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毫梅 孙冬梅 徐丽芳 杜赞黎 龙海宁 彭倩倩
临床中, 患者出现非瓣膜性房颤是心房快而无序的搏动, 与心室无关。由多重交错的波状折返型电活动产生, 此种不稳定的电活动可使心房的颤动达350 次/min 以上, 降低患者心房收缩功能, 减少排血量,从而降低心脏综合机能。此种疾病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 患者有血压降低与头晕等症状, 甚至出现体循环动脉栓塞。在临床治疗中, 医护工作者应及时采取药物加以干预, 改善患者凝血指标, 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1]。为了分析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应用有效性, 选取一定数量的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组接受不同干预手段, 评估患者身体指标的变化与疾病治疗效果, 具体如下。
1.1 一 般 资 料 选 择2022 年1~12 月236 例 高 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与抗凝治疗组, 每组118 例。普通治疗组男54 例, 女64 例;年龄最小66 岁、最大75 岁, 平均年龄(71.34±3.50)岁;体质量指数最小24.63 kg/m2、最大29.01 kg/m2, 平均体质量指数(27.53±1.40)kg/m2。抗凝治疗组男59 例,女59 例;年龄最小68 岁、最大78 岁, 平均年龄(71.40±2.52)岁;体质量指数最小25.32 kg/m2、最大32.11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7.41±2.20)kg/m2。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患者均达到疾病诊断条件, 患者年龄均>60 岁;排除对治疗依从性不佳的患者、中途退出调查研究的患者与对药物有禁忌证的患者[2]。本次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患者均签署知情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基本干预, 即调节患者血压和血脂指标。以此为基础, 普通治疗组接受普通药物治疗, 给予患者华法林片(河南中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692)口服, 起始剂量为2.5 mg/次, 之后结合患者凝血指标调节剂量, 每次提高0.5 mg, 直到满足国际标准化规定, 1 次/d, 持续治疗半年[3]。抗凝治疗组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给予患者利伐沙班(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93225)口服, 2 次/d, 10 mg/次, 持续治疗半年[4]。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 于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5 ml 静脉血, 通过离心处理血清,采用全自动化血凝设备(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测量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 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
1.3.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包括鼻出血、皮肤瘀斑、眼底出血、咳血、牙龈出血。
1.3.3 比较两组患者的栓塞事件发生情况 包括体循环栓塞、肺部栓塞、脑栓塞[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本组治疗前, 纤维蛋白原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抗凝治疗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普通治疗组, 纤维蛋白原低于普通治疗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普通治疗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s) 凝血酶时间(s) 纤维蛋白原(g/L)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普通治疗组 118 治疗前 9.63±2.36 10.77±2.10 5.46±0.57 20.66±1.60治疗后 11.42±2.52a 11.67±2.52a 4.11±1.50a 34.52±1.76a抗凝治疗组 118 治疗前 10.20±2.55 10.76±3.20 5.45±0.72 20.94±1.82治疗后 13.72±2.11ab 13.27±1.44ab 3.76±0.42ab 38.44±0.56ab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抗凝治疗组发生鼻出血1 例、皮肤瘀斑1 例、眼底出血1 例、咳血1 例、牙龈出血2 例,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1%;普通治疗组发生鼻出血2 例、皮肤瘀斑3 例、眼底出血2 例、咳血4 例、牙龈出血4 例,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7%。抗凝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普通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n(%)]
2.3 两组患者的栓塞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抗凝治疗组发生体循环栓塞2 例、肺部栓塞2 例、脑栓塞1 例,栓塞事件发生率为4.2%;普通治疗组发生体循环栓塞4 例、肺部栓塞5 例、脑栓塞5 例, 栓塞事件发生率为11.9%。抗凝治疗组栓塞事件发生率低于普通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栓塞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n(%)]
非瓣膜性房颤, 即排除心脏瓣膜病之外的相关房颤现象, 患者表现出无序搏动症状, 房颤过程不能进行有效收缩, 继而右房内有血液淤积问题, 引出血栓,增加患者中风可能性。一些资料明确, 此种疾病不单单会造成患者有栓塞并发症, 还会威胁患者生命, 如今疾病在患者年龄增长下发病率也会增加[7,8]。所以应及时治疗, 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本组治疗前, 纤维蛋白原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抗凝治疗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13.72±2.11)s、凝血酶时间(13.27±1.44)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8.44±0.56)s 长于普通治疗组的(11.42±2.52)、(11.67±2.52)、(34.52±1.76)s, 纤维蛋白原(3.76±0.42)g/L 低于普通治疗组的(4.11±1.50)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华法林片进行比较, 利伐沙班可以充分和纤维蛋白特异结合位点互相融合, 抑制纤维蛋白原分解的过程,提高抗凝血活性, 加快血浆以及肝脏催化水解效果, 且此过程体现出一定的可逆性, 共同加强血小板聚集速度, 强化抗凝效果。所以抗凝治疗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可以被全方位调节, 显著缩短患者治疗时间[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抗凝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1%低于普通治疗组的1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抗凝治疗组患者接受的药物治疗, 可以控制凝血因子活化, 避免患者有不良事件, 在现有的纤溶系统处理基础上控制咳血或者眼底出血以及鼻出血,发挥效用过程中基本上不会受到食物影响, 药物治疗中并不需要进行过多饮食干预, 而是叮嘱患者按时用药和保持充分休息时间[11], 即可得到良好治疗效果。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尤其是高龄患者, 在治疗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皮肤瘀斑、咳血或者牙龈出血事件, 抗凝治疗组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身体恢复产生促进作用, 加快患者血液循环, 控制患者出现眼底出血和皮肤瘀斑等问题, 凸显治疗的安全性[12]。
最后分析利伐沙班这种药物, 其发挥效用时间可以更好地与机体凝血因子半衰期进行匹配, 控制凝血酶的运作, 降低患者出现血栓或者栓塞的几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抗凝治疗组栓塞事件发生率4.2%低于普通治疗组的1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种药物有着起效迅速的优势, 基本上在患者口服1 h 后就可以起效, 由此降低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 保障患者接受诊治过程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针对高龄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 医护人员要意识到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使用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利伐沙班药物能够帮助患者避免出现不良事件或者栓塞等问题, 满足患者疾病治疗的需求, 更好地强化非瓣膜性房颤治疗水平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