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化视域下赫哲族器乐的发展与传播*

2023-10-12 19:43邵露瑶吴雨蒙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17期
关键词:赫哲族器乐民族音乐

邵露瑶 吴雨蒙(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民族器乐艺术文化,是古代和近代的一座宝库,即便是在民族音乐的基本环境形成之后仍不断发生演变,但长期存在于人民的文化生活之中,是我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基石,是当今社会所不能撼动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们的音乐欣赏范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民族音乐,而是更加关注电子流行音乐、爵士乐等新形式的音乐类型。

然而,一些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音乐,尤其是那些从社会生活中留存下来的民间音乐,可能会慢慢地被人们、被时代所遗忘丢失。赫哲族是我国北方一个世世代代以捕鱼和狩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古老民族。赫哲族人民勤劳、聪颖,以渔猎、狩猎等生产生活方式为自己的艺术创作之源,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展现出自己鲜明的民族音乐特征,显示出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腾飞,赫哲族地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文化却呈现出衰落的态势,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口头流传的传播方式使赫哲族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赫哲族器乐的发展与传播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一、赫哲族器乐的文化价值

赫哲族器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赫哲族的音乐作品,既能体现赫哲族的地理环境、风俗文化,又能体现出赫哲族的生活元素,是赫哲族民间文化的经典浓缩,更能直观地表达出赫哲族人的内在感情。赫哲族特殊的渔猎文化及所处的地域环境,造就了赫哲族独有的音乐文化,而这些音乐文化的表现,又与他们自身的精神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各民族特有的音乐文化,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地传承下去,否则,不但赫哲族会造成重大损失,中华文化亦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赫哲族器乐就是赫哲族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赫哲族民间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美学价值。赫哲族器乐文化的蓬勃发展,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注入了丰富多彩的活力,同时也提升了人们审美情趣的境界,推动着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音乐文化在当代文化建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以音乐文化为视角的传播方式,既是对传统音乐本身的有益补充,也是对赫哲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拓展和探索。在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中,民族器乐作为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象征,同时也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它们以独特的音乐形式和强大的感染力,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传递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赫哲族器乐的风格呈现

赫哲族的器乐艺术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自然性等特征。它不仅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还强调意境的美学内涵。它以古朴的风格和优美动听的旋律,具有朴实无华、优美动听的民族特色,是我国民族音乐艺术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一)旋律悦耳,格调精致

赫哲族的民间器乐作品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风貌。艺术创作多以五声的音阶调式为主,调式整体精简,有利于演奏者进行现场的即兴编排创作,而且相对来说比较灵活。在节拍上,格式较为严谨,很少有大起大落的变化,旋律婉转,曲调优美,表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风格气质。

(二)表演形式多元化

赫哲族的音乐,在各个历史阶段,表现出一定的社会风貌,丰富多彩的渔猎生活,表达着他们深切的思乡之心和爱国之情。赫哲族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多样丰富,口琴、马头琴、手鼓等是音乐家们常用的乐器。这些器乐与多种类型的表演活动融合在一起,呈现出独具民族风味的音乐魅力。

三、赫哲族器乐及作品的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凭借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而呈现出来的一门艺术。它可以用音符、曲调等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由不同的创作背景带给人们不同的审美体验,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传达感情的作用,民族器乐也承担了这一重任。它通过演奏者精湛的技法和充沛的思想感情,传达出美丽动听的音乐。音乐作品的魅力可以通过听觉感知,欣赏者运用自身的审美知识、能力和经验去深刻理解其内在含义,并且在鉴赏的过程中,通过视听结合的欣赏方式还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进而实现对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民族器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表现出了自己独有的审美特性,既有外部的视觉冲击,也有其内在的精神感染力,与流行音乐的活泼多样不同,也不同于歌唱、音乐剧等直白的台词表达,虽然同样是由人来演奏,但是它凭借着自己独特的乐器音色,使人们产生强大的音乐共鸣。

(一)口弦琴

口弦琴,赫哲族语名叫空康吉,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乐器之一。外观大小约10 厘米,是中国最小的民族乐器。其乐曲多为哀婉的调子,其音调低沉哀伤,如呢喃般轻柔,丰满而忧郁。由于形制的限制,其音域范围都比较狭窄,只能吹奏出一些民间的悲哀小调。虽然它的声音听起来很小,但是一进入深夜,在由金属制成的簧片和嘴唇吹动的共鸣作用下,却异常悦耳动听,整体的演奏体现着一种返璞归真的气息。然而,其演奏技巧缺乏一致的规范,主要依赖于演奏者的气息与身体各器官腔体的配合,通过手指拨奏的力度进行强弱处理从而产生旋律。这种独特的演奏方式难度在于口腔内发生的变化无法用语言描述,气流的起伏只能靠演奏者自己去体会。2008 年,口弦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保持着人类早期乐器的原始特征,奏响了人类音乐文明的初音,是难得的民族艺术珍宝。同时它也是中国古代富有诗意的乐器之一。在《诗经》中被称作“簧”:“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它是中国北方民族的一张靓丽名片,被誉为“渔猎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国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参与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保存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二)二胡协奏曲《乌苏里吟》

