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福,夏跃龙,云利军
(云南师范大学 信息学院,昆明 650500)
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 年以来教育部组织高校深入研讨,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 “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初步确定了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新工科”建设应运而生。相较传统工科,“新工科”建设强调立德树人、德学兼修,特别要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生态观念等[1]。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工程伦理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作为面向工程师群体的职业伦理与理想信念教育课程,“工程伦理”课程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及人文科技并重的课程特点,其课程思政属性与“新工科”和教育部课程思政建设所要求的人才培养方向高度契合。本校电子信息专业自2020年开设“工程伦理”课程以来,依托师范院校“立德树人”的专业优势,以“伦理+思政”双轮驱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改革路径,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本校电子信息专业“工程伦理”课程实践经验,总结国内其他高校在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具体改革措施,以期对该专业的“工程伦理”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结合本校电子信息专业“工程伦理”课程教学的具体实践,以及对国内众多院校在工程伦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方面的文献调研与分析,笔者认为目前电子信息专业“工程伦理”课程思政存在3方面问题亟须解决:
第一、缺乏兼有专业发展现状、伦理案例和思政建设要求的专门教材。电子信息专业涵盖电子、通信、控制、计算机、电气、软件、光电、仪器仪表等专业领域,是培养和造就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摇篮。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的工程伦理涵养,不仅需包含对技术风险伦理、环境伦理、职业伦理等共性伦理的认知,还因有专业领域的伦理敏感度与伦理决策能力,并与国家的战略导向相统一。然而,目前工程伦理教育所用的教材包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工程伦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工程伦理学导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工程伦理学》等[2],绝大多数均基于技术风险伦理、环境伦理、职业伦理等共性伦理的介绍探讨与案例分析,而较少涉及到人工智能、数字鸿沟、信息安全等电子信息领域热点伦理问题的理论架构及案例分析[3]。2015年全国工程教指委组织编写的“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工程伦理》[4]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专业领域的伦理案例与伦理知识,但针对电子信息的工程伦理介绍仍然十分有限,主要局限于信息泄露与隐私安全方面。此外,这些通用的《工程伦理》教材很少涉及对课程思政契合点的介绍,而将思政融合的难点抛给授课教师,造成工程伦理课程思政教学可参考资料不足的现实问题。
第二、在师资力量协调、整合、共建、共享方面还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研究者普遍认为,师资问题是高校工程伦理教育中最为严重的问题[5-8]。在这方面,本校电子信息专业的“工程伦理”课程师资安排问题与国内其他高校类似。《工程伦理》课程由专业教师授课,思政课程由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思政教师授课,而且授课任务基本由校内教师承担。对标“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要“德业兼修”,还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生态观念”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的目标[9],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包括本校)的这种“工程伦理”师资安排造成了2方面的“割裂”:1)专业师资与思政师资的“割裂”,工程专业教师欠缺思政的理论素养和“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方法;思政教师缺少电子信息的专业积淀和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直观理解;2)学校教育与行业发展实际的“割裂”。借鉴国外工程伦理教育的先进经验,工程伦理教育需要多主体的协同,其中来自学校外部从业者的行业规范解读和业务案例剖析尤其重要[10]。例如,斯坦福大学在“工程伦理”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校外行业导师的作用,通过带领学生参与各类工程实践项目的方式,帮助学生从工程项目实践中获得直观的伦理素养[11]。尽管本校和一些国内院校,目前也在电子信息专业“工程伦理”教学实践中引入校外导师,但校外导师主要聚焦学生实际操作层面的“传帮带”,没有深度参与到教学引导及课程思政教育。
第三、教育视野狭窄,脱离“新工科”和教育部课程思政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新工科”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事关“制造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12]。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电子信息领域,是驱动创新的核心,也是“新工科”的重要内容。因此,电子信息专业的“工程伦理”课程,必须落实“伦理教育+思政教育”双驱动,与专业课程紧密配合,发挥师范院校“立德树人”优势,引导学生既追求专业技能高精尖,也坚守道德修为真善美,力争成为兼具“全球视野、家国情怀、过硬专业、可靠品行”的新时代大国工匠。然而目前的工程伦理教育大多还沿用传统、陈旧的“教材伦理理论教育为主,少量伦理案例分析为辅”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方法,聚焦微观的工程师视角,就伦理说伦理的较多,而对宏观视野、家国情怀、德业兼修的重视不够,难以实现学习教育与“新工科”建设要求的有效衔接。
针对上述电子信息“工程伦理”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聚焦教学内容设计、师资力量整合、教学视野拓展3个方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以期为新工科视域下如何开展电子信息专业的“工程伦理”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课程选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工程伦理》(第2版)为主体教材,依托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资源平台和互联网收集整理本专业最新学术成果、技术进展和热点话题,同时收集整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与电子信息相关的课程思政素材,力求在主体章节、关键案例中呈现伦理、专业和思政的融合点,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及知识点所关联的思政教育内涵与外延。主要的教学内容梳理见表1。
表1 教学内容及关联的课程思政内涵
针对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校内与校外教师协作不够的问题,本课程积极探索教师合作新模式,以期破除“专业与思政”“校内与校外”师资的藩篱,实现不同领域师资力量的整合、共享。
一方面,引入校内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专业思政教师作为工程伦理课程的思政导师,参与思政相关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成果评估。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在工程伦理课程思政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思政导师之外,课程还邀请与学院深度合作的电子信息企业骨干人才、行业领军人物亲临课堂,向学生讲述行业的发展现状、企业和个人的成长历程、实践中的伦理案例等,受到学生一致好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寓思政要求于教学目标。在总体教学目标设计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环节都融入明确的课堂思政要求,将思政目标与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有机结合,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
其次,价值引领渗透于理论教学。在理论讲授中,注重将中国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家国情怀具体人物和事例有机穿插于授课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伦理观、价值观。
再次,案例分析凸显思政元素。注重案例教学与理论传授的结合,通过精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工程技术成就、科学家和工程技术楷模等正面案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科技、工程项目案例,深度剖析案例中的伦理价值观、工程实践观、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丰富内涵,引导学生铸造高尚人格、培养爱国情操、增进民族自豪感;同时,也适当引入国内外典型负面案例,剖析其工程实践中的伦理意识缺失或不足,引导学生加强伦理道德修养。
最后,课程考核检验思政效果。课程设置学生“伦理教育实践环节”和“期末考核环节”。其中,前一环节通过分组任务的形式,让学生收集不同领域的工程伦理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师生、同学之间的互动与分享,呈现方式包括案例汇报、现场辩论、角色扮演等;后一环节则要求学生就专业领域的典型伦理案例展开深度剖析,挖掘案例涉及的伦理问题以及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相关的伦理实践方案。通过2个考核环节来检验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工程观与伦理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达成度。
“新工科”建设对工科的思政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也对理工科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13]。工程伦理具有思政课程的属性,与“新工科”建设所要求的人才培养方向高度契合。然而,当前国内高校的电子信息专业“工程伦理”课程思政教育还存在专业教材及案例不足、师资配备不合理以及教育视野狭窄等问题。基于本校的工程伦理教学改革实践,同时对国内其他高校教学情况的调研总结,本文提出电子信息专业强化工程伦理课程思政教育的3条对策,即从教学内容扩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进3方面协同推进,以满足“新工科”建设所强调的立德树人、德学兼修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