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茗
团扇,又称“宫扇”“纨扇”“合欢扇”,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古人寄情于物,将团扇喻为圆月,蕴含了团圆的寓意。清人王廷鼎在《杖扇新录》中说:“团扇近世通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瓷青、湖色,有月圆、腰圆、六角诸式,皆倩名人书画,柄用梅洛、湘妃、棕竹,亦有洋漆、象牙之类。”可见团扇形制、款式甚多。精美的团扇扇面常用绸、缎、纱、罗甚至织锦、缂丝等高级织物制作,或辅以刺绣、手绘等,山水亭台、人物花鸟、清词丽句等优美画面跃然于扇面之上。
“轻罗小扇扑流萤”,团扇的美感由不同的材质而生。纱轻透,罗清雅,锦斑斓,刺绣精致,而以“通经断纬”织法织就的缂丝,则如雕琢镂刻,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名,缂丝团扇在过去多为宫廷御用之物,曾几何时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一睹芳颜。
近年,珍贵的缂丝团扇渐回大众视野。从古时贵族阶层使用的精致贵重之物,到走下高阁,发展成兼具欣赏与实用功能的工艺品,历经千年风雅的团扇与现代人的生活也产生着更多的关联。乘着国潮复兴之风,我们不妨走进团扇婉丽、典雅的世界,品析小扇之美。
苏州因其团扇制作精良、材质多样、面貌丰富,成为主要的制作产地之一。苏扇制扇技艺也在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团扇历史
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竹文化、儒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历来被誉为制扇王国之称。
扇最早出现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故“扇”字里有个“羽”字。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
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三国时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妙计横生,运筹帷幄。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东汉时,大都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以便点缀绣画。
宋元时期,多以罗或绢制作扇面,且仅用一面或作画或书法。男士改用折扇,团扇成为此时优雅女子的标配。
明清时期,兴起两面绷绢、纱、罗、绫等,同时增加了瓷青、泥金、湖色等彩色面品,并以绘画、缂丝、刺绣、贴花、抽纱等作为艺术加工。
团扇工艺烤框
团扇制作的基础就是烤框,这也是整个制作中最难的地方。
由于要在烤的时候做出框形,保证竹条的品质很重要。其次要选用一整根竹条,在200℃的温度下制作。目前,市面上有为了量产用机械磨具来加工扇框,制作速度非常快,但加工出来的扇框特别毛糙。
而苏州工艺要经过数10次烘烤,历经2天才能完成一个圆框,然后还要放置几天,观察是否变形。如果形状比较复杂,则烤制的时间会更长。这也是团扇不能大量生產的原因之一。
宋锦包边
宋锦构图纤巧秀美,色彩古朴典雅,在宋朝时便用来装帧书画和扇边。
宋锦裁切时要注意对齐花纹、丝缕,横料、直料要一致。包边时需在背面刮上一层稍稠浆糊,四边拉直,随后上墙挣平晾干后才能用于装裱工艺,贴平后挺直不软,不会脱丝,裁口不起毛。另外,要注意用浆不适过多,浆多会渗透正面,使锦面云湮失色。
包边时边讲求和扇面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匀称平滑为美,包边越窄工艺越难。所以说以宋锦包边,是团扇制作的另一个难点。
装饰工艺
一把团扇扇骨上包含的工艺很多,有藤编、大漆、撒金漆、螺钿、剔红、浅雕、透雕等。因此,一把做足全部工艺的团扇需要多位师傅合作完成。
精美的扇面和扇坠也为团扇增色不少。缂丝、刺绣等工艺让扇面色彩更加丰富、画面更加细腻写实。白净素色薄纱的扇面,淡雅清逸,稍加图案又多一分文人画的意境。再加上流苏扇坠,使得整个团扇韵雅天成。
团扇诗
怨歌行
西汉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团扇不摇,清风自举
李晶,一个“85后”的年轻人,戴黑框眼镜,斯斯文文,讲话时带点软糯的江浙口音。最近很火的他,每天总有慕名的客人和媒体来拜访,可他依然不紧不慢,每天都要做几把扇子。
自古以来,拿什么团扇,代表着主人的心性与审美。因此不只是扇面儿,扇框、扇柄、坠子也可以做足功夫,“混搭”上各种工艺。但怎么“混搭”得好,而不是堆砌,就考究了做扇人对美的理解。
李晶做过一把玉兰蝴蝶扇。缂丝扇面上,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正望着画面下方,那有两朵银片錾刻的玉兰,花瓣与枝叶都凹凸有致,铿锵有力。仿佛扇后有一棵玉兰树,这只是它怒放而出的枝丫。柔的缂丝与硬的银錾刻,表达了生命的温柔与坚强。
对李晶来说,做团扇是在探索工艺的更多可能。他总是想“把所有想到的工艺都做到扇子上”,让它们变成“点睛之笔”。苏绣的繁花、缂丝的沙鸟、镶嵌的银饰、雕刻的花纹……都能在李晶做的团扇里找到。
三年来,李晶做了两三百款扇子,也数不清有多少把。他经常是被什么触动后,灵感一来,就想出新的扇子。比如最近做的芭蕉扇,就是因为有天他见到芭蕉树肌理的罗纹,便做了一把芭蕉扇框,再裱上素雅的扇面,给叶柄镶嵌上老银,穿过针孔做个玉器吊坠,看着大气,又灵动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