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昭关中学 朱 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不仅仅是考试的重要组成,占据很大的分数比例;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输出方式,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是培养学生语言逻辑能力、思维创新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教师唯有以新课程理念作为写作教学指导,积极促进写作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唤醒学生的写作欲望,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纵观中学写作教学现状,受传统写作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制约,写作教学现状不甚理想,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学生唯有具备丰富的写作素材,才能“有话可说”。在调查中发现,当前高中写作教学中,依然面临着写作素材匮乏的现状,原因主要有:一方面,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缺少阅读积累、缺乏生活感悟。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由于“课时少、任务重”,常常将重点集中在基础知识学习中,致使课外阅读积累比较少,缺乏生活观察和感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写作时常面临着“无话可说”的现象;另一方面,当前教师在实施写作教学时,常常将教学重点集中在写作方法训练中,弱化了写作素材的积累,致使学生在写作时,出现了明确的凑字数现象。
作为写作教学实施的主体,教师自身具备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了写作教学实施效果。尤其是在新课标背景下,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教师唯有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新教学观念,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在调查中发现,多数教师依然束缚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不仅写作教学没有计划性,也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开展写作教学活动;在写作教学中,更是存在一定的偏差,将重点放在写作技巧教学上。在这种滞后的写作教学理念中,致使中学写作教学实效性非常低,难以满足新课标的要求。
面对新课程下的要求,教师在实施写作教学时,应结合写作教学目标,立足于学生的写作兴趣、水平、目标等,科学选择写作教学内容。但在调查中发现,当前语文教师在实施写作教学时,教学内容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现象,如:在选择写作教学内容时,过分关注考试要求、热点现象,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未结合学生的学年、学段、学期,科学筛选写作教学内容,致使中学写作教学中出现内容缺乏合理规划的现象;同时,在当前的作文内容教学中,还存在极强的“套路”训练模式,难以真正提升写作教学的实效性。
正所谓“井淘三遍好出水,文改三遍填新意”,即便是名家也不可能一次性写出完美的文章,针对学生来说亦是如此,唯有经过多次修改,才能真正成就一篇高质量的文章。这就要求教师积极重视作文评价这一环节。但在调查中发现,受到传统写作教学理念的制约,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常常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甚至运用打分的方式代替评语。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学生很难从中汲取有价值的意见,不能依据教师的评价修改作文,严重制约了写作水平的提升。
在中学写作教学中,教师现阶段的观念直接体现了教师对写作教学的深刻认知,也凸显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鉴于当前中学写作教学的要求,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摒除传统的教学观念,基于写作教学要求,遵循建构主义研究理论,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念。首先,突破传统写作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教师唯有转变传统的写作教学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不同学段的学生设计科学的作文题目,创设趣味且多样化的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最终促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积极主动参与写作训练。其次,转变师生角色。面对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优化写作教学时,应努力转变传统“师生角色”,将自己从课堂“独裁者”的身份角色中解放出来,尊重学生在写作中的地位。最后,转变传统的写作教学框架。在应试化写作教学理念中,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存在极强的框架式,致使学生在写作时为了考试而写作,为了获得高分而写作。而在新课标背景下,在优化写作教学时,应努力转变这一写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突破框架的限制,写出充满个性的文章,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和关键,学生在写作时,唯有具备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写作时才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才能在丰富的素材中,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好文章。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指导:首先,深层次挖掘课内的资源,最大限度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针对当前学生在写作中面临的写作素材匮乏现状,应充分借助现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围绕相关的篇目展开深入分析,了解其主题内涵、文章布局结构、情感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学生唯有长期积累,才能在日常语文学习中逐渐建构属于自己的写作素材库。其次,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中搜集大量的写作素材。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写作“宝库”,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写作素材。鉴于此,在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时,应立足于写作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之余积极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中搜集大量的写作素材,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归类,以便于在日后更好地写作。最后,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的课外阅读,是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其写作素材的关键。当前,中学生常常因为缺乏写作素材,在写作时出现“词不达意、言之无物”的现象,致使写出来的文章低下。鉴于此,在引领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时,唯有重视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在文质兼美文章的阅读中,积累名言警句、名人事迹、优美片段等,从中获得大量的相应的写作素材。同时,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价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并推荐高质量的课外阅读作品等。
在调查中发现,作文命题设计科学与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中学生的写作态度。多数中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设计的作文命题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等。鉴于此,教师在优化写作教学时,要指向语文学科素养的要求,立足于新课程下的写作教学目标,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以下三个方面,科学设计作文命题:首先,作文命题应具备整体性,着眼于整个中学阶段的写作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等,站在全局的视角上,设计出层层递进的写作题目,确保学生在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写作题目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写作素养。其次,作文命题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熟悉的、贴近于学生实际生活的作文题目,更能唤醒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产生“想要表达”的欲望。鉴于此,教师在设计写作题目时,应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立足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才能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写作主题引导下不再为写作犯难,进而从内心产生想要写作的欲望。最后,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科学设计作文命题。在设计写作题目时,还应坚持生本理念,立足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素养、心理上水平、年龄特点、认知发展水平等,进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写作训练。
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唯有立足于新课程下的写作教学要求,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规律,灵活开展写作教学,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一,积极创设写作情境。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写作的第一动力,唯有唤醒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才能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写作。鉴于中学生写作兴趣低下的现状,在优化写作教学时,唯有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创设写作情境,才能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写作的灵感。
第二,积极开展互动式写作教学。当前,中学生常常因为自身知识、能力有限,在写作时面临写作思维受限的情况,甚至难以找到写作的角度。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就可充分借助“群策群力”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教师设计的主题进行思考、交流、探究等,最终在互动的过程中,拓展自身的写作思维,并形成全新的写作视角等,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写作训练。
第三,科学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写作教学。当前,中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致使写出来的文章杂乱无章,甚至缺乏逻辑性。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价值,引导学生结合写作主题,以思维导图这一工具,理清写作思路,最终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写作大纲。
第四,积极开展读写结合训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之间密切相关,阅读学习属于语言的输入,写作则是语言的输出,两者之间紧密相关。鉴于此,教师在优化写作教学时,应充分立足阅读和写作的内在联系,彻底打破传统阅读与写作教学相互“割裂”的状态,积极开展读写结合训练。例如,在《济南的冬天》教学后,借助仿写训练,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修辞手法、语言特色,以自己的家乡作为视角开展仿写训练。
鉴于教学评价在写作中的价值,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还应关注写作教学评价,立足写作教学评价的现状,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一方面,教师在改进写作教学评价时,应避免采用单纯打分的评价方式,而是针对学生的文章进行全面、详细的点评,不仅要明确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优势,还有明确指出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学生的文章修改提供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在改进写作教学评价时,还应努力转变传统教师评价文章的现状,尊重学生在写作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载体,积极开展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促使学生在参与作文评价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写作素养。最后,在优化写作教学评价时,还应关注其及时性、激励性,借助肯定和鼓励的评价语言,持续强化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热情,使其以更好的状态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