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傣族织锦色彩语言

2023-10-12 06:53陈朱瑜李晨鹭云南艺术学院
流行色 2023年8期
关键词:德宏织锦西双版纳

陈朱瑜 李晨鹭/云南艺术学院

1 傣族织锦概况

1.1 傣锦概况

《后汉书·西南夷传》中记载道,哀牢地区“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彩文绣,罽毲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垢污,先以覆亡人,然后服之。”可见作为当时生活在此地的傣族纺织制造技艺已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今天傣族分布于滇南一带,即今天的玉溪市元江县、普洱市、西双版纳州等地区。云南傣族均生活于海拔1000 米以下的平坝之中。这些地区地质悠久,自然资源丰富,年平均温度在21 度左右,均符合养蚕的各方面气候条件,有“金齿百夷”之称的傣族先民善于种桑养蚕、以丝织锦。在历史的更迭中逐渐演变产生极具民族特色的图案织锦——傣锦。具体细分还可分为西双版纳傣族织锦与德宏傣族织锦两大类。傣族人民也采用傣锦作为服饰、被面、床单等。

1.2 织造技艺

傣锦的原材料有五大类,分别是——丝、棉、木棉、麻、毛。在日常使用中,丝与棉在傣锦的织造中使用频率最高。由于傣锦织造材料的不同也可将傣锦分为棉织锦与丝织锦。

傣锦织造技艺十分久远,采用傣族传统木架机织造而成。木架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中国古代的斜织机,纺织者用脚踩踏织机下板,带动织机上的综交替运动。织造过程中需保证梭数与纬纱的数量相同,然后将梭子来回左右交织穿梭。图案通过不同颜色的经线纬线交织成独特的图案花纹。织造一幅傣锦,需用到成百上千根细绳表现,如若织造过程中出现交织纰漏,整面傣锦的花纹就会紊乱出错。由于织造工艺的特点,傣锦无法像缂丝一样展现精细的视觉效果。因此,傣锦在图案的表现上经常对实物采用抽象、简化的设计方法。提取事物的特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所织事物的显著特点[1]。

2 傣族色彩观念

傣族崇尚青黑色,即以青黑色为基本的族徽色和祈佑色。唐人樊绰《蛮书》卷四谓德宏傣族先民云:“黑齿蛮以漆漆其齿……”女子成婚之日,须染黑牙齿。有些支系因为一身黑衣被称为“黑傣”,德宏傣族的妇女成婚后会戴上黑布缠成的筒状帽子,帽子边上用绿色的丝绳缠绕装饰。他们的衣着也以青黑为主色。而被称为“花腰傣”的傣族服饰也多用黑色,还会用红色及其他靓丽的颜色加以点缀制成花腰故称为“花腰傣”。

此外,傣族人们认为红色是代表祖先的颜色。根据西双版纳地方傣族传说认为红色是傣族祖先的血色,将祖先颜色着于身上能够得到祖先的庇护。

五彩色也是傣族人们所喜用的颜色,五彩的色彩来源于孔雀。傣族人认为孔雀是一种神圣的鸟,傣族地区流传的孔雀救人的神话故事非常多,将孔雀誉为美好幸福的象征。傣族人喜在青黑之外运用五彩装饰的风俗,就源于孔雀的颜色[2]。

3 傣族织锦色彩概述

早期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傣锦的色彩均来源于当地天然的植物根茎,称之为植物染。例如,黄色来源于姜黄,姜黄是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名姜黄、毛姜黄、宝鼎香、黄丝郁等。姜黄用于染色的部位是干燥根茎,内含姜黄素,可以直接染色得到黄色织物,也可加入媒染剂染出明度不同的黄色。此外,黄色还可以从染饭花中获得,著名的傣族五色糯米饭中的黄色就是选用染饭花中提取的黄色进行染色;蓝色则来源于蓝草,蓝草的根即是中药中著名的板蓝根,果是中药蓝实。蓝草在土缸中经过工序复杂的一系列操作发酵形成气泡丰富的有机染料后才能对织物进行染色。且染色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只能依赖双手进行。因为这种技艺只能染成蓝色,所以叫“蓝染”;虽然早期的傣锦色彩较为单一,但选用植物提取染料能对织物起到杀菌驱虫的作用,也利于织物长时间的保存。

后来随时代的发展,傣族织锦手工匠人开始逐渐在染色过程中加入现代人工染剂,使得傣锦的色彩愈加绚烂。由此,傣族织锦也可根据颜色划分为单色素锦及采用两种及以上颜色织造而成的彩锦。

