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诗词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探析

2023-10-09 17:54王越
新楚文化 2023年12期

王越

【摘要】生态美学是一种对于生命关怀的审美,对现在的生态危机有着积极的影响。退虽然是一种现代才兴起的学术研究方向,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文章首先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等的思想分析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其次对张栻诗词中所蕴含的生态审美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从回归生命本源、与自然冥合、尊重万物以及闲适的生活意趣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张栻诗词中体现出来的生态美学对现代健康生活的启示。

【关键词】生态审美;万物一体;平等尊重;整体和谐;自性圆融

【中图分类号】I2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2-0023-04

张栻(1133-1180)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湖湘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其“足以名于一世”的学问(朱熹语)对朱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张栻秉承家学,继承师学,形成博大渊深的理学体系。其诗作中体现出浓重的生态美学,对于我们返归自然,体悟心灵的宁静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当前,生态危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生存安全,人们在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之时,同样承受了破坏大自然的后果。中央决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高度,从之前的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到现如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充分体现了生态保护迫在眉睫。在此基础上,生态哲学顺势而兴。

而作为生态哲学一部分的生态美学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是一种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关人类的崭新的存在观,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地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是一种新时代的理想的审美的人生,是一种绿色的人生”[1]。这种生态审美也就是人类积极追求的生态意义。

在张栻的诗词中存有丰富的对山川自然的描写。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万物一体、人与自然合一的生态美,因此,对张栻诗词部分的研究也就成为本文研究生态美的重心。

一、参天化物与民胞物与的生态责任

美是人们的一种不懈追求,在促使人们做出保护自然的行动之前,就要让人们意识到这种行为会带来美的感受。不仅是感官上的享受,同时也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进而使人们做出行为上的改变,从理论认识推及行为方式,这正是研究生态美的意义。

“生态美是天地之大美,自然之大美,也是人与生态环境和睦相处之大美。人对这种大美的体验,必须由主体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繁荣及和谐的情景中去,与生命整体打成一片,同呼吸、共命运,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体验和欣赏生态美要求不以主客二分的传统思维而是以个人的宽广胸怀去包容自然之美,这是对净化心灵和丰满品格的高尚要求,也是我国古代许多贤人志士的崇高生活方向。”[2]也就是说,生态美的体验是要打破主客二分的对立,将人置身于整个自然之中去体验世界的美好,这种美好是先贤的生活方式,也是我们的追求。

(一)人类的参天化物的责任

生态美学是基于人为万物之长,肩负着参天地化万物的使命这一传统文化的基点的。同时,自然界的万物之美是需要人的发现的。《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3]这一传统观念在长时间受到外来主客二分的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弱化了其中的参赞万物的方面,仅仅突出了其中人为万物之长这一层面,因此人类会不断地为了自身的发展掠夺自然。

在受到自然破坏带来的教训时,人们才开始重视与万物的和谐相处。因此生态美学改变了以往的人类中心主义,提出了主体间性等的观点,将动物、植物、有机物、无机物等自然物不断地放在了视域中心对其进行研究并給予尊重。

当然,人的身份局限了对于生态的完整认识,现有的各种说法都是从人自身的角度来进行阐释的,因此人无法站在他物的立场来研究。基于此,人类能够做到参赞化育,去发现并欣赏万物之美,去挖掘自然本身独立的价值,对于整个生态系统来说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民胞物与的万物一体观念

天地人三才,将人的参天化育责任提高,这是重点表述人应该怎样,而人之所以应该促成万物生长,欣赏自然的美,是因为人本身就是与万物一体而无间隔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处处体现着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等的生态观念,这些观念对于充实生态美学有很大的意义。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写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首诗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高度和谐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万物的尊重之情并不建立在生态危机之后的反思的基础上,因此,这种生态关怀是非常纯粹的。其次,由于中国是农耕文明,导致记载中对于节令、气候、环境的研究很丰富,这些对于现在社会的过度消耗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最后,先贤的诗歌总是体现对各项自然物的描写,他们与山水自然有一种特别亲近的情感,因为在与这些山水自然交往之时,其内心的情感都会得到抒发与满足,这种感觉与人际交往的感情是不同的。借物抒情、借景抒情,自然物在他们笔下并不是为了我的生命存在而肆意消耗破坏的异物,而是可以交流感情的朋友,在诗歌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因此,生态美学必然不能缺少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研究。

二、生生不息、自性圆融、

整体和谐的生态美

(一)美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过程

生态美是一种不断向善的趋向美,并不是一种特定的静止状态,是体现在不断向上的过程中的静动态相结合的美,是一种过程的美。“秋壑采兰荪,霜林收栗橡。晓看日浮空,夜赏雪侵帐。”[4]453秋天在山里采兰荪,早上看太阳升起,晚上又能够欣赏到窗外的雪景。秋冬的季节变换带来不同的生机,能够让人欣赏到不同的美景。

