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梅
中国音乐学院秉承“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的办学理念,以倡导和建设“中国乐派”为办学定位,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办学类型,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办学目标,并为全面建设完备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出了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理念。
2016年伊始,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就指出了作曲系的作曲技术理论“四大件”长期以来仍在沿用西方教育模式的问题,并对作曲系教师提出了教学改革的要求。他特别提出,“曲式”课程的授课内容应大量拓展中国作品,探索建立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的音乐学院音乐专业教育的本科教学标准,培养具有全面、综合音乐素质的高质量专业人才。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曲式》教材是以中国音乐学院办学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文化自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构建中国音乐理论体系为目标编写而成,包括教学用书和谱例集两册。
曲式是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本科阶段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八门专业基础课之一。
曲式即通常所说的音乐作品的结构。作为作曲技术理论“四大件”(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中涉及内容最广泛、全面的学科,既包括音乐作品宏观的整体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原则,还需要掌握音乐材料组织、发展的技术手段,以及其他作曲技术在实际音乐作品中的具体应用,了解一个个音符怎样被组织、发展成完整的音乐作品。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如同用音符传递信息的语言。当我们以聆听的方式与音乐交流时,除了欣赏音乐构成本身的逻辑与作曲技术的形式美,更离不开技术层面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我们从作品分析的角度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音乐表现及与之相关的时代、地域、文化、美学、风格等方面予以深入剖析。
曲式课程既可以从作曲技术层面训练学生掌握音乐构成的思维逻辑和音乐创作技术手段,又可以通过音乐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综合其他背景知识,因此,也可以把这门课程形象地比喻为对音乐作品从技术到音乐,全面而深入的“阅读理解”。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从音乐创作的角度理解作曲家(或民间艺术家)的“音乐语言”,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分析、演奏诠释和创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全面提升高等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综合艺术素养,为专业主课奠定坚实的音乐基础。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音乐也不例外。20世纪初期,中西文化第一次交汇,中国作曲家以西方传统作曲技术为基础,借鉴西方民族乐派的做法探寻民族化的发展道路,以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建立起了自己的专业音乐教育体系。长期以来,西方古典音乐教育与传播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立体的体系,几乎影响了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大部分专业基础课。在这个体系中成长的一代又一代音乐人,潜意识中已经逐渐形成了西方音乐的思维模式和审美习惯。
作曲技术理论“四大件”中的曲式与作品分析理论体系同样源于西方,多年来的授课内容也偏重于西方作品。由此导致在这一教育体制中培养出的作曲学生对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音乐思维方式、组织发展音乐的技术手段、结构原则等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在音乐创作中对自己的音乐“母语”反而比较生疏。对于音乐表演的学生,学完这些专业基础课,对理解、处理中国作品不易关联,更谈不上提高。例如:钢琴系、管弦系的学生学了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能分析出西方音乐作品的主题、结构、调性布局,但对中国作品却很难掌控;而国乐系的学生学完这门课则完全不能适用于自己演奏的传统音乐作品。
