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俗文化对云南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3-10-12 19:43周诗涵红河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17期
关键词:民俗旅游民俗文化民俗

周诗涵(红河书院)

云南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民俗文化对旅游经济的推动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加深相关研究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先探讨云南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现状,明确民俗文化对旅游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就此提出具体策略,旨在为云南推进民俗文化品牌建设及旅游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指导。

一、云南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概述

(一)云南民俗文化的种类

民俗即民间习俗,具体来说是指某一国家、民族或社会群体经过长期的社会生活与持续的生产实践中逐渐产生的,且世代流传、相对稳定的生活文化事项。民俗通常分为物质、社会、精神、语言等四类不同的民俗。云南民俗文化的具体分类遵循民俗文化的一般性特征,即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民俗文化。就云南物质民俗而言,主要涵盖有建筑、文化、饮食、服饰、医药、娱乐及保健等多个层面;就云南社会民俗而言,则分成社会组织民俗(表现为血缘、地缘、家庭、村落等不同组织)、岁时节日民俗(典型的节日活动对应的时间框架)、人生礼俗(如习惯礼法、婚姻等人生历程)等多个层面;就精神民俗而言,主要分为游艺民俗(游戏、竞技、社火等自娱活动)、观念民俗(信仰、传说等不同层面;就语言民俗而言,主要分成语言与文学两类民俗,其中前者涵盖语言、方言、俗语、谚语等内容;后者则涵盖神话、传说、故事、民谣等方面。遵循上述分类,云南民俗文化在四个分类方面的民俗文化代表有事项上都可以看得出来,如傣家吊脚楼、傣族泼水节、白族四方街、彝族火把节等。

(二)云南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开发概况

近年云南持续开发基于民俗文化的旅游项目,通常可以划分成五个主要类别,分别为民俗文化博物馆项目、民俗特色饮食文化、民俗特色娱乐节庆项目、民俗旅游文创产品及新兴民俗旅游专线项目等。

1.民俗文化博物馆项目

云南民俗文化项目众多,基于民俗文化陈列及展示的博物馆由此成为旅游经济的代表性项目。这类民俗文化博物馆多以具体民俗文化的展览作为主题,向游客展示丰富多元的云南民俗文化。一方面,博物馆展示提供物品展示及解说,可便于游客了解并掌握与众不同的民俗文化;另一方面,博物馆可以更好地保护并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减缓外来文化对云南民俗文化的不利影响,使云南各民族历代传承的优秀文化遗产得到专业保护与有效传承。各类云南民俗文化博物馆独具民族特色、积淀文化内涵,有代表性的为云南民俗博物馆、丽江东巴文化馆、昭通“时光驿站”民俗展览馆、江川古青铜文化馆等,这些博物馆对外展现出云南多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与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成为游客领略多彩云南的一大直接“窗口”。

2.民俗特色饮食文化

我国是美食大国,美食早已成为旅游经就是除景观外又一吸引游客的特色内容,云南民族的多元化结构使其在美食文化方面独具特色。云南各少数民族均保留着传统的美食制作,外观、工艺均有独到之处。云南开发出以特色小吃、民族餐饮为主的美食系列,同时融合云南当地传统美食、小吃街等已有项目,并与各民族独具人文气息的茶酒文化进行融合,共同构成具有云南本土特色的饮食民俗文化。典型的如白族三道茶、哈尼族长街宴、傈僳族同心酒、傣族风味餐饮等,各类特色饮食文化交相互融,成为云南民俗文化的特色化代表。

3.民俗娱乐节庆项目

民俗节庆各地均有不同,云南民俗节庆项目对外展示不同多个民族的自然习俗节目风情,成为其旅游经济的优势项目,更是云南民俗文化的主要外在体现形式。云南民俗节庆项目突出歌舞、游戏及体育等不同内容,民俗节庆活动类型繁多且精彩纷呈,成为云南旅游最富吸引力与影响力的内容。通常云南少数民族节目娱乐多以传统节日为基础,辅助以其他节庆庆祝方式如歌曲、舞蹈等。其中盛名在外的有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等,这些娱乐节目项目使中外游客全面体会云南节庆项目内在的文化精髓与神奇魅力。

4.民俗旅游文创产品

民俗文化旅游文创产品是提炼地域民俗风情元素、传播地方特色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云南民俗文化最广泛的传播渠道。现阶段云南基于民俗文化视角开发出以民族服饰、手工制作、宝石玉器、木雕织锦等为主的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集观赏、收藏及展销为一身,是云南各民族特色民俗文化的最好诠释。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纳西族东巴纸、白族扎染、苗族蜡染、鹤庆银器、剑川木雕等。

5.新兴民俗旅游项目

一是以各民族村寨旅游为主的民俗旅游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众多,不少少数民族生活仍保留着传统的村寨群居生活方式,并成为云南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这类中较有特色的有哈尼村寨旅游、坝美村旅游、翁丁村旅游、泸沽湖里格村等。二是各类民俗旅游线路。近年云南基于民俗文化视角,逐步开发多条个性化的少数民族民俗精品旅游专线,如滇中高原观光线路、香格里拉生态文化线路、热带雨林精线路、地热火山线路、喀斯特地貌景观线路等。

