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探索

2023-10-10 06:15:02詹祥粉
体育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思政大学体育

詹祥粉

大学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探索

詹祥粉

(南京审计大学体育与艺术教学部,江苏 南京 211815)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单一的体育教育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大学生仅仅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很难获得良好的发展。积极推进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文章对大学体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从具体的体育项目出发,探讨大学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应用,为今后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挖掘;应用

1 思政元素与大学体育课程融合的原则

体育教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能够在思想教育当中充当载体的作用。在“三全育人”理念的引领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将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升大学体育教育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体育教育活动中时,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思政教育元素应该与体育活动高度统一。诸如体育运动精神、体育文化理念等等都属于思想政治内容,教师要利用适当的方法将这些内容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去,确保思政元素与体育教育的和谐统一,确保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水平能够同步发展。

第二,适当拓宽思政教育的范围,思政教育和体育教育的相互融合,为大学体育教育课堂打开了新的空间,因此教师不能局限于教室和操场,而是应该拓展思维,采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创设一个更加广阔的体育学习平台,使得学生的体育素质和思想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2 思政教育元素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价值与作用

2.1 有助于实施“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新课改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对于大学体育教育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大学教育工作者需要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教育局的政策方针,积极拓宽教育思维,在大学体育课程中融入新的元素,强化大学体育教育的成果。我国教育部门制定了“三全育人”的教育方针,要求各级教育机构要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大学体育教育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将思想教育元素融入到大学体育课程当中,是响应国家政府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实施“三全育人”的具体体现。大学体育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大学体育课程的方方面面,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体育锻炼、体育指导、体育训练等各个环节,从而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2.2 提高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单一落后的体育教学模式终究会被淘汰。基于思政教育理念的大学体育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将思政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融合途径,重新规划大学体育教学活动,在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教师要不断挖掘、不断探索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思政教育突破口,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广泛收集大学生的意见和反馈,创新设计出更有价值、更有效用的思政体育教育计划。基于思政教育的体育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参与到体育学习活动当中。总之,推动思政教育和体育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够有效提高大学体育教学水平。

2.3 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过去的体育教育课程只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忽视了大学生的思想培养,导致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锻炼身体的技巧,但是思想素质一直处于低下水平,难以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将思政元素与体育教育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体育锻炼技巧的同时,能够受到优秀思想的熏陶,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使得体育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基于思政教育的体育活动,不仅使体育活动将变得更加丰富,思政元素也会变得更加具体,老师在讲解体育活动内容时穿插一些思政元素,能够有效降低思政内容的认知难度,强化学生的记忆,提升大学生的政治修养。例如当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出现思想跑神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下中国女排“不抛弃、不放弃”的奋斗精神,讲述中国女足“敢于拼搏、永争第一”的优秀品质,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斗志,引导大学生向优秀的体育运动员学习,从而培养大学生不怕辛苦、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

3 大学体育教育课堂中思政元素的挖掘策略分析

3.1 重视运动项目中的思政教育价值

大学教师要认识到运动项目中的思政教育价值,并将其中重要的教育价值进行挖掘和塑造,使其融入到体育教学课堂中,以发挥其教育价值与作用。首先,高等教育机构应该组织和引导教师积极学习并深入对各种运动项目的认识和理解,探究每一项运动项目背后的思政教育价值,例如射击、射箭项目作为一项静力性项目,要求射手具备耐心、稳定性、协调性和持久性;排球项目尤其是国女排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表现出团结协作、永不言弃、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武术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实现“立德树人”,切实提升德性教育。然后,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应该在恰当的环节融入一些思政教育元素,让学生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接受一些思政教育的内容。例如在在讲解篮球运动时,教师除了讲解篮球运动技巧时,还要跟学生讲解:篮球是一个团体运动,靠一个人的技术和力量是无法取胜的,需要全体队员协调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战果。最后,大学体育的实践性非常强,不同体育项目中的思政元素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思政元素在体育教学当中的差异性,进而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课程。

3.2 建立健全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考核体系

大学教师需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结合时代需求,创新设计出一套先进合理的体育课程思政课程考核机制。首先,大学在期中、期末考核学生的体育素质时,还需要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适当提高思政考核成绩的比重,如果学生的思政考核成绩较差,则可以判定大学生的体育成绩不合格,从而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力度。然后,学校可以成立一个考核评价小组,每隔一段时间对大学生对各个院系的体育课堂思政教育课程展开评价考核,全面了解教师在体育课堂上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教师,学校方面应该给优秀教师一些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针对那些考核成绩较差的教师,学校应该给予针对性的培训与指导,确保所有教师都能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体育教学课堂当中。第三,大学教育组可以细化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评价考核规则,采用交流访谈、定期抽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政学习情况,全面了解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障碍和问题,并对体育课堂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做出适当地优化调整。

3.3 加强对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监督管理

良好的监督管理制度是保证体育教学、思政教育相融合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大学应该加强对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监督管理工作,具体作法如下所示:首先,学校要成立一个思政教育监督小组,由教育组主任牵头,对大学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情况展开全方位监督,严格要求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讲解一些思想政治知识,推动思政教育和体育教育的有效融合。然后,思政教育监督小组要随机到各个院系的体育课堂上听课检查,查看教师是否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则对教师做出停课反省的惩罚,在全校营造出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最后,在年度评选优秀体育教师时,学校可以将思政教育成果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尽可能选择那些体育素质达标、思政教学成果优异的教师,并作为全校的榜样加以宣传,从而有效促进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良性发展。

