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中兴
摘 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要求学生认清事物的本质,多角度思考问题,有理有据,以理服人。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学生的思维短板。引导学生学习与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能有效提升思辨性表达的全面性、深刻性、人文性,提高思辨质量。同时,在以心理学理论助力思辨性表达的实践中,教师也应关注:区分概念内涵,树立逻辑意识;关注适用条件,培养严谨思维;破除理论迷信,培养批判精神;端正价值取向,深化立德树人。
关键词:思辨性表达;心理学理论;价值;要点
一、在思辨性表达中运用心理学理论的价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阐述中强调“认清事物的本质”“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多角度思考问题”“有理有据,以理服人”[1],对思辨的全面性、深刻性、人文性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然而部分学生在尝试思辨性表达时,仅仅凭借个人有限的生活经验、宽泛的道德标准、狭隘的视野,分析文本对象和社会问题,与《课程标准》要求的水平差距甚远。
心理学自1879年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完善,拥有数量丰富而又极具实践价值的理论。有效利用这些心理学理论,有助于提升学生思辨性表达的质量。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辨的全面性
在思辨过程中,部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不足,远远达不到《课程标准》中“多角度思考问题”这一要求。主要表现为:把人与社会的复杂现象强行纳入简单粗糙的一元思考模式,思考的空间较为封闭,分析极为片面,常常以偏概全,在逻辑上容易陷入“单因谬误”的思维误区。
而成熟的心理学理论往往具有较为全面的论证角度,较为多元的阐述层面,所以借助心理学的理论支撑思辨,是一种避免思辨狭隘性、提高思辨全面性的有益尝试。
例如,对于“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一常见的论题,许多学生片面强调某一因素(如精神意志、个人能力),而忽视了其他复杂的主客观条件。如果能以“韦纳的归因理论”作为思维依托,从能力、努力、运气、环境、任务难度、身心状态六个层面进行综合思考,可以极大地提高思辨的全面性,有效避免结论的片面[2]。
又如,对“人怎样才能保持努力的状态”这个常见论题的思考,缺乏理论积累的学生常常只能一味唱精神高调、洒心灵鸡汤,似乎只要主观上认识到努力的价值,就能永远保持积极的状态。这就将一个复杂的行为问题看成了一个简单的认知问题。而如果借助“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则可以从“对自我期望值的高低”“对人生目标的认知程度”“家庭、社会、学校环境的支持程度”“成绩反馈的公正程度”“學校、家长的奖励带来的满足程度”等不同维度进行综合思辨,进行更有效的探讨,提出更为合理的激励方案。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思辨的深刻性
在思辨的深刻性方面,《课程标准》强调“认清事物的本质”,然而部分学生在这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思考肤浅,浅尝辄止,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能由表及里,追根溯源,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探究事件背后的本质。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目标是探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规律,描述、解释、预测和帮助控制行为[3]。因此借助成熟的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学生透过现象、深入思考。
例如,面对“当代某些青年使命感缺失”这一社会问题,部分学生只会站在道德制高点,进行严厉而肤浅的讨伐、批判,而无法透过现象认识青年人心理发展的规律。如果借助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就可以从青春期自我角色认知与价值认知的角度深入探究,揭示当代中学生自我定位与社会期待之间的落差与分歧,思辨便更显深度。
心理学理论对于思辨深刻性的提升,还体现在对文本的思辨鉴赏上。例如,以格式塔心理学中的“整体性”“闭合性”,阐释文艺作品中的留白的价值,能使学生的思辨性鉴赏更具深刻性。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有对“完整”的追求;当面对的审美对象呈现“不完整”的状态时,人会在精神上陷入紧张,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用想象与联想填补空白,将作品“补充完整”。这种紧张与激发,极大激发了读者的创造力,使其与作品形成互动,得到审美快感。这一理论上的解释,可以贯通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空白观”与接受美学的“空白理论”,使学生针对作品的思辨上升到较为深刻的层次。