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疗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2023-10-12 11:51陈慧珍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17期
关键词:浮针肩部肩周炎

林 波,陈慧珍,蒋 励,许 电

(海南省琼海市中医院,海南 琼海 571400)

肩周炎是一种排除器质性损伤,以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并逐渐加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研究显示,肩周炎的发病率在肩关节疾病中占50%以上,超过50岁的女性为本病的好发群体[1]。肩周炎引起的疼痛及活动受限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甚至使其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肩周炎分为急性疼痛期(早期)、粘连僵硬期(中期)及缓解恢复期(恢复期)。粘连期肩周炎患者起病时间多超过3个月,由于肩关节及肩部的肌肉、肌腱、韧带等慢性劳损产生无菌性慢性炎症,导致肌肉组织发生粘连、瘢痕、挛缩等病变,在此期,患者的疼痛感大多较急性期减轻,但肩关节活动范围较急性期缩小[2]。肩周炎归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发病与感受风、寒、湿邪阻滞于经络,或气血亏虚,不能濡养经络有关,故治疗上注重补益气血、舒经活络。目前,西医治疗肩周炎常用的方式包括口服药物、局部注射类固醇、理疗、麻醉下手法松解、关节镜下松解及神经阻滞等,但上述方法长期使用存在不良反应大、费用高、远期疗效欠佳等缺点[3]。中医药治疗肩周炎具有明显优势,常见的疗法有中药内服、针刺、艾灸、针刀、推拿等。功能锻炼是一种常用的康复训练方式,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粘连,缓解疼痛,较好地改善关节功能,但肩周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单纯使用功能锻炼治疗对部分患者疗效欠佳。本研究探讨浮针疗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12月在琼海市中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7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13例,女22 例;年龄29~73 岁,平均(55.64±7.43)岁;病程3.9~7.1 个月,平均病程(5.84±0.96)个月;单侧患病25例,双侧患病10例。治疗组男11例,女24例;年龄25~71岁,平均(52.31±8.23)岁;病程4.1~7.5 个月,平均(6.27±1.09)个月;单侧患病29例,双侧患病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琼海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202012021)。

本文的论点是除了吴精妹和吴宿愿由于美国是母亲们的异托邦而中国是女儿们的异托邦,母女之间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和解。作为小说的主要叙述者之一,吴精妹在前往中国与其同母异父的双胞胎姐姐们团圆以后开始谅解母亲并认识到自己华人的身份一直都溶于血液之中。本论文将利用福柯的异托邦理论来分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推翻宿愿的缺席造成小说母女无法和解这一论断,从而得出吴宿愿的逝世是吴精妹与母亲和解并获得华人身份的直接原因。

1.2 诊断标准 ①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肩周炎的诊断标准[4]。患侧肩关节的前侧、后侧、外侧均存在明显压痛,肩关节外展活动受限,肩关节外形有“扛肩”现象;存在肩周部位肌肉慢性劳损或外伤病史;发病近1个月肩关节X 线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②参考《中医骨伤科学》确定分期为粘连期[5]。粘连期判定标准:肩周炎发病时间3~6个月以上;未经治疗肩部肌肉疼痛情况较前减轻,肩关节肌骨超声检查可见肩峰下滑膜增厚、肩关节积液等肩关节粘连期病理表现;患者日常肩部肌肉活动受限,活动度明显缩小;双上肢外展活动及向前活动时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上抬现象,肩关节会不受控制出现“耸肩”表现。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75岁;可以耐受浮针治疗;既往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未发现出血倾向及凝血功能障碍。

(3)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治疗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那是一个家族式的江湖门派,成立至今已有千年,门内高手如云,以暗器、毒药、奇门遁甲见长,雄踞巴州,毁誉参半。

