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木霆
黄杨木雕,浙江地区的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以黄杨木作为雕刻材料,利用黄杨木的木质光洁、纹理细腻、色彩庄重的自然形态取材。
最早在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李铁拐”像保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时期,黄杨木雕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手工艺术风格,并且因其贴近社会的生动造型和刻画人物形神兼备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
2006年6月,黄杨木雕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于高公博,黄杨木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不分彼此。
清代戏曲家李渔将黄杨木喻为“木之君子”,所以高公博说,他是与君子交流,不是与木头交流,每一棵黄杨木都是一个活脱脱的生命,走进它的心中,是他的责任。
从1965年入行,高公博从传统起步,学习黄杨木雕,当年共同学艺的16个师兄弟先后都改行了,坚守下来的,独他一人。
他形容自己是一个“不安分、喜欢动”的人,所以他的作品总有自身特有的灵性。业内人士都知道高公博开创了仿古木雕(圆雕)、根雕、劈雕“三级跳”的艺术创新,被《人民日报》誉为“走出了黄杨木雕数百年的局促”。而在这光环背后,他的探索之路,走得并不是一帆风顺。
传统的黄杨木雕追求精雕细刻,他不满足于此。1986年,著名美术评论家李绪萱的一句话,开启了高公博的探索之路。他说,要创新就要跳出黄杨木雕本身,在其他的艺术形式中寻找突破口,比如,在中国画的泼墨法中寻找灵感,在“似与不似”中寻找新的艺术形式与手法。
那么,如何打破黄杨木雕作品的“面面俱到之似”,然后在其“不似”中,寻找“似与不似”的魅力?高公博受到启迪,他想到用火去烧出那种“不似”,他点燃木料,把酒精从两米多高处往下倒,没想到火焰直冲而上,很快点燃了瓶身。他一急连忙甩掉酒瓶,岂料酒精四处飞溅,洒到了他的头部和身上,那一次他险些毁容,眉毛没有了,头发被烧了大半,脸上也被烧伤。
事故后高公博还在琢磨,既然烧不成,不如劈开试试,于是去仓库找到一块废弃的材料,结果劈开来让他大吃一惊:“劈纹的弯曲里面,就好像一个流动的生命!”黄杨木的劈纹舒展空灵,自然成趣,有一种人工难以企及的天然美。
这一劈,不仅劈开了一个深藏不露的美学世界,更劈出了他的新天地。“我感悟到这就是生命,因为在我与它对话的时候,君子的风度就在劈纹里面出现了。”
几乎每隔十年,高公博都有一项新的艺术创新;然而,为寻求社会的理解和接受,他等待了更长的时间。
开创了劈雕艺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未获人们认可,许多人觉得他的作品稀奇古怪。因为从古至今,黄杨木雕都是在木的表层雕刻的,别人都是严格按照传统的工序去做,从选材、敲坯,到实坯定格、修光雕刻、磨光擦砂,到最后是上油漆、配底座;他呢,劈雕一上来,就把所有的工序都推翻了,唯一留住的就是雕刻的技巧和敲坯的技艺。
除了劈雕,他还首创了根雕、意雕。当时很多人并不理解他的作品,在很多传统的匠人看来,他的独辟蹊径,实则是对传统的反叛,甚至认为他的作品“导向”有问题,没有教给后辈正确的工序和路径。
然而高公博说,真正的工匠是探索中的工匠,而不是在传承中复制的工匠,更不是制作中的工匠。他不仅始终坚持自己的探索之路,更希望后辈能够继承这种探索之风,勇于打破常规。
201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温州市政府等在北京举办高公博艺术成就展,我国文化艺术界、工艺美术界20多位高层专家学者高度肯定了高公博在继承木雕传统文化做出的贡献。中國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称:“他的根雕化腐朽为神奇,是一种发现和创意。劈雕和意雕是从自然的鬼斧神工升到人为的一种鬼斧神工。”著名艺术家、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更是写下九个大字,评价其作品“高而尚、公而开、博而精”,将自己的认可和赞赏刻在他的名字中。
高公博把这看作是业内最高层级专家对他的一次正名。“外界从不理解到理解,我经历了20年,终于得到了国家权威人士的肯定!”我们从此知道,高公博有精雕细刻,更有大刀阔斧;他在精雕细刻的基础上,走出了人生的大刀阔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