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格局下基于目标导向管理原理的学困生帮扶案例

2023-10-10 10:42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张舒一
办公室业务 2023年17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学分学业

文/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 张舒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国内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从原来的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我国高校从1999 年开始扩招,据教育部官网统计数据,1998 年本科招生人数为76.7 万,到2020 年扩招到443.1万[1]。这一数字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全民普及时期[2]。高校扩招使得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顺利完成学业。针对解决学困生学习观转化问题不仅要符合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对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本文以一个真实案例,详述辅导员如何转变一个学困生的学习观,希望可以为高校工作者在学生管理方面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一、发现问题,寻找突破,解决问题

(一)初期表现。学生小A,22岁,大三学生,大一第二学期办理转专业手续,转专业后当学期辅导员发现该生需要做学业警示,且存在黄牌警示(累计未取得课程学分达到20 学分以上),因当时存在学分兑换问题,辅导员与其谈话时,主要侧重了解两个方面:一是精神状态、学习态度、未来规划,以及转专业的原因;二是引导学生加深对学分的认知。

与学生谈话后,辅导员又联系班级几位班委,强调帮助其尽快融入班集体;如该生缺勤,则直接电话督促其尽快到相应的课堂上课;学期末,希望班委与小A“结对”,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在班委的帮助下,大一第二学期结束后,小A除一门选修课外,其他成绩均及格。

(二)“滑铁卢”现象。大二第二学期成绩出来后,小A 成绩突然出现“滑铁卢”现象,17.5 个学分未修完,平均绩点仅有0.86,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即将毕业,小A一度陷入想要退学的状态。辅导员通过深度交谈发现小A 的一些内心情况:自身角度,不知道为什么读书,为什么学习,一些同学没读大学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因此想退学;父母角度,父母学历高,均在央企工作,对小A 要求高,自己却无法达到父母期望,想要逃避;同学角度,从转专业后一直在给大家添麻烦,给原来就很忙碌的学生干部增加负担;辅导员角度,每次谈话后自己的表现辜负辅导员的耐心劝导,辅导员需要管理600多名学生,自己还一直给其增加负担,觉得自己很没用。

根据小A 的情况,辅导员判断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对自身优缺点没有清晰认知,对自身能力模糊不清,自身优势无法发挥,缺点无法弥补;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导致学生成长模式从单一性变为多样性,在有多个选项后,大学生往往不知如何选择,这就导致目标的不确定性从而致使行为善变[4];缺乏工作经验和能力;家庭环境,特别是家长给孩子的期待导致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辅导员判断以上问题是自我认知不清晰、未深入了解工作世界、生涯规划定位不明确引起的,果断采用目标导向的方法,希望帮助其从内心出发,真正转变学习态度。

(三)目标导向实施流程。1.自我认知,树立目标。找到自己的定位,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辅导员首先与小A 一起完成霍兰德兴趣测试、MBTI 职业性格测试、能力测试等几个自我探索测试,使学生对自己有全新的认知。做完测试后,小A 惊喜地发现自己身上存在许多优点和技能;跟着,辅导员引导其了解“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其实是能力上的竞争”,如他的为他人着想这个优点就很珍贵,其他的闪光点可以根据自己的社会经历去找寻;接着,帮助小A 积极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每个人与生俱来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美国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人性的弱点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认真地对待,并努力克服和提高。”[5]对于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要坦然地面对它、正视它,从成绩单可以看出小A 是不擅长数学相关学科的,但却可以通过学习技巧去克服它。通过测试和引导,小A 觉得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对家庭、社会、国家有用的人。2.探索世界,明确目标。工作世界的准确定位,对学生发展的意义深远。辅导员让小A 在网络平台检索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和岗位,了解其对人才的基本需求,检测自己对向往的行业、岗位定位是否合理;接着,又以自己目前掌握的技能、经验、知识等方面与向往的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环境及要求是否匹配,引导小A 了解找工作的范围不能仅从自己所学专业出发,只要适合自身发展、有前景的职业,都应该去接触、尝试,毕竟多一次尝试就会多一分希望[6];最后,利用SMART原则引导其明确发展目标。3.组织实施,实现目标。有了目标的小A 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先是找班级的学习委员帮自己进行学分核查,对未修完的学分重难点进行说明;跟着,主动找到每位任课老师交流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对每门课的考核方式进行分类完成,如交报告的学科,提前将报告做好交给任课老师,请其指导;如考试科目,他会将作业做完后拿给任课教师当场修改,请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再复习。通过小A的主动积极学习,在大三第二学期终于完成28.5 个学分,平均绩点也上升至2.06,按此成绩继续下去,就能顺利毕业。4.反思评估,觉醒升华。大四第一学期初,小A来到办公室,兴高采烈地告诉辅导员自己未挂科,绩点也符合毕业要求,而且暑期在国药集团实习的时候,领导对其特别满意,对他作出的工作报告非常肯定,并向小A表示,希望其毕业后可以到公司工作。