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思辨的人文性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人文情怀”作为中国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培养“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而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关注人的主观感受,揭示人的心理规律,使人达到更好的生活境界,其精神与人文情怀有着天然的契合。以马斯洛为代表人物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说在这方面尤为突出,可为学生思维的人文性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例如,对于阿Q这一人物的思辨性评价,如果只热衷于批判阿Q自欺、麻木的病态心理,这就无法体味鲁迅先生“哀其不幸”的人文关怀。倘若能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分析,则可以更深入地体察阿Q的不幸。阿Q各层次的需求均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在生理需求方面,他没有稳定的衣食来源和住所;在安全需求方面,他被勒索、被殴打、被抢劫、被冤杀;在社交需求方面,他没有亲人朋友,没有归属;在尊重需求方面,他被各个阶层鄙视、嘲弄;自我实现需求方面,他根本没有条件发现自己的潜能,更没有途径完善自己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对阿Q的悲惨境地会有更深层的关切。
又如,对于青少年沉迷“王者荣耀”的社会现象,学生如果接触过“需求层次理论”,其思考就不会止于“玩物丧志”“享乐堕落”之类的道德指责,而能从个体对于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的需要入手,思索沉迷游戏的心理原因,探讨当代教育在心理需求满足方面的欠缺。而如果能借助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理论,则可以从游戏使人快速沉浸的原因入手,探究其在目标设置、难度设定、反馈速度等方面的优势,思考如何制订更加符合人的心理特点的学习方式。从人的身心特点出发,用切实的人文关怀取代冰冷的指责与说教。
二、思辨性表达中运用心理学理论的要点
学生毕竟时间与阅历有限,对心理学也很难深入钻研,而心理学理论本身纷繁多样且泥沙俱下,所以,要充分发挥心理学理论在思辨性表达中的作用,应当引导学生注意四个要点。
(一)区分概念内涵,树立逻辑意识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必备元素,能够辨识、分析、区分不同概念,是思辨能力的重要体现。心理学领域有许多术语与日常用语的用字相同,但内涵相差极大,如“气质”“意志”“注意”“自我”“压抑”“抑郁”“运算”“知觉”“注意”“投射”“转移”“升华”“刺激”“变态”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点,不仅有利于准确理解心理学理论,更能培养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意识,从根本上提升思辨品质。
学生在这一方面所犯的典型错误,也是极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例如,下面这段学生针对某则名人名言的思辨性表达:
“雨果认为‘丧失人格的诗人可鄙而有罪。我不敢苟同。现代心理学认为,‘人格非天然的褒义词,只是一个类似于‘性格的中性词。所以,‘丧失人格未必是坏事,丧失某些黑暗型人格(如施虐型人格、自恋特质人格、忧虑性人格等)反而完善了人性。”
在这个片段中,作者混淆了两种“人格”的不同内涵。雨果所说的“人格”是指人的道德品质,而心理学上的“人格”的一般定义则为: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4]。从这一典型错误入手,引导学生准确认识两个概念的内涵差异,是运用心理学理论进行思辨性表达的重要前提,也是思维品质优化的高效路径。
(二)关注适用条件,培养严谨思维
任何理论都离不开严格的适用条件、情境、前提,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是培养学生思维严谨性的关键。而部分心理学理论兼具语言简约性与结论断言性这两大特点,其适用条件常隐于简洁的语言背后,易被学生忽视。
例如,一位学生在思辨中这样运用“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告诉我们:第一印象最重要,而且这个印象在未来无法扭转。如诸葛亮留给刘备的第一印象是“神仙之概”的外形,以及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于是他得到了刘备至死不渝的信任。相反,张松留给曹操的第一印象是其貌不扬、狂悖无礼,故而被曹操乱棒打出,不容相见。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第一印象下功夫,注重仪表风度和言谈举止,这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成败。”
这段论述显然忽略了“首因效应”的适用条件,夸大了该效应的效力,导致思辨表达存在严重漏洞。针对此类错误,教师可以用三个步骤进行指导,提高学生思辨的严谨性。
第一步,通过举反例,启发学生发现自己的思维漏洞。以学生所举的《三国演义》故事为例,庞统给刘备的第一印象不佳,可是后来却被刘备视为左膀右臂,可见“首因效应”没有无限的普适性。