在国内高等音乐院校普遍应用的曲式与作品分析教材中,虽然吴祖强先生早在1962年的《曲式与作品分析》①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年。中就有意识地加入了中国作品,但是,长期以来,中国音乐作品在国内的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课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仍是明显不足。专门涉及中国音乐的曲式与作品分析教材虽然有李西安先生的《中国民族曲式》②李西安、军驰:《中国民族曲式(民歌、器乐部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合著)和李吉提先生的《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③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但遗憾的是,相关课程随着二位李先生的退休而彻底中断,致使该部分的内容至今尚未融入到本科的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中。
实际上,中国音乐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不同民族、语言、地域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在20世纪初期西方专业音乐教育融入之前,中国音乐早已自成独特的音乐表达。之后,西方音乐的涌入和专业音乐教育的建立,又进一步促进了中国音乐的发展。中国作曲家应用西方作曲技术,融合中国音乐语言的表达习惯,借鉴西方民族乐派的做法探寻民族化的发展道路,创作出了大量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力量、反映时代风貌的经典佳作。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及近百年来中国作曲家的探索,为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曲式》教材的编写拓宽了思路,提供了丰厚的学养。
中国音乐学院在中国传统曲式的研究与教学领域有着国内领先的成果。中国传统曲式的奠基人、中国音乐学院前院长李西安先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在国内率先为本科开设了《民族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并于1964年出版了该领域的第一部教材《民族曲式与作品分析(民歌、器乐部分)》④军驰、李西安:《民族曲式与作品分析(民歌、器乐部分)》,北京:音乐出版社,1964年。(合著)。如今,李西安又与赵冬梅共同完成了“中国传统旋律与曲式系列理论丛书”(四卷本)《中国传统旋律的构成要素》《中国传统曲式学》《〈八板〉及其变体研究谱例集》和《汉族语言与汉族旋律研究》⑤2020—2021年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出版。。该系列理论丛书最重要的贡献是,让我们认识了什么是构成中国音乐的“基因”。从“基因”层面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思维逻辑和艺术表现规律的认知,使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构建不再被淹没在西方理论体系的语境中,为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曲式》教材的编写和如何在曲式教学中“打通中西”奠定了理论基础。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面对各领域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如何在现有学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中既能掌握曲式与作品分析的基本概念、培养音乐结构思维、了解音乐构成的共性规律,又能和中国音乐的“母语”相结合,更多地接触中国音乐作品,是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改革面临的艰巨任务。
虽然中、西方音乐在艺术的表现规律上有许多共性,但毕竟二者源自不同的文化,属于不同的音乐语言。
广义的中国音乐,既包括作曲家应用西方作曲技术创作的作品,还包括根植中国文化土壤、应用中国音乐思维的传统音乐作品。关于音乐结构思维的分类,前者与西方曲式结构类型及音乐创作技术密切相关,后者则保留了未受西方音乐侵蚀、纯中国式的思维习惯。如何帮助学生排除西方模式思维惯性的干扰,唤起流淌在我们文化基因里的血脉,培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音乐思维逻辑,同时,又不能因此而影响西方曲式结构体系的系统性?受有限的课时限定,二者能兼顾吗?会不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混乱?
课程改革探索阶段的初期,确实会面对多方的疑惑。接到学院课程改革及教材编写的任务后,笔者作为曲式与作品分析教研室主任,带领本教研室的青年教师杨静、卞婧婧先对国内目前教学中常用教材的框架体例及分析谱例进行了比较与梳理,同时,进一步搜集、筛选适用于本科曲式教学的中国音乐作品。通过此项具体工作,带领年轻教师快速学习、积累教材编写经验,进一步探讨本科教学中如何融合中西的设计方案及其合理性。
其中,最大的难题莫过于如何解决曲式教学中源自不同文化和不同音乐“基因”的中西问题。在此方面,笔者跟随中国著名音乐理论家、中国音乐学院前院长李西安先生在此领域已经有十余年的积淀,出版的专著“中国传统旋律与曲式系列理论丛书”(四卷本)为本教材的撰写奠定了基础。此外,笔者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可以在自己为研究生开设的“中国传统音乐分析”课程中试探性地摸索最佳解决方案。
为确保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中国音乐学院高为杰教授、高佳佳教授,院外专家李吉提教授、贾达群教授、齐研教授、向民教授、张璟教授、邹彦教授、朱赫副教授等国内音乐作品分析领域权威专家的支持。专家们从宏观的观念、思路到具体的实际问题等多方面都提出了建设性的宝贵意见。经多次专家论证会,广泛听取专家意见,最终确定了教材的框架体例。
