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在社区养老服务的供应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不同经济状况的老年群体在社区服务的可用性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农村和城镇的家访医疗服务供应优于城市,而城市的所有其他类型的社区养老服务供应更多。居住在中国东部或收入较高的老年人比其他老年人享受更好的社区服务。目前,中国的社区老年服务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预计服务的可用性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同时,发展过程需要考虑公平,并确保政策分配充足的资源,以支持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城镇和低收入老年人集中地区的服务业发展。
按CLHILS 数据,社区养老服务需求超过供应,供需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不平衡;在提供个人护理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方面最不平衡,并且不平衡程度是由供需之间的差异决定的,这揭示出老年人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如图3所示,个人护理服务供需失衡最大,54.2%的老年人需求得不到满足,其次是心理咨询服务,约53.9%的老年人需求得不到满足。虽然家访服务的供应有所改善,但仍有48.2%的老年人对此类服务的需求未得到满足。卫生保健教育服务和邻里关系服务的供需失衡相对较小,为34.1%和37.8%的老年人需求未得到满足。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样的,供给不足是心理咨询服务供需失衡的原因,而现有服务提供者无法满足的高需求是医疗保险服务失衡的原因。
图3 社区养老服务供需失衡
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供需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城市社区的供需失衡通常比农村地区和城镇的供需失衡要小。在城市地区,约29.9%的社会和娱乐服务需求未得到满足,而农村地区和城镇的这些服务需求未得到满足的比例高达50%。大约32.2%的老年人对城市地区法律援助服务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而农村和城镇的比例高达50%。在个人护理服务、家访服务和日常购物服务的供需情况方面,城乡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农村和城市之间医疗和日常护理服务的供需情况也几乎没有差异;然而,城市在满足更高水平的养老服务需求方面远远领先于农村地区,如娱乐服务和法律援助服务(图4)
图4 按居住地划分的社区养老服务供需失衡
图5显示,不同地区之间在社区养老服务的供需失衡方面存在差异。中国西部的老年人的需求未得到满足的最多。对于生活在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老年人,个人护理服务需求的未满足程度最大,而中部地区的老年人未满足需求最大的是心理咨询服务。在医疗和护理服务方面,与中国东部和中部的老年人相比,中国西部的老年人对家访服务的未满足需求多了约10%,对医疗保健教育服务的未满足需求多了9%。在心理支持服务方面,中国西部的老年人对这些服务的不满意需求比东部的老年人多5%,对娱乐服务的不满意需求比东部的老年人多13%。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没有显著差异,但服务的供应水平因地区而异。因此,供应不足是地区差异的原因。
不同收入群体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存在差异。总的来说,收入越高的老年人的需求越可能得到满足。所有收入群体对个人护理、家访和心理咨询服务等基本服务的供需失衡较小,而一些高水平服务(如社会和娱乐服务)的供需失衡较大。供应水平低是收入群体之间需求未得到满足的主要原因(见表6)。
表6 按收入群体划分的社区养老服务供需失衡 %
总的来说,社区老年服务存在很大的供需失衡,尤其是对农村地区或中国西部低收入地区的老年人。服务供需失衡的原因因服务类型而异:医疗护理服务供需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是需求水平过高,而个人护理和心理咨询服务供需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供给不足。就群体之间的供需状况差异而言,居住在农村或中国西部低收入地区的老年人的需求未得到满足的最多,这主要是由于供给不足造成的。
基于CLHILS数据的研究表明,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很高,而供应往往无法满足需求。这导致老年人服务的供需严重失衡。此外,不同的老年人口群体之间的服务供需差距很大。政府机构应提供更多的社区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应提供适当的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方面需求。应保证提供基本服务(如医疗和个人护理服务),以及高级服务(如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和娱乐服务)。此外,应努力增加对未满足需求水平最高的群体的养老服务供应(例如生活在农村或中国西部的低收入老年人)。除了提高社区养老服务对所有老年群体的覆盖率外,还必须考虑提供服务的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