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常宏
摘要:融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融资风险和利润,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资金链的稳定,进而影响企业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增长能力。债权融资是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专注于债权融资中的银行贷款融资,就如何提高企业银行贷款融资管理能力展开了研究。论文首先阐述了融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接着分析了当前银行信贷产品、每一种产品的特点,以及银行如何寻找优质客户及贷款的条件;然后从企业技术、管理、资金方面、企业自身发展方面、企业融资额度和融资整体规划方面、企业的业绩、成本和还债风险方面研究了目前企业在贷款融资管理过程中容易忽视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充分认识自己、认识市场,结合自身特点融资,拓宽融资渠道、控制资金节点、压缩企业成本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企业贷款融资能力的对策建议。论文对于企业从根本上解決融资难、融资贵、融资风险居高不下以及融资管理的弊端,有效地提高其融资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企业;债权融资;融资管理;银行贷款融资
资金是企业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础,更是一种稀缺资源。融资又是企业最常见的财务活动,特别是经历了近三年的考验,企业利润总额降低、人工成本增长,资金需求与压力增加。而公共卫生事件过后,经济复苏,对企业又是一个发展机遇。因此在当前背景下,融资是企业不可或缺的财务活动。融资管理不当将会导致企业资本成本上升、融资风险上升,削弱企业利润,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甚至威胁企业资金链,降低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增长能力,因此融资管理对于企业至关重要。企业融资方式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方式都有其利与弊,本文仅对债权融资中的银行贷款融资进行探讨,从企业自身问题结合银行关注点,分析企业债权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希望能为提高企业融资管理效能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融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融资渠道,采取多种融资方式筹措经营所需资金的过程。融资管理是对融资过程的全面管理。
融资方式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的融资成本高,但融资风险低,债权融资则融资成本低,但融资风险高,因此企业融资管理就是在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之间权衡,确定融资方式的最佳组合,使企业在可容忍的融资风险下综合融资成本最低,进而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
银行贷款是企业最常见的债权融资方式。总的来说,银行贷款融资具有融资成本较低、融资速度较快,融资风险较高的特点。
二、银行信贷产品及其关注点
(一)银行信贷产品
目前,银行针对于企业融资需求有几种信贷产品。
1.创业贷
主要是给创业者提供小额消费类贷款,额度一般在100-300万元之间,通常不需要担保;但要求扶持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或企业具有几项专利技术,如不满足上述要求就需要提供担保。
2.信用贷
主要是给有一定经营规模,或是取得国家特定资质,如: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所提供的贷款。取得这些资质就要求有一定的经营规模,而且国家政策也会向这些企业倾斜,所以这类贷款不需要提供担保,但要法人及其家属签署连带责任。
3.抵押、担保贷
要求提供抵押物或第三方担保,抵押物一般是地上建筑物或专利技术,由于专利技术的价值不好认定,目前基本采用前者作为抵押物。对于初创企业基本没有抵押物,因此通常采用第三方担保形式。由法人以个人房产作为反担保,同时要收取1%的手续费。
4.供应链金融
其他金融机构要求的利率通常15-25%之间,要求下游客户有一定规模,且会介入企业供应链,在企业与上、下游之间结算时,均须经过其他金融机构的银行账户。银行类供应链融资也要求客户规模、但不介入,利率较其他金融机构相对较低,但放款额度只有合同金额的60%-70%,在企业毛利率25%的情况下,放款额度仅能满足企业材料成本的资金收回,费用则需要自有资金垫付。
(二)银行对风险的把控
为了降低风险,银行在放贷或续贷时会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贷款方式、抵押物、担保及公司法人的偿贷能力进行分析。
首先,银行会通过分析企业报表或审计报告来解读经营业绩;其次,对于抵押物及担保,由于企业法人会出现这种或那种问题,所以银行采用贷款主办人对贷出的款项终身负责制。而贷款主办人为了自身责任降低,减少银行损失,获取到任何不利的信息,都可能会对企业进行抽贷,抽贷时间早于还款时间,打破了原定的资金计划,企业为了归还贷款势必压缩支出,造成生产计划停置和损失,从而产生严重的连锁反应,直至资金链断裂。