第二步,提供与该理论相矛盾的心理学理论,引发学生的质疑与思考。如给学生提供“近因效应”这一理论。该理论恰恰指出: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5]。
第三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阅读经验,对比、探讨与发现该理论的适用条件。比如通过对自身交友经历、名著情节、新闻事件的比较、辨析、提炼,发现首因效应的适用條件——个体的阅历和知识结构越简单,心理倾向越稳定,相互关系越陌生,越容易受到首因效应的影响;反之则不然。
(三)破除理论迷信,培养批判精神
引导学生发展思维的批判性,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不少风靡一时的理论已经被主流所批判与否定。破除学生对这些心理学理论的盲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在对文艺作品的思辨解读中,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把性看作一切行为的动机)的影响甚大,使一些解读者走进了“性决定论”的误区:他们将《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对父母的不同感情解读为“弑父恋母”的俄狄浦斯情结,将格里高尔与妹妹的亲近关系理解为压抑的不伦之恋;将《城堡》中的城堡解读为母亲的象征,把K为进入城堡的种种努力解读为“意欲娶母”的心理挣扎;将《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屈从于母亲的根源断定为他潜意识中的“恋母情结”……这种褊狭的理解,使对文学作品的思辨解读走向狭隘与猎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入更为广阔的文学理论领域,发现“泛性论”的局限,打破对权威的盲从心理,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另一个值得引导学生正确审视的心理学理论,是勒庞的群体心理学。该理论的最著名载体是勒庞的名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该书对群体的论断简单、直接而充满批判性,既没有理解上的障碍,又能带给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优越感,所以曾备受追捧。一些学生常引用其“群体非理性”的观点解释一切群体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发现该书的不足之处——该书的结论多基于经验、观察甚至臆想,缺少足够的实验、数据、案例,又因为缺乏相应的心理学研究测量手段,无法将群体的诉求准确地量化、定性,导致观点偏激。引导学生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该书,避免盲从。
通过这样的思维过程,学生思辨性表达的批判性可以得到较大的提升。
(四)端正价值取向,深化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认识语文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作用。”在运用心理学理论辅助思辨的过程中,培养正确价值观是需要始终关注的问题,要注意端正学生思想,充分发挥心理学理论在语文学科中的德育功能。
许多心理学理论以个人为本位,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沙哈尔的“积极心理学”,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理论”,都非常强调如何实现个人的心理需求,获得个体的满足感,这本无可非议。但如果因此而走向价值取向的狭隘化,错误地认为个人的快感是一切的基础和目的,完全否定刻苦学习、艰苦奋斗、牺牲小我的意义,那就值得警惕。所以,在学习与运用这些理论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更高的层次和境界理解它们。如将“需求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与促成民族复兴、人类进步相联系,将“积极心理学”中的“感悟幸福”与回报亲人、奉献社会相结合,将“心流理论”中的“最优体验”与奋斗拼搏、超越自我相关联,使学生认识到,为更高尚、更宏伟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能带来极致的幸福感,这将让他们的思辨性表达既有科学的深度,也有价值的向度。
结束语
总之,教师既要意识到心理学理论的价值,引导学生适当涉猎,自主学习探究;也要及时关注学生动态,注意正确引导与适度纠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心理学理论的作用,提升学生思辨性表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罗伯特·费尔德曼.心理学与我们[M].黄希庭,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4]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张智勇,乐国安,侯玉波,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宁德市2022年普通基础教育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青年专项课题“高中语文思辨性表达教学研究”(编号:2020GGKT00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