3.4 重视体育教师在思政建设中的作用

教师作为课程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在进行体育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挖掘教师自身的品德价值,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此外,教师要加强与其它教师的交流与沟通,深入探讨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合方法、融合突进,从而获得更多的心得体会。首先,学校应该为体育教师和思政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每周二开展一次体育教学、思政教育交流大会,引导体育教师和思政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学习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帮助体育教师掌握更好的思政教学方法。然后,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专家学者来学校开展以“体育教育思政教学融合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并要求全校所有教师都参与其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最前沿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强化思政教育的成果,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最后,学校可以专门举办一个“体育教育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教学技能大赛,从中选出思政教育体育教育融合效果最好的优秀教师,优秀教师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体育教学思政教育融合方法,帮助全体体育教师掌握良好的体育教学思政教育融合方法,全面提升学校的体育教学水平。

4 大学体育教育课堂中思政元素挖掘的实践化分析

4.1 篮球运动课程思政教育的挖掘

篮球作为一种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价值,其自身独有的对抗性、集体性、益智性对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及思想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作用。

表1 篮球项目教学思政元素融入表

如表1所示,挖掘篮球运动课程思政价值需要融入篮球运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首先是准备部分,以引起学生兴趣为主要目的,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介绍篮球发展史、篮球精神与文化等,进行课堂导入,以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是基础部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及思政元素融入方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比赛法、启发式教学、小群体教学法等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使思想道德教育潜移默化贯穿在篮球教授过程中。例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在课堂准备部分用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这些问题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典型思政元素,可以提升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及学习积极性。最后是结束部分,结束部分要重视总结评价的作用,对在体育品德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明确表扬,阐明其优秀之处,要具体到某个言行或事件;对于表现稍差的学生要给予委婉批评并引导帮助其改正。

篮球运动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同向发力,通过篮球运动思政教育强化了学生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的意识,铸造了学生追求卓越、团结合作的精神,发挥出1+1>2 的效果,实现了篮球运动课程的独特育人功能。

4.2 排球运动课程思政教育的挖掘

排球运动是一项在规定的场地内,运动员隔网进行攻防对抗的球类竞赛活动,对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排球课程是高校公共体育开设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通过宣传“女排精神”和课堂实践,能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纪律性。“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在1981年首次荣获世界冠军至今不断积累而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既有深厚的传承,又引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30日会见中国女排代表时强调:“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最强音。”大学生排球课程的教学是“女排精神”最直接的体现,鼓励大学生观看中国女排的比赛视频和一些关于女排的电影,如《夺冠》《我和我的祖国》,能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同时作为一项竞技体育运动,通过排球竞赛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和队友搭档配合、团结协作中感受运动乐趣。排球比赛会有有胜负,大学生在比赛中能够培养顽强拼搏和团结奋斗的精神。

4.3 健美操运动课程思政教育的挖掘

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美学为一体的运动项目,极具健、力、美的特征。健美操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育人意识,找准育人方向,提升自身的育人技巧。在健美操课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不止是帮助学生在参加健美操的运动锻炼中充分享受到乐趣,增强身体健康,更是需要注重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温润他们的心灵,提升学生的审美品格和素养,帮助学生磨练自己的意志,塑造品质,激发他们的实践活力。

在健美操课堂教学上,通过对健美操各种动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姿态美,形体美,健康美,把美学、力学、解剖学等科学原理贯穿于课堂中,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动作美的感染力,自信美的表现力,建立良好的审美观。通过课堂上的表演和竞技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心,帮助他们勇敢地去挑战自我,对接新时代。通过项目教学模式,线上和线下与学生们积极互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活动积极性都得到了提升。小组内的成员在相互合作的同时交流也显著增多,这更有可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和友谊。个人自我管理与制度约束能力的培养和加强,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政治思想与行为上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更好地走入社会,服务社会。

4.4 冰雪运动运动课程思政教育的挖掘

冰雪体育是一种融健身性、竞技性、观赏性、娱乐性、表现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社会文化活动。冰雪体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挖掘冰雪体育思政教育元素并有效融入教学、比赛及各项活动中,让大学生们在冰天雪地中锻炼身心、培养自信、展示自我、全面发展,对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积极意义。并且每一类冰雪体育都充满着独特的思政教育价值:集体对抗类冰雪体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团队合作、集体主义意识和拼搏精神;体能类冰雪体育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毅力;智力类冰雪体育可以培养学生大局观和规划意识,提高心智和心理素质;极限类冰雪体育挑战大自然、挑战自我。

做好冰雪运动运动课程思政教育的挖掘,必须把思政工作贯穿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要科学设计,有机融入,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5 结语

大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将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起来,不仅是贯彻实施国家教育改革计划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大学体育教师没有意识到体育教学课堂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极大地拉低了大学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该联合起来,积极推动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建立健全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考核体系、加强对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监督管理、加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交流,从而实现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1]马龙.高职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J].成才之路,2022 (1):7.

[2]蒋建忠.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1(12):30.

[3]徐艳,成守允.高校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优势研究[J].高教学刊,2021,7(35):145-149.

[4]董志伟.“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2):05.

[5]王振萍.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路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34):147-149.

[6]白国庆,刘晓楠.新时代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认知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1(11):37-38.

Mining and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in University PE Curriculum

ZHAN Xiangfen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 211815, Jiangsu, China)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0SJA0363)。

詹祥粉(1977—),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体育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2016体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