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航天精神的传播学探索与实践

2023-10-10 03:32章晴晴吕瑞恒刘素云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航天工业管理 2023年8期
关键词:研究所弘扬航天

章晴晴、吕瑞恒、刘素云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航天精神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也是中国航天企业文化之魂。中国航天精神是航天实践与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67年来,一代代航天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航天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培育形成了以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为代表的航天系列精神。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也在45 年的发展中凝练形成“发发创优、步步争先”的特色理念,其实质是对航天精神的深化和具体化,进一步丰富了航天精神的内涵和外延。

走进新时代,传承弘扬航天精神对筑航天梦、助强军梦、圆强国梦,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和有力的精神支撑。在“80 后”“90后”逐渐成为航天事业中坚力量的新态势下,航天精神的传承弘扬正面临代际结构变化、市场经济发展、互联网传播环境变革等新形势带来的挑战。本文针对航天青年传承弘扬航天精神的命题,调研了航天精神在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青年群体中的传播状况,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渠道开展探索实践和效果评估,对新时代航天精神的传承弘扬具有现实意义。

一、航天精神在研究所的传播状况

老一辈航天人大多出生、求学于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民国时期,亲身感受过国家受欺侮之痛,自觉产生了共同的心愿和共同的追求,即对报效祖国和科学强国梦想的追寻。走进新时代,航天人员队伍代际交替,人员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出了年轻化特点。“80 后”“90 后”已逐渐成为航天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们思想观念更鲜明、价值观更现实。上海社科院调研显示,“80 后”“90后”青年群体对爱国、敬业的重视度普遍偏低,这对传承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本质的航天精神是潜在的不利因素。

1.传播航天精神的既有方式

在多年实践发展中,研究所已形成多元化的航天精神传播手段:持续传播主流声音,展示企业发展成就、先进典型事迹、保障关爱举措;打造品牌文化阵地,形成对外展示窗口、对内教育平台;策划系列企业文化活动,彰显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2.青年群体对航天精神的认知

课题组2021 年以无记名问卷调研方法面向研究所青年开展航天精神主题调研,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式获得有效样本250 份,年龄跨度23 岁至35 岁。其中,男性占比85.6%,女性占比14.4%;“80 后”占比24.0%,“90 后” 占 比76.0%。分析结果如下。

(1)对航天精神认同度的总体特征

绝大多数青年认同传承弘扬航天精神的重要性,对其感兴趣并曾主动学习。新时代航天精神在青年中的传承弘扬基础仍然深厚。

普遍对航天精神心存兴趣。大多数青年对航天精神认知度较高,“没兴趣”和未发表想法的比例较低,且绝大多数青年主动学习过航天精神。具体情况见表1、表2。

表1 研究所青年群体对航天精神的了解程度

表2 研究所青年群体对航天精神的学习态度

认同传承弘扬航天精神的重要性。被问及对传承弘扬航天精神的重要性的看法时,多数青年表示“非常重要”,无人选择“不太重要”或“完全不重要”。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研究所青年群体对航天精神重要性的认同度

(2)航天精神传播的有效渠道

时代在发展,不同传播渠道体现出效果差异。互联网渠道吸引大众视野,单位内部举办的体验类活动更易获得青年青睐。

互联网新媒体渠道应当重视。目前青年职工了解航天精神的途径主要是“单位活动、身边的人和事”,“90 后”对互联网新媒体途径的接受比例较高。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研究所青年群体了解航天精神的途径

体验式的传播途径更易被接受。体验式传播途径最受欢迎,传统形式虽有一定受众基础,但形式创新亟待加强。有2 份来自“90 后”的问卷选择“其他”项,内容为“参与发射试验任务”“向身边人学习”,属于直接体验式传播途径。具体情况见表5。

表5 研究所青年群体对传播途径的接受度

(3)对航天精神传承弘扬的挑战研判

“80 后”“90 后”高比例认同三方面因素对新时代航天精神传承弘扬带来的挑战,符合新生代的成长环境特征及代际思想特征,且外部环境影响而非青年人自身特性对航天精神的挑战更大,应当更加重视外部文化氛围的引导。具体情况见表6。

表6 研究所青年群体对航天精神面临挑战的认同度

二、利用传播学原理开展传承弘扬航天精神的探索与实践

1.传播学视角下航天精神的传承弘扬

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拉斯维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中提出著名的5W 模式,即突出传播过程的五个基本要素,传播主体(Who)、传播内容(Say What)、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传播对象(To Whom)以及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并提出传播学研究的主要范畴,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航天精神的传承弘扬是传播思想文化理念的实践活动,同样具备一般传播过程的五个基本要素,其自身也是一种特殊的动态传播过程,可以且应当遵循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把关人”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指在传播中起到信息过滤和筛选作用的角色。高水平、高素质、高技能的宣传传播主体就是航天精神传播的“把关人”。2022 年以来,研究所通过培养塑造宣传员队伍来推动传播的“再中心化”。宣传员队伍由各部门宣传员组成,充分发挥其扎根一线的优势,实现新闻线索精准报送,弥补专职宣传岗位的业务盲点,将点对点的挖掘扩展为点到面的辐射引领,做到“把镜头对准一线、把版面留给一线、把掌声送给一线”。选树模范标杆85 人次,获人民日报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报道近百次。