二、云南民俗文化对云南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云南民俗文化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构成,更是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全面展现。云南民俗文化的特色化与差异化使其成为自身发展旅游经济的必备资源,而基于民俗文化视角发展旅游经济,在全面保护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同时,对其加以合理开发及利用,为云南发展旅游经济提供助力。

(一)云南民俗文化是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基础

云南民俗文化作为旅游经济可合理利用的有效资源,更是旅游经济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民俗文化对旅游资源的倾斜要以对自身的适度开发及科学利用为根本。民俗文化作为云南各个历史时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全面展现,民俗文化融入旅游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为前提。民俗文化是某一区域内集居的民众在长期生活及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且在日常生活中共享并继承的生活习惯。民俗文化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完善,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活标本。基于民俗文化视角来引导旅游经济良性发展,要重视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保护与利用,使之与旅游经济相适应。昆明市闻一多故居在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经济融合较为成功,闻一多故居是以民俗文化塑造旅游经济的生动再现,也说明了要基于云南民俗文化打造旅游经济,则要强化文旅的深度融合。

(二)云南民俗文化是强化旅游经济传承的必要路径

云南要正确认识到民俗文化在华夏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作用及地位,借助民俗文化合理引导旅游经济发展,以民俗文化的合理开发为核心,强化其在旅游经济中的系统利用,提升民俗文化与旅游经济的融合度,发挥出民俗文化推进旅游经济的正向作用。云南自古以来有许多关于民俗文化及节日游乐的描述。如从历史记载来看大理三月街,其经历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使得三月街集市演变有迹可循。大理在拓展三月街民俗文化宣传时,融合本地旅游经济,将三月街与大理古城进行联动,即突出三月街民俗文化的传承,也围绕着大理古城开展人文旅游经济的打造,使三月街民俗文化与大理古城实现旅游经济的集聚发展,在保护并传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也使得古城景区的优势得以发挥并强化。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依存关系,前者更是推动后者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渠道。

(三)云南民俗文化是激发旅游经济活力的最佳手段

云南拥有众多民俗文化资源,旅游经济以民俗文化为依托,规划发展战略,为旅游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云南根据旅游经济发展需要,结合民俗文化设计各类旅游项目,以契合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为游客提供更贴心与完善的旅行感受。以云南傣族泼水节为例,西双版纳借助泼水节这一民俗文化节庆,开展相关旅游经济的创新开发,不仅使民俗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还在节日期间举办贸易旅游交易会,持续推进旅游经济发展。在2023 年的泼水节期间,西双版纳接待中外游客规模及增速分别为200.21 万人次、310.35%、同时旅游收入及增速分别为21.16 亿元、291.13%。同时,版纳贸易盛会已经举办到第二十四届,节日期间贸易交易金额超过15 亿。在此期间,德宏、西双版纳两州将民族节庆与经济建设相融合,展开招商引资签约等经济活动,有力推动当地与其他国家及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协作及交流。这些举措均可有效说明云南民俗文化早已成为为旅游经济注入生机与活动的最佳手段。

(四)云南民俗文化是强化文化资源保护的核心根本

首先,云南民族文化能够全面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为旅游经济繁荣提供基础保证。我国近年发展旅游经济强调生态性与原本性,而云南民俗文化可以有效推进旅游经济在这两个方面的融合,使民俗文化与旅游经济实现生态化协同发展。云南民俗文化可以利用自身优势,突破文化资源限制,使各类资源得以重新调整、聚合,有效利用民俗文化中的优势资源,突破旅游经济在云南省内的区域发展壁垒。就促进旅游经济的作用而言,能够减缓旅游经济各生产元素的运行费用及成本支出,据此形成区域民俗旅游资源的集聚效应,可长期、持久地吸引区域性投资。同时,民俗文化还可以强化云南旅游经济布局、推进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促进省内优秀文化传承,快速实现云南旅游行业优化升级。其次,民俗文化对云南旅游经济产业化发展具有正面的带动作用。云南民俗文化本身即为传统群居文化的演变成果,其与旅游经济规模化发展相契合,而且民俗文化经过持续传承与完善,渐渐具备现代化的发展特征,如民俗文化元素中简单而直白的元素开展创新,既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开发、传承,使民俗知识建设更易于接受。而云南以民俗文化为契机推动旅游经济,要把握好二者融合的重点,突出民俗文化特色的同时,强化旅游经济产业结构优化,持续提升以民俗文化为根本的旅游经济质量。最后,借助云南民俗文化,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市场重新焕发活力,使旅游经济得到高质量发展。旅游经济活力的全面释放可以使云南催生新型民俗文化传承渠道,继而使更多市场主体加入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及传播中,在推动民俗文化崛起之余,围绕着旅游经济发展对其加之不断完善,使云南民俗文化继承及传播持续发挥出对旅游经济繁荣的优化带动作用。