这种美景并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时间变换体现出来不一样的状态。生命的历程就是通过这些不同的事物来体现的。因此,美体现在过程中,不同的时间有独属于其自身的美,这种美也是趋向完满的美。并不是说只有完满才是美的,完满的美更为短暂,但这种追求完满的过程,在过程中不断地成长会更美,因为这种美能让我们看到希望,看到向上的动力。

同时美体现在生生不息的生命中。这种流动的生命不仅体现在具体事物各自的成长之中,而且整个的自然界的变换也是蕴含着蓬勃的生意。生命的目的就是生命本身,万物都有生命,万物都不断地趋向这一目的,因此追求生命,顺应生意本身就是一种美。“化工生意源源在,静处祥观总不偏。飞絮满空春不尽,新荷贴水已田田”[4]517,天地的这种造化生意是源源不断的,只要是存在于这个自然界,无论是气体还是飞沙走石都是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不断趋向于自身的完善。“人事几更变,寒花故犹存”[4]452,这种完善性是事物坚定不移的生性。这种生性正如寒花的品质一般,无论外界经历怎样的变换,我自岿然不动。“流水浩无息,游云去不休”[4]455“一雨群物苏,吾行亦清凉。漓水自南去,湘流自洋洋”。流水、游云不断地在运动,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就蕴含在这些向前奔流的生物之中。

这种美不仅是天地间万物的生意美,更重要的是在这些生机勃勃的事物身上所表现出的对生的美好愿景。“熙熙阳春,既发既舒。翼翼南亩,是展是图。”[4]478“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4]528生意萌发的初春,带给我们的不仅有万物生长的美好景象,更能让人体会到那种伸展的畅快之情,整个人也会随着万物的生长而生长变化,不但能够体验到舒适的生意,还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这种美就是生意带来的美。

(二)美是一种本真的自性

美一定是一种和而不同的状态,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并不追求与他物的相似性,只是保持自身特质就是一种美。

从单个的事物来看,溪流、花草都有自身的特质,正是这种不同的特质才成就了其自身不同的美的展现,泯然众人并不会让我们感觉到美。“披云得新腴,煮泉听松风。香永味自真,不与余品同”[4]457,自然界的万物都有其各自的韵味,这种韵味与其他事物相区别。“老树固瑰特,小枝亦敷腴”[4]469“寒知松节劲,静觉竹声幽”[4]499。老树有其瑰特的风姿,小枝也有其丰裕的姿态。事物因其自身所具有特质得以成就其美,并且没有一种事物的美是相同的,正是这些独具一格的美才能让我们欣赏到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

同时,事物的这种特质是不会受到外物的干扰的,是自成一派的。“岂不为我留,感此节物移”[4]447。万事万物并不会为我们停留,都有其自身的生长轨迹,花开花落是自然发展的,无关任何他物。

(三)美是一种整体的和谐

這种整体性不仅体现在各事物自身的完整不可缺性状之上,同时展现出来的也是大自然整体的一种和谐状态。而且这种整体性也根于万物的本源,都是天地造化的产物。万物一体不仅是人与外物之间的一种联系,同时也是表述一种整体的和谐的状态,这种状态就像是人的身体一气流行畅通无阻的健康状态,稍有阻隔,有了一己私心,流行运转已不畅通,麻木不仁,人与自然已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首先是万物其自身的完整性即其性状的不可缺。如梅花自有傲骨,屹立于风雪之中,不为外物所移,既不会因为寒冷而选择春天开放,始终能够保持一种风骨。“无言桃李也成荫,叶底黄鹂自好音”[4]516。不需要外界对其采取什么手段,顺应其自然的生长规律本身就是一种完整性。同时这种自然生长的结果就是错落的自然风景,桃李成阴,黄鹂好音,这种建立在别致的特性上的完整性就是一种美,是大自然造物的美,是不同的美,也是相同的美,在这种美中体现着自然造物的特性。

其次生态美体现在大自然的整体的和谐状态上。这种状态一方面是自然本身错落有致又相互和谐的景观,另一方面就是一种万物本身隐于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四时、阴阳、动物、植物各有其貌,但是这种不同恰恰成就了整体融洽的错落之美。“林峦倏变化,辙迹平高低。乔松与修竹,错立呈瑰姿。”[4]449山林峰峦,乔松修竹共同构成了高低错落有致的和谐与美丽。这是一幅显而易见的美好山水画境,是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大自然的美。