《曲式》教材的编写遵循本科阶段的教学规律,根据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授课时长安排具体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的框架体例仍以曲式结构类型为主线。理论阐述力求准确、简洁凝练。分析实例注重典型性与代表性,并对技术要点予以分析提示。课后作业涉及启发性的思考、分析与摹写等不同层面,尽可能将教材编写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对分析谱例的选择,除了本专业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还特别注重与其他七门专业基础课和各专业主课之间的互通性、共融性,并对重合曲目的曲名后标注了“*”。
《曲式》(教学用书)共十七章,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为前三章,音乐的构成要素、音乐材料的组织与发展、音乐的结构原则,主要涉及曲式分析的基础问题,其要点涵盖了中西音乐的共性表现规律。
第二单元为第四章至第十一章,主要内容为一段曲式至回旋奏鸣曲式,涉及中西方作曲家音乐创作中应有的较为典型的曲式结构类型。这一单元是曲式本科教学中最为基础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部分,重点在于夯实基础,掌握曲式分析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和清晰的曲式结构概念。
第三单元为第十二章至第十四章,类似中西不同音乐语言之间转换的“连接部”。通过中西不同的音乐语境、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根基、旋律音乐的思维逻辑三个专题,以比较的方式说明中西思维方式及音乐语言的异同,为第四单元以何种视角分析中国传统曲式提供思路、方法,奠定基础。
如第十二章中西不同的音乐语境,通过对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和琵琶曲《十面埋伏》、古琴曲《流水》的比较,说明中西音乐在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和音乐思维上的异同,以此获得中西“双语”的不同语境。
第十三章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根基,通过视觉艺术中的绘画、书法,比较中西“线性”与“立体”不同的思维方式,再将其延伸至中西音乐思维及表现的差异。通过汉语语言中蕴含的音高、律动,进一步揭示音乐与语言的关系和中国音乐“母语”的文化根基。
第十四章旋律音乐的思维逻辑,主要介绍了没有和声支持的纯旋律音乐的组织与分析方法。在之前讲述过的中西共通的音乐发展手法基础上,补充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用法,如古琴曲中的叠奏、散体结构中音乐材料的衍展。除此之外,还特别增加了合尾、尾转、连锁等分析旋律音乐不可或缺的思路、方法。
第四单元第十五章至第十七章,继第三单元中西思维方式的交接后,进入中国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分析。中西方音乐应用的结构原则,从广义上讲,具有一定的共性,也有些相同或相近的结构类型,如一段曲式、二段曲式、三段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等。但是,中国传统音乐受“线性思维”影响,音乐结构在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会更多地体现出横向延伸的特征。
有了第二单元典型曲式结构类型的基础,第十五章中国传统曲式结构采用了最为高效的“整合式”梳理,即对中西共通之处“合并同类”,对之前未有涉及的中国特有的曲式结构类型予以补充。具体做法是:在一段曲式中补充特殊类型“起平落式”和“散句式”,再以段为单位,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快速疏通中国传统曲式结构从小到大的发展脉络。
第十六章板腔体和第十七章《八板》与68板体,则是中国传统曲式结构中两种相对独立的结构体系。
第四单元的重心除了掌握中国传统曲式结构的构成、分析方法,还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通过与同名改编曲的比较,使中国传统音乐与音乐创作实践密切结合。
曲式课程的学习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真正掌握音乐作品的分析技能。教材在每章后附相应的习题,根据授课内容及其要求,有些章节为思考与练习,有些章节为具体作品的分析。
与《曲式》(教学用书)配套的《曲式》(谱例集)为教师授课和学生练习提供了大量的分析乐谱。考虑到不同专业的程度,分析曲目的难度分基础、提高与拓展不同级别。教材课后练习提供的分析谱例相对课程标准有所拓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程度灵活掌握。基础级别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作品,适用于所有专业学生,在《曲式》(谱例集)中提供纸质版乐谱。提高或拓展级别,适用于作曲、指挥及其他专业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学生,在谱例集中可通过扫二维码获得电子版乐谱。
除此之外,为更好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所有专业的学生均需加入自选所学专业主课作品的分析环节。
