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鹏
现阶段,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一般以综合治疗为主[1], 首先对患者实施牙髓干预, 在根管治疗结束后再开展牙周治疗[2]。在牙周治疗中, 替硝唑是一种使用率较高的治疗药物, 其具有一定的抗厌氧菌作用[3],能够消除厌氧菌所导致的炎症, 继而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消除。而盐酸米诺环素具有较少的耐药菌以及较广的抗菌谱等明显优势, 可对厌氧菌发挥持续性的抑制作用[4]。基于此,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根管治疗中分别给予替硝唑溶液、盐酸米诺环素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价值,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4 月~2021 年4 月的208 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和乙组, 各104 例。甲组中男62 例, 女42 例;年 龄35~63 岁, 平均年龄(47.68±10.03)岁。乙组中男59 例, 女45 例;年龄33~65 岁,平均年龄(48.71±10.1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将研究向医院伦理委员会报告, 经其审核检查, 已获得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s)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性别 平均年龄(岁)男女甲组 104 62 42 47.68±10.03乙组 104 59 45 48.71±10.18 χ2/t 0.178 0.735 P 0.673 0.463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根管治疗, 具体操作:协助患者进行X 线片拍摄检查, 对患牙的牙分叉情况以及牙根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观察, 实施开髓以及拔髓, 然后进行根管预备工作, 完成后开展消毒工作:甲组患者实施替硝唑溶液消毒, 具体为:替硝唑溶液氯化钠注射液(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80128, 规格:100 ml∶0.4 g/瓶);乙组患者实施替硝唑溶液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消毒, 具体为:替硝唑溶液治疗与甲组一致,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Sunstar INC Japan, 注册证号H20100244, 规格:0.5 g/支), 将其送到根管内部和氧化锌混合封闭, 封闭4 周。然后进行充填工作, 对牙周进行清洁, 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其患牙牙周袋处注入相应的氢氧化钙糊剂, 对牙周的实际病变程度进行了解及分析。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牙周临床指标(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气味不适以及肠胃不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甲组发生头晕6 例(5.77%), 肠胃不适4 例(3.85%), 气味不 适15 例(14.42%),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4%(25/104);乙组发生头晕1 例(0.96%), 肠胃不适1 例(0.96%), 气味不适4 例(3.85%),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6/104);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甲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85, P=0.000<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治疗后牙周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6 周后, 甲组菌斑指数为(2.19±0.32), 出血指数为(3.31±1.42),探诊深度为(5.61±1.42)mm, 临床附着水平为(5.01±1.22)mm;乙组菌斑指数为(1.78±1.23), 出血指数为(2.61±1.13), 探诊深度为(5.01±2.11)mm, 临床附着水平为(4.11±2.12)mm;乙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均低于甲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牙周临床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后牙周临床指标比较( ±s)
注:与甲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菌斑指数 出血指数 探诊深度(mm) 临床附着水平(mm)甲组 104 2.19±0.32 3.31±1.42 5.61±1.42 5.01±1.22乙组 104 1.78±1.23a 2.61±1.13a 5.01±2.11a 4.11±2.12a t 3.290 3.934 2.406 3.752 P 0.001 0.000 0.017 0.000
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升高[5], 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牙松动、牙髓变色以及患牙疼痛等, 在治疗上存在较大的难度, 会对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进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6]。
替硝唑属于一类第二代硝基咪唑药物[7], 其抗菌谱较广, 是抗厌氧菌的主要治疗药物[8], 具有较强的作用, 吸收速度较快, 且具有较高的体内利用率。替硝唑能够破坏厌氧微生物的DNA 链[9], 继而达到抑制其合成的目的, 同时可以将患者牙龈内部存在的牙周致病菌消灭。相较于次氯酸钠溶液, 替硝唑溶液的抗菌效果更为理想[10]。而盐酸米诺环素则是一种在根管治疗中较为常见的消毒类药物, 其主要对细菌蛋白质发挥抑制作用, 继而达到抗菌目的[11-14]。由于米诺环素局部制剂是一种具有一定可溶性的油质软膏剂型, 因此其药物治疗效果的持续时间较长, 能够使根管内部的药物浓度得到有效维持[15-17], 最终使抗菌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在本次研究中, 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周后, 乙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均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接受根管治疗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实施替硝唑溶液和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治疗, 其效果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 在根管治疗中给予替硝唑溶液联合盐酸米诺环素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有较高治疗价值, 能改善患者的牙周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