在中国北方的乌苏里江沿岸,繁衍生息着一个大陆内人数最少的民族——赫哲族。双二胡协奏曲《乌苏里吟》就是以这个民族的民歌音调为素材,选取赫哲族最有特点的三个生活场景:捕鱼、唱歌和狩猎并将其演绎成三个乐章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协奏曲。以优美的旋律线条体现出赫哲族人的水上生活,旋律虽然没有很大的跳进,用波浪式的推进感使整体的音乐风格舒缓流畅。这首为中国香港委约写作的曲目,成为近年来双二胡协奏曲的音乐会经典佳作。不但充分发挥了二胡最具有“歌唱性”的音色特点,而且在快板上也显示出了演奏者高超的演奏技巧。

(三)笙独奏《天鹅畅想曲》

《天鹅畅想曲》是我国著名笙演奏家,是20 世纪80 年代作曲家唐富先生创作的一首传统笙曲。笙是中国古代宫廷雅乐中的一种传统吹奏乐器,其发音质感清晰高雅、柔和且富有歌唱性,有着很强的民间色彩。作品以黑龙江的象征物天鹅为背景,选择具有独特时代感的旋律来描绘天鹅优雅的姿态,表达出对哈尔滨这座天鹅城的热爱之情。这首曲子是根据赫哲族的传统乐曲嫁令阔、伊玛堪等收集而来的,是北方民间乐曲的典型代表作。“花舌” “指颤” “重打音”等技巧的使用以及当时少见的复调演奏法,使传统的笙曲在吹奏上更具挑战性,也使其在音乐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这是一幅美丽的天鹅展翅高飞,充满希望的图画,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明天的自信。

四、赫哲族器乐发展与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赫哲族的器乐艺术是勤劳勇敢的赫哲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的智慧结晶。赫哲族仅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因而许多音乐与文化依靠口头相传,加之人口太少,在这有限的5000 多人中,能够熟练掌握赫哲族语言的只有族内老人,这些限制条件致使许多音乐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变得更加艰难,甚至会造成无人可传,无人能传的局面,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难题。

(一)新媒体市场的冲击

伴随着新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赫哲族这个相对封闭和落后的民族带来了勃勃生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赫哲族和汉族之间的交流和交往非常频繁和紧密,赫哲族内部的汉化也很明显,这对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冲击。当下,各种新型的音乐技术层出不穷,像流行音乐、电子创作这些新潮流都对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新技术兴起的同时也忽略了传统器乐的发展。

(二)传承者大量流失

如今赫哲族的年轻人已经逐渐减少,大部分选择去城市工作、定居。不可否认的是,赫哲族年轻人的发展有了更大的进步空间,但是,在继承和发扬赫哲族的音乐文化方面,人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赫哲族的年轻人很少有机会对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加上兴趣匮乏,所以他们对赫哲族的音乐也不是很了解,这就造成了他们在传承上的空白。加上赫哲族的老人由于年事已高,已经不能继续传承下去。这些矛盾的出现,使赫哲族内的艺术传承人大量减少,音乐的创作资源也不再丰厚多样,其音乐品质和质量也伴随着这一方面逐渐降低。

五、音乐文化视域下赫哲族器乐的发展策略与展望

随着历史的脚步,我们已经步入一个新时代,迎来新挑战,也拥有新的发展机遇,更应当思考民族音乐的发展。一个国家和民族若缺失具有自身特点的音乐文化,将无法立足于世界。我们国家的民族器乐艺术,它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为海内外观众所喜爱的音乐。不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民族器乐都是我们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一支重要力量,将我们国家的辉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在世界范围内争得了一席之位。虽然在目前,民族器乐已经被商品化、大众化等因素所侵蚀,但它仍然以自己特有的韵味奏响着中华民族的雄伟乐章。赫哲族音乐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对赫哲族器乐的创作与弘扬。

(一)赫哲族作为音乐创作的背景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赫哲族作为56 个民族中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其精神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在这一方面,赫哲族可以采取借鉴其他民族的创作方式。比如维吾尔族,凭借自身独特的地貌特征和丰饶的物产资源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民族作品。那么,赫哲族的渔猎文化植根生活、反映生活,它可以运用人们渔舟晚归的欢愉之情将现代的流行音乐与赫哲族的渔猎文化融合,将其作为一种新的音乐元素应用到音乐创作中。这样,赫哲族的音乐创作将会源源不断。