三、云南民俗文化持续促进云南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

民俗文化可有效促进旅游经济,但需要合理拓展对民俗文化的全面挖掘并提升其发展,才能推进民俗文化带动旅游经济。这就要通过发挥民俗文化的促进作用,来探寻提升旅游经济发展的科学渠道。

(一)强化民俗文化保护,健全旅游经济开发战略

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其决定因素包括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以及体验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要在有效开发及应用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提升宏观设计,对本地区实际的民俗文化内容及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充分调研,准确掌握当地民众的民俗文化需求,要按照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独特的民俗文化特征,以及以发展的眼光正确定位旅游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科学、有效的旅游发展计划,合理整合当前已有的旅游、文化、民俗等不同的资源,创建成熟的旅游文化产业链,突出当地民俗文化,打造独有的特色品牌,强调具有鲜明的民俗文化特色背景下的旅游整体产业发展,以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丰富民俗旅游项目,拓展民俗文化资源形式

云南发展基于民俗文化的旅游经济,则要先明确旅游产业发展定位,借助旅游项目与民俗文化的互融为基础,拓展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建构起庞大且系统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利用及保护体系。其一,以现阶段云南已有的物质、社会、精神、语言等四类不同民俗为着眼点,拓展民俗文化类型。如近年持续火爆全国的傣族泼水节,相关部门可进一步融合,结合德宏与版纳两个州的其他民俗文化资源,融合成为节庆内容更为丰富与多元的民俗旅游项目。如拓展传统的龙舟赛事规模,举办多国电音音乐节等;也可将勐海普洱、勐腊热带风情等联动成为一条特殊的民俗文化旅游专线,这样既丰富了民俗文化的传播渠道,又使旅游经济发展规模化、主题化,使二者融合为经济发展提供创新活力。

(三)加强区域文化整合,科学规划旅游产业链条

现阶段,多数地区尚未建立全面整合旅游资源的相关意识,更没有体现其系统的作用。这需要有效整合区域的各类资源,按照当地的旅游产业现状及民俗文化的具体资源类型,科学设计旅游线路,将重点放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并以当地典型的具体旅游项目为核心,系统地拓展相关的旅游线路,创建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全面体现整合当地旅游资源的作用,同时便捷地服务于旅客,防止线路分散或过长等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四)发展旅游次生经济,丰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发展旅游产业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进步,这要求旅游产业要重视带来的次生经济,利用民俗文化及当地的特色旅游产业,研发相关的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品。民俗文化产品在重视其原生态特征的同时,还要开拓设计思路,利用多种题材,设计出多元化效果,并区分消费层次,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民俗旅游产品的行业竞争力,提升消费者的兴趣,引导消费者积极购买。

(五)健全旅游配套工作,构建民俗旅游管理体系

利用民俗文化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工程具有系统性,要全面设计与之有关的配套方案,要积极开展有效的宣传,在传统宣传平台的基础上融合互联网、微媒体平台等新型宣传媒介,来提升民俗文化的影响力;要提升对相关人才的培养,体现传统民间艺人的价值,发挥当地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更多地培养民俗文化及旅游产业人才;同时,要全面优化交通环境,避免交通不畅成为旅游经济的发展限制因素。

(六)提升民俗文化认同,拓展旅游经济发展空间

云南借助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也要强化公众对于民俗文化的认同感与责任感,使文化传承与发展意识深入人心。民俗文化融入云南旅游经济的开发中,也使民俗文化有更多的机会展示在世人面前,因此一定要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及继承。提升云南人民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是加强文化自信、增强云南民众社会认同感、提升价值观的有效渠道,更是塑造地方旅游品质与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提升民俗文化认同,要结合旅游经济发展需要,做到集体遵从且持续健全,这是民俗文化服务于旅游经济的核心要素。云南民俗文化与本地风土人情、生态环境及人文习俗息息相关,将旅游经济的山水之美与民俗文化的精神之魂互融,这是云南推动旅游经济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同时,要强化民俗文化传承先行,同时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兼顾。一是以民俗文化为核心,以旅游经济开发为灵魂,做到二者和谐共进,借助民俗文化持续优化云南旅游规划;二是充分发挥云南民俗文化人士及公众集体智慧,强化公众对民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参与度,提升本省旅游项目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四、结语

民俗旅游是目前持续兴盛的特色旅游模式,也是现阶段全球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民俗旅游的成功体现在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以及形式具备突出的特点。云南省内有着多种少数民族,其祖先为现代社会遗留了无数的宝贵文化遗产。对于少数民族及当地游客来讲,民俗文化在开发、参观游览时均应注重保护现存的民俗文化,在维护的基础上发展。总之,云南基于民俗文化这一视角来推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够强化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及保护,更可以为云南省激活旅游经济全新活力提供基础保障。

猜你喜欢
民俗旅游民俗文化民俗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俗中的“牛”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西安市智慧民俗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