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导师制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探索

2023-10-11 23:39刘大丽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7期
关键词:导师制种业导师

刘大丽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一、引言

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以种为先”的科技需求、人才需求日益突出。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1]。我国种业科研实力的提升,以及种业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在我国种业跨越式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重点发展的优势专业。如何更好地为我国种业发展输送具有与产业需求相适应的高水平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科研导师制是结合专业特点,以教师和学生为核心,以科研活动为载体,以个性化科研指导为立足点的科教融合的新形式,旨在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将科技育人有机融入到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育体系,增强我国农业特别是种业的人才综合竞争力势在必行。

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科研导师制的现状、目标及意义

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此外,大学生应达到与科学研究相关的某些技能水平,例如,学习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理解研究过程,理解科学知识的性质。我们将这些技能称为研究能力,并将研究能力视为科学思维的主要要素之一。新农科背景下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应具备不断提高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的动力,以及快速提升自己专业知识及广泛技能的主动意愿。深化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相对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全方位、全过程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科研导师制融入科教协同育人的机制中,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现以能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为适应我国种子产业急速发展的形势应运而生的,针对农业生物科学和种子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展种子生产、加工贮藏、种子质量检测、植物育种等理论学习和科学实践的专业。新时代,我国种业的迅速发展对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培养大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和运用前沿科学知识和理念,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到高科技种业发展过程中。

然而,就目前来看,大学生高水平科学素养及其双创能力仍需提升,这不仅仅体现在对现有知识结构的理解和内化方面,而且体现在试验和实践环节缺乏主观能动性及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等方面。这也间接影响大学生进一步的深造或就业。对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自己的专业缺少兴趣和信心,缺乏创新和应用能力。在传统培养模式和固有思想的引导下,大学生很少主动参加教师的科研和学科竞赛。因此,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在本科阶段无法得到充分的激发。另外,现有实践教学相关资源已经不能满足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求,不能反映农业行业的发展趋势,急需通过科教融合协同培养模式,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科研教学资源。

科学研究是培养新农科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生不仅要熟悉植物生长发育和栽培的相关知识,而且要掌握植物遗传学、现代生物技术和生物育种等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新知识的独立探索能力,让他们有途径去实践研究方法,学习更多解决科学问题的创新技术。因此,种子科学与工程这一特色专业在高素质种业人才的培养中面临极大的挑战。

(二)科研导师制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的目标及意义

为解决大学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教40 条”指出,“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强化科教协同育人,深化国际合作育人,深化协同育人重点领域改革”[2]。对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来说,基于科研导师制的科教协同育人途径是种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增强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和建设知农、爱农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

因此,科研导师制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为过程性评价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导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选择科研方向,提出科学问题,设计实验,解决科学问题,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科学论文,评价科学工作,将学业知识和科研实践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科研导师。在日常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科研导师引导大学生掌握理论(科学事实)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调查方法和应用科学的方法)知识的能力;让大学生具备自我评估、自我规划、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认知的能力;加强大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信念,激发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所研究的科研领域的问题、观点的兴趣;使大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和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导向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及坚韧的性格。

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科研实践。新农科复合型卓越人才的培养应更重视科学理论的实践应用。利用科研反哺教学,从而提高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质量,进而促进农业教育改革,为打好我国种业“翻身仗”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力量保障。

三、科研导师制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实施措施

以学生为主体,以农学专业特色为支撑点,根据不同学年专业课的设置及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分阶段融入并科学规范地进行科研导师的指导工作。大一阶段,组织大学生观摩科研活动,开展培训,开设“新生研讨课”,在引导大学生对农学学科和专业进行了解的同时,激发其对科研的兴趣及对科研领域探索的欲望,为科研导师的进入做好前期准备。大二阶段,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科研导师,在科研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并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项目、“挑战杯”、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开放实验项目等开展科研活动,熟悉科研团队的运作模式,锻炼科研思维和技能。大三阶段,科研导师全过程参与,指导大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实施、科技论文撰写、科研项目结题等,并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重点解决大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问题。大四阶段,科研导师结合专业实践及毕业论文,从产业发展及领域前沿的角度,引领大学生明确未来规划,实现自我价值。

