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野下用活文化遗产探微

2023-10-12 13:00宁清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文化遗产

宁清

[关键词]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乡村文化振兴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保护和用活乡村文化遗产,助推产业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与研究意义。

一、黔西南州文化遗产基本情况

黔西南州拥有厚重的物质文化遗产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在州内探索用活乡村文化遗产、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黔西南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

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个,馆藏文物23308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453件。

(二)黔西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

全州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3000余项。其中,极具本地少数民族乡村特色的布依八音、苗族芦笙棒舞、彝族舞蹈阿妹戚托等14项18处,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苗族板凳舞等110项128处,被列入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另有认定公布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44项。

二、乡村文化遗产的活用对乡村振兴发展的意义

乡村振兴之路就是文化振兴之路。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遗产,皆源自传统农耕文化土壤,乡村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作为农业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遗产,对于农耕文明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聚焦乡村振兴,就要彻底认识到乡村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使命,做好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因地制宜,通过传承与活用文化遗产相关产业,平衡好乡村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将乡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于乡村振兴之中,让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产业资源;对于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强化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发展,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在发扬乡村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

三、让历史文化遗产活在文化创意产业园中

历史文化资源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想用活文化遗产资源,以文化遗产资源推动实现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就必须让历史文化遗产活在文化创意产业园中。

(一)建设历史文化公园

依托“兴义人”古人类文化遗址、夜郎文化遗址、南明历史遗迹、何应钦故居、刘氏庄园、王柏群故居和作为二战时期“史迪威公路”形象标识的“晴隆二十四道拐”等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历史文化公园。

(二)建设长征文化公园

依托兴义市威舍红军战斗遗址、兴仁市海河红军战斗遗址、安龙县“安龙会议”会址、毛泽东和朱德等中央领导行居、贞丰白层渡口长征文化园、贞丰白岩关红军戰斗遗址、贞丰文昌宫红色公园、贞丰花江铁索桥红军长征阻击战遗址、普安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望谟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等建设项目,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黔西南段红色旅游文化圈。

四、让乡村文化遗产活在活态保护传承中

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最好的方式就是活态保护传承,即将文化遗产以一种鲜活的状态进行保护传承,使之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形态中,世世代代得到延续发展。

(一)发挥传承人队伍优势,实现专业化活态传承

全州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2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72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53人。充分发挥传承队伍优势和潜力,宣讲介绍文化遗产故事,深入开展少数民族蜡染、刺绣、古法造纸等传统工艺教学培训,提升综合素质,确保老故事有人讲,有人听;老手艺有人教,有人学,让黔西南乡村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

(二)大力开展生产性保护,实现规模化传承

按照市场规律,有序对接市场,建立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基地,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研发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市场潜力大的文创产品。特别是在42个易地移民搬迁新市民集中安置区,通过实施“十个一”工程,深入挖掘全州少数民族刺绣、蜡染、古法造纸、银饰等传统手工艺品的发展潜力,积极引导传统手工艺品生产制造主体与省内外知名的加工企业、时尚机构、文创机构等进行合作,加强传统手工艺品传承人和时尚文创引领者的双向交流,着力构建前期设计更有创意、中期加工更为精细、后期包装更为新颖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加工体系,不断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传统手工艺品的生活化、时尚化、精致化[1]。例如,依托布依族、苗族刺绣,实施“锦绣计划”,贞丰者相土布小镇等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集聚区,培养绣娘13.12万人,制作的服装、饰品等刺绣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成为传承乡村文化遗产的成功实践。

(三)强化社会面培育推广,实现广泛化传承

积极依托甬安影视文化小镇、阿妹戚托演艺公司等平台,深挖少数民族歌舞等特色文化艺术资源,发展文艺演出、艺术培训、文化推广传播、影视等文化产业。推出“八音坐唱”“阿妹戚托”等文化品牌,向市场投放多种文化旅游产品,打造黔西南州文化产业集聚平台、文化交流展示平台。

同时,扶持布谷鸟服饰公司、古方红糖产业公司等,研发布谷鸟服饰、古方红糖等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在更广泛的生产生活环境中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五、让乡村文化遗产活在现实生活中

把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既是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需要,又是群众坚持文化自觉、坚守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让乡村文化遗产活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要把古老的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的现实生活,使其焕发新活力,真正实现文化遗产“见人见物见生活”。

(一)建设民族服饰基地,保护传承服饰文化

服饰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外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为把布依族服饰文化保护传承好,在具有“中华布依第一县”的册亨县,建成册亨中华布依锦绣坊,采取“三统一、一分散”的方式,即统一供应布料、统一制作标准、统一名牌销售,分散制作,研发布依族服饰,把民族服饰传统元素与老百姓现实生活相结合,推出服饰产品,深受市场青睐,尤其是制作的布依族校服,受到布依族聚集区中小学的欢迎。

(二)建设武术传承基地,举办武术运动赛事

布依族传统武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安龙县按照体育赛事基地化、基地产业化的模式,建设武术基地,依托武术赛事基地持续优化配套设施和服务,继续宣传好、举办好布依族传统武术赛事活动,让布依族武术运动成为黔西南乡村休闲生活的新名片,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三)提升乡村品质,打造康养示范区

