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心怡,平 安
(扬州大学商学院,江苏 扬州 225100)
2019年11月1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明确提出要“建立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政策、统计、绩效评价体系”。作为连接不同国家市场的重要渠道,我国贸易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在坚持新发展理念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我国应当如何进一步促进贸易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哪些维度衡量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亟待思考与研究。构建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基于我国贸易发展目标,贴近我国实际国情与发展阶段,因此本文结合新发展理念和新指导意见要求,聚焦短板弱项,重视创新驱动,从规模、结构、效益、竞争力等多维度展开,期望通过建立科学、系统的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反映我国现阶段及今后贸易高质量发展情况,有利于明确新时代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充分释放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潜力,丰富和补充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研究的理论体系和相关成果。
众学者们对贸易高质量发展都有独到的见解:陈万灵、卢万青(2021)认为,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必须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基础,将发展重点放在进口量与内需的关系上,创新引导竞争上,外贸结构优化与生态环境平衡上,便利化贸易与法治化、国际化的环境上,以及在国际贸易规则上的参与度等;[1]马林静(2020)提出贸易发展结构的优化,是我国贸易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驱动力,发展格局的平衡是帮助我国在国际环境中减少制约,抵抗贸易摩擦的重要保障,发展动力的持续、要素生产率和配置效率的提高可以帮助我国降低外部性带来的不利损失,最后形成更加开放的贸易模式,有利于我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前进;[2]付文宇、赵景峰、李彦(2021)认为,贸易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在一流的发展环境基础上,借助有利的外部条件,提升我国贸易在规模、结构和竞争力上的发展水平,促进合作关系、提高合作效益,将我国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强国。[3]
基于对贸易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理解,贸易规模、开放水平、绿色可持续和创新驱动等多个方面,以及国际市场分工与合作中存在的结构问题,竞争与互助中隐含的竞争力问题,引发了广大学者对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与研究。曲维玺等(2020)提出外贸高质量发展应当重视质量和效益,同时保障新型生产要素等创新力量的驱动作用,以此构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了外贸基础、优化度、竞争力地位、综合服务和国际经贸规则地位五大指标;[4]汤婧等(2020)认为服务贸易水平已逐渐成为贸易发展总体水平的标杆,因此综合考虑开放与安全、结构协调、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国际竞争力五个维度,构建服务贸易评价指标体系以衡量新时代贸易高质量发展成果;[5]曹俊文等(2021)基于贸易高质量发展内涵,提出六个维度的评价思路,其中除新发展理念所包含的五个概念之外,特别提出有效发展维度层,以加工贸易增值率、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和贸易对经济增长拉动度三个二级指标对此进行度量,并结合实证研究得出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仍有较大上升空间。[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我国经济需符合新发展理念,将创新思维多方位植入贸易的各个环节,促进我国贸易的升级变革,带动经济增长,增强贸易实力。那么下一步该如何建立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有哪些方面的创新呢?首先,对此应从规模、结构、效益、竞争力等方面入手,设立相关具体指标,并能够体现我国贸易与其他产业的协调性发展。其次,需包含建立贸易高质量指标体系应当吸收的新内容,最后强调数字化、信息化、服务化等体系建设。此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增速也应当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参与贸易的主体也应当多样化,巩固货物贸易领先地位,推动服务贸易的稳步增长。据此本文将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为贸易开放水平、结构协调水平、贸易可持续水平、国际竞争力水平和创新驱动水平五个一级指标。
图1 贸易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展示图
1.贸易开放水平
随着贸易大国身份的确立,我国对新时代外贸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外部环境的主导和架构能力也随之提升。贸易开放水平主要考察我国贸易对外开放的活跃程度,反映高质量发展贸易的自由化水平,同时,开放可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我国贸易的综合实力。该维度主要依据高质量发展基本内涵中开放为必由之路和新形势下关注我国外贸质量变革选取,包括进出口规模和投资水平两个部分。进出口规模是“量”的表现形式,量变是贸易高质量发展出现提升的基础,通过进出口份额的比重来表示。投资水平用于测量外资流入的发展程度和对外投资的发展程度,采用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对外直接投资水平两个三级指标衡量,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构建更加广泛、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结构协调水平
在“大进大出”的稳定状态下,进出口贸易的品质需要导向性塑造,从贸易中主导的产业结构来说,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加强服务贸易、信息技术贸易、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比重,释放我国产业间及产业内部蕴含的能量。结构协调水平可以从多方面体现,产业间和产业内的分工与合作是否合理,市场间与市场内的运作是否高效,商品与生产要素等资源在配置过程中能否适度共享,提高效率。贸易结构的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前提,协调用于衡量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结构平衡度,由六个部分呈现,一方面要反映不同贸易方式之间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需要表明均衡的外贸结构体现在商品结构更具竞争力、市场间贸易的发展均衡、进出口更加平衡、国内区域布局更加合理,突出贸易与其他领域业务的融合和协调发展,形成科学的发展格局。
3.贸易可持续水平