2 治疗方法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功能锻炼基础上加用浮针治疗。针刺取穴方法参考《浮针医学纲要》[6]。针刺用具选用南京派福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号一次性浮针。医者采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触摸患者肩关节肌肉周围,确定患者的病变肌肉及病变范围,在肌肉中对应3 个肌筋膜触发点,分别设定为P1、P2、P3。P1点为肩关节前方结节间沟;P2 点为肩峰下,肩髃与肩髎之间;P3点为肩胛骨外侧角外上方,肩贞周围。针刺方法:患者取正坐位,针刺部位采用碘伏消毒两遍后于进针点下5 cm 处进针。针体与皮肤成15°角刺入,进针深度约30 mm,刺入后将针身倾倒,使针身刺入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留针30 min,沿皮下持续刺入后退出,放置在针座上的卡槽内。医者在针刺部位周围做水平扫散,扫散后左手配合患者进行肩部抬臂、水平后伸及肩关节内旋后伸的抗阻力活动,每组两次,每次持续15 s。每日1次,上午约9时进行浮针治疗,每日治疗1次,6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为了实现林业的发展和营造林质量提升,应该结合市场的需求进行优化林的调整。在开发原料林的基础上进行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的建设。同时还应该将林木的种植和林木的深加工结合起来,不断实现林业的附加值。

3 疗效观察

(2)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PI、VAS、PR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PI、VAS、PR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PPI、VAS、PR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1 对照组 进行功能锻炼。①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手指沿墙壁向上摸高爬行,标记患者能触及的最高点,次日从标记点再次尝试向上爬,切忌用力过度。②后划臂:患者功能位站立,微微前屈身体后双手自然下垂,双手做向后划水动作,反复多次。③旋转:患者正常站立,双上肢由前向后、由后向前做旋转运动,范围由小到大。④双手背伸:患者双手向后,让健侧手拉住患侧腕部,向上提拉直至轻度疼痛为止。每日1次,上午约10时进行功能锻炼,每次20~30 min,6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2017年1—12月,Panther系统稳定运行后的检测情况总测试数50 653,无效测试数1 560,无效测试率3.08%,仪器故障总次数22,平均每月仪器故障次数:1.8。

3.3 结果

肩关节的组成结构复杂,肩关节中的肌肉、韧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肩关节的频繁活动会使肩关节周围的组织受到摩擦、挤压,造成磨损,发生局部无菌性炎性反应,形成粘连。肩部的急性损伤、骨折等需长期固定肩关节,亦会使关节囊发生粘连。颈椎病及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影响血液循环,使肩关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肌肉痉挛,日久局部发生炎性反应,导致肩周炎发生[8]。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疼痛较急性期有所缓解,但此时炎性渗出明显,肩关节周围肌肉及组织粘连加重,呈“冻结”状态,使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缩小,活动受限[9]。

表1 两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治愈:肩部疼痛感完全消失,肩关节无活动障碍;显效:肩部休息时无疼痛感,过度劳累时肩部肌肉出现酸胀感,休息后肩部肌肉酸胀感消失,肩关节活动度检查正常;有效:肩部疼痛较治疗前稍有减轻,肩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稍有增加;无效:肩部疼痛感与肩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减轻,或较治疗前加重[7]。总有效率=(治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治疗前后采用McGill疼痛量表分别对患者的现有疼痛状况(PP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疼痛分级指数(PRI)进行评估。PPI评分采取5分满分制原则,VAS评分采取10分满分制原则,PRI评分采取45分满分制原则,分数越低表示疼痛越轻。③肩关节活动度。治疗前后使用角度尺测量患侧上肢前屈、后伸、外展角度。

表2 两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时间疼痛分级指数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现有疼痛状况评分治疗组 30 治疗前28.72±3.11 7.08±0.29 2.51±0.76治疗后5.71±1.46△▲ 1.75±0.33△▲0.48±0.17△▲对照组 30 治疗前27.54±2.77 7.12±0.41 2.43±0.26治疗后14.89±1.38△1.03±0.12△1.16±0.09△