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采用团队式的管理。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王黎光多次组织召开教材编写汇报会,对教材编写工作进行指导。笔者也荣幸地被任命为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团队的负责人,组织团队成员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材编写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教材的最后合成阶段,每位老师又以第一读者的身份,对教材进行纠错,统一行文,提出修改意见。
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曲式》教材编写的具体分工如下:
赵冬梅负责设计教材的整体框架体例、各章具体内容的编排指导、全书的统稿,撰写所有申报材料和相关文案。撰写第十五章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组织、第十六章板腔体、第十七章《八板》与68板体、前言、后记。
赵冬梅、贺予则负责撰写:第一章音乐的构成要素、第二章音乐材料的组织与发展、第三章音乐的结构原则、第十二章中西不同的音乐语境、第十三章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根基、第十四章旋律音乐的思维逻辑。
杨静负责撰写:第四章一段曲式、第五章二段曲式、第六章三段曲式、第九章变奏曲式。
卞婧婧负责撰写:第七章三部曲式、第八章回旋曲式、第十章奏鸣曲式、第十一章回旋奏鸣曲式。
《曲式》(谱例集)由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团队赵冬梅、杨静、卞婧婧、冶鸿德、贺予则集体编写。
《曲式》教材的授课,可根据学生专业需求分为A、B两个类别,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选择相应的授课方式。
A类面向作曲系、指挥系,授课三学期。需要掌握从一段曲式至回旋奏鸣曲式的结构特征与写作技术,并能从中西不同的文化根基剖析中西音乐的异同,掌握中国传统音乐旋律构成的思维逻辑及中国传统音乐特有的曲式结构。
在教学中,可以在音乐语言的“阅读理解”过程中突出“怎么写”,加强对音乐材料组织与思维逻辑的训练。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经典作品(或技法)的风格摹写,掌握该音乐风格在音乐创作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与创作改编曲的比较,了解和声、复调、配器等相关作曲技术在音乐创作中的融合;通过对自选作品的分析,提高理论与实践举一反三的应变能力;通过对自己创作作品的分析,使曲式教学直接应用于音乐创作实践。
B类面向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艺术管理等其他非A类专业的学生,授课两学期。需要掌握一段曲式至奏鸣曲式的结构特征,准确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可压缩第八章回旋曲式和第九章变奏曲式的内容,增加第十二章中西不同的音乐语境、第十四章旋律音乐的思维逻辑,对分析中国音乐作品提供最基本的思路、方法。学生修完两学期的必修课程之后,若对中国传统曲式感兴趣,可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继续修读。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音乐语言的“怎么读”和“读懂什么”,以音乐作品为媒介,了解作曲家通过这些技术手段传递给研究与表演者的信息,提高综合音乐素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促进理论研究和表演水平的提高。通过中外经典作品曲式结构的训练,掌握该曲式构成的一般规律,培养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通过对中西音乐语言的比较,初步了解中西音乐的异同及中国传统音乐构成的思维逻辑;通过自选主课作品的分析,使所学知识直接应用于自己专业的部分作品,实现专业基础课为专业主课服务的培养目标。
总之,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是一个培养音乐专业人才的全面的教学体系。曲式作为该教学体系中八门音乐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既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同时,又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一员,与其他课程一起,共同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高修养的音乐人才服务。
历经艰辛,在中国音乐学院领导、教学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团队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曲式》教材终于即将问世了。回首往昔,是团队式管理的凝聚力培养和锻炼了队伍,促进了老师们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在不同意见的争执、碰撞中增进了友谊。数次专家论证会的研讨、交流、学习,为我们创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并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教学体系的建立,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在此,也希望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建设能汇集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为完善我们的教学体系而努力。
最后,再次向对教材编写给予支持和帮助的所有专家、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