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耕,刘金铁,殷福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 阜新 123000)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深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要求。中共中央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指出,新时代高校的主要职责就是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学校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1]。纵观当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社会各界普遍聚焦于学校层面的基建、招生、科研、后勤等工作中出现的腐败问题,而针对高校内部治理方式改革,特别是基层院系在工作中存在的廉洁纪律问题关注较少,对如何做好基层院系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缺乏系统性探究。
廉政风险通常是指公务人员凭借权力在工作或生活中出现谋求私利等腐败行为的可能性。高校廉政风险一般指高校各级各类人员在日常管理或教学活动等工作中发生腐败问题的可能性[2]。这类问题多是由制度机制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清晰、业务流程不规范等引起的,导致相关人员在工作中出现不合规用权、不廉洁自律等问题。
高校基层院系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前沿阵地,在开展工作中会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而廉政风险挑战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高校基层院系廉政风险防控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进行伟大斗争的根本保证,构建并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面对高校不同层面工作中的廉政风险隐患,如果未能预先防范和提前化解,不仅问题发生后的纠错成本过高,而且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高校基层院系加强廉政风险管理,实现监督和防范关口前移,增强反腐败斗争的预见性、可控性和实效性,是切实弥补工作漏洞和预防腐败问题发生的有力措施。
高校基层院系是落实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任务的“原动机”,全面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日常工作流程要求,严格工作过程监督检查,实现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真正在“阳光”下运行,是确保基层院系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营造风清气正校园政治生态的现实需要。
高校关键部门、关键岗位上拥有人、财、物管理权力的领导干部,往往是被“围猎”的重点对象。基层院系的党员干部虽然在权力空间上受到多重限制,但面对诱惑与腐蚀,没有人具备天然的免疫力,任何人的自我防线都不可能坚不可摧。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就是要对党员干部身上可能发生的腐败问题进行主动防御,从源头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真正关心爱护基层党员干部,使其在工作和生活中不犯错、少犯错,确保一心一意干事业,专心致志谋发展。
高校基层院系受工作范畴制约和在岗人员权力限制,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与学校层面有着明显区别,因此要立足于院系工作实际和人员实际,从风险要素梳理、风险等级划分、防控责任界定等方面做好分析。
确认风险要素是有效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的前提和基础,结合高校基层院系廉政风险的类别表现,可从5 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是思想道德风险,是指由于人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等发生偏移而导致的廉政风险。按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及日常工作要求,党员干部和教师在思想道德方面可能由于外界影响和自身约束力不够,而出现违反职业操守的现象和行为失控失范,导致产生不廉洁行为或其他利益受损的问题。高校基层院系思想道德风险要素主要包括人的“三观”改造、廉洁意识培养、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内容。
二是岗位职责风险,是指由于党员干部岗位职权过度集中、自由裁量幅度过大等,导致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问题的廉政风险加大。高校基层院系从党务和行政两方面进行分析,岗位职责风险要素主要包括:落实党委主体责任、贯彻民主集中制、履行“一岗双责”要求、党员教育管理、群团统战,以及学科专业建设、教学工作管理、科研工作管理、学生教育管理、平台建设维护、绩效考核评价等内容。
三是业务流程风险,主要与党员干部岗位职责形成对应关系,通常由于工作业务流程不清晰、不规范或任务落实不到位等,出现有失公平或不够廉洁的问题。高校基层院系日常工作中的业务流程风险要素主要包括:教材采购、教学任务安排、考试命题及阅卷、科研项目评审、科研经费管理、学生违纪处理、奖助学金评定、研究生推免、教师职称评定、干部选拔任用、各类评奖评优、大额资金使用、物资设备采购等内容。
四是制度机制风险,是指由于制度机制在制定、执行、完善等方面存在不健全、不规范或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从而在党员干部权力失控、行为失范等情况下所引发的廉政风险,包括制度建立不科学、不严谨,缺乏实效性、针对性、操作性,个别机制缺乏相互制约或支撑,不能形成具体管控措施或者工作有效闭环。同时,对建立的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效果也是廉政风险防范的重要方面。
五是外部环境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对外事务合作或工作联系中所面临的利益诱惑,并由此引发权力失控或行为失范问题,是廉政风险防控须高度关注的客观诱因。高校基层院系外部环境风险要素主要包括: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转让、物资设备采购等内容。
针对廉政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等级划分,可以更加清晰和准确地研判风险问题发生后将会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基于高校基层院系工作范畴和人员状况,按照党员干部掌握权力程度、自主裁量权大小、腐败发生概率及后果危害程度等,分别用“高、中、低”3 个等级划分廉政风险。其中,“高风险”是指发生几率高或者发生后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以至于触犯国家法律,构成违法犯罪风险,主要涉及院系层面的“三重一大”内容,例如,重大决策事项、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中风险”是指发生几率较高或者发生后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违反党纪政纪和相关法规,而且会受到相应党纪政纪处分的风险,主要涉及院系主体性工作范畴,例如,经费管理、物资采购、命题阅卷、项目评审、学术诚信,以及意识形态、师德师风、评职评优、学生管理、干部选拔、对外合作等内容;“低风险”是指发生几率较小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风险,主要涉及院系日常工作运行范畴,以及与人财物权相关联的内容,例如,日常管理、任务安排、责任落实、制度建立、绩效考核、院务公开等内容。
