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锋 赵子一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36
历史建筑街区是承载历史文化、吸收现代文化、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场所[1],但在开发利用时存在文化元素与商业元素“气血失衡”的问题,导致历史建筑街区缺乏历史文化内涵与文脉传承。因此在城市发展中应秉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科学理念。
历史建筑街区中的有形文化主要来源于街区内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景观等实体物质。从文化维度来讲,街区景观与建筑作为历史建筑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形文化的主要代表[2]。
在历史建筑街区中,历史景观包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中人文景观包括古巷、牌坊、基础设施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作用,占主导地位的是人文景观[3]。独具特色的历史景观可以刺激人们的感官体验,成为吸引游客前往历史建筑街区的抓手之一,提升了历史建筑街区娱乐、休闲、旅游的活力。
在东北奉系军阀繁荣时期,沈阳经济、文化、社会快速发展,沈阳张氏帅府历史建筑群在文化融合的背景下诞生,体现了当时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流。在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背景下,历史街区现代化进程与历史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因此,历史建筑保护与历史街区发展的科学融合,才是唤醒历史建筑街区活力的有效途径。
历史建筑街区中的无形文化是有形的内在灵魂,有形文化的价值通过无形文化的传承来体现,对于无形文化的合理保护传承能够有效地促进历史建筑街区的发展。
新乐文化属于沈阳具有代表性的地域传统文化。新乐文化遗址一共分为上中下三层,其特点表现为上层出土文物多是石器与陶器;中层较薄,所以没有完整的出土陶器;下层中则发现了大量的房址[4]。在今后的历史建筑街区无形文化保护中,应进一步发掘新乐文化在辽河流域的重要作用,提升本地市民对沈阳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沈阳故宫(盛京皇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沈阳前清文化的主要代表,也是沈阳历史文化旅游的核心。沈阳故宫始建于清朝初期,曾经历过康熙和乾隆两个时期的修整与增建,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宫殿建筑。沈阳故宫西边的嘉荫堂、仰熙斋、文溯阁,是清代皇帝东巡盛京时用来看戏、读书、收藏《四库全书》的重要场所。
沈阳中街商业步行街的兴盛与繁荣代表了其所在历史建筑街区商业的发展,其两侧的历史建筑为现代建筑与清代和民国多个时期建筑相结合的形式。如今的中街步行街增添许多现代化元素,例如,街区东起点中街牌坊旁的3D巨幕十分引人注目,科技的加持使历史建筑街区焕发出新活力,提升了历史建筑街区的空间环境、吸引力。
民国历史文化是沈阳文化的内在支撑,满洲奉天公所旧址、杨宇霆公馆旧址和奉海铁路局等历史建筑体现了中西建筑风格的水乳交融,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有关部门可以将沈阳民国历史文化作为核心,对历史建筑街区的建筑风貌进行创造性恢复,在保护和传承民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沈阳文化旅游产业链。
沈阳是一座英雄城市,抗战文化是沈阳红色文化的核心部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等历史建筑旧址,构成了沈阳人民抗击法西斯战争的光辉篇章。红色文化承载着沈阳城独特的精神价值观与思维模式,既体现了城市的红色基因,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勇气和智慧。
沈阳铁西工业区承载了沈阳工业文化的传承,是沈阳工业文化重新焕发生机的基石。工业文化弘扬了沈阳人拼搏向上的时代精神,丰富了沈阳工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铁西区曾有“东方鲁尔”的称号,因此得到了更高的关注度,工业文创产业蓬勃发展。已经开发的工业文化创意园区均位于铁西区(如图1所示)。
图1 沈阳铁西区工业遗产分布图
通过有形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促进历史建筑街区的文化传承,体现沈阳历史建筑的使用价值与文化价值。对于历史建筑,应保持原有历史风貌,对空间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与置换,以此激发历史建筑街区的旅游产业活力。历史建筑街区作为有形文化资源,是沈阳城市精神的载体,凝聚着人类建筑的智慧结晶,也是城市特色与风貌的有力体现。