(一)关键问题

多数大学生对科研方向比较迷茫,且学术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体系还有待加强,因此,如何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单独或团队协作完成任务是科研导师制实施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从专业的角度而言,农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研究周期与作物生长周期紧密相连,因此存在科研周期长、过程管理复杂等问题,尤其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所涉及的种子生物学、遗传、育种、种子质检等研究领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高,科研导师需要结合各阶段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特点,以及种子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指导大学生。

从学校及学院角度而言,应着力规范科研导师与大学生之间的“教”与“学”,并为导师和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平台和资金支持,科学地评估科研导师的教学效果,以有效促进科研导师制的实施。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奖励大学生研究成果的产出,如论文、标准、软件知识产权和专利等。

从科研导师角度而言,引导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增强自学能力、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以及将知识的消化吸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储备等能力。包括引导大学生学会利用各种渠道收集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科技信息;提高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积极参与课题申报和研究成果展示;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从而增强专业认知实践,拓展专业认知视野,提高专业兴趣。科研导师是大学生最好的榜样,他们对工作和科研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因此,科研导师需要保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科学精神,努力工作,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二)科研选题

科研导师制的核心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要面对当前我国种业发展所面临的原创性种质资源相对稀缺、种子研发投入不足、生物技术育种尚待提高、科研育种人才支撑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科研选题要围绕种质资源创新和利用、种子基因库的建立健全、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有机结合、良种选育机理及乡村振兴等,并结合黑龙江地区产业优势,引导大学生开拓思维,聚焦产业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同时,科研选题也应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项目的指南开展。总的来说,研究方向的确立是在科研导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对现阶段本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科学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需要结合科研导师的指导,有针对性地查阅大量文献,掌握科技动态,做出合理的规划。

科研导师可将本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组织起来供大学生选择或者师生互选,鼓励大学生加入教师团队,自主申请研究性学习项目和创新性实验计划,以此激发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并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构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认知教育模式,引导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生产实践,对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采取个性化科研导师培养。在完善科教体系的过程中,科研导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其学术视野和科研能力,同时,依托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学院的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实习基地、科技小院等,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鼓励大学生参与协同创新及科技成果创新和转化,从而保障本专业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可以增加教师和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术视野,增强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学校和学院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科研导师和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会议,从而了解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学校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负责人进行短期讲座,促进大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浓厚的专业学术研究氛围。

(四)科教融合,协同育人

系统的功能教学方法可以让大学生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策略,提高专业能力,并进一步发展对科学的认知。事实证明,有必要建立可以让大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的科学研究体系,锻炼并发展他们的专业技能,而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恰恰可以满足这样的诉求。在科研导师制下,教育体系可将理论课知识、研讨课、实验室和实践课,以及具体的科研项目的执行过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大学生“独立”工作的过程中,科研导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科研导师的指导,大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学习到科学家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掌握选择科学研究主题、科学搜索、分析、数据处理的能力;培养发现科学研究的实质、趋势及其结果的素养。

同时,大学生在跟着科研导师做科研的过程中,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除了必备的专业领域相关的实验技能之外,科研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应结合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随时引入当前科学研究的前沿发展动态,让大学生与时俱进。科研导师不仅可以在科研规划上、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赛事上给大学生提供帮助,还可以在撰写文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方面提供指导。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科研导师制贯穿始终,这一科教融合的过程有效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及大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很明显,大学生科研活动已经成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跟随科研导师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不仅提高了综合能力,获得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也尤为重要。科研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分析思维,使他们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效的工作能力,是有效促进大学生提升创新和创造能力的方式之一。

四、结束语

新时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新农科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大学生在种子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的农学领域的知识架构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高校的科研平台和基地逐渐向大学生开放,为大学生参与科研、提升实践技能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科研导师制推动了大学生更早进入课题、实验室和团队,同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成教学内容,以更高水平的科研支撑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就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而言,为我国的种业振兴储备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让科研导师制能够更加成功地服务于新农科大学生的培养目标,需要职能部门、一线教师及大学生共同努力,教学相长,长效推动科教协同育人。

猜你喜欢
导师制种业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