傣族织锦的色彩在基于实用的基础上还被傣族人民赋予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凸显了傣族的文化内涵。傣锦多以白、黑、红、绿为主色调,色彩艳丽苍翠欲滴。不同地理环境也造就了不同地区傣族织锦的特色。

3.1 色彩与图案关系

傣锦在图案的构成上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西双版纳傣锦为代表的自然纹样,一类是以文字几何图形为代表的德宏傣锦。虽然两地的傣锦各有千秋,但对傣锦所用的色彩都与图案有着密切联系。

傣锦无论是植物纹样、动物纹样还是自然物像纹样,其在傣锦上的表现色彩都首选物像本身的自然色彩。例如水纹就选用蓝色给予表现;孔雀则选用五彩色;用来表现傣族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寓意的几何纹样则会选用红、黄等颜色凸显傣族人民对家族的期盼。

另外,傣族妇女擅长发挥慧心巧思及利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较主观的色彩搭配。大象被傣族人民赋予五谷丰登及美好生活的寓意,一些擅于纺织的傣族人民就会将大象形象与红色相结合,赋予傣锦多重美好寓意。傣族人民对色彩的感知力赋予了傣锦千姿百态的图案纹样及色彩配置。

3.2 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织锦色彩组合规律

3.2.1 白底黑、红花纹

西双版纳地区因地形较为闭塞,因此该地区的傣锦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该地区的傣锦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傣族原有特色。西双版纳傣族织锦常见的配色有白底黑、红花纹,多以红黑、红白、黑白三种色彩组合,由于白底黑、红花纹搭配为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织锦的经典搭配故笔者单独陈述其特点。棉锦以白底并施以黑、红花纹居多,而丝锦则以黑底为主并施以纹样。虽然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织锦此类型色彩搭配采用的色彩纯度较高,但由于搭配未经染色加工代表纯洁自然的白底,也使此类型傣锦呈现舒适的视觉体验(图1)。3.2.2 多色运用降低各色彩纯度

图1 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织锦(图片来源:网络)

此外,西双版纳地区的傣锦还会注意所用颜色之间的过渡来寻求视觉感官的舒适度以及色彩的延伸。该地傣锦在织造中色彩运用如超三色或以上,为了呈现舒适和谐的视觉感受,该地傣锦织造匠人会使用纯度与明度较低的色彩以及低纯度明度较高的色彩进行织造。例如,运用白色或浅黄色作为底色,并选用少量的浅黄色、翠绿色勾勒主图案花纹,并选用其他与锦面不突兀的配色进行过渡与补充。且该地五彩丝运用较少,充分体现了该地区傣锦的统一性与和谐性及傣族文化中“和”理念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人为善[3]。

3.3 德宏地区傣族织锦色彩规律色彩组合规律

3.3.1 黑底彩色花纹

黑底彩色花纹配色则以德宏地区的傣族织锦为代表,色彩就较为强烈艳丽,这与当地傣族长期生活的地理环境有关,该地傣族人民长期生活于亚热带雨林环境之中,雨量充沛,冬无严寒,热带植被四季常青,各类花草斗色争妍。且在历史上德宏地区是西南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受外来文化影响。由此相呼应,该地区傣锦色彩艳丽,饱和度高。有时还施以金银线提高视觉效果。虽然西双版纳地区的傣锦与德宏地区的傣锦发展过程不尽相同但傣族人民运用独特的视觉语言述说着属于自己的民族故事,缔造了属于本民族独特的民族艺术[4]。

3.3.2 对比色搭配——红与绿、黄与蓝

德宏傣族织锦单色的使用频率较少,多色使用较多。色彩搭配上体现出色彩的强烈对比。例如将红与绿、黄与蓝等对比颜色相互搭配,再在其基础上点缀金银线。

傣族人民生活常年葱郁的自然环境中, 茂盛生长的植被以及花草的争先开放是傣家人每天司空见惯的景观, 树叶植被的绿以及艳丽的红花配色早已潜移默化地深驻傣族人们的心中,因此不论傣锦还是傣族服饰都可看见红绿交织的色彩搭配。然而心灵手巧的傣族人不会只是死板地运用红绿两种颜色,而是会搭配其他色彩形成不同风味的傣锦,有的以黑色作为底色, 再在黑底之上交织红色与绿色的丝线, 有时为了突出视觉效果还会施以五彩色进行点缀提高视觉感受。使傣锦看起来和谐、统一。