(三)客户评级,优质客户识别
银行在评价企业级别,识别优质客户时,通常的做法是:第一,评价企业是否属于国家发展布局及关系民生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追捧;第二,通过对客户报表分析,判断企业的经营和偿债能力;第三,预测企业产品未来市场规模;第四,考察企业团队是否有相应经验与能力。
三、当前企业银行贷款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技术、管理、资金问题
企业要充分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将技术、管理、资金相互融合,推动企业不断发展,跻身于银行优质客户,获取发展所需的可持续资金,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进而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首先,技术问题。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将自身技术转化成产品,再转化成商品的重要性,认为有好的产品,就不愁销售、不愁利润。但前期研究、开发、工艺、生产、客户的验证以及量产后的产品品质等原因,技术迟迟不能转化为产品,或不能转化成商品,在没有形成销售期间,设备、材料、人工、费用的投入,加速了企业对资金的消耗和需求,如果销售和利润又未能超过或达到行业标准,将很难从银行等机构融到资金,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管理问题。即形成团队凝聚力、执行力、竞争意识,初期人员较少,为了共同的目标,很容易形成“两力一识”。随着发展和人员的增加,当遇到问题、出现分歧时,凝聚力、执行力就会变弱,竞争意识变为攀比,企业未能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而希望通过提高待遇、增加人员来鼓舞士气,反而加速了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形成恶性循环。
最后,资金问题。资金是企业各发展阶段的保障,需要有足够的流动性,滚动发展中创造收益,但企业总是关注产品、人才,确忽视了资金,随着团队、投入的增加,确迟迟未形成销售或未形成规模销售,即未能按期创造收益,资金的流动性逐渐减弱,企业需要的资金增加,融资需求不断增大,形成恶性循环。
(二)企业自身发展问题
三年考验及内外部因素影响,企业利润下降、融资成本提高,要生存下去就要不断扩大市场规模换取利润。企业贷款1000万元用于周转,一年资金运转3-4次,实现收入2600-3500万元,利润160-220万元,扣除银行贷款成本3.7%,企业利润123-183万元,扣除费用后基本亏损,多数企业原本靠牺牲利润、压缩成本,使资金快速循环,能够从银行获得部分贷款,把企业逐步作大。但企業发展较为缓慢,一旦错过市场窗口期或是技术更新换代,企业资金链立刻断裂、破产,现在更面临着收入少利润低,客户质量不高,粘性不强,无抵押资产,很难找到担保。即使有担保也会要求反担保,增加企业的成本压力和风险。企业利润单薄,难以续贷或续贷额度有限,因此企业都迫切希望通过融资,使企业生存、发展下去。
总之,每家企业的情况不同,但有相似之处。一般而言,企业成立后都会急于融资生存下去,但受限于自身情况、收入规模较小、利润率不高、客户质量不高,粘性不强、无抵押资产、无法提供担保等,很难融到资金,或者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居高不下。究其根源在于企业对自身认识不足,对客户发展认识的不足,缺乏长远视野与规划。
(三)盲目融资,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企业对于自身发展普遍缺乏整体规划,对自身情况没有充分的认识,对市场也没有足够的判断,缺乏风险意识,盲目融资,过度负债。
第一种是对自身技术过分自信,认为自己的技术是最好的,只要坚持终有一天可以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忽略了市场对于技术的要求时间,以及技术转化过程中的成本,忽略了企业管理中的“两力一识”,更忽略了毛利率是否可以支撑融资成本,寄希望于奇迹的发生,通过融资来延缓时间,不能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
第二种是对业务的过分自信,认为自己的商品不愁卖,即便库存增加,占用大量资金,或是与客户签订框架性协议,或是按照客户生产计划,盲目融资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投入,没有去分析市场,作好充分的风险控制准备。
第三种是对制度、流程的过分自信。认为本企业学习了某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了强大的制度和流程,却忽略了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市场瞬息变化的风险,对于突发状况更是准备不足。
(四)业绩下降、成本压力,还债风险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04月27日的统计资料显示,2023年我国GDP虽然在增长,但利润总额在下降,同时消费价格在上涨,说明企业内部材料、人工等成本在上涨,成本压力已经显现,并且这种上涨还将持续,前面已经对企业利润进行了粗算,利润空间在缩小,这种缩小已经波及到各个行业,即企业的上下游利润均在缩小,利润空间的缩小增加了偿还债务的风险。
在当前信息化与高科技时代,技术发展速度已经超越了企业的信用时间,企业必须加速资金周转时间,才能避免偿债风险。目前虽然款项从操作到入账可以时时完成,但从发货到收款的时间确要三至四个月,因为卖给最终客户或是创造价值都需要时间,可一旦资金周转出现延迟,将产生融资成本倒挂的情况,使企业还债风险增加。