在高校基层院系日常工作中,清晰界定各项工作的责任边界,明确主要领导干部和具体工作负责人的责任范畴,能够有效区分工作责任主体,确保工作在可控范围内有效开展。高校基层院系通常在工作中可采用分块管理、层级负责、责任到人的方法划定廉政风险防控责任,其中,“高风险”工作由院系党政“一把手”主抓并承担责任,“中风险”工作由分管领导直接负责(或由党政负责人直接主抓)并承担责任,“低风险”工作由分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承担责任。
在廉政风险防控责任划分过程中,既要重点突出对“高风险”和“中风险”工作的防控,确保高校基层院系在“三重一大”事务和主体性工作方面不出现违反廉洁纪律要求的相应问题,也要做好“低风险”工作的常态化检视,梳理岗位职责,完善制度建设,明确工作流程,确保各项业务工作在平稳有序中运行。
当前,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日益扩大,基层院系自身发展空间也在逐步拓宽,要打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必须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严格工作事务操作流程,强化纪律监督检查质效,全面筑牢廉政风险防控的防线。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要求,高校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应当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保证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高校基层院系推进廉政风险防控,要坚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是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深化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学院领导带头落实“一岗双责”要求,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执行好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明确专人主抓纪检监察工作,通过专题会议、工作研讨、风险排查等方式,提升领导干部的事业观、权力观、利益观。二是积极推进廉政生态建设,借助廉政谈话、警示教育、廉洁文化活动等方式和方法,加强对院系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纪律法规教育,加强对学科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项目负责人进行学术诚信教育,加强对普通教师进行立德树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教育,全方位提升干部和教师廉洁从教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高校基层院系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就要从优化权力配置、完善内控机制、强化运行监督等方面着手。一是明确岗位职责,自上而下梳理领导干部及各部门岗位责任,强化对党政“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日常监督[4],厘清权力和责任边界,压紧压实责任,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岗,系统查找、科学定位易生腐败风险点,制定风险防控清单,对风险隐患突出、问题影响严重的权力进行重点管控。二是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党务及行政工作各项规章制度,为权力设置有效防线,注重制度的执行效果,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三是做好运行监督,健全集体领导、分工合作、协调运行机制,贯彻执行好民主集中制,将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充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领导干部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确保“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师生反映强烈问题,坚持抓早抓小、抓出成效。
推行院务公开既是高校基层院系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将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密切结合,有效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高校基层院系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中,必须坚持按规章办事、按程序办事原则,实现工作流程规范透明[5]。一是坚持按流程办事要求,规范工作操作步骤,例如,在考试命题及阅卷过程中,将命题方式、考试安排、阅卷形式、成绩提交等关键环节进行流程化设计,按照流程推进工作落实,规避教师和学生间的利益输送。二是构建群众监督体系,整合院系内部资源,畅通师生监督渠道,通过设置公示栏、意见箱等,把工作推进情况置于严密的群众监督之下,让师生充分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三是落实好联系师生制度,通过设立领导接待日、确定班子成员联系点、定期召开座谈会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发挥好教师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对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诉求,必须及时有效解决,确保民主政治建设落到实处。
干部是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和宝贵资源,也是高校基层院系建设发展的“关键少数”。在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下,高校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一是加强干部思想建设,通过理论武装不断强化干部政治信仰,切实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组织纪律意识,及时纠正个别干部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倾向。二是加强干部能力建设,结合新时代“好干部”培养标准,不断增强干部风险防控能力建设,并使其将能力运用到日常工作管理层面,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员储备和组织保障。三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倡导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办实事、解难题,密切关注和杜绝“四风”问题,尤其对于年轻干部更要从严教育、管理和监督,要始终把规矩意识和纪律要求挺在前面,对干部常念清正廉洁的“紧箍咒”,确保每名干部都能在干事创业的征途中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的征程上,全党上下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高校基层院系全面、系统、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是深化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有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举措,是新时代续写教育“奋进之笔”的关键保障,需要高校各级党组织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强化各方面的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进而实现教育平稳、有序、高质量发展,为切实培育好时代新人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