辅导员在肯定其逆袭成果后,引导其思考自己取得这样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小A 沉思许久后说,是目标,找到了目标,清楚了定位,对自我有了认知,对外面的工作世界也不恐惧,慢慢找到自己,找回自信,通过不断地尝试和行动,收获成果。最终,小A 摆脱学困烦恼,恢复信心,成绩越来越好。

二、工作效果与评价

(一)目标导向管理理论。目标导向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行为和目标之间的关系。人们要实现目标,要有两种行为存在于这种过程之中,一种是目标导向行为,一种是目标行为。目标、动机、行为三者的关系如图1:

图1 目标、动机、行为三者的关系

(二)目标导向在本案例的意义。首先,根据“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说法,“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7]明确学生的学业生涯目标,才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计划,人生有发展,这才是最好的生涯管理引导方式。其次,根据最终目标来制定不同时间段的目标,如短期、中期、中长期目标;跟踪学生每个阶段的目标完成情况,对完成过程进行引导,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意识,当每个阶段目标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中获得学习的成就[8]。因此,高校辅导员对学困生的关注应该从生涯规划方面入手。本案例主要运用目标导向管理理论,借助生涯规划步骤,对学困生进行步步引导,最终实现助学帮扶。

(三)案例效果。1.建立健全有效的学业跟踪机制。每学期前两周,对所有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对学困生建立专门的学业档案;利用学业警示对学生进行学分修读指导,并对其进行选课指导;利用班委力量对学困生的日常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反馈;考前1-1.5个月实行“学业结对”,跟踪学困生在考前的复习情况;考试后及时了解学生成绩,在下学期开学前提前完成成绩排查工作。2.建立健全学生生涯规划机制。组织学困生完成自我探索、工作世界探索、决策行动、评估反思等一系列生涯规划步骤,利用各类测试、各种平台,让学生有自我觉醒、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的生涯规划意识。3.建立健全家校联动机制。每个学困生的学业档案中同步记录与家长沟通的情况;每学期初,在学困生学业警示后,辅导员通过邮箱、微信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困生在校的学业情况,特别是进步现象要鼓励,退步现象要找原因;学期中,一般是10-12周间,需要与家长沟通,反馈学困生前九周的表现,并提醒家长即将期末,需要家校共同关注学生学业发展。特别注意的是,在学困生的家校联动机制中,目标导向也很重要,获得双证是先提条件,需双方统一此目标,谢绝一切虚无缥缈的假设目标。4.建立健全“教育+教学”三全育人平台。在学困生帮扶过程中,全院教职工的参与、教学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学生日常表现及学业情况这些就是“教育+教学”三全育人的重要表现,因此,要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面协助学生从意识上、行为上、态度上转变,努力达到最终的目标。

三、工作反思

本案例属于典型的转化学生学习观的案例,这类案例是辅导员老师工作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在分析中发现,小A 出现学业困难时,可以非常清晰地确立自己的目标——提升学习成绩,但在仅有目标模糊动机的情况下,无法产生行为改变,从而使提升成绩反而成为一个空洞的目标。小A 之所以学习观发生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方面。原生家庭虽幸福,但家长与学生沟通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学生不想家人担心,逼迫自己毫无章法地制定学习计划,每天与家长的沟通内容最终都会归结到学习这一话题,产生叛逆心理,因此会使学生不停地处于想学习与不想学习的两种心态中,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成绩提升困难。

(二)学校方面。认知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致力于改善学生学习体验,利用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特点,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教师,增强课程互动过程,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找到学习的方向、领略学习的深度。秉承“全程育人”理念,以个人兴趣为根本,以职业发展为目的,以专业学习为导向,搭建低年级生涯规划和高年级就业定向机制,以模块化管理建立授课版块。

(三)社会方面。目前,高校学生的主体是95 后、00 后,当今社会快餐式的文化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衰退,浅表式的阅读方式和多元化的信息获取途径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减弱,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清晰[9]。从因中国崛起而读书的50后,到因承担家庭责任而学习的80后,到现在迷茫的00 后,推进学生努力奋斗的内驱力已不足,因此,采用目标导向对学生进行生涯唤醒的模式更适合对现下的学生进行学业指导。

四、结语

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控制为主导思想、以结果为导向的过程激励管理方法,“目标”是管理的切入点,没有目标,就没有管理[10]。对于学生的学业,学生本身、家庭、高校、社会都有期望,学习表面是学生的事,但过程是需要各方面协作的,家庭需承担学业环境的责任,高校需承担专业培养的责任,社会需承担就业环境的责任。一旦学生的学习目标被肯定,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来驱使学生主动、积极地采取措施,这时,高校的有效指导、家庭的反馈和社会的激励,会最终形成一系列积极的“学习行为”及“价值标准”。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辅导员,可以在帮扶学困生时采用目标导向的管理方法。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学分学业
艰苦的学业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学分美食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