企业承担融资成本主要依靠周转率,通过一定时间的多次周转,创造出足够的利润,或者依靠高利润的业务来补偿利息,但近三年,企业增速放缓,利润下降约五分之一,如果在周转率上再出现问题,还债的风险将更加突显。
四、提高企业贷款融资管理能力的对策
(一)政府政策的稳定与长效
当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如强化物流保通保畅、市场主体纾困政策等,促进创业、解决就业、扩大消费、加速各地方项目进度、降低银行贷款利率、支持设备更新等,这些政策的出台都为营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政府扶持的关键是稳定长效,同时政策也要通过市场行为来发挥作用,直接干预下的经济虽然平稳但效率放缓,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扶持下的产业发展并非是良性发展,没有经历过市场考验,承压能力就会不足。
(二)充分认识自己、认识市场,结合自身特点融资
企业看待问题不能着眼于当下,也不能着眼于表面。首先,应着眼于将技术转化成产品,再转化成商品,在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好设备、工艺、品质、资金支持,在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好应用、技术、商务、资金支持;其次,着眼于管理,重视人的凝聚力与执行力,要有竞争意识,所有人都围绕着共同的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不管内外部都要有良性的竞争环境;核心管理人员要有开拓的眼界与深远的思考,针对市场、产品、技术、政府,甚至是自然灾害,结合自身特点深入的分析企业的融资需求、风险,以及如何把控与规避风险,确保每一笔融资能够给企业创造价值。
(三)结合银行产品、分级及自身情况寻找合作伙伴
充分了解自身情况、所处环境及将要面对的问题与风险后,将银行进行分类,寻找适合的融资伙伴。从成立时间、原有性质及经营规模划分,银行可分为一类银行: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二类银行:招商、中信等;三类银行:地方性银行,如北京银行等。
银行对申请借款把控严格,一类银行融资最难,产品类别较少,手续繁琐,时间漫长,虽然按照相关要求有所改进,但仍然存有原体制内的工作习惯。其他银行在要求、手续和时间上较为灵活,但对初创或经营低谷时,出行自身的风险考量,会有抽贷及放款额度低的问题;杭州和中关村银行相较于更灵活一些,更看重企业未来及技术含量,但额度偏低,利率会高出1%-2%。对于中小微企业,一般与一家银行合作,通过杭州或中关村银行搭建借款平台;经过一年的经营,将规模提升后,由其他银行将额度增至一千到两千万元,同时在不考虑其他融资方式的前提下,业务每增加四千万就增加一家银行的合作;业务增长到一定规模时,需要在一类银行完成一轮融资,增加公司信用,保证公司资金安全。具体建立几个合作伙伴,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与需求决定。
(四)拓宽融资渠道、控制资金节点、压缩企业成本
融资不是单行道,即便是债权融资方式,其方法也是多样性的,如果企业在客户端有足够的话语权,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收入、应收、应付、预付、预收等科目与金融机构沟通,争取更多的融资方案,弥补银行融资的不足,但前提条件是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利润空间,把控周转率,尽可能的将成本压缩,给企业节省出更多的利润空间;如果在客户端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就尽可能以银行贷款为主。
五、结束语
融资管理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务管理,债权融资是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方式。本文分析了目前企业债权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对于企业而言,债权融资较股权融资相对容易,企业要充分认识自己、认识市场,结合自身特点融资,控制好融资节点,拓宽融资渠道,以自身情况结合银行产品,找到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资金,并控制好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郑玉梅.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融资策略研究[J].中国中小企业,2023 (01):180-182.
[2]李航.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现代企业文化,2022 (25):65-67.
[3]许立影.企业融资渠道拓宽的路径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 (11):75-77.
[4]中国银行研究院全球银行业研究课题组.“十四五”银行业开启发展新格局——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1年第二季度)[J].国际金融,2021 (04):64-70.
[5]王宏杰,宋景鑫,陈婧.海南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成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统计与管理,2019 (08):58-62.