此外黄蓝色彩的搭配也是德宏傣族织锦中常见的色彩组合。在织造如菱形纹、八角纹等的几何纹样中,德宏地区傣锦手工匠人就常常将黄色与蓝色进行撞色搭配处理,凸显傣锦的精致与华丽(图2)。

图2 德宏地区傣族织锦(图片来源:笔者拍摄)

4 傣锦色彩传承创新建议

傣族织锦是傣族人民发展至今优秀的手工艺荟萃,傣锦的色彩运用织造凝聚了傣族的文化理念及民族信仰。在当下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傣锦的色彩运用传承也面临种种问题,优秀傣族手工艺如何利用信息数据手段对其特点进行传承与保护,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问题。笔者就傣族织锦色彩面临的问题结合现代环境条件提出以下建议。

4.1 建立傣锦色彩数据库

傣锦的色彩搭配使用没有固定的模式,大多是织锦艺人对生活感悟创造的,若将傣锦的色彩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傣锦的色彩进行提取,建立傣锦专属色彩数据库平台,并对滇南各地区傣锦进行色彩数据录入,不仅会对傣锦的色彩保护创新运用起到帮助,还有助于区分滇南各地傣锦的不同特点。利用线上平台构建色彩线上体系,深挖傣锦色彩文化及色彩与图形纹样之间的关系,这将会对傣锦线上传播起到重要作用,对傣锦色彩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2 探索傣锦色彩创新之路

傣锦作为傣族织锦是傣族先民劳动的产物是傣族造型艺术最早期的表达方式之一,至今仍然存在于傣族人家的生活中。可以运用傣锦色彩、图形与现代化产品进行创新应用处理,在创新处理过程中需尊重傣族传统文化在其民族底蕴基础之上运用现代化技术加之合理的艺术思考对傣锦的色彩搭配进行现代化创新。例如,针对傣族旅游地区设计傣锦的周边文创产品。旅游地特色文化创新变现最典型的措施,就是对当地特色文化进行文创产品设计,从而吸引游客的目光达到推广文化、销售的目的。旅客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傣锦周边产品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并使旅游地蕴含的文化内涵得以广泛地传播。

将傣锦传统独特的色彩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相互融合形成独具“傣味”的色彩语言体系。使其富有时代特征的同时又不失其民族性,形成当下时代大众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民族手工艺。

4.3 创立傣锦研学创新班,鼓励传承人进行配色创新

现今傣锦的制作主力仍是位于当今傣族生活区域的非遗传承人。上文提到傣锦的织造匠人会根据自身对所织傣锦进行符合审美以及符合傣族人民认同感的色彩配置判断。故对傣锦的色彩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遗传承人的审美。因此,政府可以鼓励非遗传承人进行积极的色彩创新。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傣锦研学创新班,吸引对傣锦感兴趣的各界人物,推动傣锦文化的对外宣传,提高傣锦知名度,开拓市场增加非遗传承人的收入,这也将促进非遗传承人积极进行傣锦传承,无疑是良性循环。但要强调不同地区傣锦的差异特色,在保持各地特色的基础上才能继续丰富傣锦文化,多元发展。

5 结语

傣锦是傣族人民自古以来文化内涵、水土人情的凝练,是傣族人民亘古通今劳动智慧的结晶。傣锦的色彩、图案创造在发展的过程充分展示了傣族人民高度的艺术创造力以及独特的审美情趣。傣锦配色的使用价值及其审美价值极高,傣锦丰富鲜艳的色彩也侧面体现出傣族人民生活美满等因素,在体现延续傣族人民的民风民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工业技术飞快发展的当下,傣锦同样拥有极高的现代创新利用潜力。本文浅析傣锦色彩艺术,以色彩构成的角度分析傣锦配色设计方式及组织方式。思考对它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当下国际设计行业发展主线都在强推本民族文化,将自身文化大程度与设计相结合,顺应“文化全球化”。中国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如何挖掘眼下的优秀民族文化融入现代化设计元素、技艺、方法发扬傣锦;如何用民族的技艺惊艳世界,更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傣族织锦色彩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值得去探讨的问题。

猜你喜欢
德宏织锦西双版纳
瑶族织锦
德宏 生态摄影“朝圣地”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三元互动下的德宏民族语言舆情探究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共饮一江水葫芦丝独奏
织锦古韵(七绝)
汉代织锦图案的排列方式研究
YUNNAN
西双版纳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