(二)将赫哲族器乐融入现代音乐的创作中

音乐的传播主要是在作品的基础上得以发展,艺术作品的多元化,决定其传播的宽度和速度。中国民族器乐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与各民族、各地域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由此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音乐种类,而不同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也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这些不同的表现方式,使得中国民族器乐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精神气质。它既能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能折射出中国的多元文化。赫哲族常用的乐器有口弦琴、手鼓和腰铃等,将赫哲族传统的民族乐器运用于当代音乐的创造之中。这种具有创新性的创作形式既是今后赫哲族器乐的发展方向,又是传承民族器乐的一种有效途径。赫哲族传统器乐与现代乐种的相互融合,既能保持赫哲族乐种特有的风格和内涵,又能给现代乐种带来新的活力。

(三)举办多元化的民族文化活动

“乌日贡大会”是赫哲族一个具有“喜庆吉日”意义的重要民俗活动。它的主要内容多来自赫哲族祖先捕鱼狩猎和欢庆收获的娱乐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的民俗文化色彩。但是部分的赫哲族音乐只能在特定的场合和环境去表演,这也就造成了一定的舞台局限性。赫哲族的音乐家们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民族音乐,对作品进行了大量的改编,在保持赫哲族音乐特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融入多样的音乐元素,其曲调悦耳动听,突出了艺术鉴赏的价值,音乐家们也大胆借鉴其他民族特点鲜明的曲式结构,创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型旋律,但同时不失具有赫哲族原生态风格的音乐作品。

(四)采用书面形式进行传承

《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是对赫哲族文化进行全面探索而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这是一部赫哲族的百科全书,里面记载了大量的信息和样本,其中的插图和文字,把赫哲族在历史上的整个文化样貌都勾勒了出来,是研究赫哲族的必备资料。此后,相关学者和音乐传承人对赫哲族的艺术文化进行了收集整理,使更多人了解赫哲族音乐文化并促进其传承与发展。

(五)民族器乐与数字技术的融合

我国有着丰富多样的音乐艺术资源,蕴藏着宝贵的民族艺术文化。在新的文化背景下,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今网络媒体的发达有利于赫哲族器乐作品的传播。青年人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文化传承的关键。要提高民族乐器的传播效果,就需要借助数字化技术媒介,创造出一种深受青年欢迎的传播形式。年轻一代对本民族的文化了解知之甚少,而互联网上的资讯来源可以成为他们的一种认识渠道。将赫哲族的器乐作品传播至当下流行的微博、抖音、快手等娱乐性的软件。比如一首器乐作品,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能达到上万的播放量,让听众在无形中对赫哲族的音乐文化有新的认识。同时,也要与当代的音乐交流环境相适应,创作出适合青年观众的音像作品,使赫哲族的青年能够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文化中去,从而提高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六)人才的培养

伴随着社会文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音乐家们也开始致力于赫哲族音乐艺术的提升,他们对赫哲族的演奏家进行了系统化的培训,使他们能够使用现代的音乐技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在保持原生态的前提下,突出音色、音质等音响效果,这样就能有效提升演奏的规范性。在这种情况下,赫哲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就能得到更好地展现。在演奏人员技术训练的基础上同时扩大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在建立现代化的文化传承模式时,既要通过家庭、学校等途径来培育优秀的文化传承者,又要广泛吸纳社会上的各类专业人才。比如,招募有关新媒体技术的人员加入到音乐传承中来,实现赫哲族音乐的可持续发展。

(七)政府加大鼓励支持的力度

赫哲族的音乐能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可以投入更多的资源来进行协调,比如“乌日贡大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运动品牌,将赫哲族的传统体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音乐的传承也可以使用这种方式,政府应该加强对赫哲族音乐的整合,发掘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音乐,将其推广到市场上,让其受到更多人的喜爱,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像“乌日贡大会”这样的节日,这一举措在某种意义上拯救了赫哲族的传统文化,但是对于赫哲族器乐作品的推广却还很不充分。首先,国家应尽早制定民族音乐的保护办法,并以音乐演奏会、文化馆等形式为主要内容,对赫哲族音乐艺术进行推广和宣传。其次,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加强对赫哲族音乐的传播。这样,赫哲族器乐作品文化的发展指日可待。

六、结语

赫哲族器乐的发展与传播对该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应从“音乐文化”的视角,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在加强对赫哲族民族音乐资源的挖掘、整理和保护的同时,我们应自觉地把它与当代文化相融合,使赫哲族音乐在符合传统价值观念和适应时代需求的双重要求下,不断地创新发展,将它变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得赫哲族器乐的作品能够走出黑龙江,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以多元的视角,向世界展示其特有的民族文化魅力。

猜你喜欢
赫哲族器乐民族音乐
传承赫哲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赫哲族滑爬犁的演化及在赏冰乐雪活动中的应用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黑龙江省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保护项目现状解读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