在康养目的地开发与建设方面,黔西南州利用气候、温泉、森林、生态公园、民族中草药文化等资源,积极创建“中国四季康养之都”,荣获“中国十大养生城市”称号,建设兴仁温泉养生小镇、安龙石斛养生小镇、兴义中医康养小镇、望谟地热资源开发项目等休闲养生旅游项目,依托“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引进社会资本11亿元,建设以中医药疗养为主的马金河景区“薏品田园”食药康养旅游小镇。同时,推进农耕体验与乡村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建成贞丰龙山阳光农旅景区、金州农耕文化园、薏品田园小镇等农旅一体化项目,重点提升楼纳村、必克村、鲤鱼村等28个乡村旅游村品质,新推出查白村、香车河村、赵家渡村等97个乡村旅游村。

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根据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分布特点,差异化凸显旅游主题,形成“一县一个主题,一县一个特色”的格局,强化各县市区的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推出兴义—义龙—安龙历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兴仁—普安茶文化精品线路、册亨—望谟民族文化精品旅游线路、贞丰双乳峰母亲文化精品线路,以及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文化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提升全州旅游品牌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

六、让乡村文化遗产活在环境治理中

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发展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更是实现产业兴旺、打造宜居环境的前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把打造本地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工作着力点,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就黔西南而言,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抓好乡村特别是乡村文化遗产发源地、乡村旅游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一)保护和修缮乡村文化遗产所处环境

以保护乡村文化遗产、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为目标,深入挖掘并妥善保护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和抗战文化资源,利用贞丰白岩关红军战斗遗址公园、贵州龙化石原位保护设施、册亨岩架布依文化生态度假小镇、晴隆安南抗战文化体验小镇等文旅融合重点项目,推进古民居、古村落、古街巷等保护修缮,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同时,黔西南州按照“一村一特色”的理念,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将乡村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宜居环境整治、乡村休闲生活环境提升等统筹考虑、协同推进,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配套做好乡村文化遗产发源地及传承地乡村的生态环境治理,深入开展好乡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人畜禽粪污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为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遗产营造良好的生態环境。

(二)美化升级乡村文化生态空间

黔西南州不断完善自驾、骑行、健身步道等出行观光系统,加强乡村旅游沿线景观风貌协调,建设集生态观光、遗产展示、休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廊道。同时,结合发展乡村旅游的需要,建设集乡村文化遗产研究、展示、传承、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新型文化生态空间,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利用文物建筑开办民宿、客栈、茶社等旅游休闲服务场所,营造能够有效吸引游客置身其中、深度体验乡村文化遗产的良好乡村旅居环境,提升乡村旅游村的宜居度和吸引力,以“文化遗产+旅游”模式实现文旅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七、让乡村文化遗产活在科技数据中

黔西南州地处偏远,经济和科技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乡村地区,科技的普及应用程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如何借助科技力量实现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让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遗产更好地“活起来”“走出去”,甚至“火起来”,带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振兴工作事半功倍,是值得思考和尝试的方向。

(一)将乡村文化遗产搬到线上,实现数字化管理

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智慧游戏、超高清等先进数字科技的发展和普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也可充分借助科技力量。特别是结合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一方面,从供给侧对文化遗产进行科技化、智能化加工,实现文化遗产多维度智能化传承;另一方面,从需求端针对文旅消费群体加强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应用。例如,以图文、音视频等丰富生动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记录和标记州内乡村文化遗产,借助虚拟现实、超高清等先进数字科技,将数字化的乡村文化遗产搬运、存储到线上,打造数字博物馆,并在此基础上建成数字展览馆、数字文化馆,积极发展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体验,促进文旅供需双方在“云端”“指尖”对接,应用数字化技术展示乡村文化遗产,为文化遗产永续传承利用提供有力支撑[2]。同时配套建立智能化管理体系,实现管理科技化、数字化,为拓展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应用空间奠定基础。

(二)拓展乡村文化遗产应用场景,加强数字化体验

积极引导乡村旅游村及有关街区、景区,以及文创企业、数据科技企业等加快开发乡村文化遗产数字化体验产品。将乡村文化遗产与游戏娱乐、影视动画、数字音乐等紧密结合,引导数字藏品健康发展。例如,借鉴网上种菜、云端植树等互联网产品的开发设计理念,借助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依托布依八音、苗族板凳舞等娱乐性强又极具特色的乡村文化遗产,研发数字体验小游戏、小程序等,让群众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能够轻轻松松身临其境,沉浸式体验乡村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三)实施乡村旅居辅助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

围绕实现游客一机游目标,普及景区电子地图、线路推荐、语音导览等智慧化服务,打造服务全州各地的统一智慧旅游服务应用矩阵[3],以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短视频账号等便捷方式,为游客提供旅游康养目的地推介、行程路线设计、本地食住行信息咨询、线上购票预约、酒店民宿预订等服务,使文化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实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精准满足游客需求。借助科技的力量,把黔西南州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乡村振兴与山地旅游康养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八、结语

综上所述,要将乡村文化遗产用“活”,就要将乡村文化遗产活在文化创意产业园中、活在活态保护传承中、活在现实生活中、活在环境治理中、活在科技数据中,将文化遗产因地制宜地与乡村生活相融合,并适应经济、科技环境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振兴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列宁农村文化建设对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启示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扬州市“希望村塾”调查报告
以乡村文化建设助推龙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研究
广播媒体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
活态文化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