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美
【摘 要】深度学习理念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在此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和道德的发展。将该理念融入法治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具体而言,教师应“聚焦资源链,提升学生守法意识;紧扣情境链,建构学生用法思维;拓展实践链,助推学生法治实践”,以此落实法治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法治素养;法治专册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是法治教育专册,是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的小学法治教育课堂仍存在如下问题:情境虚假、思维定式、学用割裂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深度学习理念为此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该学习理念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在此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和道德的发展。将深度学习融入法治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
一、深度统整:聚焦资源链,提升学生守法意识
深度学习以学生对知识的多维理解和有效实践为目标,旨在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课程标准》指出:注重案例教学,选择、设计和运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教师可以采用深度统整的路径,对案例进行选择、加工、整合,让学生聚焦资源链,深度学习精选案例,提升守法意识。
(一)梳理精选案例,提升法治认知
法治专册教材中呈现了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统整,精选课外具有典型性、可扩展性的案例进行加工,提升学生的法治认知。
以第7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中“权力违法必追责”板块为例,教师对活动园和阅读角中的案例及课外典型的案例进行梳理,用案例串联整堂课。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当国家权力机关出现违法行为时要依法纠正”这一教学重点,教师精选“河北省元氏县宋曹镇副镇长赵兴业因越权出具一张行政裁决书而坐上被告席”这一案例进行扩展。教师对案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加工,以文字说明、录音介绍等形式让学生理解该案例。
教师深度整合各类案例,并利用精选的案例进行教学,摒弃了填鸭式的普法教育。这样一来,学生更加乐于接受,法治教育的正面引导作用更加明显,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再现还原案例,唤醒法治认同
教学中,贴近学生生活且让学生熟悉的学习内容容易被学生理解,并能触发学生的感知。教学案例源于生活,用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对教材进行还原,有助于唤醒学生的法治认同。
例如,教学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中的“法律是什么”这一板块时,教师还原了“法在身边”研学活动的场景,呈现了活动视频和图片,带领学生回顾活动。学生通过“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等环节思考生活中与法律相关的事情,交流教材案例中与法律有关的知识。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生活中的法”有了充分的感知。
案例再现使课堂充满了生活化的特点,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学生学会了从法律的视角观察生活现象,逐渐形成了法治认同。
(三)深挖进阶案例,引发法治共鸣
进阶案例教学指的是基于学情,围绕典型案例,设计具有梯度的环节进行教学,以此达到层层递进的效果,让学生真正产生法治共鸣。
教学第7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中的“权力违法必追责”板块时,为了让学生明白使用权力违法时要依法追责,教师带领学生对阅读角中的案例进行了解读。该案例讲述的内容是相关部门依法对内蒙古某错案负有责任的27人进行追责。在查阅、整合资料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案例教学的四个步骤:第一步是案例呈现,质疑启思;第二步是还原情境,深度辨析;第三步是自主探究,理解原理;第四步是深度思考,得出结论。
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把“法言法语”转化为“童言童语”,让学生真正產生法治共鸣。学生深度剖析案例,懂得了国家机关必须在法定的范围内,依照法定的要求行使权力。
二、深度创设:紧扣情境链,建构学生用法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自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深度体验的路径,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活动中开展深度学习,体会法律的价值,建构用法思维。
(一)创设支架式合作探究情境,于融通中激活法治思维
深度学习强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这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为了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法治思维,教师可创设合作探究情境,以学习单为支架,用互相融通的学习达成法治教育的目标。
以第5课《国家机构有哪些》中“身边的国家机构”板块的教学为例,教师先出示“身边的国家机构”小组探究学习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学习单上找一找、圈一圈身边的国家机关,说一说它们的地理位置,并在地图上标注相应的位置,随后进行小组汇报。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以探究单为支架的情境教学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学生认识到:国家机关就在我们身边,时刻保障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学生的法治思维得到了激活。
(二)创设递进式问题创生情境,于思辨中提升法治思维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对此,教师可以创设生动的情境,针对道德两难问题进行深入提问,让学生就核心问题展开思辨,提升学生的法治思维。
教学第7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中“权力违法必追责”板块的第一个活动园时,教师运用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材料创设情境,教学过程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为“浸入现场”,让学生思考:你观察到了一个怎样的事件?第二环节为“思辨碰撞”,让学生聚焦王欣父亲的餐馆受到处罚后父母持有的不同观点,并提问: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第三环节为“深度思辨”,让学生在观点碰撞的基础上思考:这起案件中,王欣的父亲为什么能告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错在哪里?
在问题情境中,学生明白:当国家机关行使職权出现违法行为时,公民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此,学生在思辨中提升了法治思维。
(三)创设沉浸式角色模拟情境,于共情中强化法治思维
角色模拟能够让参与者通过扮演相关角色,获得快乐的体验以及宝贵的经历。当学生全身心投入沉浸式角色模拟活动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会得到充分调动,学生的法治思维将会得到强化,并转化为处理法治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第6课《人大代表为人民》中的“我们是场外‘代表’”板块时,教师创设了“童心观生活,积极建言我能行”的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当面向人大代表建言”“在政府网站上留言建言”“通过12345电话连线建言”三种形式开展角色模拟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自然融入角色,合理行使公民权利,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角色模拟情境能引发共情,强化学生的法治思维,更好地指导学生用法治思维处理生活中的事件,为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深度赋能:拓展实践链,助推学生法治实践
深度学习意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法治教育要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具体而言,可以采用深化赋能的路径,利用家校社共同体教育模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守法、依法、用法。
(一)联动学校,开展守法活动
法治教育的成果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在课程实施的基础上,教师以校园法治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培育学生法治素养为目标,集中、系统地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多形式的实践活动(如表1)。
教师结合校园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践行法治理念,以此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牵手家庭,助力用法行动
法治教育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提高学生在生活中依法办事的能力,需要家校联手共育,为学生提供用法的场景。
如教完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后,教师布置了课后实践作业:组织一次“家庭圆桌会”,讨论议题为“买到‘三无产品’后该如何维权”。家庭成员共同商定,找到维权的正确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又如教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后,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充当“小小执法员”,抓拍校园门口的违规交通现象,并在现场宣传交通法规。实践证明,家校共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融通社区,共担普法责任
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员,有机整合社会资源,将社区法治环境建设和学生法治教育融合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联合社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把法治教育转化为普法行为。
例如教完第2课《宪法是根本法》后,教师结合社区普法宣传周活动,组织学生成立“阳光假日法治小分队”,参与社区的普法宣传活动。有的学生布置宣传栏,有的学生进行普法宣讲,有的学生分发宪法知识宣传手册……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宪法的地位。
总之,教师要以深度学习理念为依据,采用针对性的法治教育策略,让学生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以此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9.
[2]郭雯雯.指向“思维”养成的法治教育教学审思:兼谈法治案例的教学应用[J].中小学德育,2021(7):34-38.
[3]吴晨媚.培养知法守法用法的小公民:六年级法治专册教学初探[J].中小学德育,2019(8):42-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