1.4 排除标准 合并锁骨外侧骨折、肩关节肿瘤及结核等肩部肌肉严重器质性病变导致疼痛的疾病者;有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征等其他引起肩部肌肉损伤的疾病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者;合并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者;有精神类疾病,或不能配合治疗者;参与本研究前3个月因参加其他临床类研究导致无法评估本研究疗效者;参与本研究前1个月内采取过其他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并且该方法可能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影响者。

表3 两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s)

表3 两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时间前屈后伸外展治疗组 30治疗前39.05±7.86 13.79±2.67 51.15±3.74治疗后 136.52±8.69△▲41.89±4.62△▲145.48±5.28△▲对照组 30治疗前37.54±5.75 14.65±1.17 55.33±7.90治疗后97.64±7.78△35.18±2.52△97.26±8.78△

4 讨论

肩周炎又称为“五十肩”“老年肩”,归属中医“痹证”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寒、湿邪侵袭肩部,阻滞经络,导致局部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此外,肩周炎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中老年患者年老体衰,气血亏虚,不荣则痛。故肩周炎患者可见肩部疼痛、重着、麻木及活动不利等症状。治疗上需注重行气活血、补益气血、舒经活络。

(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2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肩周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在一般情况下可自愈,但如果不及时干预,患肩关节活动范围能够完全恢复的可能性较小[10]。功能锻炼需患者主动进行肩关节活动,可有效减轻肩部肌肉粘连,促进渗出液吸收及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肩部疼痛。然而,因功能锻炼是主动活动,患者常因锻炼过程中出现的疼痛、劳累或因生活、工作等难以坚持,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功能锻炼的同时需联合其他方法治疗。

浮针疗法是运用浮针在肌筋膜触发点或病变周围皮下组织进行扫散及再灌注活动的针刺疗法,常用于治疗软组织疼痛性疾病,具有操作方便、留针时间长、痛感低的优势。浮针疗法将“患肌”作为治疗靶点,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活动,疏松结缔组织具有传导生物电的功能,浮针扫散时具有压电和反压电效应,疏松结缔组织将生物电传导至病变组织,改变细胞的离子通道,调整人体的抗病机制。浮针扫散的作用是松解紧张的肌肉,使血液流通至缺血部位,恢复肌肉的功能[11]。再灌注活动以牵拉肌肉为主,通过肌肉的收缩与舒展,使血管舒张,加大血流动力,加快血流速度,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灌注到缺血的部位,有效改善患肌的缺血状态[12]。有研究认为,疼痛是肌肉一定程度缺血、缺氧产生能量危机,神经末梢捕捉到信号后传输至大脑而产生的一种感觉,肩周炎的发生与肌肉缺血、缺氧有关[13]。浮针疗法可以改善患肌缺血、缺氧状态。王瑞安等[14]通过Meta分析得出,浮针疗法是有效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其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针灸治疗。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在每日上午进行功能锻炼,治疗组患者在上午约9时进行浮针治疗。昼为阳,夜为阴,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上午阳气升发,万物舒展,人体也应进行适当运动,使形体舒缓。在上午进行功能锻炼符合中医养生理念,两组患者依从性较高,均积极配合完成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McGill疼痛量表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其原因可能是功能锻炼可松解肌肉粘连,改善患肌及附近的血运状态,进而改善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度。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McGill疼痛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其原因为浮针作用于肩关节周围患肌疏松结缔组织,刺激肌筋膜触发点,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进一步缓解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15]。

现代有轨电车与地铁具有很大的区别,现代有轨电车发展时间比较短,驾驶员的培训还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设备与技术不太成熟,学员取得驾驶证之后,还需要进行二次培训,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综上所述,浮针疗法联合功能锻炼可有效减轻粘连期肩周炎患者肩关节疼痛,扩大肩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本研究存在病例数少、缺乏客观指标及观察时间短等不足,今后的研究中将加大样本量、增加客观指标、延长观察时间等,以期探明浮针疗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作用机制,为该疗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浮针肩部肩周炎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浮针治疗产后股外侧皮神经炎验案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浮针联合自拟通便方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