历史建筑街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地方人文风貌和重要文化遗产的集中反映。通过系统地梳理与修复沈阳历史建筑街区中的历史民俗、艺术成就和传统技艺,将城市现代文化与传统历史文化有机结合,扩大历史建筑街区的辐射力,为沈阳历史建筑街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提供文化支撑。
4.1.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为历史建筑的修复提供真实、全面的数据资料,满足国内历史建筑数据采集和保存需要。三维激光扫描仪可以迅速地获得历史建筑的形状特征,将实物信息迅速转换成电子信息。沈阳盛京皇城历史建筑街区历史悠久、修复与保存的工作难度较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非接触性数据采集优势较为适合该街区的保护工作。
4.1.2 BIM技术。以BIM技术为基础,打造历史建筑的信息模型,包含历史建筑全部信息,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日常维护等各项措施实时记录。BIM技术与BIM+3D扫描、BIM+虚拟现实、BIM+云计算等技术的结合,能够实现数据共享,便于协同工作。沈阳铁西工人村属居住型历史建筑街区,应采取动态保护措施,通过BIM技术可以有效监控铁西工人村历史建筑街区的实时信息。
4.1.3 倾斜摄影技术。倾斜摄影技术包括了近距离照相技术和航空照相技术。其中航空照相技术用于地面照相,可以获得目标图像和目标点的坐标,这将在历史建筑街区保护与修复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图2所示,沈阳八卦街历史建筑街区的空间肌理具有特定的图形艺术形式,利用航空倾斜摄影技术可以快速地对街区进行测量,获得三维建筑模型,提高数据采集效率。
图2 沈阳八卦街历史建筑街区
4.1.4 GIS技术。GIS技术可以实时地进行空间和属性数据的分析,使历史建筑街区在更新规划过程中采用量化的数据进行分析。沈阳中山路历史建筑街区分散着多栋不同的历史建筑,形式较为复杂。通过GIS技术可以建立完整的中山路历史建筑街区数据库,使街区中历史建筑的各类信息更具直观性,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提供技术便利。
4.2.1 网络平台传播。通过官媒与官网等渠道扩大传播范围、增强市民认可度,进行历史文化的形象推广、相关信息发布、文创衍生品销售等。相关职能部门可以选择社交媒体,例如微博、公众号、抖音等各大网络社交平台,开展话题讨论、科普文章、互动视频等活动,拓宽历史建筑街区无形文化的传播渠道,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
4.2.2 数字内容产品。挖掘传统民俗、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工艺文化的价值内涵,并使其与文学、影视、游戏等数字内容产业融合。年轻一代群体对新兴文化和数码科技的接受度很高,同时他们既是文化的接受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5]。通过举办比赛与各种校园活动等方式,吸引高校、职业学校师生发掘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内涵,既能促进非遗技术的创新,又能促进青年群体对其产生更高的认同感。
4.2.3 保障机制建设。首先,应完善政策制度及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可制定优惠政策,给予文化传承适当的政策倾斜;结合有关法律法规,为历史建筑街区文化传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其次,应建立从业人员培训制度。优秀的历史建筑街区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维护和运行需要专业人员的贡献,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推动一套完整的传承体系的形成。
4.2.4 文化时代传承。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每代人所面临的社会都不一样,相应的人生经历也千差万别,要让年轻人理解和认同历史建筑街区蕴藏的文化,让优秀的历史文化在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都能够体现其魅力,则需要不断赋予历史建筑街区新的文化内涵,使其符合社会热点与大众审美,完善其传承和发展方式,让人民群众认同并产生共鸣感。
近年来,随着国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历史建筑街区,对其保护与利用随之不断更新,管理方法也日趋规范化。历史建筑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展示区域,它保留了城市记忆,延续了城市传统文脉。综上所述,在沈阳历史建筑街区保护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核心,坚持科技赋能和与时俱进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