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利敏 钱亚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宜兴 214206)
当前,职校生的专业认同感普遍较低,在国家鼓励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重视职校生的专业认同感建设,并把其融入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之中。
中职陶瓷类学生专业认同,指学生对其所学的专业在其心目中的一种确认,在学生了解自己专业的基础上,从内心接受并认同所学专业,认定所学专业的意义和价值,积极投入其中并且能在身心上获得乐趣和满足感,进而把所学专业作为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具体来说包括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从主观感受去了解对专业的认同程度,进而自愿做出的一系列与专业知识、技能和发展有关系的行为,即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专业行为。
校本研究发现,近七成的学生之所以就读陶瓷专业是因为家长、老师或他人推荐才报读的,出于自身兴趣和未来就业选择的不到20%,剩下的同学是其他专业招满了不得已地选择了陶瓷专业,由此可见我校大部分陶瓷专业学生对于所学专业并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
为了解学生的专业认知情况,对在校的中专三个班级的学生开展调研。问卷分析(见图1)发现,学生认同学校在陶瓷专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配备方面的设置,其中“师资队伍配备”得分最高,“专业教学设施”得分次之,而学生对“专业就业前景”和“职业收入水平”评分都不高,平均得分只有5.21和 5.47,可见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就业情况认同度低。进一步访谈分析发现,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未来缺乏远见,格局有限,所以对收入水平存在误区或者定位不恰当,导致期望过高,从而降低了专业认同度。
图1 专业认知情况
为了深入剖析出更多可能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参与本次调研的学生对专业课程的了解程度(见图2),比较了解的同学占14%,其中60%以上为三年级学生,一般了解的同学占47%,28%的同学表示不太了解,11%的同学表示相当不了解。我校陶瓷类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程的了解不够、认同度不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也是基于了解专业课程的前提下进行判断的。
图2 学生对专业课程的了解情况
在专业情感维度,由于大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由于成绩受限没能升入普通高中,又加之年龄较小,缺乏社会阅历,大部分都是在家长或者亲戚朋友建议下选择陶瓷专业进行学习的,所以在家长和朋友的赞同程度相对较高。但通过教师日常作业反馈和考试情况分析发现,由于陶瓷学科本身属于理工科范畴,比文科需要更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更扎实的理论基础,这对于本身因为成绩受限没能升入普通高中而只能选择职校的基础较差的中职生来说确实比较具有挑战性。此外,学生当初选择陶瓷专业可能出于父母要求、其他专业报满了等外在原因而非自愿选择,又或许由于性格等其他问题而对学习陶瓷专业产生心理抵触等。
综合以上数据,结合学生、教师访谈,从专业认识、专业情感角度分析发现我校陶瓷类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普遍较低,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包括个人、学校、社会和其他四个方面原因。
(1)个人层面
中职学生受年龄局限,对未来发展的预判和对职业发展规划的能力都比较弱,在报考专业时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但同时他们的年龄又决定他们还是处于兴趣为天性,未能富有更多的社会使命感和家庭使命感的状态。因此,如果在外界影响下选择与其自身兴趣不相符的专业,就会大大影响其认同的程度。加之,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素质会影响个人与专业的契合度,从而影响个人对专业的认同度。中职生经历过中考失败的打击,所以比同龄人具有强烈的自尊心,而且更渴望得到认同,但日常专业学习中又很难体验到成就感。
(2)学校层面
学校能否设置合理的课程直接影响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理论与技能兼备,能与企业无缝衔接,被社会所接受的人才。学校学习氛围的好坏也会影响学生的质量和态度,中职生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差,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在好的学习氛围熏陶下,学生可能更加努力学习,但如果整个学校学习氛围不好,那学生就可能出现普遍不学的现象,继而间接影响学生对整个专业的认识,从而降低专业认同感。在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和认同过程中,教师起到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学生只有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对职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从而逐渐形成个体的职业认同感。
(3)社会层面
社会层面,学生专业认同感的高低主要受社会评价的影响。社会评价主要包括家人、朋友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对陶瓷类专业对口的相关职业的评论以及看法,属于外部影响因素,在专业认同中发挥着隐性作用。中职生的认知能力不强,外界评论会在较大程度上干扰他们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其他层面
除了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的影响因素还有其他层面,例如他人的支持、经济收入还有学生的顶岗实习经历等。实习企业的一些过分严厉的制度或者拖延发工资、对中职实习生的能力表现出不够信任的态度、对实习生的工作安排不够合理等行为,会对尚未真正进入到工作岗位上的陶瓷类专业学生造成一定的判断阻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的专业认同感。
针对以上学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以学校层面为主,其他层面为辅,主要从教育管理角度提出提高职校陶瓷类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相关策略。
兴趣导向,理性选择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陶瓷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求学生胆大心细、勇于尝试,学生在报考前应该充分分析自身的兴趣、能力、特质和品质,还应通过各种线下线上的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意向学校陶瓷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主要课程等信息,充分了解未来的就业方向、就业前景等。
以就业为导向,规划专业发展。陶瓷行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满足着人们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陶瓷行业在向绿色、环保方面的重要性突显。作为未来的从业者,学生应该充分了解行业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行业未来的发展,多渠道了解行业动态,开拓行业思维,对行业进行充分了解后规划未来的专业发展。
强化专业建设,突显课程特色。结合陶瓷专业知识,设计仿真、任务模块实训和实践等形式的特色课程,创新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理论之前先进行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交替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认同度。
保障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多样化。陶瓷专业学习需要用到大量的仪器、试剂,由于某些原料的特殊性质,实验室的管道设计、通风设计等基础设施需要考虑腐蚀性和废液处理等诸多问题。陶瓷类课程涉及较多原理方面和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如果能借助仿真软件、3D、AR 和VR 等最新信息化技术,甚至引入仿真设备,建立仿真场景,那对陶瓷专业的教学无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产教融合基地为学生提供多个专业学习的平台和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
其他层面,如家庭方面,父母亲友们都应该改变以往对陶瓷专业存在的偏见,尊重并支持学生的专业选择意愿,辅助其全面认识所选专业存在的利弊以及发展前景。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家长要从正面去引导学生坚持学习。企业方面应将“重学历”的观念改变成“重能力”,给每个学生锻炼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在陶瓷人才极其紧缺的情况下,每一位读陶瓷出身的技能人才都应该被重视和珍惜。企业应该完善陶瓷从业人员的晋升机制,并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满足他们对被尊重和平等地位的需要,并给予他们与其劳动相匹配的薪酬,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地认同自己的专业,并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结合中职陶瓷类学生,为了提高陶瓷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必须在家庭方面、个人、学校、社会、专业知识、情感认同和职业适应方面积极引导学生。一方面,学校应优化陶瓷专业教学,实现理论基础课与实践课的衔接。另一方面,学校应注重陶瓷类专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有效完善课程的整体结构,提高课程的整体效果。同时,为实现陶瓷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多样化,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模拟相关陶瓷工作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了解陶瓷工作实践,提高其对陶瓷生产的理解,从而增强专业认同感,提高陶瓷人才培养的质量,加速陶瓷工业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