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再现草编新潮

2023-10-12 13:00如蓝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灯草草编草帽

如蓝

草编,是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传统工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就地取材,将草编制成为各种生活用品,如草帽、草鞋、草席等。如今,草编技艺在传承发展中实现创新,由生活用品逐渐转变为艺术品,以素色纯净的植物演绎技艺人指间的情愫。

灯草编织技艺也是草编的一种。一把灯草,几根竹丝、麻绳,经过能人巧匠的双手,上挑下掐,编织缠绕,竟可既化为九天遨游的巨龙,又可成为拎在手上的时尚休闲潮牌,以不可思议的反差赢得大众好评。渝北灯草草编已被收录至渝北区第十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巧手慧心编织艺术人生

灯草又名灯芯草,生长于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90cm,它的茎秆结实、直立,颜色为浅绿色,因其茎内白色髓心可供点灯和烛心用,故也被称为“灯芯草”。

晒干的灯草韧性很强,还带有浓郁自然的馨香,编好的草扇在午后的风中摇曳着夏天的味道。这是明梅最熟悉的味道,是小时候家乡的味道。

明梅的家乡是四川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那里灯草随处可见,草编是当地村民普遍掌握的一门手艺,“拉着家常哼着歌,家家户户编草帽”是当时这项副业在村民间广泛流行的真实写照。明梅从母亲身上学到了这门技能,她还利用空暇时光编织草制品,帮衬母亲补贴家用,她编织的草帽和草扇深受好评。

大学毕业后,明梅换了几份工作,想在努力工作和照顾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机缘巧合,草编再次走进明梅的生活,因为具备良好的编织基础,再加上特别勤奋好学,很快,明梅的灯草编织技艺登上新台阶,她的作品不仅保持了最初的生命力,还不断焕发新生。

“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械作业代替人工劳作,昔日村民在太阳下翻晒灯草,围坐在一起编草编,戴起草帽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场景,已经不再。”明梅表示,即使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的生活场景已成过往,但这项“心灵手巧”老手艺值得保留下来并传承下去,让它从田野巷陌中“走出来”,更好地“见人见物见生活”,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精湛技艺成就艺术之美

阳光充盈的小屋,简约洁白的长桌,几根淡绿的灯草……只见明梅的巧手不断上下翻飞,不起眼的灯草变成玩具娃娃身上的长裙、头上的斗笠,这些艺术品瞬间焕发出自然、灵动、时尚之美。

明梅表示,随着时代变迁,草编由之前的生活必需品演变为现在的艺术品,创新是延续这项传统技艺生命力的唯一途径。从人字纹编织法到挑压法,从编辫法到缠绕镂空法等,明梅在技法上进行大胆尝试,将平面设计与立体呈现完美融合,确保作品突出一个“新”字。

草帽耳环、南瓜灯、九宫格火锅、笔筒、花篮……明梅的作品独一无二。她尤其喜欢在阳光洒进房间时开始创作,因为阳光下的灯草散发的馨香更加浓郁,满是童年的味道,创作的思绪更加清晰明快。

草编织品没有参考图、没有模型,明梅的许多作品都是来源于对生活的思索,通过仔细观察和长期琢磨,一点一点试验出来。因为用心用情,所拟之物,件件精致。

“创作灵感源于对生活的热爱,灵感往往就在刹那间。”明梅表示,学手艺还要做到眼、脑、手三結合,美无处不在,要善于发现;要勤于思考,把美学融入创作;要时刻磨炼技艺,技艺精湛才能成就艺术之美。

匠心传承绘就文化光彩

除了潜心创作草编作品,外出讲好草编故事也是明梅乐此不疲的事。她说,草编是自己割舍不掉的手艺,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分享,引导和带动更多人学习草编,将手艺传递下去。

在渝北组织的各项非遗展览活动中,明梅从未缺席,她总是一边编织草编作品,一边讲述草编的“前世今生”。每一次讲述都是一次情景再现,生动形象的阐述让参观者禁不住也拿着灯草,编织自己的“心中所想”“心中所爱”。“能与大家面对面分享这项技艺的美好就很好,只要能引起更多的人关注草编,自己的坚守就更有意义,很值得。”明梅说道。

此外,明梅还走进各类草编培训课堂,向学生、居民、白领等各类群体授课,她希望通过兴趣课程,激发大家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每次上课前明梅都要“备课”,精心设计课堂作品,突出易学、美观实用等特点,让大家更轻松愉悦地走近非遗、学习非遗、与非遗项目亲密接触。

“现在,对我而言,草编技艺不仅仅是一份热爱,更是一种责任。”明梅表示,她将继续深入学习了解草编文化,续写草编情缘,展现传统文化风采,把草编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用实际行动把最生动的“草的味道”变成最幸福的“文化的光彩”。

猜你喜欢
灯草草编草帽
小草帽
草编系列家具创新设计
临汾草编吉祥物入驻北京冬奥村
指尖上的草编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草帽
草编技艺传承人杨振国 割舍不掉的老手艺
自制草帽过夏天
灯草
喊你一声草帽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