对于研究所航天精神传播的既有方式,从控制主体上看,以企业文化宣传岗位为依托,实现了点对点、点到线的挖掘与宣传,但该方式受限于宣传岗位从业者对中心业务的熟悉程度。从内容上看,通过新闻宣传实现了榜样引导,通过阵地建设和品牌文化活动实现了较为聚焦的航天精神理念灌输。展览与主题活动的形式得到高度认可,应持续开展。而知识竞赛、评比评优等则应加强内容和形式创新。从媒介上看,“单位活动、身边的人和事”是了解或感受航天精神的重要途径。在移动应用、社交媒体、个人账号等新业态涌现的情况下,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重塑,新媒体渠道的传播力已超越传统媒体。从青年受众来看,研究所青年对航天精神心存兴趣并大都认同其重要性,这就为其航天精神传承弘扬奠定了前提和基础。从效果来看,近四成青年对航天精神了解不多,且普遍认为外部环境因素带来更大挑战,意味着加强航天精神的传播引领仍是当务之急。

通过以上分析,应当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上巩固现有文化活动成效,同时针对新兴传播媒介开展与时俱进的创新,综合塑造有利于航天精神传承与弘扬的环境土壤。

2.航天精神传承弘扬的探索与实践

(1)建设传播主体,培育传播航天精神的“把关人”队伍

“把关人”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指在传播中起到信息过滤和筛选作用的角色。高水平、高素质、高技能的宣传传播主体就是航天精神传播的“把关人”。2022 年以来,研究所通过培养塑造宣传员队伍来推动传播的“再中心化”。宣传员队伍由各部门宣传员组成,充分发挥其扎根一线的优势,实现新闻线索精准报送,弥补专职宣传岗位的业务盲点,将点对点的挖掘扩展为点到面的辐射引领,做到“把镜头对准一线、把版面留给一线、把掌声送给一线”。选树模范标杆85 人次,获人民日报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报道近百次。

(2)强化“议程设置”,夯实爱国奋斗的思想作风

“议程设置”理论就是媒介通过反复强调某些事件而使得该类事件成为公众关注的“议事日程”,即通过信息安排影响受众关注点。航天事业的精神动力体现在“热爱祖国、勇于登攀、科学求实”等为代表的理念与品质当中,传承弘扬航天精神,就是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传承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研究所利用主题活动这一广受欢迎的形式,结合“航天日”“质量日”等契机开展形势任务教育,通过“支部党建链”活动、道德讲堂等载体,持续设置议程,引导青年将家国文化理念与国之重器工程实践相结合,筑牢爱国本色、锤炼优良作风、激昂奋斗精神。

(3)贴近传播对象,发挥身边先进的榜样效能

研究表明,“80 后”“90 后”青年的自我取向较为明显,即注重自我价值和自我呈现。航天青年既可以是航天精神传播的受众,也可以是航天精神事迹的宣传对象。研究所通过对青年的鼓舞、挖掘,选树推优企业发展的代言人和航天精神的发言人,引导青年从“学习身边的榜样”变为“成为身边的榜样”,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航天特质、自身特点的文化品牌,树立向善向上、实干担当的舆论导向,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航天精神的传承弘扬。2022 年以来,选树以“最美奋斗者”为代表的榜样个体与团队,在新媒体渠道获阅读量累计破万。

(4)拓展传播渠道,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影响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航天青年也是互联网新媒体的参与者和使用者。研究所在巩固传统媒介的基础上,拓展新媒介传播途径,增强攻坚克难的信心和促成功谋发展的声量。2022 年以来,利用微信、抖音等传播渠道,打造“网、信、屏、阵”交互传播。《一起扛,一起抗,一定赢》短视频投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抖音号,各大媒体平台刊登《航展特别报道》受青年职工热议转发;经职工原创设计、参与征名并孵化出的企业IP 形象,表情包应用场景丰富,广受青年群体喜爱。

3.实践效果分析

课题组2022 年以无记名问卷调研方法对研究所青年进行探索实践效果主题调研,获有效样本195 份,年龄跨度22 岁至35 岁。其中,男性占比90.26%,女性占比9.74%;“80 后”占比21.1%,“90 后”占比78.9%。分析结果如下。

(1)身边典型的大量选树助力航天精神深入传播

针对选取的2022 年以来部分先进个人或团队事迹,近半数以上的了解比例体现了精准宣传的效果。大部分员工能从中感受到精神元素,反应出强化选树对航天精神传播的有效推动。具体情况见表7、表8。

表7 对优秀人物或团队事迹的了解情况

表8 航天精神宣传报道的传播效果

(2)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推动航天精神落实落地

聚焦主业、依托重大节点开展的主题活动得到青年群体广泛关注。主题聚焦的特色活动对航天精神的落实落地起到的良好效果。具体情况见表9、表10。

表9 对特色活动的了解程度

表10 航天精神特色活动的传播效果

(3)新媒体渠道的拓展对航天精神传播起到积极作用

多数青年已关注各类航天相关新媒体宣传平台,仅有1.0%的比例没有关注航天相关新媒体平台。高比例的新媒体关注率和新媒体平台信息的阅读率及稳定的分享率对航天精神事迹传播起到积极作用。具体情况见表11、表12。

表11 对新媒体平台的关注情况

表12 优秀个人或团队事迹阅读分享的参与情况

三、总结与展望

航天精神是一代代航天人在拼搏奋进中凝结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航天辉煌成就的主观反映,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面向新时代,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始终坚守以爱党爱国为核心的航天精神,坚持技术传承与精神传承并重,将航天精神融入航天事业伟大实践。本文借助传播学理论与方法,从“建设传播主体、强化传播内容、贴近传播对象、拓展传播渠道”四个方面开展探索与实践,并通过问卷调研评估得到积极的实践效果。

调研结果还显示,研究所青年当前接纳度最高的航天精神内涵包括“热爱祖国”“严慎细实”“自主创新”等关键词,在后续实践当中,可以此为突破口解读并深度聚焦传播内容,进一步助力青年群体实现新时代航天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为航天强国建设凝聚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研究所弘扬航天
弘扬爱国精神
睡眠研究所·Arch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逐梦航天日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