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们需要关注到的问题,贸易的有序推进需要秩序的维护,在促进贸易增长,保持优进优出的同时,需要考虑到对我国产业结构及生产环境的影响,贸易可持续水平维度主要依据高质量发展的稳增长性是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选择,本文通过盈利水平、效率提升和资源消耗三个指标来衡量,其中盈利水平选取进出口额增长率、GDP 贡献率两个指标,以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表示效率水平,资源消耗水平选取单位能源消耗量来衡量,以上都是可持续性的表现形式,利于推动贸易水平的科学、有序、全面发展,确保人们在贸易高质量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4.国际竞争力水平
强大的竞争力是贸易高质量发展路径生成的核心依托。国际竞争力体现了一国贸易的发达程度和国际比较优势。该维度主要依据新形势下引领我国贸易实力进一步增强,坚持竞争力问题导向选取。我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也较为丰富,因此劳动和资源导向型产品往往有着较高的竞争力,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新兴产品的出现与升级具有更强的代表性作用,一国竞争力的比较也愈发突出此类型产品的比重。在构建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在以往常用的三大竞争力指数中,优选高新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指数作为测度标准,以体现我国国际竞争力,追求出口更多占据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产品,促进外贸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
5.创新驱动水平
我国贸易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走创新型的道路。提高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独特地位,注重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发展,解决“卡脖子”难题造成的困境,把握进口环节产品,择优减量,这些都是保证我国商品出口稳中有进的重要举措,进而能够提高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发展。创新发展往往涵盖了多个主体,例如国家、企业、个体等,因此本研究从创新的投入、产出和创新活力3 个方面评价创新驱动水平,采用6 个三级指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创新经济效益、发明专利数、创新主体活力、服务贸易增长率。
表1 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
在选取原始数据的过程中,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往往将查找方向定在各大官方统计年鉴及地方志数据库中,且根据指标导向型不同,选择分类较为细致的统计年鉴,例如城市、农村、工业、企业数据库等,得到的结果将会更为精确。其中“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可根据UNCTAD 数据计算得出,“市场集中度指数”来源于OECD 数据库,反映贸易盈利水平的两个分项指标和反映贸易竞争力的TC 指数可根据海关数据计算所得,结合《中国统计年鉴》其余指标也易于整理收集。对于不同类型的缺失数据,应采取不一样的弥补办法,对于有规律可循、变化大方向未出现特殊偏离的数据,如有遗漏缺失部分,可根据前后关系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利用等差等比等计算方法,做出合理的推导与补充;无规律、无趋势的数值缺失,则可以通过计算已有数据整体的平均值进行填补,该种方法最好用于数据缺失值较少,且数值方差较小,中位数较具有代表性的数据集。不同指标的属性有差别,对贸易高质量发展,有些指标的测度方向是正向促进,也有部分指标在于测度是否造成逆向作用,因此可采用Min-Max 标准化法。
1.层次分析法(AHP)。该方法是将指标逐级划分,并将同等层次指标进行相互对比,根据其重要程度依次计分,每一级的指标得分也需依据上一级的得分来评判,最后根据打分结果建立以重要性为测度标准的矩阵,并进行特征向量的计算来确定权重,将权重与数值相乘加总得到综合结果,是一种较为主观的赋权方法。
2.熵权法。熵权法可以降低主观因素对赋权产生的干扰,虽然与层次分析法一致,最后一步都是将指标权重与数值相乘加总来计算综合结果,但其权重是依据各个指标的离散程度确定指标权重。参照朱喜安、魏国栋(2015)的熵值法[8]基本操作如下:
第一,为使得结果便于比较,通过上文所介绍得Min-Max 标准化法进行归一处理。
第二,计算观测对象i 的j 指标标准化后的所占比重。
第三,计算第j 个评价指标的熵值。
第四,计算j 指标的差异系数。由公式(3)和(4)可知,观测对象i 的j 指标的比重越小,差异越小,该评价指标的熵值就会越大。而若Xij都相等,熵值达到最大值1,这个时候观测对象之间的比较与指标j 无关,反之Xij的差异越大,指标Xj的作用就越大。因此,随着差异系数Gj的增大,我们对指标j 的关注度也应当提高,由此可将差异系数表示为:
第五,确定权重系数。
第六,计算每个主体的综合得分,得到n 个被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并进行排序。具体而言,一个评价指标差异程度大,则其权重高;相反,一个评价指标差异程度小,则其权重低。
3.结合法。将主客观方法相结合,首先使用熵权法计算部分确定数值的权重,将其带入层次分析法的判断矩阵进行比较,再进一步计算总权重;或使用熵权法对数据可得性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再另外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缺失补充部分权重,最后进行加总求解。
综上,无论是主观、客观或是综合计算,选取适当的方法确定权重,并进行数值的相乘加总,最后总会得到一个较为综合的数据,在不同层级的指标计算,也应当遵循三级指标的累计和乘以二级系数,二级指标的累计和乘以一级系数的累计相加法,据此以明确各指标的影响程度。
作为指标体系要能够起到科学评价的作用,最必不可少的前提是各项指标的获取应当做到准确与可靠,因此在实际运用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也应当建立健全严格完善的监督与管理机制。除却要顺应新发展理念的五大要求和指导意见的三大创新,运用指标体系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实事求是。从底层数据的收集,到层层递交,汇总统计,期间的每一步都需经有关部门的核实与确认,不可擅自更改或取估值、近似值等来模糊真实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才能够有益于相关部门“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采取针对性措施。
第二,规范有序。现在由于科技的发展,很多时候的统计工作相关部门会借助云端平台或利用电算化来进行,在运用网络平台简化工作量的同时,在交接、合作、统计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规范,每层级都应做到有序合法,一方面在发现问题之后便于快速省力地回访,以尽可能地速度捕捉问题所在并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在规范的体系内运作,能够切实提高贸易高质量指标体系的实施效率,避免可能存在的隐患。
第三,依法严谨。在评价过程中应做到依法公正,及时地以真实为第一尺度,客观且直观地将数据与问题呈现在公众面前,立足全局,注重细节,严谨对待每一项结果的汇报,一次全面完整的指标体系的运用,将会起到良好的参考作用,在此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也能够为之后其他相关指标体系的运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