而另一种更深层次的美是万物相融,相隐的美,尤其是人类自身能够将自己隐于自然的美。“清光正在手,空明浩无边。群峰俨环列,玉树生琼田。白云起我旁,两腋风翩翩。”[4]453将自己融于整个自然中,手边是清光,白云从我身旁升起,清风在我腋下翩翩翕动,游鱼与我偕行,野鹤向我飞来,山中的这一切事物都是人的朋友,可以让我内心平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只有将自身充分地融入整个世界,才能真正欣赏到万物之美。

万物虽美但起源相同,都是自然造化的产物,从这一方面来讲,事物具有根本的整体性,“酥酪本同味,兰芷非殊根”[4]477。酥酪都是牛奶产物,兰草与白芷也并非根于不同的生机。这种整体性就决定了万物都是来源于大自然,天生地长,这种同源性本身就带有一种融洽的美,生态美并不仅仅美在具体显现,生命的来源是后天美的基础,要在欣赏眼中事物之美的同时理解生命本源之美。

三、诗意栖居——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一)回归生命的本源,在大自然的美中体会快乐

将审美体验和审美活动从功利性的物质享受转换到对大自然的纯净的美的体验。谢灵运有诗云:“山水有清晖,清晖能娱人。”这种回归一方面是一种精神上的依归,将不断向外追求的心灵收摄回到生命之源。另一方面就是物质或者是肉体的回归,当人意识到大自然那种融洽、安宁的美之时,自会亲近自然,少一些功名利禄、物质享受的追求。张栻在诗词中对各种山水花草动物等自然物的描写都保留了它们本身最纯净的状态,这种纯净也是其本身追求的一种映射,表达出张栻对于回归自然、回归本心的宁静的愿望。

当前,无论是艺术审美还是生活中的审美追求,功利性、目的性凸显,在这种审美追求的引导之下,人们越来越脱离自然,精神生活日益空虚。虽然物质丰盈,但是缺少生命本源的滋养就会导致成为物化人,而不是自然人。因此转换审美对象,减少对于物质生活的审美追求,转而追求能够使内心宁静与舒适的精神审美,能够对生活进行滋养。

一切景语皆情语。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自然,此时的自然对于诗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生存环境,而是可以与之交流的朋友,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将内心的情感通过这种“交流”的方式表现出来。“意行爱此松阴直,眼明还喜碑字古”[4]442。

(二)对生命产生一种平等对待与尊重的心态

尊重万物本身的状态,欣赏其作为自然物的自身价值,而不是为我的价值。传统的对于自然物的看法有两种,一种是为我的,能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何种价值,满足自身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这种条件下的事物就被看作是美的,反之,就会被认为不是美的。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缺少一种“窗前草不除”的对自然物自身的审美感受。但正是这些不同的事物本身的美才能形成整个世界的和谐,当人能够学会欣赏万物本身各种不同性状产生的美的时候,也就学会了真正尊重万物,同时,这也是对生存环境的尊重,以及对人类自身的尊重。

(三)闲适的生活意趣

这种闲适并不等同于现在的旅游等,而是一种真正与大自然的贴切,是内心的安宁,不是足迹的忙碌。是挣脱生活的束缚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清光正在手,空明浩无边。群峰俨环列,玉树生琼田。白云起我旁,两腋风翩翩。”[4]453诗中所描绘的那些场景都表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状态,将自己的身心都融入大自然之中,从山水鱼虫自在生存的环境中体验到心灵的宁静,这种宁静并不是所谓的乡村田园旅游能够带来的,更多的是从心灵深处对自然的渴望,抛弃物我两分而将身心完全置于大自然的滋养中。当然,并不是说只有身心全部回归自然才能称为闲适,闲适更多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是精神上的回归。这种态度与汲汲于名利、欲望不同,是向内求的,回归生命的本源的态度,是对自己心灵以及行为方式的修正,做到这些,才是闲适的基础。

四、小结

生态美学并不是简单的生态学与美学的结合,它是一种从根本上让人们回归生命本源的指导。不同于现代生态哲学将自然物地位的重提,研究要做的就是从天人一体的平等地位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生不息的美,真正做到参天地化万物,尊重万物自性,成就万物之美,让自然在人类的努力下实现生命的永续,人类自身也能够在对美的感受中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文艺研究[J].2002(5):11.

[2]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66.

[3]朱熹,集注.四書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 1985:52.

[4]张栻.张栻集[M].邓洪波,校.长沙:岳麓书社,2017.

[5]袁鼎生,夏文仙.中国生态美学的四种形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4):152-158.

作者简介:

王越(1996.3-),女,汉族,山西长治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